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作者:霍小山李敖曾经在《这样笨,还要做强盗》一文中评价二战时期的日本人,「”中国人糊涂,是脑满肠肥型,还有个谱;日本人糊涂,却是满脑肥肠型,搅成一团惨不忍睹。非即服仁丹一万粒,不能断肠;肠不断,就无法自脑中取出,只好昏头涨脑,发展‘精神动员’,日本军部发行《帝国与列国的陆军》宣传册,大喊精神动员,就正是满脑肥肠的杰作。”诚如李敖所言,二战中的日本军人,如东条英机、杉山元、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松井

作者:霍小山 李敖曾经在《这样笨,还要做强盗》一文中评价二战时期的日本人,「 ”中国人糊涂,是脑满肠肥型,还有个谱;日本人糊涂,却是满脑肥肠型,搅成一团惨不忍睹。非即服仁丹一万粒,不能断肠;肠不断,就无法自脑中取出,只好昏头涨脑,发展‘精神动员’,日本军部发行《帝国与列国的陆军》宣传册,大喊精神动员,就正是满脑肥肠的杰作。” 诚如李敖所言,二战中的日本军人,如东条英机、杉山元、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松井石根之流,都是名副其实的满脑肥肠,昏头涨脑,但是有一个人可以说是例外,那就是有着「 ”帝国陆军的异端儿”之称的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是日军中少有的杰出的 ... 思想家,其战略眼光远超当时的日军同僚。因此,他恃才傲物,特立独行,不随大流。 作为「 ”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他威胁日本 ... 「 ”关东军就是全体放弃日本国籍,改编为满洲合众国国军,也要拿下全满洲”;后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作为参谋本部作战部 ... ,他又极力反对与中国开战,提出「 ”华北撤退论”,以及「 ”上海危险就撤侨,损失一亿也好,两亿也好,侨民损失多少,(日本 ... )全赔给他们,这比起战争便宜多了!” 他直呼东条英机是「 ”东条上等兵”和「 ” ... ”,东条英机记恨在心,当他出任陆军大臣后,就把石原莞尔编入了预备役,一举结束了他的政治生命。 他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元凶,但是在东京大审判时,盟军因为他一直主张和中国和谈同盟,就没有将他 ... 为战犯。 可是他却强烈要求盟军将自己列为甲级战犯,因为自己是满洲建国的主导者,忽略自己,就是对自己历史地位的侮辱。 面对登门询问他的远东法庭检察官,他自信心爆棚,「 ”如果由我来当(日本陆军)总参谋长,根本轮不到你们今天在这里耀武扬威。” 也就是说,如果当初是由他来指挥作战,而不是东条英机,那么日本绝不可能战败。 他的理由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在太平洋战场,缩小战线,集中有限的兵力,构筑防卫线;这其中的重点是将塞班岛打造成坚不可摧的要塞,阻止美军有效轰炸日本本土;第二,在中国战场,通过和平谈判,结束双方战争,同时组建东亚联盟,齐心协力对抗美国。 石原莞尔自信满满的方案比东条英机高明吗?不见得,他的理想的确很丰满,但是现实却是很骨感的。 他的设想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只能说,这是他一厢情愿的幻想,如果当初真的是他坐上东条英机的位子,也阻止不了日本帝国的覆灭。 因为,从他策动九一八事变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魔盒既开,那么日本只会沿着罪恶的道路越走越远,最后走向自我的毁灭。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占领沈阳 一、军令难以统一 假设石原莞尔真的坐上了东条英机的位子,出任日本内阁 ... 大臣,那么他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日本军队中军令不统一的恶疾。 这个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别说石原莞尔的方案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恐怕他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 1937年11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强调攻占上海后,「 ”华中方面军的作战区域,大体是苏州、嘉兴一线以东地区”,也就是说,日军不得跨越苏州、嘉兴这条禁制线。 然而,日军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却置若罔闻,决定向南京追击;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得知后,立刻要求第十军,「 ”中止向南京追击”,然而第十军却我行我素,继续西进。 最后,参谋本部只得下达命令,同意「 ”进攻敌国首都南京”。 ▲1937年日军进犯南京路线图 如果你以为侵华日军仅仅是不听东京的指令,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1938年台儿庄大捷之后,日军大本营决定发动徐州会战,通过沉重打击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挫败其抗战意志。 命令颁布后,华中派遣军和第一军认为应该以消灭徐州附近的中国军队为首要任务,华北方面军和第二军则主张以攻陷徐州和打通津浦线为首要任务。 4月18日,华北方面军第二军决定不理会第一军和华中派遣军的意见,自己单独行动,开始反攻作战。 不仅如此,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军令也不统一,双方严重对立。众所周知,日本在扩张战略上,陆军主张北进,打苏联,海军主张南进,打英美。双方争吵不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两军对战争资源的争夺就更使得双方的关系极度恶化。裕仁天皇就曾很担忧海陆军不和的情况,他问侍卫官 「 ”难道海军和陆军之间真的水火不容吗?如果它们之间存在摩擦的话,我们就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 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还只是日军军令不统一,导致最高决策层的命令无法贯彻执行而已,更可怕的是,日军还有「 ”下克上”的传统。 那些激进、狂热、一根筋的少壮派基层军官,容不得任何在他们看来是对外国妥协的官员。九一八事变前,浜口雄幸首相被刺 ... ;五一五事件,犬养毅首相被刺 ... ;二二六事变,冈田启介首相和各个 ... 大臣被刺 ... ······ ▲1936年爆发的「 ”二二六事变”成为日本陆军内部最严重的一次「 ”下克上”事件 石原莞尔能解决日军军令不统一的问题吗?答案是,不可能,因为这种恶疾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想解决它,既需要智慧,也需要时间。 而且石原莞尔在日军中的威望没那么高,东条英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也不可能解决。举个例子,1938年5月,日本 ... 改组,宇桓一成出任外相。 宇桓是陆军大将,曾三任陆相,在日军中非常有威望。他认为中国不会屈服于武力,日本应该以和谈的方式来解决中日战争。当时的近卫首相也希望与中国和谈,以免日本陷入中国的持久战不能自拔。 但是日本军方极力反对,且态度强硬,最后宇桓只得辞职,近卫的首相位子也摇摇欲坠。 这说明了什么?宇桓一成这样的陆军大将、三任陆相都无法让军队言听计从,更不要说石原莞尔这样一个新晋的陆军中将了。 更何况,策动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自己就是擅自行动、不听政令的榜样,他有什么资格和道理去让其他的军人去绝对的服从命令呢? 1936年,关东军第二课课长武藤章策动绥远事变,扶持德王成立蒙军 ... 。石原莞尔赶到绥远,试图劝阻武藤章,日本的战略是向北对付苏联,因此不宜对中国关内用兵。 然而,武藤章却不屑一顾的说:我们不过是学习前辈在满洲的样子而已。我估计当时石原莞尔只能露出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吧。 二、海上要塞无法抵抗美军 如果不考虑日本军令不统一的因素,只看石原莞尔的战略规划,也会发现其规划纯属是纸上谈兵。首先我们来看他的对美作战思想。 他的设想是,「 ”若是我指挥作战,为了确保补给线,我会及早放弃所罗门、俾斯麦、新几内亚等群岛并转为战略资源地带的防卫作战。” 的确,日军在袭击珍珠港后,在太平洋上疯狂扩张,使得日本的「 ”绝对国防圈”范围不断扩增,兵力大量分散,容易被盟军各个击破。 所以石原莞尔才认为煎饼不能摊的太大,要摊的小一点,这样才能集中兵力和资源,把每一个岛屿都打造成为美军难啃的硬骨头,「 ”特别是在塞班岛的防卫上必须做万全的准备,要绝对确保此处据点。 日本若在塞班岛上确实做好万全的防卫,便可阻止美军的进攻。” 但是,美军在对日宣战后,其海军舰艇,尤其是航空母舰就像下饺子一样,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十分强大。 日军强化某个岛屿的防卫能力,在美军蜂拥而至的海军航空兵面前,最多只能拖延一点时间,无法取得长年持久作战的态势。 ▲1944年,美军进攻特鲁克岛 ,日军运输舰「 ”天城山丸”在港内被鱼雷命中的瞬间 事实上,日本不是没有重点打造的岛屿,比如被美军称为「 ”太平洋上的直布罗陀”的特鲁克岛。日军在岛上共建成跑道五条、无线电通讯站五座、雷达基站一座、鱼雷艇基地一处、以及为数众多的水上飞机基地、潜艇坞、储油罐和兵营等。 联合舰队从1942年7月起将特鲁克作为前线基地,旗舰武藏号战列舰常驻于此。海军第六舰队也将司令部设于特鲁克的达博隆岛。 1944年2月17日,美军派出九艘航空母舰与约600架舰载机的强大阵容轰炸特鲁克,两天之内,就使特鲁克的 ... 能力丧失,完全失去了作为军港和前进基地的使用价值。 如此一个看起来坚不可摧的海上堡垒,却在美军强大的航母战斗群面前不堪一击。试问石原莞尔,连特鲁克岛在两天之内就被打垮,其他的岛屿再怎么建设恐怕也没用吧? 把更多的军人送上塞班岛,只不过是让日军的阵亡名单显得更长些而已。 更何况,1943年后,美军还施行了跳岛战术,直接绕过日本防守比较坚强顽抗的岛屿,然后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这些岛屿,迫使其不得不屈服。 可能你石原莞尔苦心建造的海上堡垒,人家美军根本就不搭理你。而且轰炸日本本土,美军的重型轰炸机的基地不一定非要选在塞班岛。像台湾省岛、菲律宾等岛屿乃至中国大陆的机场都可以使用——只不过后者要花费的资源更多一些而已。 ▲缅甸战场上的中美士兵互插国旗 三、国民 ... 不可能和谈 石原莞尔方案中的第二个要点,也就是「 ”诚心诚意地向中国道歉来结束中日战争”,这样的外交手段可行吗? 石原莞尔从佛教日莲宗的末法时代理论出发,认为「 ”世界最终战”就是东方跟西方终须一战,东方的代表是日本,西方的代表是美国,在这场最终战争后,赢家将负责统合整个世界,从此世界和平,不会再爆发任何战争。 为此,日本既需要拿下满蒙以巩固日本在亚洲的势力,又需要和中国结成盟友,形成强大的东亚集团,这样才能够跟美国这样的巨无霸相抗衡。 这就是为什么他在卢沟桥事变后,建议「 ”尽量将华北的全部日军一举撤退到山海关,然后请近卫首相到南京与蒋 ... 讨论解决中日之根本问题”。为此他不惜被上司驳斥,乃至贬官。 ▲石原莞尔在《世界最终战论》一书中设想东西方的最后决战将在日、美两国间展开 但是他的战略有自相矛盾之处,满蒙是中国的领土,抢夺满蒙之后,还想跟中国和平相处,甚至抱团打怪,这岂不是痴人说梦? 蒋介石在1932年9月13日的日记中就写道:「 ”倭寇狂妄,不度德,不量力,余必率我中华健儿,与之长期周旋。余今预期,我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之中秋节,恢复东三省,解放 ... 人,收回台湾省琉球,而使日本人亦彻底觉悟,再不敢作乱也。” 这表明,蒋介石规划在1932—1942 年间收复失土,范围不仅仅是东三省,还包括台湾省和琉球,并要帮助 ... 独立。即使1937年日本不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在以后也必将有一场大战。 「 ”诚心诚意地向中国道歉来结束中日战争”,试问,石原莞尔真正了解国民 ... 坚持打这场战争的诉求吗?仅就领土诉求一项而言,石原莞尔就不可能满足。 国民 ... 的领土诉求从九一八事变后,一直到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收复1894年以来日本所取得及侵占之领土,它与石原莞尔最终战争的构想有着绝对的冲突。 而且,就算奇迹出现,石原莞尔能表态满足国民 ... 的领土诉求,我敢保证他第二天就会被激进分子大卸八块。 更何况,从1937淞沪会战年到1941年底珍珠港事变,中国军民苦苦撑持了日本百万大军5年。在此期间,无论日本南京大屠 ... 也好,重庆大轰炸也罢,蒋介石都一概拒绝和谈。 现在,中国有了美国这么一个强大的盟友并肩作战,就更不会考虑与日本和谈了。 站在同盟国一边,不仅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而且能获得更大的战后利益—— 罗斯福就曾在开罗会议上直截了当的问蒋介石,中国是否愿意要印度支那(越南)。 石原莞尔还天真的认为,他可以用日本民族的凝聚力来统合整个东亚地区,形成东亚联盟。当然,联盟的主宰者是日本,因为日本天皇是万世一系的「 ”现人神”。 如此一来,这个东亚联盟与大东亚共荣圈又有何区别?且不说东南亚那些国家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单就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的国家,就不可能把你的天皇看成是自己的天皇。 蒋介石在1940年的 ... 五届七中全会上就说过:「 ”有我们伟大的中国站在他的面前,作亚洲各国的屏障,他有什么能力,来玩弄名词,妄想实现其独霸亚洲的幻梦?”「 ”只有我们这样的泱泱大国才配作东亚和平的柱石,才配作远东秩序的保障。” 而这时的石原莞尔还在自说自话,「 ”总之,两国东亚联盟的运动家们已经认为双方有一致的理念,这是国民革命以来,数十年未见的现象,这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1945年时的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虽然在智商上远超东条英机,但是在战略上却未必比东条英机强多少,充其量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他的很多战略构想,只能说是一厢情愿,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东条英机的领导赢不了这场战争,石原莞尔的领导也救不了日本。 而且,正是石原莞尔策动的九一八事变,以极其微小的代价就获取了面积比日本大好几倍的满洲地区,这一切都强烈 ... 了日本少壮派军人的扩张野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推动了日本提前走上战争之路。 此后的日本,贪得无厌,暴虐无度,从全面侵华,到偷袭珍珠港,进攻东南亚,不惜与整个世界为敌,最终招来两颗原 ... 的毁灭性打击。 如果不是后来裕仁天皇及时的宣布投降,而是任由军人们「 ”一亿玉碎”,估计日本已经在美军强大的战争机器下亡国灭种了。 如果说,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是日本帝国的掘墓人,那么石原莞尔就是挖这第一铲的人。 参考文献: 1、石原莞尔著,郭介懿译《最终战争论》 ,新北:广场出版,2015年 2、秦孝仪编著《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中国国民 ... ... 会党史 ... 会,1984 3、王正华编著《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 16 册)》,台北:国史馆 ,2004
本文标签:陆军石原莞尔东条英机美军甲级战犯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中国海军日本战犯历史抗日战争蒋介石日军世界大战中国近代史南京大屠杀甲午战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