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微说历史(1)-土耳其与库尔德百年恩怨-被遗忘的德西姆屠 ... (之一)

前言 在土耳其与库尔德人的百年恩怨中,发生在1937~1938年的德西姆(Dersim/ Dêrsim)屠 ... 因为其相对特殊的背景和规模,相对1915~1917间同样发生在土耳其的大规模的亚美尼亚种族大屠 ... 而言,在国际社会上其并不被经常提及。因而,被称作"被遗忘的大屠 ... "。 在中东纷乱频仍的今天,笔者试图通过记录这一并不广为为人知的悲惨事件,帮助读者一窥土耳其和库尔德人的百年恩怨。而期待其化解之日。 背景 1937/1938年的土耳其 1937/1938年是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执政生涯和生命的最后两年。这位可以说把一生奉献给现代土耳其的一代雄杰和他的同僚们力图从奥斯曼帝国这个欧亚病夫的废墟中重新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为了破坏过去的束缚,他们甚至禁止使用 ... 文字,寄希望在白纸上重写土耳其的将来。在他的执政晚期,或许是担忧他死后土耳其仍旧不能摆脱 ... 和奥斯曼旧秩序的束缚,为在自己手上加速土耳其西化/现代化的进程,他力图通过本人在土耳其的英雄光环和 ... 强权,使用多种手段强行祛除土耳其发展中落后的宗教/氏族的法规/习俗/制度的约束。这许多新制度法规中,就包括了宗教上,对古兰经的重新解释,废除哈里发和宗教法庭;政治和文化上,授予妇女从犯的政治和婚姻上的平权;经济上,大量兴建工厂,道路,桥梁;社会上,1934年通过《 ... 安置法》("İskânKanunu"法),以促进文化同质化和交流为目的,强制国内少数民族迁徙至不同区域;等等。 这些一系列的措施,总体来讲,是符合土耳其近代摆脱列强欺凌封建束缚,重新富强的目的的。但是可以想象,这样快速的推进,不免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使得宗教,保守势力,和原本就存在矛盾的内部民族间产生了怀疑,进行反对甚至发生了不少的反抗。 图1:1930年代的伊斯坦布尔,中间就是旧时横跨亚欧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图2:1930年代,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前的举行的妇女争取政治权利 ... 图3:1930年代暮年的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图中) 1925年的第一次库尔德人叛乱 早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末期,为了分化库尔德人,便于统治。 ... 就决定有组织地将库尔德人强行分散在西部各省,以确保人口和统治优势。那些思乡心切的库尔德人的返乡要求则被严格禁止。随着前文提到的凯末尔时代后期的各项改革,对于 ... 尤其是库尔德人引起了各种不适。比如,随着所有的传统的 ... 教学校的关闭,且新的教育必须以土耳其语为背景等等。库尔德的民族主义者和宗教激进分子联手,由谢赫·赛义德(Shaikh Said)在1925年领导的第一次库尔德叛乱。叛乱本身快速就被平定。可是它加速了土耳其 ... 内部专制的趋势和更加严峻的尤其是针对库尔德人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土耳其内部民族矛盾。 德西姆地区和生活在德西姆的部族 德西姆(Dersim/Dêrsim)地区位于土耳其中东部,这里海拔较高,云深山险,危峰兀立,高山积雪不化,而低洼处则被冲积成了深邃的山谷和河谷。夏日绿草茵茵,凉风习习;冬日则白雪茫茫,如白门锁山。因此,德西姆(Dersim/Dêrsim)在当地的扎扎语(Zazaki)中,便是"银色大门"的意思。 喜欢这里的人,因其地势环境和位于土耳其的位置与瑞士之于欧洲类似,便把这里称作土耳其的东方瑞士。可是生活在这里的当地人,却有着全然不同于瑞士人的命运。 图4:德西姆(Dersim/Dêrsim)(现名通杰利Tunceli)的地理位置 图5:德西姆的景色之一 图6:德西姆的景色之二 因着地势,在德西姆分散居住着许多小部落。在1930年代,生活在德西姆的主要是库尔德人和扎扎人的小部落,总数约6/7万人。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近亲,且都多数部落使用扎扎语(Zazaki),而非库尔德语。在宗教上,他们都属于 ... 什叶派分支出来的独立教派-阿列维派(Alevi)。而土耳其以及土耳其境内东部和南部的库尔德人主体的 ... 信仰则是逊尼派。更有意思的是,即便是与其它的阿列维派相比,德西姆的部落们执行着稍微不同的做法和教义。这就是地理因素的隔绝,使得语言和宗教与本地原生文化融合变化的影响,并且是封闭弱小者自我保持独立性的演变结果吧。 这里的库尔德人和扎扎人,主要从事畜牧,采集和小部分农耕。小部落之间为了渔猎,水源进行争斗,掳掠或仇 ... ,是时不时发生的。所有的部落成员都有携带武器,为兵为民的习俗。与传统的多数山地民族类似,生活贫苦,但个性简单率直;缺少现代文化教养,却沉敏刚毅。 图7:油画的德西姆库尔德老人 图8:抬水瓶的美丽的德西姆库尔德人少女 德西姆地区和土耳其中央 ... 的关系 从族群分布看,德西姆地区恰好位于库尔德人和土耳其人(凯末尔时代开始产生的大一统民族)交汇的边缘地带。德西姆的部落们,历史上并未被中央 ... 真正统治过。他们主要承认和执行的还是当地的传统部落律法。部落首领和宗教领袖拥有远超 ... 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作为既得利益的部落,宗教领袖们,在多数情况下,也忌惮中央 ... 的 ... 和经济力量。因此,多数情况下,只要土耳其 ... 部不过多干预他们的传统生活和律法,他们也大体上表现的合作。只是,这里的山区闭塞且穷困,宗教律法又与土耳其 ... 不同,所谓缴税是不存在的,而服兵役/服工役则是看工资和心情的。大致可说,二者关系就是"统"而不治,"合"而不同吧。 而紧绷的紧张关系,就要在这个地方撕裂开…… (未完,请看下一篇《微说历史(2)-土耳其与库尔德百年恩怨-被遗忘的德西姆屠 ... (之二)》)

微说历史(1)-土耳其与库尔德百年恩怨-被遗忘的德西姆屠 ... (之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作为异教徒,犹太人如何在伊朗求生存? | 地球知识局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NO.1255-犹太人在伊朗作者:深眸制图:孙绿/校稿:猫斯图/编辑:养乐多在当今的中东地区,伊朗和以色列这两个国家水火不容,伊朗前总统内贾德曾多次声称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以色列也时常发射导弹打击伊朗在叙利亚的...目标。一张有趣的邮票(图片来自shutterstock)▼出于意识形态差异、地缘政治利益争夺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双方的关系恶劣也在情理之中。但奇

  2. 巴铁靠自己,会遭到印度军队秒 ... :印度与巴铁真实差距,让人心酸

    最后,在这里成立了巴基斯坦。另外,就是巴基斯坦长期以来与印度进行...对抗。但是,印度有13亿人,巴基斯坦只有2亿人。印度的GDP几乎是巴基斯坦的10倍,印度有120万军队,巴基斯坦也建立了60万军队,巴基斯坦只有印度几乎十分之一的GDP和六分之一的人口,却保持了相当于印度一半的军队。巴基斯坦从石油,到武器,从日用品到家用电器,汽车轮船都要进口。同时,不要忘记,巴基斯坦依然是7个无神论者可判...的国家之一。

  3. 安条克:希腊化杰作与十字军兴亡的见证者

    罗马消灭塞琉古王朝后,将安提阿作为其叙利亚行省的首府。安提阿及叙利亚行省还要负责在敌国作战的军团的后勤补给任务。而夺取安条克对于十字军来说也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博西蒙德夺取安条克的过程也极具宗教意味,在战事极端不利的时候,博西蒙德突然宣布发现了刺伤耶稣的朗基努斯之枪,这被十字军看作是神迹,从而受到鼓舞攻下了安条克城。

  4. 阿富汗,战争之殇。

    2019年7月,我有幸陪同老师前往阿富汗,访问喀布尔、巴米扬两地。巴米扬的治安明显要好一些,不过当地的阿富汗军警还是和我们形影不离。这些阿富汗军警的防弹衣外面,通常还有一张精神领袖的靓照。

  5. 23年侵略9国,数百万人丧生,为啥这三个美国人反而受到人尊敬

    国际历史上,美国一直被人用打仗成瘾侵略成性来形容。仅凭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在位的23年时间侵略9个国家造成的百人丧生,就足以揭露美国人性丑恶的一面。

  6. 海湾战争前,萨达姆为何拒绝撤出科威特?原因有三点

    1991年的海湾战争有很多令人回味的地方,比如萨达姆在占领科威特以后,美国多次要求伊拉克撤出科威特,按照当时的实力对比,伊拉克明显不是美国的对手,虽然伊拉克拥有百万雄师、先进的美制和苏制武器,号称世界第三,但对于世界第一的美国,伊拉克显然还不是对手。那么,海湾战争前,萨达姆为何坚持不撤出科威特呢?

  7. 世界上有两国,灭国二千后都能复国,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谁?

    不过在这里面,有这样两个国家,灭国时间长达两千多年,依然能够重新建国,这样的一份意志力和强大的韧性,就不由不令人刮目相看了。而在以色列之外,还有一个国家和以色列一样,被灭国的时间长达两千余年,最后他们也得以重新建国,这个国家就是亚欧交界处的亚美尼亚共和国。

  8. 亚哈斯愚蠢之极,不信以赛亚传达的上帝旨意,送羊入狮口

    上帝对局势一清二楚,所以让以赛亚去见亚哈斯,以赛亚把上帝的旨意告知亚哈斯,让他不用惊慌,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进攻会被上帝阻止,他只要听从安排就好了。相比以色列的鲁莽,犹大的亚哈斯的不具有远见就已经是愚蠢了,他没有看到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联合志不在于消灭犹大,而是胁迫犹大三国联合共同对抗亚述。并要求亚哈斯要效忠亚述王。毕竟,亚述人又不信奉上帝。

  9. 微说历史(1)-土耳其与库尔德百年恩怨-被遗忘的德西姆屠 ... (之一)

    因而,被称作"被遗忘的大屠..."。在中东纷乱频仍的今天,笔者试图通过记录这一并不广为为人知的悲惨事件,帮助读者一窥土耳其和库尔德人的百年恩怨。而期待其化解之日。那些思乡心切的库尔德人的返乡要求则被严格禁止。而土耳其以及土耳其境内东部和南部的库尔德人主体的...信仰则是逊尼派。

  10. 独家︱刚被 ... 的巴格达迪上位路:他是美国扶植起的吗

    「”他死得像条狗,死得像个懦夫。”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7日在宣布极端组织「”...国”头目巴格达迪的死讯时说道。美军特种部队在26日夜间于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执行了一次突袭行动,目标正是巴格达迪。美军士兵炸开房门,在几秒钟之内就开枪干掉了还处于懵圈状态的极端分子。巴格达迪见势不妙,拉着他的三个孩子,夺门而出,遁入一处漆黑的地道内。巴格达迪可他未曾料到,这条地道根本就没有出口。...不断射向他,美军

随机推荐

  1. 他差点 ... 了 ... 全家, ... 却将妹妹嫁给他,最终被李治斩首

    公元626年,秦王...带着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房玄龄等10位猛人,发动玄武门之变。

  2. 真实的刘裕是什么样的?他在历史上的作用如何?

    刘裕是什么人,他在历史上的作用如何你知道吗?正当桓玄意得志满之际,刘裕团结北府兵中下级军官打起恢复晋室的旗号,在京口举兵讨逆,于404年平定了桓玄之乱,迎司马德宗还都建康。对于对抗士族豪强,刘裕严加镇压。>>为减轻人民的田租负担,刘裕又废东晋计口收税的旧制,改为计资收税。>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刘裕是我国东晋南北朝这个动乱时期,甚为难得的人物,他不愧为杰出的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

  3. 无忧王的阿摩罗果

    一无忧王是唐代的叫法。病得有气无力的无忧王无奈,只好让贴身侍卫将自己床头的药果——一只烂了半边的阿摩罗果送给寺院,告诉僧侣,曾经的无忧王,现在的半只阿摩罗果之王做最后一次布施来了。>二>无忧王的还有一次更大的顿悟。>死亡的威胁,使无忧王一下子体验到了恐怖的滋味,清醒起来。>这是无优王遇到的另外一只阿摩罗果,来自内心的果香,弥漫到了整个印度乃至亚洲。使一个恶贯满盈的无忧王成为至今令人怀念的贤王。

  4. 梦见与妻子私奔

    周公解梦梦见与妻子私奔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与妻子私奔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汉献帝:古代最幸运的亡国之君,还娶了曹操女儿为妻

    事实上刘协的一生,基本就是悲剧的一生,尽管作为亡国之君来看,他已经是最为幸运的那一个,终其一生都在试图与命运对抗,但是却从来都无所作用。>等到曹操去世以后,他的儿子也就是刘协的大舅子曹丕便强迫刘协“主动禅让”,刘协从汉朝皇帝成为了山阳郡公,汉朝正式灭亡,他也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6. 西式婚礼流程是如何安排的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西式婚礼流程是如何安排的,希望可以帮到您哦!花亭两旁由未婚青年放礼宾花及撒掷鲜花花瓣。伴郎、伴娘分别手持一束鲜花跟着新郎、新娘来到双方父母身边,由新郎将鲜花献给新娘的父母并鞠躬。新娘将鲜花献给新郎的父母并鞠躬。西式婚礼仪式流程六:切或书写蛋糕。

  7. 至上神力的特斯卡特利波卡

    特斯卡特利波卡(意为“烟雾镜”。他是至上的神灵力、人类命运的操弄者。特斯卡特利波卡有许多别称,都代表着他各种不同的特质。特斯卡特利波卡一旦降世,带来的必定是混乱。如果有个富有的人本来事事顺利,后来却突然陷入赤贫,妻离子散,那必是特斯卡特利波卡在作祟。墨西加的君王——特拉托阿尼——在登基前的繁复过程中,就有一个晚上要在特斯卡特利波卡神像前,全身...地祷告。君王又被称为“特斯卡特利波卡的笛”。

  8. 带有宗字的成语

    包含有“宗”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万变不离其宗——宗:宗旨、目的。祖宗家法——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祖功宗德——指祖有功而宗有德。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宗师案临——学政到达他主管的地区主持考试。一个时代为众人所宗仰的文学家。显祖荣宗——指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文章宗工——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断还归宗——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传延宗教,接续后代。

  9. 宽容的名言,关于宽容的名言

    ——欧文16、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马克吐温32、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林则徐45、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地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西拉斯64、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10. 莲池大师戒 ... 放生文图说:毛宝以放龟免溺

    毛宝以放龟免溺晋朝毛宝尚未成名时,有一次在途中遇见渔夫携带一只大白龟出售,毛宝心生怜悯,将它买来,放生江中。后来毛宝当大将军,镇守邾城。敌将石季龙率兵数万,大肆围攻,毛宝领兵对战大败,士卒六千人纷纷四散逃跑,部分投江,都被溺死,唯独毛宝披甲投江时,好象觉得堕在一块大石上,水中有物承托着他行走,因此免得溺死。等待到达对岸时,仔细一看,原来承托的,竟是从前所放生的那只大白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