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吴仲廉:毛主席的书记员,新中国首位高院女院长

「 ”吴仲廉同志是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老红军,是经受长期革命战争考验的我们党的优秀女干部,也是在我省司法工作上有重大建树的好院长。”1978年11月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浙江日报》全文刊发《深切悼念吴仲廉同志》。 政声人去后。4000字的悼文,成为这位新中国首位高院女院长的剪影。 吴仲廉(右)与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江华合影。资料图片 「 ”要树立一辈子干法院工作的思想” 1927年,吴仲廉就读衡阳女三师时入党,多才多艺,吹箫弹琴拉二胡,还写得一手娟秀的毛笔字。井冈山时期,她在 ... 身边任书记员,也是古田会议决议抄写者。 新中国人民法院是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1952年底,吴仲廉赴任浙江高院院长时,「 ”一边作战,一边建军”。强调要携卷下乡,巡回审判,清理数以万计的积案,有效地克服衙门作风。 在「 ”建军”上,全省建立各级人民法院和巡回法庭,到基层办案。考虑到刚从事政法工作的新同志容易激动,听了单方反映就轻易下结论,吴仲廉提出要「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提倡大家看昆剧《十五贯》和越剧《胭脂》,还发剧本册子组织学习、座谈,结合工作总结经验教训。 毛主席来浙江视察工作,曾多次亲切接见吴仲廉。她常和同事谈起会见情景:「 ”主席对我的工作、学习和健康情况都十分关心。”得知她在法院工作,毛主席笑着说:「 ”法院万岁嘛!” 每次讲到这里,吴仲廉心情非常激动:「 ”这是对我们做司法工作同志的极大鼓舞。我们就是要树立一辈子干法院工作的思想。” 「 ”司法工作既要讲专政又要讲民主” 1955年,吴仲廉在全国率先提出成立律师协会,建立律师制度,允许律师依法为被告人申诉、辩护。 浙江高院选出24名干部充实到律师队伍,全省建立了9个律师顾问处。 「 ”司法工作既要讲专政又要讲民主。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做到了民主,律师制度是否建立,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吴仲廉说。 她十分重视加强 ... 法制,一再要求司法干警带头守法,严格依法办事:「 ”我们人民法院是执法机关,决不能执法犯法,自己当违法户。在审判工作中,必须切实地、全面贯彻执行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的各项审判程序和制度,进一步保障判案的正确。” 对于党委审批案件,当时争议较多。有人认为独立审判就是右派言论。有些审判长,无论案件大小在正式审判前都要向党委汇报,党委定论以后再作审判。 「 ”这导致审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敢决断,先定论再审判也不符合法律程序,不能充分发挥司法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还让党委对法院领导陷于批案之中。”1956年8月,吴仲廉以个人名义给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高克林写信,讲述自己的意见。她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党委对审判工作的加强检查和政策思想的领导。 1957年,对一些人反对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吴仲廉及时组织全省司法干警予以有力反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和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 ”一定要对人民高度负责” 1956年,清查案件时,浙江各地上报高院判 ... 的有好几百人。 吴仲廉一看, ... 那么多人非同小可!几百名犯人起码牵涉几千名家属,影响面很大。 她亲自审阅案卷,核对核实,常常工作至深夜。她发现这批人有不少被定为破坏统购统销的反革命。但仔细分析有的是属于对粮食统购统销思想不通,有抵触情绪,有些干部工作简单粗暴,激化矛盾。 通过实事求是分析并派出96人组成的工作队,到各地核实,经过一一甄别,再三审核确定,真正非 ... 不可的只有一二十人。 「 ”毛主席多次讲到,韭菜割了可以再长,头 ... 了不能再长出来。我们手上操着生 ... 大权,一定要对人民高度负责啊!”吴仲廉说。 对 ... 复核案件,浙江高院十分严肃慎重。1956年年底复查的反革命 ... 复核案件,因主要事实不清而发还原审补充材料的即达60%,对一部分案情重大复杂而事实不清的案件以及屡次发还调查仍然没有搞清的,吴仲廉亲自组织力量实地调查。 「 ”明确审判工作的锋芒应该指向谁、依靠谁、保护谁” 吴仲廉十分重视人民来信来访和申诉案件的处理,把它作为人民法院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条重要渠道,也作为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实现审判监督的必要手段之一。 在她的倡导下,浙江高院1956年建立人民来信登记、编号、转办、催办、审批、答复、总结、归档制度,按级按部门负责处理,做到件件有交代、事事有着落。还规定院长、庭处长定期接待来访群众的制度。1956年,浙江高院工作总结里写到:处理241件人民来信来访,发现和纠正了某些法院办案拖拉、粗糙草率、执行政策不严的现象,并对个别基层法院压制被告人上诉的违法行为进行斗争。 1963年,诸暨县枫桥区在 ... 教育运动中,群众认为法院判处的一些案件有问题,要求复查。吴仲廉十分重视,便派工作组去认真复查,发现有5起错案。 王省三是养蜂员,1961年到义乌放蜂时将一张证明条子借给邻村盲流魏恒录买火车票。没想到魏 ... 作案后,因这张证明条子被当作王省三,判处三年徒刑。诸暨法院判决后,未到群众中宣判,叫他自己回村执行,魏乘机逃跑。 判决书发到村里,王省三被管制起来。 如此张冠李戴!1964年,浙江高院及时纠正这类冤错案5起,并专门总结经验教训,在全省司法会议上教育广大司法干警,改进审判作风,提高办案质量。 总结中写到:「 ”作为人民法院,必须明确审判工作的锋芒应该指向谁、依靠谁、保护谁的问题,只有正确理解这个问题,才能在具体办案中方向明确。否则,在审判实践中脱离政治,脱离群众,孤立办案,不仅对 ... 革命和 ... 建设事业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而且搞不好还会起到干扰作用。” 自1952年11月到1967年1月,吴仲廉任职浙江高院院长十余年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司法审判的特点和规律,实施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被群众誉为「 ”浙江的女包公”,为浙江法院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8年11月18日,浙江高院举行纪念吴仲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继承、学习她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风亮节,铭记她实事求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 人物小档案 吴仲廉,女,汉族,1908年12月出生于湖南宜章,初等师范文化。1927年4月加入中国 ... ,1928年1月参加红军,曾随军 ...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她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建国后,任浙江省委 ... 、妇委书记、组织部副 ... 、监委副书记。1952年11月起,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省委 ... 、政法党组副书记等。1967年1月,在文革中受迫害去世。1978年11月,浙江省委为其召开 ... 昭雪大会。 来源:人民法院报 原标题:浙江法院「 ”女包公”——追忆新中国首位高院女院长吴仲廉 记者:孟焕良 | 编辑:张瑾 陈冰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吴仲廉:毛主席的书记员,新中国首位高院女院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一降再降自己的工资水平:你们要1000元,我只要500元

    文/李思慎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供给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 一生几乎没有打赢过官司的传奇律师—张思之

    提起张思之先生,恐怕现在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作为律师,张思之并不特别为公众所知,所办案件也多因敏感而少有公开,更不为媒体报道。

  3. 新中国的第一: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

    新中国的第一,带你了解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成就。

  4. 揭秘:中国《继承法》诞生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故事

    张荆律师告诉记者:没有当事人自己的事前安排,在继承法也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当时是没有关于法定继承代位继承的先例。像曾昭抡这样没有孩子,却有这么多的财产,再加上曾先生和他的妻子两边的亲属又都比较多,这就凸显出来我们的继承法其实是一个缺位的空白的状况。1985年10月1日,《继承法》正式实施,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将私有财产合法继承给子女和其他亲属的权利,《继承法》确立了四项原则。

  5. 首发老照片:摄影师钱嗣杰镜头中的 ... 锋

    人民网·中国...新闻取得著名新闻摄影家钱嗣杰受权,首次公开发布部分华老生前珍贵照片,以此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1977年4月......在列车上。1977年5月1日......在中山公园参加联欢活动。1977年8月4日,......接见出席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等专业会议的代表和...文体工作者。1978年12月28日,......出席中国...第十一届中央...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79年10月......在飞机上。1979年11月4日......在威尼斯游览水城。1980年5月11日......在新疆天

  6. 睡虎地秦简说秦朝徭役遇雨免罚,那么是陈胜和司马迁撒谎了吗?

    过去我们对秦朝的认识,一般来源于传世文献资料,而这些资料又大多从汉朝人的角度来描述,最典型的就是《史记》。

  7. 纽约周刊「 ”曾格案”:「 ”新闻自由”的立法原则是怎么产生的

    马克思在《论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上说:「”新闻自由就是人类自由的实现。没有新闻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余定宇先生说,「”新闻自由”这个全世界宪法里的原则,竟产生于200多年前在纽约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曾格案”。这宗经典案例发生在1735年。故事的主角是个出版商,名字叫约翰·彼得曾格(J.P.Zenger)。英国...控告他在《纽约周刊》发表的文章中,「”批评和诽谤”了英国皇家总督柯斯比。

  8. 「 ”喝酒犯法”、「 ”不婚坐牢”,古代奇葩法律分分钟带你走......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的稳定,离不开法律的健全。自古以来,各个政权为加强统治,巩固权力,推出了很多法律。在封建统治阶级眼中,法律就是维护皇权的工具,因此,一些奇葩法律诞生了。用现代的观念看,既出人意料,又有趣搞笑。西周时期——「”有罪没罪,先看人品”法律体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在夏、商时期,神权法占绝对主导地位,所以统治者每逢审判,必然要先进行占卜,然后根据占卜结果进行判决,等着上天

  9. 真遇上青天大老爷,你绝对消受不起|大象公会

    在各类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各种青天大老爷,刚正不阿,明察秋毫,为民做主。到了港台电影中,「八府巡按」成了青天大老爷的代名词。而到了明清的司法制度下,女性状告丈夫、晚辈状告长辈已经变成了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随着法律儒家化的进程,这条法律变成了亲属关系之间不得相互控告。首当其冲的危险来自于衙役。毕竟,不是每个县官都是戏文里的青天大老爷,有时候,他们也希望

  10. 曾是全国第一趟进京的「 ”慢车”与共和国同龄的列车

    吉林至北京的Z118/Z117次列车从1949年开行至今已连续行驶了70年它与共和国同龄有一个很亲切的名字叫做「”群众号”资料图:1950年吉林至北京列车外貌。1949年由于此前战争频繁作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的铁路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交通运输更好地服务群众「”群众号”诞生了「”群众号”的前身是一列破旧的旅客列车经整修后「”换新颜”车厢全列为木板「”硬座”没有卧铺和餐车铁路部门想方设法为群众提供最好的

随机推荐

  1. 居鲁士大帝简介

    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公元前590—529年),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是波斯皇帝。他所创建的国家疆域辽阔,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尼罗河到高加索。在铭文中,他骄傲地说:“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离奇身世公元前7世纪...

  2. 吃豆腐时,别忘了跟这3种食物搭配,血糖越来越稳定,肠胃还不堵

    豆腐一直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美食,在舌头上的中国等美食节目,豆腐也是频繁出现的食材。而我国的豆腐等豆制品的历史源远流长,因自然的赐予,再加上古代人的智慧,才最终造就了豆腐这种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的美食。

  3. 我国古时候的“ ... ”是指什么?

    在我国古代,“...”是指描绘人物的肖像画,要求所绘人物向神相似,与“写照”、“传神”同义。

  4. 埳井之蛙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zuòjǐngzhīwā。

  5. 追风逐电是什么意思?

    【拼音】zhuīfēngzhúdiàn【解释】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出处】北齐·刘昼《新论·知人》:“故孔方諲之相马也,虽未追风逐电,绝尘灭影,而迅足之势固已见矣。”【例子】山风忽起,那狮子追风逐电似的,追那些虎狼去了。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相关】百度“追风逐电”

  6. 春天的诗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绛。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到人间草木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寄梅送春,梅花代表着江南春天的来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7. 明代皇亲封爵制度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石,婿曰驸马都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

  8. 15个清朝太监逸闻趣事,那个代 ... 的太监,活脱一个段子手

    >立即杖打数十,并令其向梁磕头谢罪,才饶了那个太监一命。05>太监一向无南方人,是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特产,直到康熙四十四年,清朝才有了第一个来自南方的太监。13>一个姓张的太监,受宠程度与李莲英不相上下。14>皇上要想申斥某个京官,便派一个太监去“代...”,被派到的太监往往自由发挥,把对方...得狗血淋头,狼狈不堪,但如果行贿四百两,便可免挨这顿...。

  9. 他因为年龄大,很多开国将帅都叫他老大哥,儿子想调进城被他拒绝

    大家都不信,何德全就哈哈一笑,还好没说自己是中将,不然大家更要说他吹牛了。生产队很感谢何德全的贡献,就写了表扬信送到医院,这下医院这边才知道,堂堂开国中将竟然去捡大粪。医院却说,何德全是将军,做这样的事更加难得可贵,更值得宣传。1983年3月20日,何德全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10. 存在仅10个月:解密红军西方军的来龙去脉

    1933年11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西方军在江西永丰县陶唐乡金溪村(黄沙溪)大祠堂正式成立。关于红军西方军,过去很少有人研究,笔者经多方挖掘史料,对西方军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6月6日,又发出《关于扩大红军的决议》。4月14日,西方军总指挥陈毅向周恩来、朱德呈文《关于西方军活动情况与部署的报告》。10月上旬,朱德电令8军团立即转移,准备突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