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通道转兵是指中央红军在通道会议中做出的转兵决策,后来这一决策的主张者是...,后来的事实证实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若非...的坚持和据理力争,中国革命可能再度陷入困境。通道转兵是怎么回事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离开江西时,原计划是进入湘西会合二、六军团,然后以此为依托转入反攻。通道转兵的历史意义通道转兵,对于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都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转折。

通道转兵是指中央红军在通道会议中做出的转兵决策,后来这一决策的主张者是 ... ,后来的事实证实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若非 ... 的坚持和据理力争,中国革命可能再度陷入困境。而做出这一决策的通道会议也因此意义重大。
通道转兵是怎么回事 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离开江西时,原计划是进入湘西会合二、六军团,然后以此为依托转入反攻。但是,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湘江之战,红军遭受惨重损失,损失数万兵力,几乎陷入绝境。1934年12月9日起,中央红军兵分3路进军通道。在中央红军向通道进军的时候,蒋介石己判明红军将去湘西的意图,把防堵中央红军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作为兵力布置的重点。在湘桂边这个方向上,摆放了10余万兵力,企图把中央红军消灭在去湘西的路上。可是,负责中央红军军事行动指挥的博古、李德,无视敌情,仍然坚持由通道北出湘西,准备率领红军继续往蒋介石布置好的包围圈里钻。如果不改变原定的前进方向,中央红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在这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1934年12月12日,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后,在 ... 的极力主张下, ... 中央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战略行动方针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 ... 、王稼祥和李德等。李德、博古仍坚持去湘西的计划。 ... 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北上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立即转向西,到敌军兵力比较薄弱的贵州去开辟新的根据地,挽救危局。参加会议的多数同志赞成和支持 ... 提出的方针。李德因为自己的意见被否定而提早退出会场。会议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通过了西进贵州的主张。12月13日,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突然改变行军路线,分两路转兵西进贵州。
通道转兵的历史意义 通道转兵,对于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都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转折。正如刘伯承在《回顾 ... 》一书中指出的:“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还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12月18日,中央 ... 在黎平举行会议,正式通过决议,放弃向湘西前进计划,改向黔北挺进。从此可以看出,没有通道转兵,就没有贵州的黎平会议。因此,通道转兵不仅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还为黎平会议和以后的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基础,同时,“实际上开始了 ... 在军事上的领导”,此次转兵是红军 ... 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转折,是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通道转兵历史中国近代史李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