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甲午战争时西方媒体为何不同情中国?

  19世纪末的报纸是西方贵族的消费品,为报纸供稿的既有如同社会活动家的报社记者,也有外交官员、军队高官等。媒体在当时承担着比今天更为显著的传播消息的功能,它们选取素材的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对时局的分析构成了单向传播的一张巨大的信息网,重构着遥远东方那个所谓“真实”的中国。

data-filtered="filtered" 当时媒体对甲午战争报道剪影

  西方人眼中的甲午战争

  19世纪的西方对远东国家的了解相当深入。其综合性的评论分析文章,既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又有着扎实的分析和推论。东方发生的事情对于西方读者不只是猎奇,而是分析自己国家在远东的利益是什么, ... 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才最有利可图。

  甲午战争打响后,欧美报刊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了报道。1894年8月4日的《伦敦新闻画报》封面用整幅的版画描绘了日本战舰“吉野号”——“东亚战争一触即发”。

  1894年11月24日美国《哈珀斯周刊》有一篇《亚洲战争的故事》,作者为美国海军总出纳官。他从排水量、防护装甲、火炮、时速等方面,对中日双方舰艇的性能进行了详细论证和对比。1894年12月英国的《图片报》用一整版9张图片对中日军舰进行了比较。

data-filtered="filtered" 甲午战争期间正在做战地报道的随军记者(《伦敦新闻画报》)

  在西方眼里,经过30年的洋务运动,清朝展现出文明的新气象,仍是东亚的最大帝国。但是清 ... 在甲午战争面前的不堪一击,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使得西方对于摇摇欲坠的老帝国不再留有情面。

  1894年8月12日的英国《每日新闻报》分析说:“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化两股势力,西方国家自然会更亲近日本。如果日本有最终战胜的机会,西方都应该放弃干涉的行动。”

  对于日本主动挑起的战争,1894年8月美国《费城纪录报》报道说:“英国国际法权威、牛津大学胡兰德教授认为:虽然敌对交火开始时双方并未宣战,但‘高升号’被击沉本身就已经代表实际意义上的开战。无论‘高升号’悬挂哪国国旗,日本有权利攻击一个将要对它在战争中产生巨大威胁的军事目标。日本释放了被救的中立国船员已经履行了国际法义务,它不需要道歉和赔款。胡兰德认为那些说日本此举野蛮的主张无根据。”

  美国《竞技场月刊》介绍到:“现今只有愚昧无知、顽固不化者才会臆断日本依然是一个不开化的国家。事实上……日本所展现出的优雅常常令我们这些基督徒汗颜”。

  对于中日两国军队的素质,《泰晤士报》认为“我们要对比的是一支用钉耙武装起来的军队和一支拿来福枪上阵的军队,这正是当前中国国民与日本国民之间的真实反差”。

  美国《哈拍斯周刊》认为“毫不过分的讲,除直隶省外,清朝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军队”。

  对于战争的结果,《泰晤士报》1895年有这样的报道“我们再也不能把中国当做一个可以唤醒且极具潜能的合作对象,相反日本已经向世界证明它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关于甲午战争的媒体报道使西方看到一个俨然走上文明道路的日本和一个颓势不可挽回的旧中国,这使他们在后来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更加肆无忌惮,而对于日本来说,不仅赢得了战争,还赢得了舆论支持。

  日本是如何塑造国际形象的?

  在中国人看来,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翻看这些西方报道后,他们却很难看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同情。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西方舆论对于清朝和日本的态度都截然不同?为什么日本在当时能赢得国际舆论的支持,而清朝在西方媒体前好似一个可以任意攻击的靶子?

  研究发现,甲午战争期间日本邀请了114名随军记者参加,还有11名现场素描记者、4名摄影记者。西方媒体可以自由报名,派出了多名记者跟随前线日军。日本允许外国武官观战,允许国内的报刊记者、行军画师、照相师、僧侣、神官等人随军采访和工作。日本对 ... 进行战略包围时,甚至秘密聘请了一个美国专家作为国家宣传战的总指挥,这个人是美国《纽约论坛报》的记者豪斯,豪斯很熟悉西方媒体的运作方式。

data-filtered="filtered" 平壤会战被俘清兵接受日军医疗救护

  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野蛮和文明,比如纽约《先驱报》说,日本在 ... 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 ... 重回中国野蛮统治。亚特兰大《先进报》说,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和进步。当时在美国公众中有一种说法,把日本称为“东方美国佬”,觉得跟日本人很有认同感,这些认知与媒体的包装关系很大。这也是西方国家对日本完全拥抱西方文明的国家价值观表示出的热烈回应。

  西方媒体也对中国洋务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评价相当正面,因为他们认为李鸿章看到了变革的历史潮流。李鸿章个人难挽狂澜,西方媒体表示出敬重和惋惜。他们对北洋舰队的将士们表现出敬重,但是对清朝陆军极尽嘲笑之能事。对于他们认为没有顺应历史大势的清 ... 和它的人民,几无同情。

  1894年9月1日的美国《哈珀斯周刊》刊登文章分析说:“不管未来如何,即将到来的战争,将为我们回答一个命题:究竟是亚洲的传统理念还是西方的现代化理念能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亚洲获得成功?只有肤浅的观察者才会认为这个小岛民族和它巨大的邻居之间的对抗不过是不起眼的小事儿而已。”

  西方媒体当时反复在问一个问题:清军的将领为谁而战?清军的士兵又为谁而战?当清军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价值观时,面对扩张之心十分明确的日军,一溃千里。1894年12月的《哈珀斯周刊》上,朱利安·拉尔夫撰写了《可怜的老中国》一文:“中国并不是由一个民族构成的,而是由一群人组成的。一位美国的前外交官曾经糊涂地把中国描述为一个整体,‘犹如冰川一般向敌人袭去’,实际上中国就像一个千疮百孔的沙袋,一拳击去,沙子四处飞溅。”

  日军通过西方媒体,向西方世界塑造了一副文明进步之师的形象。日本对随军记者开放战俘营、战地医院,表明他们有着国际化的医疗救助体系,并且善待俘虏。西方媒体在刊登这些图片和文字信息时,为了表明自己的客观身份,会标注上“由日本军方提供”、“据日本方面提供的消息,未经证实”。

  日军精心在西方世界面前塑造着开化与文明的形象,却与他们在1894年11月发生的旅顺大屠 ... 中的作为完全矛盾,这原本可以成为清 ... 向国际社会揭示日军残忍面目的一个机会。王芸生在《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提到这一段:“日本既入旅顺,大举屠 ... 中国人民,见人即 ... ,妇孺不免,屠 ... 了四日三夜,被 ... 者二万余人。据说,全市免于 ... 戮者仅有三十六人。”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日军一场如此公然的大屠 ... ,为何在当时没有造成国际舆论呢?那些随军记者的声音哪里去了?

  事实上,美国《纽约世界》的记者克里曼在甲午战争期间随日军第二军战地采访。旅顺屠 ... 事件发生后第四天,即1894年11月24日,克里曼在西方媒体中率先发回通讯:“我亲眼看见旅顺难民并未抗击犯军”;“我见一人跪在兵前,叩头求命。兵一手以枪尾刀插入其头于地,一手以剑斩断其首”。

  稿件于12月19日到达纽约编辑部。第二天,由《纽约世界》的社长约瑟夫·普利策亲自编排,在“旅顺大屠 ... ”标题下,克里曼写道:“日本为了 ... 的解放,采取突如其来的介入进而变成野蛮的战争。事情的性质已经不是文明与野蛮间的纠葛,日本终于揭开自身的假面具,在最后四日里,征服军的足下彻底蹂躏了文明。”除了克里曼,还有《泰晤士报》记者克曼、英国《旗帜》记者威力、《黑与白》记者阿斯顿三人向他们的国家发出了令世界震惊的旅顺屠 ... 事件的报道。

  然而让人痛心的是,清 ... 对这件事情既不在国内进行报道,也没有在国际上抗争呼吁。清 ... 驻欧美大使也对此事保持沉默。

  克里曼等四人的报道,一经刊发便引起了英美国家的震惊。可是日本 ... 利用各种手段为自己辩护,同时在几个西方报刊上发表所谓真相报道,并对克里曼等人进行攻击和污蔑。由于清 ... 自己对此事不发声,英、美等国家出于自身利益,也没有追究此事。于是日军的旅顺大屠 ... 一事不了了之,在当时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国际舆论。(摘自《万国报馆》有删改)


 甲午战争中的西方列强所持的态度

 甲午战争后日本用清 ... 的赔款做了什么?

 甲午陆战之败:6万大清陆军竟不及日军5千人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甲午战争时西方媒体为何不同情中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连续作战19天,攻占20座城池歼灭马家军1万余人

    1949年7月28日,...第一野战军猛打猛追,终于在固关地区追上马家军骑兵14旅。一野第1军的主攻师和第7军20师前后合击,先外围后中央,占据两侧高地有利地形以火力猛射敌人。激战到下午,终于大部歼灭了青马骑兵14旅及248师1个骑兵团,缴获战马2000多匹。经19天作战,第一野战军歼灭二马军万余人,解放了陇东、陇南重镇平凉、天水及县城20座,割断了二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继续进迫兰州、西宁、银川的有利态势。

  2.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3.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4. 「说谍」突破伪满的‘钢铁国防线’的 ... 情报战线领导人钟子云

    1934年,上海...中央留守的机构组织遭到...特务机关破坏,满洲省委和哈尔滨特委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加之东北业已沦陷,由上海经哈尔滨、满洲里去苏联的交通线中断。

  5. 曾暴打黄金荣的"民国公子"卢筱嘉,后来结局如何?

    1920年的某晚,彼时的上海滩法国巡捕房华人督查探长,「”通吃”江湖的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正在他为情人露兰春搭建的「”共舞台”里悠闲看戏。却不料突然一队士兵闹哄哄闯入,当场把黄金荣捆了塞车里,直接押到了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的公馆里。满头雾水的黄金荣,在何公馆地牢里活活关了两天,接着又被拉了出来。然后当着何丰林的面,一个暴怒的公子哥当场啪啪甩了黄金荣两个耳光,外加一声怒喝:「”这是老子还你的”。跺一脚上海

  6. 刘建平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

    刘建平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刘建平,1948年出生,河北束鹿人。擅长年画、连环画。历任天津市教育局美术编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少儿读物编辑、副总编辑、社长。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一次袭取日寇机枪的战斗中,少年小牛机警地营救了一位受围的八路军同志,又巧妙地把敌人引入芦荡深处伏击圈,终于夺得了日寇机枪,并全歼了这股敌人。故事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形象。

  7.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8.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9. 日军发动最大规模「 ”万岁冲锋”试图刺刀战,美军:我不怕人多

    二战初期日军的...素养完全挑不出毛病,有八路军战士回忆,日本老兵两枪就可以判定射击的位置,第三枪还没打出去,日军的...就已经打过来了。

  10. 达斡尔族创建的第一个省级民族民主革命政权

    达斡尔族创建的第一个省级民族民主革命政权作者沃泽明1945年11月,达斡尔族在政治真空、土匪横行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反动政权大举接管东北的时刻,达斡尔族领袖何布台挺身而出,组织嫩江流域各个旗县的达斡尔族代表,以民主议政的方式,正式建立了达斡尔族兴安东署(省)省级政权,确定了辖区范围,设置了省...工作机构。

随机推荐

  1. 2008元宵节搞笑祝福短信-元宵节搞笑短信

    让云带去满心的祝福,点缀你甜蜜的梦,愿你我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元宵节!我的元宵短信,收到的人春风得意,阅读的人工作顺利,存储的人爱情甜蜜,转发的人大吉大利,删除的人依然好运气,祝你元宵节快乐!祝你元宵节快乐!花好月圆人团圆,群灯争艳你最好.寄去相思和祝愿,网中情缘愿梦圆.《元宵佳节》祝福你,做个元宵送给你!吃元宵,闹花灯。

  2. 名垂千古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míngchuíqiāngǔ。

  3. 根株附丽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gēnzhūfùlì【解释】比喻依附权势。【出处】明·唐顺之《与周约庵中丞论项守》:“又自罗翁当国,为缙绅所辐辏,而永嘉之人根株附丽,攫美官鼓声势者尤众。”【例子】无【相关】百度“根株附丽”

  4. 梦见错过车次_周公解梦梦到错过车次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错过车次好不好

    做梦梦见错过车次好不好?梦见错过车次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错过车次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错过车次,表示你对能否把握现时的机会没有足够的自信,或对眼前的某些事物感到非常焦虑。梦见喝酒_周公解梦梦到喝酒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喝酒好不好梦见没赶上火车;这是财运转好的先兆。孕妇梦见没赶上车,幸好是梦里,孕妇不需暗自伤神。

  5. 麦克斯威尔·柏金斯简介

    职业:编辑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被称为最著名的文学编辑麦克斯韦·珀金斯是欧内斯特·海明威、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和托马斯·沃尔夫的编辑。

  6. 梦见旧房子_周公解梦梦到旧房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旧房子好不好_历史新知网

    做梦梦见旧房子好不好?梦见旧房子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旧房子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回到过去的旧房子,是不祥之兆,健康会每况愈下。中老年人梦见回到过去的旧房子则您的健康,健康关注的重点转向手指和脚趾等细小的部位,要小心皮疹或受伤。获得额外的收入不少,多数和投机有关,不过,对面子的重视将增加你意外支出的可能。投资比例容易失衡。梦见蛇是什么意思,有何预示?

  7. 神秘的地形学揭示了在哥伦布之前亚马逊人口稠密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亚马逊雨林中神秘的地形学和许多其他的土方工程表明,在哥伦布到来之前,这个现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居住着多达100万人。亚马逊常被认为是原始的自然,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大型的证据,在哥伦布到来之前可能居住在亚马逊河流域的复杂社会。

  8. 破门而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pòménérrù【解释】把门砸破冲出来。形容坏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做坏事。也比喻摆脱束缚或限制。【出处】【例子】【近义词】夺门而出【反义词】破门而入【相关】百度“破门而出”

  9. 孝顺的长者子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时,曾为比丘们讲述了一个孝顺的长者子的故事:过去,在印度波罗奈国流传着一个陋习──当父母年老时,就将他们活埋,以节省食粮来养活子息。波罗奈国中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十分孝顺,因此,对国内有这样一条法律实在不能认同,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导正它。

  10. 揭秘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之谜

    松赞干布被迫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吐番王朝的缔造者。其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历史总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大家揭秘下松赞干布为何要迎娶文成公主?>因此松赞干布既不惜借助武力威胁来达成和亲,却又不愿与唐军主力决战。在从松州退兵之后,松赞干布又于640年十月第三次遣禄东赞前往长安求亲,并以此为条件与大唐议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