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时为妃、皇后,圣祖时尊为仁宪皇太后。其父亦进三等伯,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后追封为皇后。贵妃、皇后,康熙第三任皇后。康熙帝驾崩后,德妃被尊为仁寿皇太后。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她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第三位嫡妻,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
唐朝历代皇后顺序表
唐高祖太武皇帝穆顺圣皇后窦氏
唐太宗文皇帝德顺圣皇后长孙氏
唐高宗弘皇帝元配皇后王氏
唐高宗弘皇帝则天顺圣皇后武氏
唐义宗敬皇帝哀皇后裴氏(追封)
唐中宗昭皇帝和思皇后赵氏(追封)
唐中宗昭皇帝皇后韦氏 父为豫州刺史玄贞
唐睿宗兴皇帝肃明顺圣皇后刘氏(追封)
唐睿宗兴皇帝昭成顺圣皇后窦氏(追封)
唐玄宗明皇帝元配皇后王氏 父为邠国公仁皎
唐玄宗明皇帝贞顺皇后武氏(追赠)
唐玄宗明皇帝元献皇后杨氏(追赠)
唐肃宗宣皇帝皇后张良娣
唐肃宗宣皇帝章敬皇后吴氏
唐代宗武皇帝睿真皇后沈珍珠
唐代宗武皇帝贞懿皇后独孤氏
唐德宗文皇帝昭德皇后王氏
唐顺宗丘皇帝庄宪皇后王氏
唐宪宗神皇帝懿安皇后郭氏
唐宪宗神皇帝孝明皇后郑氏
唐穆宗惠皇帝恭僖皇后王氏
唐穆宗惠皇帝贞献皇后萧氏
唐穆宗惠皇帝宣懿皇后韦氏
唐宣宗文皇帝元昭皇后晁氏
唐懿宗惠皇帝惠安皇后王氏
唐昭宗文皇帝积善皇后何氏
清朝历代皇后列表
一、努尔哈赤——皇后
1、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生于1575年(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在1588年10月(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努尔哈赤。叶赫那拉氏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皇太极。1603年10月31日(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
2、孝烈武皇后:
乌拉那拉·阿巴亥继室大福晋,海西女真乌拉部贝勒满泰之女。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十二岁的阿巴亥在叔父布占泰的亲自护送下到赫图阿拉,嫁给了比她年长31岁的努尔哈赤为侧福晋。1626年9月1日努尔哈赤病逝于叆鸡堡。八月十二日卯时,大福晋从殉。三十七岁的阿巴亥被逼殉葬。
二、皇太极——皇后
1、孝端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生于1599年5月13日(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清世祖时尊为皇太后。
2、孝庄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小名:大玉儿。1613年3月28日(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出生,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是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三、顺治——皇后
1、孝惠章皇后:
博尔济吉特·荣惠,生于1641年11月5日(后金崇德六年十月三日),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世祖废后之侄女。清世祖时为妃、皇后,圣祖时尊为仁宪皇太后。
2、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本姓佟,原属汉军正蓝旗,康熙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改姓佟佳氏),顺治帝妃嫔,康熙帝生母,生于崇德五年,佟图赖之女。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驾崩,康熙帝即位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
3:孝献皇后:
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清代少见。其父亦进三等伯,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后追封为皇后。
四、康熙——皇后
1、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芳仪皇后,生于1654年2月3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的亲侄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
2、孝昭仁皇后:
钮祜禄·东珠,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鳌拜义女,满洲镶黄旗人,温僖贵妃的姐姐,生于顺治十年。初为妃,1677年9月18日(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第二任皇后。
3、孝懿仁皇后:
佟佳·仙蕊,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嫡亲侄女,康熙的表姐妹,生年不详。贵妃、皇后,康熙第三任皇后。
4、孝恭仁皇后:
乌雅·德宛,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生于顺治十七年。1677年(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1678年封为德嫔。1680年为德妃。康熙帝驾崩后,德妃被尊为仁寿皇太后。
五、雍正——皇后
1、孝敬宪皇后:
乌拉那拉·舒兰,步兵统领费扬古女,生母觉罗氏追封多罗格格,是贝子穆尔祜第四女,穆尔祜长女嫁乃孝献皇后嫡母。育有一子,弘晖,八岁夭折。雍正为皇子时,圣祖册后为嫡福晋。1723年(雍正元年),册为皇后。
2、孝圣宪皇后:
钮祜禄氏,生于1693年1月1日(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满洲镶黄族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13岁入侍雍王府,名号为格格,为雍正胤禛之侧福晋。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1723年3月册封为熹妃,1730年进熹贵妃;1735年九月,弘历即位,尊封为崇庆皇太后。
六、乾隆——皇后
1、孝贤纯皇后:
富察·英琦,孝贤皇后生于1712年3月28日(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姊。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
2、继皇后:
乌拉那拉·景娴,生于1718年3月11日(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辉发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1748年3月11日(乾隆十五年),立为皇后。
3、孝仪纯皇后:
魏佳·小玉,内管领清泰女,1727年10月23日(雍正五年九月初九)生,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七、嘉庆——皇后
1、孝淑睿皇后:
喜塔腊·青瑜,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经额女,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辰时,1774年6月5日,高宗亲赐封为皇子永琰的嫡福晋,年十五岁。1782年9月16日,生皇二子绵宁(即道光帝)。1796年2月(嘉庆元年正月),册立为皇后。
2、孝和睿皇后:
钮祜禄·绮雪,礼部尚书恭阿拉女。后事仁宗潜邸,为侧室福晋。1793年7月(乾隆五十八年六月),生皇七女。1795年7月(乾隆六十年六月),生皇三子绵恺。嘉庆元年二月,仁宗即位,册封为和妃。1797年(嘉庆嘉庆二年),四月孝淑睿皇后崩,五月,太上皇敕谕继位中宫,先封为皇贵妃,1798年8月(嘉庆三年七月),晋封为和贵妃。嘉庆四年,立为皇后。
八、道光——皇后
1、孝穆成皇后:
钮祜禄·玲儿,户部尚书、一等子布颜达赉女。道光帝为皇子时,1796年(嘉庆元年)十一月奉文综赐册,立为皇子绵宁的嫡福晋。1808年2月27日(嘉庆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逝世,暂安于王佐村园寝。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即位,追谥为孝穆皇后。
2、孝慎成皇后:
佟佳·玉琦,满洲镶黄旗人,世袭三等承恩公、追封一等公舒明阿女,康熙年间的一等公佟图赖的后代。嘉庆十三年(1808年)封为二阿哥绵宁继福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驾崩,绵宁继位,改名旻宁,为道光帝。道光二年(1822年)十一月,册立为皇后。
3、孝全成皇后:
钮祜禄·绣心,生于嘉庆十三年二月廿八日(1808年3月24日),属于历任外戚的镶黄旗钮祜禄氏家族(清朝初年五大臣额亦都之后),父亲为清朝苏州驻防将军、乾清门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爵、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颐龄。她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第三位嫡妻,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
4、孝静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雨宁,生于1812年6月19日(嘉庆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初入宫为静贵人,十四年为贵妃,二十年为静皇贵妃。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1855年(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
九:咸丰——皇后
1、孝德显皇后:
萨克达氏,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镶黄旗满洲人。1828年(道光八年)出生,比咸丰帝大四岁。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进宫,由道光帝替咸丰帝册立萨克达氏为嫡福晋。1850年1月24日(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逝世),无子女。清文宗咸丰帝即位后,追册谥曰孝德皇后。
2、孝贞显皇后:
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简称慈安,名为钮祜禄·瑞芬,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于1852年(咸丰二年)被选秀入宫,封贞嫔,贞妃,五月晋贞贵妃,六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16岁。1860年8月,咸丰皇帝在热河病死,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继位,慈安和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执掌国家最高权力。1881年4月8日(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戌时,年仅四十五岁的慈安皇太后猝然薨于钟粹宫。五月,上尊谥曰孝贞慈安裕庆和敬仪天祚圣显皇后。
3、孝钦显皇后: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十、同治——皇后
孝哲毅皇后:
阿鲁特·宝音,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副都统、前任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之孙女,郑亲王端华之外孙女,蒙古正蓝旗。1854年7月25日(生,1872年10月14日被选入宫,10月15日(九月十四)册立为皇后。
十一、光绪——皇后
孝定景皇后:
叶赫那拉·静芬,光绪帝的表姐,慈禧太后之弟都统桂祥的女儿。1888年(光绪十四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
十二、溥仪——皇后
孝恪愍皇后:
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号植莲。中国末代皇后,原籍黑龙江省讷河市龙河乡满乃屯,达斡尔族,后编入满族正白旗。婉容的高祖父郭布罗·阿尔景,是咸丰年间的副都统,并封为武显将军、建威将军。父亲郭布罗·荣源,母亲爱新觉罗·恒馨。1922年3月10日被溥仪册封为后,同年12月与溥仪结婚。
古代所有皇后的名字
汉时期:
·吕雉(汉高祖刘邦皇后)
·张嫣(汉惠帝刘盈皇后)
·窦猗房(汉文帝刘恒皇后)
·薄阿渝、王娡(汉景帝刘启皇后)
·陈阿娇、卫子夫(汉武帝刘彻皇后)
*李妍、赵钩弋(汉武帝刘彻妃):赵钩弋并非真名,其真名历史上没有记载,钩弋为其外号
·上官小妹(汉昭帝刘弗陵皇后)
·许平君、霍成君(汉宣帝刘询皇后)
·王政君(汉元帝刘奭皇后):王政君历汉四世为天下母,并最终导致其侄儿王莽篡汉建新
·许夸、赵飞燕(汉成帝刘骜皇后):赵飞燕原名赵宜主,因其舞姿轻如飞燕遂更名赵飞燕,赵飞燕是中国历史上最擅长舞蹈的皇后
*赵合德(汉成帝刘骜妃)
·郭圣通、阴丽华(汉光武帝刘秀皇后)
·邓绥(汉和帝刘肇皇后)
·阎姬(汉安帝刘祜皇后)
·梁妠(汉顺帝刘保皇后)
·梁女莹、邓猛女、窦妙(汉桓帝刘志皇后)
·何莲(汉灵帝刘宏皇后)
·伏寿、曹节(汉献帝刘协皇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郭女王(魏文帝曹丕皇后):《二十五史》中称她郭嬛,女王是她的字,最近史学家新考证郭女王大名叫郭照
*甄洛(魏文帝曹丕妃)
·吴苋(蜀昭烈帝刘备皇后)
·杨艳、杨芷(晋武帝司马炎皇后)
*左棻、胡芳、诸葛婉(晋武帝司马炎妃)
·贾南风、羊献容(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国毒后,她导致了西晋的八王之乱;羊献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度皇后,西晋灭亡后她被匈奴贵族刘曜所得,并成为了前赵的皇后
*谢玖(晋惠帝司马衷妃)
·梁兰璧(晋怀帝司马炽皇后)
·虞孟母(晋元帝司马睿皇后)
*郑阿春(晋元帝司马睿妃)
·庾文君(晋明帝司马绍皇后)
·杜陵阳(晋成帝司马衍皇后)
·褚蒜子(晋康帝司马岳皇后)
·何法倪(晋穆帝司马聃皇后)
·王穆之(晋哀帝司马丕皇后)
·庾道怜(晋废帝司马奕皇后)
·王简姬(晋简文帝司马昱皇后)
·王法慧(晋孝武帝司马曜皇后)
·王神爱(晋安帝司马德宗皇后)
·褚灵媛(晋恭帝司马德文皇后)
·张徽光、刘娥、靳月光、靳月华(汉王刘聪皇后)
·羊献容、刘芳(前赵刘曜皇后):羊献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度皇后
·郑樱桃、杜珠(后赵石虎皇后)
·段元妃(后燕慕容垂皇后)
·苻训英(后燕慕容熙皇后)
*苻娀娥(后燕慕容熙妃)
·段季妃(南燕慕容德皇后)
·李敬受(北凉沮渠牧犍皇后)
·臧爱亲(宋武帝刘裕皇后)
·司马茂英(宋少帝刘义符皇后)
·袁齐妫(宋文帝刘义隆皇后)
*沈容姬、路惠男(宋文帝刘义隆妃)
·殷玉英(宋废太子刘劭皇后)
·王宪嫄(宋孝武帝刘骏皇后)
·何令婉(宋前废帝刘子业皇后)
·王贞风(宋明帝刘彧皇后)
*陈妙登、陈法容(宋明帝刘彧妃)
·江简珪(宋后废帝刘昱皇后)
·谢梵境(宋顺帝刘准皇后)
·刘智容(齐高帝萧道成皇后)
·裴惠昭(齐武帝萧赜皇后)
·何婧英(齐郁林王萧昭业皇后)
·王韶明(齐海陵王萧昭文皇后)
·刘惠瑞(齐明帝萧鸾皇后)
·褚令璩(齐东昏侯萧宝卷皇后)
*潘玉儿(齐东昏侯萧宝卷妃)
·王蕣华(齐和帝萧宝融皇后)
·郗徽(梁武帝萧衍皇后)
*丁令光、阮令嬴(梁武帝萧衍妃)
·王灵宾(梁简文帝萧纲皇后)
·章要儿(陈武帝陈霸先皇后)
·沈妙容、韩子高(陈文帝陈蒨皇后):韩子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但史学界一直不予承认,元代有戏剧《男皇后》即记述韩子高的故事,在江苏的陈文帝陵前立有两尊雄麒麟(其他南朝帝陵均为一雄一雌),可见韩子高的地位
·柳敬言(陈宣帝陈顼皇后)
·沈婺华(陈后主陈叔宝皇后)
*张丽华(陈后主陈叔宝妃)
·冯有(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
·冯润、冯清(魏孝文帝元宏皇后):冯润小名冯妙莲,因私通假宦官高菩萨而被废
*高照容(魏孝文帝元宏妃)
·高英(魏宣武帝元恪皇后)
*司马显姿、胡仙真(魏宣武帝元恪妃):胡仙真即史书上的胡充华,充华为妃嫔封号并非人名,胡仙真在魏宣武帝死后临朝称制,她荒淫 ... ,宠爱男色郑俨,最终导致北魏六镇起义
·尔朱英娥(魏孝庄帝元子攸皇后)
·宇文云英(西魏元钦皇后)
·李祖娥(齐文宣帝高洋皇后)
·李难胜(齐废帝高殷皇后)
·穆黄花(齐后主高纬皇后)
*冯小怜(齐后主高纬妃)
·元胡摩(周孝闵帝宇文觉皇后)
·李娥姿(周武帝宇文邕皇后)
·杨丽华、朱满月、陈月仪、元乐尚、尉迟繁炽(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司马令姬(周静帝宇文衍皇后)
隋唐时期:
·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皇后)
·萧后(隋炀帝杨广皇后):萧后虽无名字记载,但萧后历经五主而不衰,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妖娆的皇后,《隋唐演义》中为萧后取名萧美娘
·长孙无垢(唐太宗 ... 皇后):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清代一学者考证其名为长孙无垢
·武则天(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小名武媚娘,武则天也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韦香儿(唐中宗李显皇后):韦香儿曾经在唐中宗落难时与其同甘共苦,但后来她权力欲膨胀,并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 ... 了唐中宗,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将她 ... 死
*杨玉环(唐明皇李隆基妃)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皇后)
·刘玉娘(后唐庄宗李存勖皇后)
*花见羞(后唐明宗李嗣源妃):花见羞本姓王,其真名历史上没有记载
·李三娘(后汉刘知远皇后)
·黄惠姑(闽国王审知皇后)
·陈金凤(闽国王延钧皇后)
·李春燕(闽国王昶皇后)
·宋福金(南唐李昪皇后)
·周娥皇、周女英(南唐李煜皇后):周女英即小周后,南唐灭亡后她被宋太宗 ... 而忧愤死,最近史学家新考证周娥皇大名叫周宪、周女英大名叫周嘉敏
·金飞山(前蜀王宗衍皇后)
·刘娥(宋真宗赵恒皇后)
·高滔滔(宋英宗赵曙皇后)
·孟婵、刘清菁(宋哲宗赵煦皇后):孟婵在北宋灭亡后,号召天下反金,并在杭州再造大宋王朝
·邢秉懿、吴芍芬(宋高宗赵构皇后)
·李凤娘(宋光宗赵敦皇后)
·杨桂枝(宋宁宗赵扩皇后)
·谢道清(宋理宗赵昀皇后)
·全玖(宋度宗赵禥皇后)
·述律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
·萧温(辽太宗耶律德光皇后)
·萧撒葛只(辽世宗耶律阮皇后)
·萧绰(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萧绰小名萧燕燕,她就是辽国著名的萧太后
·萧菩萨哥(辽圣宗耶律隆绪皇后)
·萧挞里(辽兴宗耶律宗真皇后)
·萧观音、萧坦思(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后)
·萧夺里懒(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皇后)
·塔不烟(西辽耶律大石皇后)
·野利都兰、没藏黑云(夏景宗李元昊皇后)
·耶律南仙(夏崇宗李乾顺皇后)
*唐括定哥、唐括石哥、蒲察阿里虎、耶律弥勒(金海陵王完颜亮妃)
*李师儿(金章宗完颜璟妃)
·王霓(金宣宗完颜珣皇后)
·孛儿帖(蒙古成吉思汗皇后)
·脱列哥那(蒙古窝阔台皇后)
·海迷失(蒙古贵由皇后)
·忽都台(蒙古蒙哥皇后)
*也速儿(蒙古蒙哥妃)
元明清时期:
·察必、南必(元世祖忽必烈皇后)
·失怜答里、卜鲁罕(元成宗铁穆耳皇后)
·真哥(元武宗海山皇后)
·阿纳失失里(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后)
·速哥八剌(元英宗硕德八剌皇后)
·八不罕(元泰定帝也孙铁木耳皇后)
·卜答失里(元文宗图帖睦耳皇后)
·答纳失里、伯颜忽都、完者忽都(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皇后)
·马秀英(明太祖朱元璋皇后)
·胡善祥(明宣宗朱瞻基皇后)
·钱锦鸾(明英宗朱祁镇皇后)
*万贞儿(明宪宗朱见深妃)
·张宝珠(明熹宗朱由校皇后):张宝珠的大名叫张嫣,宝珠是她的字,史书和文学作品上为区别她与汉代的皇后张嫣故用张宝珠一名较多
·周玉凤(明崇祯帝朱由检皇后)
·阿巴亥(后金努尔哈赤皇后)
·哲哲(后金皇太极皇后)
*海兰珠、孝庄太后布木布泰(后金皇太极妃):孝庄太后是大清王朝幕后的开创者
·娜木钟(清顺治帝福临皇后)
*慈禧太后(清咸丰帝奕詝妃):据考证慈禧太后叫叶赫那拉·杏贞,而不是曾经流传的叶赫那拉·玉兰
·婉容(清宣统帝溥仪皇后):婉容为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后,满洲国建立后,她与侍卫李体育和祁继忠私通并怀孕(影视上将李祁二人合成虚构的李忠一人),遭到溥仪软禁,最终患精神失常而死
*文绣(清宣统帝溥仪妃)
中国历代皇后宫殿名称?
秦 不大清楚,可能和皇帝一起居于咸阳宫。
东汉 长秋宫和西宫均为东汉初皇后居住之殿。汉武帝刘彻时陈皇后住甘泉宫,后搬到长门宫(冷宫);卫子夫住的未央宫。(也有说卫子夫住甘泉宫的)。
西汉 未央宫椒房殿,分别居住皇后许平君霍成君
魏晋南北朝时期
王莽政权、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都把汉长安宫殿作为中央 ... 的行政枢纽,直至隋末被毁.。这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宫殿。
北周 正阳宫,宣帝自称为天元皇帝,又设正阳宫皇后。
隋 永安宫,在602年8月,独孤伽罗病崩于永安宫。
唐 立政殿,自然有母仪天下之势。长孙皇后便居住于此。
五代比较混乱,但宋代宫殿是在五代洛阳宫殿基础上建成,可以参考。
宋
北宋 后宫有皇帝的寝殿数座,其中宋太祖赵匡胤住的是福宁宫,除后妃的殿宇外,后宫中尚有池、阁、亭、台等娱乐之处。 延福宫是相对独立的一处宫区,在宫城之外。延福宫是帝、后游乐之所,最初规模并不大。
南宋 仁明殿、慈元殿等数座宫殿为皇后、嫔妃所居。
元 坤德殿 延春阁东庑外、宫城东华门内有皇后宫(称皇后斡耳朵)。皇后宫中有坤德殿。《元史·后妃传一》载:元顺帝伯颜忽都皇后,“居坤德殿,终日端坐,未尝妄逾户阀”。当时顺帝宠妃第二皇后奇氏居兴圣宫(在今北海公园西岸),此坤德殿当即大内皇后宫中宫殿。
明 坤宁宫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居住地方,
景阳宫 明代为嫔妃所居,明神宗皇帝孝靖皇后曾居此。
清 长春宫 明清两代后妃居住宫殿。明代天启皇帝妃子李氏,清代乾隆皇帝孝贤皇后曾在这里住过。晚清时,同治皇帝亲政后,西太后也曾在这里居住。
唐朝历代皇后
最有名的还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了
太祖的皇后叫窦氏
高宗的皇后是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的皇后就是韦后了
唐睿宗的是刘皇后 窦皇后
唐玄宗王皇后 王废后 武皇后 武惠妃 追赠贞顺皇后)
杨皇后 杨贵嫔 追赠元献皇后,唐肃宗李亨生母
唐肃宗是废后庶人张氏 张皇后/张良娣
章敬皇后吴氏 吴皇后
唐代宗皇后
睿真皇后沈氏 沈珍珠
贞懿皇后独孤氏 独孤贵妃
唐宪宗皇后
懿安郭皇后
孝明郑皇后 郑宫人
大秦历代君王与王后
汉朝历代皇后都有哪些?
1汉高祖刘邦吕皇后
汉惠帝刘盈张皇后
汉后少帝刘弘吕皇后
汉文帝刘恒窦皇后
汉景帝刘启薄皇后
汉景帝刘启王皇后
汉武帝刘彻陈皇后[阿娇]
汉武帝刘彻卫皇后[卫子夫]
汉武帝刘彻李皇后[李夫人]追封
汉昭帝刘弗陵上官皇后
汉宣帝刘询许皇后 [许平君]
汉宣帝刘询霍皇后
汉宣帝刘询王皇后
汉元帝刘奭王皇后
汉成帝刘骜许皇后
汉成帝刘骜赵皇后[赵飞燕]
汉哀帝刘欣傅皇后
汉平帝刘衎王皇后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郭圣通 皇后
汉光武帝刘秀阴丽华 皇后
汉明帝刘庄马皇后
汉章帝刘炟窦皇后
汉和帝刘肇阴皇后
汉和帝刘肇邓皇后
汉安帝刘祜阎皇后
汉顺帝刘保梁皇后
汉桓帝刘志梁皇后
汉桓帝刘志邓皇后
汉桓帝刘志窦皇后
汉灵帝刘宏宋皇后
汉灵帝刘宏何皇后
东汉后少帝刘辩唐姬
汉献帝刘协伏皇后
汉献帝刘协曹皇后
清朝历代 皇帝皇后顺序表 请求帮助,感谢!
皇太极=孝庄皇后姓博尔济古特
顺治 =孝康章皇后
康熙 =孝圣宪皇后
雍正 =孝敬宪皇后乌拉纳喇氏
乾隆=孝贤纯皇后
嘉庆=两个皇后第一个孝淑睿皇后,死后又封一个孝和睿皇后
道光=三个皇后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
咸丰=慈禧 叶赫那拉氏
同治=嘉顺皇后
光绪=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慈禧的侄女。
宣统(溥仪)=郭博勒氏,叫婉容—谁知道属于不属于皇后了
中国历朝的开国皇后
每个朝代第一位就是开国皇后!
中国历代皇后列表
西汉王朝
高祖吕皇后 吕雉
孝惠张皇后 张嫣
孝文窦皇后 窦猗房
孝景薄皇后 薄阿渝
孝景王皇后 王娡
孝武陈皇后 陈阿娇
孝武卫皇后 卫子夫
孝武李皇后 李妍
赵太后 钩弋夫人
孝昭上官皇后 上官小妹
孝宣许皇后 许平君
孝宣霍皇后 霍成君
孝宣王皇后 邛成太后
孝元王皇后 王政君
长定许皇后 许夸
孝成赵皇后 赵飞燕
孝哀傅皇后
孝平王皇后
新王朝
王皇后
史皇后
东汉王朝
光武郭皇后 郭圣通
光烈阴皇后 阴丽华
明德马皇后
章德窦皇后
和帝阴皇后
和熹邓皇后 邓绥
安思阎皇后 阎姬
顺烈梁皇后 梁妠
孝崇郾皇后 郾明
桓帝梁皇后 梁女莹
桓帝邓皇后 邓猛女
桓思窦皇后 窦妙
孝仁董皇后
灵帝宋皇后
灵思何皇后 何莲
灵怀王皇后 王荣
献帝伏皇后 伏寿
献穆曹皇后 曹节
曹魏王朝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甄洛
文德郭皇后 郭女王
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齐王王皇后
齐王张皇后
齐王甄皇后
高贵乡公卞皇后
元帝卞皇后
蜀汉王朝
先主昭烈甘皇后 甘梅
先主穆皇后吴氏 吴苋
先主孙夫人 孙仁献(孙尚香)
后主敬哀皇后张氏 大张后
后主皇后张氏 小张后
东吴王朝
孙权大懿皇后王氏
孙权敬怀皇后王氏
孙权潘皇后
孙权步皇后 步练师
孙亮全皇后 全惠解
孙休朱皇后
孙皓滕皇后 滕芳兰
西晋王朝
宣穆张皇后 张春华
景怀夏侯皇后 夏侯徽
景献羊皇后 羊徽瑜
文明王皇后 王元姬
武元杨皇后 杨艳
武悼杨皇后 杨芷
武帝王皇后 王媛姬
惠帝贾皇后 贾南风
惠帝羊皇后 羊献容
怀帝梁皇后 梁兰璧
东晋王朝
元敬虞皇后 虞孟母
元帝简文太后 郑阿春
明穆庾皇后 庾文君
成恭杜皇后 杜陵阳
康献褚皇后 褚蒜子
穆章何皇后 何法倪
哀靖王皇后 王穆之
废帝孝庾皇后 庾道怜
简文顺王皇后 王简姬
孝武文李太后 李陵容
孝武定王皇后 王法慧
孝武德陈太后 陈归女
安僖王皇后 王神爱
恭思褚皇后 褚灵媛
五胡十六国
刘汉国
汉光文帝刘渊呼延皇后
汉光文帝刘渊单皇后
汉光文帝刘渊光献张皇后
汉昭武帝武元皇后呼延氏
汉昭武帝武孝皇后张氏 张徽光
汉昭武帝武孝皇后张氏
汉昭武帝武宣皇后刘氏 刘娥
汉昭武帝废皇后靳氏 靳月光
汉昭武帝皇后靳氏 靳月华
汉昭武帝弘道樊皇后
汉昭武帝弘孝王皇后
汉昭武帝弘德宣皇后
汉昭武帝武德皇后刘氏 刘英
汉昭武帝左皇后刘氏
汉昭武帝弘德皇后武氏
汉隐帝刘粲靳皇后
前赵国
末帝刘曜献文皇后羊氏 羊献容
末帝刘曜刘皇后
末帝刘曜刘皇后 刘芳
末帝刘曜元悼皇后卜氏
成汉国
成景帝罗皇后
成武帝任皇后
成幽公阎皇后
汉昭帝阎皇后
归义侯李皇后
后赵国
明帝石勒刘皇后
明帝石勒程皇后
武帝石虎郑皇后 郑樱桃
武帝石虎杜皇后 杜珠
武帝石虎刘皇后
彭城王石遵张皇后
代国
代神元帝拓跋力微窦皇后
代文帝拓跋沙漠汗封皇后
代桓帝拓跋猗卢祁皇后
代平文帝拓跋郁律王皇后
代昭成帝拓跋什翼犍慕容皇后
冉魏国
平帝冉闵董皇后
前燕国
文明帝慕容皝文明皇后段氏
文明帝慕容皝文昭皇后兰氏
景昭帝慕容儁可足浑皇后
景昭帝慕容儁景德皇后段氏
幽帝慕容暐可足浑皇后
前秦国
明帝苻健强皇后
厉王符生梁皇后
文桓帝苻雄苟皇后
宣昭帝苻坚苟皇后
哀平帝苻丕杨皇后
高帝苻登毛皇后
高帝苻登李皇后
后秦国
武昭帝姚苌蛇皇后
武昭帝姚苌皇后孙氏
文桓帝姚兴皇后张氏
文桓帝姚兴皇后齐氏
后燕国
成武帝慕容垂成昭皇后段氏 先段后
成武帝慕容垂成哀皇后段氏 段元妃
成武帝慕容垂皇后段氏
惠愍帝慕容宝惠德皇后段氏
惠愍帝慕容宝献幽皇后丁氏
废帝兰汗乙皇后
昭文帝慕容熙苻皇后 苻训英
昭文帝慕容熙愍皇后 苻娀娥
北燕国
惠懿帝慕容云李皇后
文成帝冯跋孙皇后
文成帝冯跋宋皇后
昭成帝冯弘慕容皇后
南燕国
献武帝慕容德段皇后 段季妃
末主慕容超呼延皇后
西秦国
武元王乞伏乾归符皇后 东平公主
文昭王乞伏炽磐秃发皇后
后凉国
懿武帝吕光石皇后
隐王吕绍张皇后
灵帝吕纂杨皇后
文帝吕宝卫太后
末主吕隆杨皇后
北凉国
武宣王沮渠蒙逊孟皇后
哀王沮渠牧犍李皇后 李敬受
哀王沮渠牧犍拓拔皇后 武威公主
南凉国
景王秃发傉檀折掘皇后
西凉国
武昭王李暠尹皇后
大夏国
武烈帝赫连勃勃梁皇后
南朝
刘宋王朝
孝穆赵皇后 赵安宗
孝懿萧皇后 萧文寿
武敬臧皇后 臧爱亲
武帝张皇后 张阙
武帝胡皇后 胡道女
少帝司马皇后 司马茂英
文帝袁皇后 袁齐妫
文帝宣皇后沈氏 沈容姬
刘劭殷皇后 殷玉英
孝武文穆王皇后 王宪嫄
前废帝何皇后 何令婉
明帝王皇后 王贞风
后废帝江皇后 江简珪
顺帝谢皇后 谢梵境
南齐王朝
宣孝陈皇后 陈道止
高昭刘皇后 刘智容
武穆裴皇后 裴惠昭
文安王皇后 王宝明
郁林王何皇后 何婧英
海陵王王皇后 王韶明
明敬刘皇后 刘惠瑞
东昏褚皇后 褚令璩
和帝王皇后 王蕣华
末帝元皇后 南阳公主
梁王朝
太祖张皇后 张尚柔
高祖郗皇后 郗徽
高祖穆皇太后 丁令光
文宣皇太后 阮令嬴
文帝简皇后 王灵宾
豫章王萧栋张皇后
高宗蔡皇后
元帝夏太后
敬帝王皇后
陈王朝
高祖章皇后 章要儿
世祖沈皇后 沈妙容
废帝王皇后
高宗柳皇后 柳敬言
后主沈皇后 沈婺华
北朝
北魏王朝
神元皇后窦氏
献明皇后贺氏
道武皇后慕容氏
道武宣穆皇后刘氏
明元昭哀皇后姚氏 西平公主
明元密皇后杜氏
太武帝窦太后
太武皇后赫连氏
太武敬哀皇后贺氏
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
高宗皇后常氏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 冯有
文成元皇后李氏
献文思皇后李氏
孝文贞皇后林氏
孝文废皇后冯氏 冯清
孝文幽皇后冯氏 冯润
孝文昭皇后高氏 高照容
宣武顺皇后于氏
宣武皇后高氏 高英
宣武灵皇后胡氏 胡充华
孝明皇后胡氏
孝庄帝尔朱皇后 尔朱英娥
长广王尔朱皇后
节闵帝尔朱皇后
孝武帝皇后高氏
东魏王朝
孝静帝高皇后 太原长公主
西魏王朝
文帝文皇后乙弗氏
文帝悼皇后郁久闾氏
废帝宇文皇后 宇文云英
恭帝若干皇后
北齐王朝
神武帝神武明皇后娄氏 娄昭君
文宣帝昭信皇后李氏 李祖娥
文襄帝靖德皇后元氏 元仲华
废帝皇后李氏 李难胜
孝昭帝顺成皇后元氏
武成帝皇后胡氏
后主废后斛律氏
后主左皇后胡氏
后主右皇后穆氏 穆黄花
北周王朝
文帝文皇后元氏
文帝文宣皇后叱奴氏
孝闵帝元皇后 元胡摩
明帝独孤皇后
武帝武皇后阿史那氏
武帝李皇后 李娥姿
宣帝杨皇后 杨丽华
宣帝朱皇后 朱满月
宣帝陈皇后 陈月仪
宣帝元皇后 元乐尚
宣帝尉迟皇后 尉迟炽繁
静帝司马皇后 司马令姬
隋王朝
文献独狐皇后 独孤伽罗
炀帝萧皇后
唐王朝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高宗废后王氏
高宗则天皇后武氏 武曌
中宗和思皇后赵氏
中宗韦皇后 韦香儿
睿宗肃明皇后刘氏
睿宗昭成皇后窦氏 窦德妃
玄宗废后王氏
玄宗贞顺皇后武氏 武惠妃
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肃宗皇后张氏 张良娣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
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沈珍珠
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
顺宗庄宪皇后王氏 王琅琊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
宪宗孝明皇后郑氏
穆宗恭僖皇后王氏
穆宗贞献皇后萧氏
穆宗宣懿皇后韦氏
宣宗元昭皇后晁氏
懿宗惠安皇后王氏
懿宗恭宪皇后王氏
昭宗积善皇后何氏
五代
后梁王朝
烈祖文惠皇后王氏
太祖元贞皇后张氏 张惠
承帝皇后张氏 张贞娘
后唐王朝
太祖贞简皇后曹氏
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 刘玉娘
明宗和武宪皇后曹氏
明宗昭懿皇后夏氏
明宗宣宪皇后魏氏
闵帝哀皇后孔氏
末帝皇后刘氏
后晋王朝
高祖皇后李氏 永宁公主
出帝皇后冯氏
后汉王朝
高祖昭圣皇后李氏 李三娘
后周王朝
太祖圣穆皇后柴氏
世宗贞惠皇后刘氏
世宗宣懿符皇后
十国
南唐国
烈祖元敬皇后宋氏 宋福金
元宗光穆钟皇后
后主昭惠皇后 大周后 周宪(又名 周娥皇)
后主皇后 小周后 周嘉敏
闽国
惠宗陈皇后 陈金凤
康宗李皇后 李春燕
北宋王朝
昭宪杜太后
太祖孝惠贺皇后
太祖孝明王皇后
太祖孝章宋皇后
太宗淑德尹皇后
太宗懿德符皇后
太宗明德李皇后
太宗元德李皇后
真宗章怀潘皇后
真宗章穆郭皇后
真宗章献明肃刘皇后 刘娥
真宗章懿李皇后 李宸妃
真宗章惠杨皇后 杨淑妃
仁宗郭皇后
仁宗慈圣光献曹皇后
仁宗温成张皇后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高滔滔
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
神宗钦成朱皇后
神宗钦慈陈皇后
哲宗昭慈孟皇后 孟婵
哲宗昭怀刘皇后 刘清菁
徽宗显恭王皇后
徽宗显肃郑皇后
徽宗明节刘皇后
徽宗明达刘皇后
钦宗仁怀朱皇后 朱琏
南宋王朝
高宗宪节邢皇后 邢秉懿
宪圣慈烈吴皇后 吴芍芬
孝宗成穆郭皇后
孝宗成恭夏皇后
孝宗成肃谢皇后
光宗慈懿李皇后 李凤娘
宁宗恭淑韩皇后
恭圣仁烈杨皇后 杨桂枝
理宗谢皇后 谢道清
度宗全皇后 全玖
辽王朝(契丹国)
肃祖昭烈皇后萧氏 萧卓真
懿祖庄敬皇后萧氏 萧牙里辛
玄祖简献皇后萧氏 萧月里朵
德祖宣简皇后萧氏 萧岩母斤
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 述律平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 萧温
世宗皇后甄氏
世宗怀节皇后萧氏 萧撒葛只
穆宗皇后萧氏
景宗睿智皇后萧氏 萧燕燕
圣宗仁德皇后萧氏 萧菩萨哥
圣宗钦哀皇后萧氏 萧耨斤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 萧挞里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 萧观音
道宗皇后萧氏 萧坦思
天祚帝皇后萧氏 萧夺里懒
宣宗皇后萧氏 萧普贤女
德宗感天皇后萧氏 萧塔不烟
承天皇后(西辽女皇) 耶律普速完
金王朝
太祖圣穆皇后唐括氏
太祖光懿皇后裴满氏
太祖钦宪皇后纥石烈氏
太祖宣献皇后仆散氏
太宗钦仁皇后唐括氏
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
德宗哀皇后徒单氏
海陵王皇后徒单氏
睿宗钦慈皇后蒲察氏
睿宗贞懿皇后李氏 李洪愿
世宗昭德皇后乌林答氏
显宗孝懿皇后徒单氏
显宗昭圣皇后刘氏
章宗钦怀皇后蒲察氏
卫绍王皇后徒单氏
宣宗仁圣皇后王氏 王霓
宣宗明惠皇后王氏 王云
哀宗徒单皇后
西夏王朝
太宗惠慈敦爱皇后卫慕氏
景宗宪成皇后野利氏
景宗皇后没藏氏
毅宗皇后没藏氏
惠宗皇后梁氏
崇宗皇后耶律氏 耶律南仙
崇宗皇后任氏
仁宗章献钦慈皇后罗氏 罗皇后
元王朝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弘吉剌氏 孛儿帖
太宗昭慈皇后乃马真氏 脱列哥那
定宗钦淑皇后斡兀立氏 海迷失
睿宗显懿庄圣皇后怯烈氏 唆鲁和帖尼
宪宗贞节皇后弘吉剌氏 忽都台
世祖昭睿顺圣皇后弘吉剌氏 察必
世祖皇后弘吉剌氏 南必
裕宗徽仁裕圣皇后弘吉剌氏 伯蓝也怯赤
成宗贞慈静懿皇后弘吉剌氏 失怜答里
成宗卜鲁罕皇后伯岳吾氏 卜鲁罕
顺宗照献元圣皇后弘吉剌氏 答己
武宗宣慈惠圣皇后弘吉剌氏 真哥
武宗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
武宗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
仁宗庄懿慈圣皇后弘吉剌氏 阿纳失失里
英宗庄静懿圣皇后亦启烈氏 速哥八剌
显宗宣懿淑圣皇后弘吉剌氏 普颜怯里迷失
泰定帝皇后弘吉剌氏 八不罕
明宗皇后乃马真氏 八不沙
文宗皇后弘吉剌氏 卜答失里
宁宗皇后弘吉剌氏 答纳也忒迷失
顺帝皇后钦察氏 答纳失里
顺帝皇后弘吉剌氏 伯颜忽都
顺帝皇后奇氏 奇皇后(完者忽都)
明王朝
太祖 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
惠帝 马皇后
成祖 仁孝徐皇后 徐仪华
仁宗 诚孝张皇后
宣宗 恭让胡皇后 胡善祥
宣宗 孝恭孙皇后
英宗 孝庄钱皇后 钱锦鸾
英宗 孝肃周太后
景帝 汪皇后
景帝 肃孝杭皇后
宪宗 吴皇后
宪宗 孝贞王皇后
宪宗 孝穆纪太后 纪淑妃
宪宗 孝惠邵太后
孝宗 孝康张皇后
武宗 孝静夏皇后
世宗 孝洁陈皇后 陈莲
世宗 张皇后
世宗 孝烈方皇后
世宗 孝恪杜太后
穆宗 孝懿李皇后
穆宗 孝安陈皇后
穆宗 孝定李太后
神宗 孝端王皇后 王喜姐
神宗 孝靖王太后
光宗 孝元郭皇后
光宗 孝和王太后
光宗 孝纯刘太后
熹宗 懿安张皇后 张嫣(张宝珠)
思宗 愍周皇后 周玉凤
清王朝
太祖 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
太祖 孝烈武皇后 乌拉那拉·阿巴亥
太宗 孝端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哲哲
太宗 孝庄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世祖 顺治废皇后(静妃) 博尔济吉特氏
世祖 孝惠章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世祖 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
世祖 孝献皇后 董鄂氏 董鄂妃
圣祖 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氏
圣祖 孝昭仁皇后 钮祜禄·东珠
圣祖 孝懿仁皇后 佟佳氏
圣祖 孝恭仁皇后 乌雅氏
世宗 孝敬宪皇后 乌拉纳拉氏
世宗 孝圣宪皇后 钮祜禄氏
高宗 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
高宗 乾隆继皇后 乌拉纳拉氏(丧葬规格等同于皇贵妃)
高宗 孝仪纯皇后 魏佳氏
仁宗 孝淑睿皇后 喜塔腊氏
仁宗 孝和睿皇后 钮祜禄氏
宣宗 孝穆成皇后 钮祜禄氏
宣宗 孝全成皇后 钮祜禄氏
宣宗 孝慎成皇后 佟佳氏
宣宗 孝静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文宗 孝德显皇后 萨克达氏
文宗 孝贞显皇后 钮祜禄氏 慈安太后
文宗 孝钦显皇后 叶赫那拉氏 慈禧太后
穆宗 孝哲毅皇后 阿鲁特氏
德宗 孝定景皇后 叶赫那拉氏 隆裕太后
逊帝 溥仪皇后 郭布罗·婉容(有争议)
中国历代皇帝的妃子
隋朝
文献独狐皇后 独孤伽罗
炀帝萧皇后
唐朝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 窦皇后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长孙皇后
高宗废后王氏 王皇后
高宗皇后武氏 武曌
中宗和思皇后赵氏
中宗韦皇后 韦庶人
睿宗肃明皇后刘氏
睿宗昭成皇后窦氏 窦德妃
玄宗废后王氏
玄宗贞顺皇后武氏 武惠妃
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肃宗张皇后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
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沈珍珠
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
顺宗庄宪皇后王氏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
宪宗孝明皇后郑氏
穆宗恭僖皇后王氏
穆宗贞献皇后萧氏
穆宗宣懿皇后韦氏
宣宗元昭皇后晁氏
懿宗惠安皇后王氏 五代 后梁
文惠皇后王氏
太祖元贞皇后张氏 张惠
后唐
贞简皇后曹氏
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 刘玉娘
和武宪皇后曹氏
昭懿皇后夏氏
宣宪皇后魏氏
废帝皇后刘氏
后晋
高祖皇后李氏
出帝皇后冯氏
后汉
高祖皇后李氏
后周
圣穆皇后柴氏
世宗贞惠皇后刘氏
宣懿皇后符氏
十国南唐
后主皇后 周娥皇
后主皇后 周女英
北宋
昭宪杜太后
太祖孝惠贺皇后
太祖孝明王皇后
太祖孝章宋皇后
太宗淑德尹皇后
太宗懿德符皇后
太宗明德李皇后
太宗元德李皇后
真宗章怀潘皇后
真宗章穆郭皇后
真宗章献明肃刘皇后 刘娥
仁宗郭皇后
仁宗慈圣光献曹皇后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高滔滔
神宗钦圣献肃向皇后
神宗钦成朱皇后
神宗钦慈陈皇后
哲宗昭慈孟皇后
哲宗昭怀刘皇后 刘清菁
徽宗显恭王皇后
徽宗郑皇后
钦宗朱皇后
南宋
高宗宪节邢皇后 邢秉懿
宪圣慈烈吴皇后 吴芍芬
孝宗成穆郭皇后
孝宗成恭夏皇后
孝宗成肃谢皇后
光宗慈懿李皇后 李凤娘
宁宗恭淑韩皇后
恭圣仁烈杨皇后 杨桂枝
理宗谢皇后 谢道清
度宗全皇后 全玖
辽(契丹)
肃祖昭烈皇后萧氏
懿祖庄敬皇后萧氏
玄祖简献皇后萧氏
德祖宣简皇后萧氏
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 述律平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 萧温
世宗怀节皇后萧氏 萧撒葛只
穆宗皇后萧氏
景宗睿智皇后萧氏 萧燕燕
圣宗仁德皇后萧氏 萧菩萨哥
圣宗钦哀皇后萧氏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 萧挞里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 萧观音
道宗萧皇后 萧坦思
天祚皇后萧氏 萧夺里懒
金
太祖圣穆皇后唐括氏
太祖光懿皇后裴满氏
太祖钦宪皇后纥石烈氏
太祖宣献皇后仆散氏
太宗钦仁皇后唐括氏
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
哀皇后徒单氏 海陵嫡母
海陵后徒单氏
睿宗钦慈皇后蒲察氏
睿宗贞懿皇后李氏
世宗昭德皇后乌林答氏
显宗孝懿皇后徒单氏
晕宗昭圣皇后刘氏
章宗钦怀皇后蒲察氏
完颜永济废后徒单氏
宣宗皇后王氏 王霓
宣宗明惠皇后 王云
哀宗徒单皇后
元朝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弘吉剌氏 孛儿台旭真
太宗昭慈皇后乃马真氏 脱列哥那
定宗钦淑皇后 斡兀立海迷失
睿宗显懿庄圣皇后怯烈氏 唆鲁和帖尼
宪宗贞节皇后弘吉剌氏 忽都台
世祖昭睿顺圣皇后弘吉剌氏 察必
世祖皇后弘吉剌氏 南必
裕宗徽仁裕圣皇后弘吉剌氏 伯蓝也怯赤 即阔阔真
成宗贞慈静懿皇后弘吉剌氏 失怜答里
成宗卜鲁罕皇后伯岳吾氏 卜鲁罕
顺宗照献元圣皇后弘吉剌氏 答己
武宗宣慈惠圣皇后弘吉剌氏 真哥
武宗皇后弘吉剌氏 速哥失里
武宗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
武宗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
仁宗庄懿慈圣皇后弘吉剌氏 阿纳失失里
英宗庄静懿圣皇后亦启烈氏 速哥八剌
显宗宣懿淑圣皇后弘吉剌氏 普颜怯里迷失
泰定帝皇后弘吉剌氏 八不罕
明宗贞裕徽圣皇后 迈来迪
明宗皇后 八不沙皇后
文宗皇后弘吉剌氏 卜答失里皇后
宁宗皇后弘吉剌氏 答里也忒迷失皇后
顺帝皇后钦察氏 答纳失里皇后
伯颜皇后弘吉剌氏 忽都皇后
完者忽都皇后奇氏 奇皇后
明朝
太祖 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
惠帝 马皇后
成祖 仁孝徐皇后
仁宗 诚孝张皇后
宣宗 恭让胡皇后 胡善祥
宣宗 孝恭孙皇后 孙贵妃
英宗 孝庄钱皇后 钱锦鸾
英宗 孝肃周太后
景帝 汪废后
景宗 肃孝杭皇后
宪宗 吴废后
宪宗 孝贞王皇后
宪宗 孝穆纪太后 纪淑妃
宪宗 孝惠邵太后
孝宗 孝康张皇后
武宗 孝静夏皇后
世宗 孝洁陈皇后
世宗 张废后
世宗 孝烈方皇后
世宗 孝恪杜太后
穆宗 孝懿李皇后
穆宗 孝安陈皇后
穆宗 孝定李太后
神宗 孝端王皇后
神宗 孝靖王太后
光宗 孝元郭皇后
光宗 孝和王太后
光宗 孝纯刘太后
熹宗 懿安张皇后 张嫣或张宝珠
庄烈帝愍周皇后
清朝
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
孝端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哲哲
孝庄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顺治废皇后(静妃) 博尔济吉特氏
孝惠章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
孝献皇后 董鄂氏 董鄂妃
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 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 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 乌雅氏
孝敬宪皇后 乌拉纳拉氏
孝圣宪皇后 钮祜禄氏
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
乾隆继皇后 乌拉纳拉氏(丧葬规格等同于皇贵妃)
孝仪纯皇后 魏佳氏
孝淑睿皇后 喜塔腊氏
孝和睿皇后 钮祜禄氏
孝穆成皇后 钮祜禄氏
孝全成皇后 钮祜禄氏
孝慎成皇后 佟佳氏
孝静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孝德显皇后 萨克达氏
孝贞显皇后 钮祜禄氏 慈安太后
孝钦显皇后 叶赫那拉氏 慈禧太后
孝哲毅皇后 阿鲁特氏
孝定景皇后 叶赫那拉氏 隆裕太后
逊帝溥仪皇后 郭布罗·婉容(有争议)
昭宗积善皇后何氏 中国皇帝一 汉族姓氏
⒈赵氏:20个 1秦朝(嬴姓赵氏):秦始皇 赵政(亦作“赵正”),秦二世 胡亥 2宋朝:宋太祖 赵匡胤,宋太宗 赵炅,宋真宗 赵恒,宋仁宗 赵祯,宋英宗 赵曙,宋神宗 赵顼,宋哲宗 赵煦,宋徽宗 赵佶,宋钦宗 赵桓,宋高宗 赵构,宋孝宗 赵眘,宋光宗 赵敦,宋宁宗 赵扩,宋理宗 赵昀,宋度宗 赵禥,宋恭帝 赵显,宋端宗 赵昰,赵昺 ⒉李氏:31个 1淮南:李宪 2李坚国:李坚 3唐朝:唐高祖 李渊,唐太宗 ... ,唐高宗 李治,唐中宗 李显,唐殇帝 李重茂,唐睿宗 李旦,唐玄宗 李隆基,唐肃宗 李亨,唐代宗 李豫,唐德宗 李适,唐顺宗 李诵,唐宪宗 李纯,唐穆宗 李恒,唐敬 宗 李湛,唐文宗 李昂,唐武宗 李炎,唐宣宗 李忱,唐懿宗 李漼,唐僖宗 李儇,唐昭宗 李晔,唐哀帝 李柷 4李重福 5南唐:烈祖 李升,元宗 李璟,后主 李煜。 6凉:李轨 7李伯国:太初帝 李伯 8李弘芝国:李弘芝 9吴:李子通 ⒊萧氏:20个 1南齐:高帝 萧道成,武帝 萧赜,郁林王 萧昭业,海陵王 萧昭文,明帝 萧鸾,东昏侯 萧宝卷,和帝 萧宝融 2南梁:武帝 萧衍,临贺王 萧正德,简文帝 萧纲,豫章王 萧栋,武陵王 萧纪,元帝 萧绎,闵帝 萧渊明,敬帝 萧方智 ,萧庄 3西梁:宣帝 萧詧,明帝 萧岿,后主 萧琮 4梁:萧铣 ⒋曹氏:5个 曹魏:魏文帝 曹丕,魏明帝 曹睿,魏邵陵厉公 曹芳,高贵乡公 曹髦,魏元帝 曹奂。 ⒌张氏:7个 1前凉:张祚 2汉兴皇帝 张致 3金山国 张承奉 4— 张举 5大楚:张邦昌 6飞龙:张琏 9大西:张献忠 ⒍杨氏:7个 1隋朝:隋文帝 杨坚,隋炀帝 杨广,隋恭帝 杨侑,隆帝 杨浩,皇泰帝 杨侗 2南吴:睿帝 杨溥 3大兴:杨振龙 ⒎孟氏:2个 后蜀:高祖 孟知祥,后主 孟昶 ⒏郭氏:1个 后周:郭威 ⒐武氏:1个 武周:武曌 ⒑郑氏:3个 大长和:郑买嗣,郑仁旻,郑仁旻 ⒒刘氏:56个 1西汉:汉高帝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 刘彻,汉昭帝刘弗陵,废帝 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93;,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衍,孺子刘婴。 2玄汉:汉更始帝 刘玄。 3赤眉汉:建世帝 刘盆子 4汉:刘望 5梁汉:刘永 6汉:刘信 7东汉:汉光武帝 刘秀,汉明帝 刘庄,汉章帝 刘炟,汉和帝 刘肇,汉殇帝 刘隆,汉安帝 刘祜,汉少帝 刘懿,汉顺帝 刘保,汉冲帝 刘炳,汉质帝 刘缵,汉桓帝 刘志,汉灵帝 刘宏,汉后少帝 刘辩,汉献帝 刘协。 8蜀汉:汉昭烈帝 刘备,后主 刘禅。 9汉:刘芒荡 10—: 刘元进 11刘黎国:刘黎 12南朝(刘宋):宋武帝 刘裕,少帝 刘义符,宋文帝刘义隆,宋帝 刘劭,孝武帝 刘骏,前废帝 刘子业,明帝 刘彧,后废帝 刘昱,顺帝 刘凖。 13建平: 建平帝 刘义宣 14义嘉: 义嘉帝 刘子勋 15永汉:刘敬躬 16定杨国:定杨帝 刘武周 17 桀燕:应天帝 刘守光 18神凤:刘尼(原名丘沈) 19汉:刘子舆(原名王郎) 20汉:刘文伯(原名卢芳) ⒓范氏:1个 范贲国:范贲 ⒔陈氏:9个 1南朝陈:陈高祖 陈霸先,世祖 陈蒨,废帝 陈伯宗,高宗 陈顼,季帝 陈叔宝 2文佳皇帝 陈硕真 3岭南天子陈行范 4汉:陈友谅 陈理 ⒕孙氏:4个 孙吴:吴大帝 孙权,吴废帝 孙亮,吴景帝 孙休,吴末帝 孙晧 ⒖袁氏:2个 1、仲家:袁术 2、洪宪朝:袁世凯 ⒗王氏:1个 新:王莽 ⒘田氏:1个 汉明皇帝 田九成 ⒙柴氏:2个 柴荣 柴宗训 ⒚王氏:10个: 1太平帝 王始 2前蜀:高祖 王建,后主 王衍 3闽:惠宗 王延钧,康宗 王昶,景宗 王曦,殷帝 王延政 4明法皇帝 王惠定 ⒛司马氏:15个 晋朝:武帝 司马炎,惠帝 司马衷,怀帝 司马炽,愍帝 司马邺,元帝 司马睿,明帝 司马绍,成帝 司马衍,康帝 司马岳,穆帝 司马聃,哀帝 司马丕,海西公 司马奕,简文帝 司马昱,孝武帝 司马曜,安帝 司马德宗,恭帝 司马德文 21.冉氏:2个 冉魏:平帝冉闵,惠帝冉智 22.冯氏:2个 北燕:冯跋,冯弘 23.柴氏:2个 后周:柴荣 ,柴宗训 24.朱氏:21个 1后梁:太祖 朱温,废帝 朱友珪,末帝 朱瑱 2明朝:太祖 朱元璋,惠帝 朱允炆,成祖 朱棣,仁宗 朱高炽,宣宗 朱瞻基,英宗 朱祁镇,代宗 朱祁钰,宪宗 朱见深,孝宗 朱佑樘,武宗 朱厚燳,世宗 朱厚熜,穆宗 朱载垕,神宗 朱翊钧,光宗 朱常洛,熹宗 朱由校,思宗 朱由检 3楚: 朱粲 4大秦:朱泚 25.高氏:9个 北齐: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高延宗,高绍义 大乘皇帝:高昙晟
二 少数族汉化姓氏
⒈慕容氏:16个 1前燕:襄公 慕容廆,文明帝 慕容皝,景昭帝 慕容儁,幽帝 慕容暐 2后燕:成武帝 慕容垂,惠愍帝 慕容宝,昭武帝 慕容盛,惠文帝 慕容熙 3西燕:慕容泓,威帝 慕容冲,慕容觊,慕容望,慕容忠,慕容永 4南燕:献武帝 慕容德,末主慕容超 ⒉吕氏:4个 后凉:懿武帝 吕光,隐王吕绍,灵帝吕纂,建康公吕隆 ⒊苻氏:8个 前秦:苻洪,苻健,苻生,苻坚,苻宏,苻丕,苻登,苻崇 ⒋姚氏:3个 后秦:武昭帝 姚苌,文桓帝 姚兴,末主 姚泓 ⒌元氏(本为拓跋氏):11个 1北魏:孝文帝 元宏,宣武帝 元恪,孝明帝 元诩,幼主 元钊,孝庄帝 元子攸,长广王 元晔,节闵帝 元恭,安定王 元朗,孝武帝 元修 2东魏:孝静帝 元善见 3西魏:文帝 元宝炬,废帝 元钦 ⒍宇文氏:7个 1北周:文帝 宇文泰,孝闵帝 宇文觉,明帝 宇文毓,武帝 宇文邕,宣帝 宇文赟,静帝 宇文衍 2许国:宇文化及 ⒎李氏:22个 1后唐(本为朱邪氏):庄宗 李存勖,明宗 李亶,闵帝 李从厚,末帝 李从珂 2西夏(党项羌)::景宗 李元昊,毅宗 李谅祚,惠宗 李秉常,崇宗 李乾顺,仁宗 李仁孝,桓宗 李纯佑,襄宗 李安全,神宗 李遵顼,献宗 李德旺,末帝 李睍 3成汉(巴氐族):武帝 李雄,哀帝 李班,幽公 李期,昭文 李寿,末主 李势 4大顺 (党项后裔):顺中帝 李自成 5于阗:(塞种,尉迟氏):李圣天 李从德 ⒏石氏:10个 1后赵:明帝 石勒,海阳王 石弘,武帝 石虎,义阳王 石世,新兴王 石遵,石鉴,石祗 2后晋:高祖 石敬瑭,少帝 石重贵 ⒐刘氏:19个 1汉-前赵(匈奴人):光文帝 刘渊,汉帝 刘和,昭武帝 刘聪,隐帝 刘粲,前赵帝 刘曜。 2齐国(稽胡人): 神嘉帝 刘蠡升 3稽胡国(稽胡人):圣武帝 刘没铎 4稽胡:刘苗王 5后汉(沙陀族):高祖 刘知远,隐皇帝 刘承佑 6北汉(沙陀族):世祖 刘旻,睿宗 刘钧,少主 刘继恩(原姓薛),英武帝 刘继元(原姓何) 7南汉(据说为大食后裔):高祖 刘岩,殇帝 刘玢,中宗 刘晟,后主 刘鋹 8襄国(匈奴人):刘显 ⒑王氏:1个 郑国(胡人后裔):王世充 ⒒高氏:2个 1后燕(高句丽后裔):高云 2大中(白族):高升泰 ⒓杨氏:3个 1仇池( 氐人)杨绍先 2大理国(白族):杨义贞 3大义宁国:杨干贞 ⒔段氏 22个 1赵国(鲜卑):段勤 2大理国:文武帝 段思平,文经帝 段思英,文成帝 段思良,广兹帝 段思聪,应道帝 段素顺,昭明帝 段素英 ,宣肃帝 段素廉 ,秉义帝 段素隆,圣德帝 段素真,天明帝 段素兴,兴宗孝德帝 段思廉,上德帝 段廉义 ,上明帝 段寿辉 ,保定帝 段正明 ,中宗文安帝 段正淳 ,宣仁帝 段正严 ,正康帝 段正兴 ,功极帝 段智兴 ,亨天帝 段智廉 ,神宗 段智祥 ,孝义帝 段祥兴 ,天定贤王 段兴智 ⒕赵氏:1个 兴源国 赵善政 三 未汉化的少数民族姓氏
⒈爱新觉罗:12个 清朝: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 ⒉孛儿只斤:15个 元朝:太祖 铁木真,太宗 窝阔台,定宗 贵由,宪宗 蒙哥,世祖 忽必烈,成宗 铁穆耳,武宗 海山,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 硕德八剌,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天顺帝 阿速吉八,文宗 图帖睦尔,明宗 和世剌,宁宗 懿璘质班,顺帝 妥懽帖睦尔 ⒊乞伏:4个 西秦:宣烈王 乞伏国仁,武元王 乞伏乾归,文昭王 乞伏炽盘,末主 乞伏慕末 ⒋秃发:3个 南凉:武王 秃发乌孤,康王 秃发利鹿孤,景王 秃发傉檀 ⒌拓跋:15个 代:拓跋猗卢,拓跋普根,拓跋始生,平文帝 拓跋郁律,惠帝 拓跋贺傉,炀帝 拓跋纥那,烈帝 拓跋翳槐,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北魏:道武帝 拓跋珪,明元帝 拓跋嗣,太武帝 拓跋焘,南安王 拓跋余,文成帝 拓跋浚,献文帝 拓跋弘 西魏:恭帝 拓跋廓 ⒍完颜:10个 金朝:太祖 完颜阿骨打,太宗 完颜晟,熙宗 完颜亶,海陵王 完颜亮 ,世宗 完颜雍,章宗 完颜璟,卫绍王 完颜永济,宣宗 完颜珣,哀宗 完颜守绪,末帝 完颜承麟 ⒎耶律:13个 辽朝:太祖 耶律阿保机,辽东丹王 耶律倍,太宗 耶律德光,世宗 耶律阮,穆宗 耶律璟,景宗 耶律贤,圣宗 耶律隆绪,兴宗 耶律宗真,道宗 耶律洪基,天祚帝 耶律延禧 西辽:耶律大石,耶律夷列,耶律直鲁古 ⒏赫连:3个 夏:赫连勃勃(原名刘屈孑),赫连昌(原名刘昌),赫连定(原名刘定),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