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五德”论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一直靠“轴心文化”生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轴心文化即母德就是儒家创立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把握其积极内涵,推陈出新,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 轴心文化;“五德”;价值观

  李汉秋先生提出,“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五种基本的“母德”、“基德”。笔者深以为然,中华文化的精髓正在于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动力源头正在于此。

  一、“轴心时代”的精神传统作用辨析

  “轴心时代”话语,源出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他认为,世界的文明国家(如古希腊、印度、中国、以色列),都是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到公元前2世纪进入了所谓的“轴心时代”。这意味着各个文明在这期间都以“突破”其原始文明为前提,并且开创了各个文明后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因此,这个时期是人类文明的转折期,是各个文化的轴心和枢纽。人类思想文化至今尚未走出几千年前“轴心时代”确立的基本思维范式。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1]因此可以确证,不同的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明有不同的源头活水、不同的精神资源、不同的创新能力和不同的发展轨迹。进行历史时空比照,“轴心时代”正是对应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正是轴心时代的文化结晶。诸子百家学说成为了中国轴心文化的横坐标,孔子、孟子以及儒家学说则成为其纵坐标。

  从物我两分到天人合一,现代化并不是当代儒学的一曲挽歌,而是救治西方现代性病症的一剂良方。在全球化的文化交融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积极地去发掘、阐述、转化、继承和发扬我们轴心时代以来伦理文化的精粹,为构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所用。“在各种文明的冲突和对话中,人们必定要对自己的原有的价值体系作出反思和变革,从而追求某种更具有普遍意义和更为健全的文明价值。”[2]西方近代文化是抽象理智主义的文化,是压抑感性的文化生命的,是异化的文化,是缺失人类心灵的最高部分即性灵之力量的文化。它所实现的个人原理,是抽象个人之原理。它所实现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以抽象个人之间的“契约理性”为原则的制度。从这个方面来看,西方近代文化的确不如中国传统文化。

  性灵是感性生命精神的原动力,它所开启的是感性真理的境界。西方文化向来缺失这种境界。所以,把中、西文化置于一个单一的标尺上来比较其落后与先进,是一个错误,是缺乏思想的知识论态度。当然,这个错误不能单纯说成是出自观念的原因。衡量各民族文化之先进性的统一标尺是由西方资本征服世界的力量所造成的。所以,这个错误来自客观事实。即使在今天,有了一部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已经看到把西方精神移植过来并不能解决中国问题,却仍然很少有人确信“西化”是一个错误。谈论中国文化精神的优越性和高明之处,仍被许多人视为反动的浪漫主义。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当初熊十力先生在给张东荪先生的书信中就曾这样说道:“唯自海通以来,中国受西洋势力的震撼,中学精意随其末流之弊,已俱被摧残。如蒜精之美,不幸随其臭气而为人唾弃。”[3]

  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全球化文化的交融与冲撞中,西方理论价值观的渗入和中西文化与价值的冲突与碰撞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生长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中西伦理观念在成长基点、人文环境和基本准则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中心、独立人格、民主法制、功利主义、技术主义、创新精神;而中国传统伦理强调天人合一、整体和谐、族群至上、重义轻利、伦理为先。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价值观的严重影响导致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伦理价值观失序局面,甚至出现严重的道德沦丧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以近10%的速度增长。2006年增速达10。7%,GDP总量已过2。6万亿美元。短缺经济不复存在,各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消费品琳琅满目、档次齐全。但是我们的文化价值观遭遇了极大的尴尬:传统的文化价值在不知不觉中流失,而西方的文化价值精髓我们并没有真正掌握。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准如“五德——仁义礼智信”在逐步失传,西方自由、平等和人权的信念尚未普遍建立起来;传统的中庸和谐、效法自然、公勤忠勇、性灵神妙等价值内涵,在我们的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已很难发现,而西方的科学、技术、管理、质量等方面求精益求精我们对比下还有很大差距。

  解决全球人类发展前途问题,解决人自身身心和谐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东西方负责任的思想家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华文化伦理必将大放异彩。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按照我们人类经验和历史,一切本质的和伟大的东西都只有从人有个家并且在一个传统中生了根中产生出来。”[5]著名历史学家庞卓恒在对所有古代文明和古代帝国的兴衰作了比较后发现:在这些古代文明和帝国中,惟有 *** 在2000多年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体系方面保持了绵延不绝、不断发展的态势。

  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在全球化背景下,自觉坚守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道德家园”及其精神价值,自觉地与世界不同的文明传统对话,使民族的道德传统更加理性地融入人类文明宝库中,并再次获得新生。这既是对时代的自觉诉求,也是为了在人类文化即将到来的第二次轴心时代共创人类文化辉煌的使命所然。返本开新、推陈出新。没有文化的腾飞,我们就不会有德性和创造性,不会有生命的理想,我们的幸福就只会停留在物欲的满足里面。因此,可以相信,在当代情势下复兴中国文化,重新寻找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体系,必将成为一个普遍的诉求。

  二、对中华民族母德——“五德”的认识

  源远流长、典籍浩繁的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就是“仁义礼智信”。

  一曰仁。仁,指品德,是儒家道德的核心范畴。孔子在《论语》中述“仁”有三层含义:其一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其二是“忠恕”、宽容,亦即和谐。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其三是划定道德底线,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其中,“爱人”是“仁”的本质内涵。“爱人”以“亲亲”为基础,以“忠恕”为核心,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仁”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统治者实施仁政的途径就是足食、足兵、取信于民。孟子进一步探索了实施仁政的途径,他设想了一系列“仁政措施”:一是恢复井田,划正经界,分田制禄,使老百姓“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论语·雍也》)。二是制民恒产,安定恒心。让老百姓都有一定的产业,“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历史论文 www.lishirenzhi.com)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下》)。三是老百姓生活状况能达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11]的温饱境界。四是发政施仁,必先穷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主张施仁政首先应该关怀最弱的弱势群体,如鳏、寡、孤、独等,因为他们游离于井田制之外,既贫穷又无依无靠。关怀弱势群体,既解决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危机,也为社会和谐消除了最突出的矛盾,构筑了和谐的社会基础。五是“不嗜杀人”,这样的国度天下百姓会“引领而望之”,就像大水流往低处一样,谁也阻挡不住。

  二曰义。义,主要针对个人修养的层面,其核心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以符合礼的要求。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说:“义之本训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则善矣。故文王,我将毛传皆曰:义,善也。引申之训也。”[6]《中庸》解释道:“义者,宜也。”[7]“宜”就是应当做的事,做正义之事,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论语·里仁》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义”在传统文化中还有克己、爱人、忠孝、诚信、信义、平等之义。

  三曰礼。礼,就是制度、规范。礼,在《故训汇纂》 *** 列举了252种释文,究其要义就是人与人之间最适宜的行为规范。“礼也者,理也。”[8]“礼”作为这样一个规章制度和人们行事的规则,具有克服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的功能,如果社会成员之间遵守礼制,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各安其位,各守其责,社会就有可能走向安定有序,也就是实现了社会和谐。反之,就会造成社会混乱局面。正如荀子所说:“礼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则履蹷陷溺。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荀子·大略》)。

  四曰智。在求学、求知方面,孔子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是知也。”他还指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章句》)。由此可知,智通知,即智慧,聪明;机智,谋略;知识;知道。又可释为了解自己和他人,知人善任、善治。

  五曰信。即诚实守信,信守诺言,行动中兑现诺言。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其意是说,说话做事诚实守信,可以行万里而无难;说话做事不诚实守信,则寸步难行。当子贡问孔子统治者应该如何治理政事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孔子认为,取信于民是处理好政事、治理国家的基本条件,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三、“五德”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对接

  对“五德”的认识和解说,对传统中华文化有深入研究、深切关心本民族命运的知识分子,有责任推陈出新,对传统文化赋予当今时代的、全新的积极意义。传统的“五德”与当代中国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否构成对话关系?答曰:完全可以。

  从内容上看,仁——即以人民利益为核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古往今来,爱国爱民者荣,祸国殃民者耻。诸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类哲言警句,充溢着爱国主义、人本主义的情怀,是促成民族团结、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增强人民爱国精神和兴国责任的有效途径。义——以公平正义为准则,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艰难困苦,玉汝而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通过艰苦奋斗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就是这些哲言蕴涵的大义所在,而且亘古不变。在今日中国,艰苦奋斗既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保证,也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礼——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当然,今天的礼治不是封建时代的陈规陋习,而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前提下的德治与法治的相辅相存、相互促进。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当今我国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开启民智,在全球竞争中变巨大的人口压力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现在不乏见到官场的“权钱交易”、市场的“缺德交易”和生活领域中的“缺德交往”等,究其实际,就是以破坏道德诚信为代价而获取不当利益,就是损害社会利益而获取个人不当利益。“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成语昭示着从古到今诚实守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生活道德准则,是个人内在的心理素质与强大的自控力,也是人们对事物的正当选择并按照正确的方向去履行自己的诺言和遵守既定的社会公共规则。

  海德格尔曾这样设想道:“是不是有朝一日一种‘思想’的一些古老的传统将在俄国和中国醒来,帮助人能够对技术世界有一种自由的关系呢?我们之中有谁竟可对此作出断言吗?”[9]笔者认为,中国 *** 开创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成果,正是对海德格尔预言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为人类的思想灵魂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家,家园就在“五德”;开启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门的智能钥匙,就是“五德”。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第94页。

  [2]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3]熊十力:《十力语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5][9]《海德格尔选集》,历史认知网书店1996年版,第 1305、1312页。

  [6]许慎:《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33页。

 

  [7][8]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14、1614页。

五德”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5.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6.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7.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8.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随机推荐

  1. 每日故事:人羊大战

    从前,在遥远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主人、他的女仆,以及一头公羊。事件的起因十分稀松平常:「麦豆」。勤俭认真的女仆,时常听从主人的吩咐,熬煮一锅麦豆,但那只率性机灵的公羊,却常趁着四下无人时偷吃。不明究里的主人,发现麦豆消耗速度太快,所以常对女仆大动肝火。几次恶性循环下来,一肚子委屈的女仆,对公羊的厌恶与怀疑与日俱增。主人家中日日上演人羊大战,...味一天比一天浓厚。

  2. 砥节励行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ǐjiélìxíng【解释】指磨砺操守和品行。砥,磨练。励,振奋;振作。【出处】《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例子】无【相关】百度“砥节励行”

  3. 百头鱼

    百头鱼清早,佛陀与弟子们经过犁越河畔,要前往毗舍离城时,发现有一艘渔船捕到大鱼,可是怎么也拉不上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原本善良的迦毗黎,变得愈来愈傲慢,愈来愈口不择言,用他能想到的一切动物来...,如:猪头、狗脸、驴头、马脸、猴脸……「如此深重恶业,使迦毗黎招感堕为水族的恶果,身上长满了百余颗畜生头,犹如无数毒瘤。」佛陀的音声中,流露着无限的悲愍,教化了一旁听法的大众。

  4. 定安公主身份尊贵,为什么会出任三次?

    >>定安公主的父亲是唐中宗李显,奶奶是武则天,早早便被许配给了世家子弟王同皎。王同皎本人在推翻武则天的神龙政变中立有大功,成为韦后和武三思的眼中钉。定安公主在王同皎被...害后,先被韦后指婚给祖弟韦濯。景龙政变以后,定安公主带着和王同皎生的儿子王繇,和韦濯生的儿子韦会,第三次出嫁。>>崔铣和定安公主做了二十余年太平夫妻,相安无事。开元二十一年二月,定安公主先崔铣去世。

  5. 本是封疆大吏,立下很大功劳,却被皇帝贬到西北

    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闭塞已久的中国,被英国以坚船利炮撞开了大门。19岁那年,林则徐便中了举人。对于科举,林则徐与好友龚自珍等人的意见不同。在他担任江苏巡察使期间,甚至被称呼为“林青天”。也正是这个原因,林则徐在处理...问题上,才会如此强硬。最终,导致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几乎是以清朝的完败为结束。>为了找到替罪羊,道光皇帝将林则...配西北,送往新疆伊犁。

  6. 旁门外道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pángménwàidào【解释】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出处】《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例子】盖谭诗论文,有粗鄙熟烂者,有旁门外道者,有泥古至死不悟者,最足损人神智。清·郑燮《花间堂诗草跋》【相关】百度“旁门外道”

  7. 福建十大標誌性建築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在福州新區三江口片區,5個花瓣式場館組成的海峽文化藝術中心,2015年動工,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將建成多功能戲劇廳、歌劇院、音樂廳、藝術博物館、影視中心等一系列文化設施.整體建築羣造型如一朵潔白的茉莉花綻放在閩江之畔。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位於福州市倉山區,是國內目前唯一坐落在自貿區內的大型會展中心,佔地6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

  8. 表达思念家乡的诗句 四万万人齐下泪

    --李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9. 历史上的郑克爽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个草包吗

    历史上的郑克爽,非但不是剧中那样草包,还是不折不扣的君子!>郑克爽是《鹿鼎记》中,阿珂的梦中情人,他风度翩翩,风流倜傥,本来和阿珂两情相悦,但韦小宝看上阿珂后,郑克爽就倒霉了,被整的十分惨!光凭这些,也不能说他是个小人,是个草包。

  10. 虚云大师为何流泪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乡拙青年,穿著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你是谁?为何来求见虚老?”他和阿便说著话,没想到虚云老和尚不知何时已经来到菜园柴房门口了。>光绪元年,虚云老和尚运龙藏大经回山之后,举行传戒,阿便也来求戒出家,那时他才二十一岁。>传具足戒之后,虚云赐他法名为“具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