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仇英的生平与绘画

仇英的生平与绘画

  “吴门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个著名画派,这个画派的代表人物是被称为“明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名列末位的仇英除了年龄最小外,他的出身也最低,是一位漆工。苏州沧浪亭内的一个祠堂叫“五百名贤祠”,内刻有明、清二代苏州五百余位名人贤士的画像,而仇英被“遗漏”了,看来他低贱的出身是不能位列“名贤祠”的主要原因了。但历史也是公正的,它并不因某些势力之人而让贤者永远沉寂下去,仇英以他绘画方面的造诣和创作名标画史。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其生卒年代,有不同的说法,如温肇桐在《明代四大画家》一书中定为“明弘治七年生(1494),约嘉靖四十年卒(1561)”,约六十八岁。徐邦达“仇英的生卒和其它”考定为卒于“嘉靖三十一年壬子腊月之前(1552)。(《中国画》创刊号。1957年11月)”。并假定他活四十多岁。胡艺先生认为仇英生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卒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仇英早年曾做过漆工,主要见于《虞初新志·戴文进传》后张潮跋语“(仇英)其初为漆工,兼为人采绘栋宇,后徒而业画”,从这里可以看出后来仇英是替人绘画而谋生的。有记载说仇英为昆山周六观作《子虚上林二赋图》,周氏酬以百金。又为宜兴吴氏摹《赵伯 桃源图》,“其家酬以五十金”,以上出处均见文嘉的《钤山堂书画记》。

  仇英在苏州其间,结识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如项元汴、文徵明、祝允明、唐寅等,这对他绘画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仇英和唐寅实际上有同窗之谊,这是因为二人都在周臣处学画。在仇英年少时,文徵明即对仇英的画才很赏识,直至文徵明八十七岁时,还请仇英为自己画像,项元汴是明代一位古玩字画的大收藏家,许多名画均被他收藏过。仇英曾在项处居住过不少时间,主要也是为项氏临画。项元汴的孙子声表说:“仇十洲先生画,实赵吴兴后一人,讨论余先大父墨林公帏幕中者三、四十年,所览宋元名画千有余矣。”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三、四十年”恐为十三、四年之误。在众多高手的指点帮助下,在加上仇英自己的悟性与勤奋,仇英成了一位能画人物、鞍马、山水、鸟兽、楼台庭阁界画和工笔、写意、青绿水墨等技法的全能画家。但仇英的画作多没有题诗等,这除了他的画面很完整以外,也多少暴露了仇英在这方面修养的不足。

  仇英对于绘画态度十分的认真,昆山名士周六观请他画《子虚上林图》卷,仇英惨淡经营,花了六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帧长五丈的手卷。仇英擅画青绿、工笔,后人多有好评,如董其昌说:“仇英为近代高手第一、兼有南宋二赵之雅,”“仇实是赵伯驹后身,即令 文(徵明)、沈(周)未尽其法。”王樨登《吴郡丹青志》云:“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近人刘海粟评价仇英的《秋原猎骑图》时说:“仇英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所写美人图,色彩艳丽,用笔细入毫发。金碧山水,结构谨严,而含有清润柔和的韵味。写意人物,却又潇洒流畅,古意盎然。”

  《吹箫引凤》见于汉·刘向《列仙传》,是述说春秋时箫史、弄玉乘凤仙昇的神话故事。画面上绘一汉白玉凤台高耸入云,弄玉吹箫、箫史倾听,天际一对凤凰翱翔而下,苍松青山,蓝天白云,展现出一派高洁优美的神话般境界。《南华秋水》则取自庄子的《秋水篇》。这是一篇抽象的哲理性文章,画家却用形象化手法加以表现。画面上的男子代表“南华”,女子为“秋水”化身,两人伫立水边,象征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而浩渺广褒的山川原野,则包含着天地万物的相对关系。画家通过人物形象和诗意境界来体现抽象的哲理,构思十分新奇。

  《柳下眠琴图》是仇英的佳作之一。仇英有许多作品是临古仿古之作,缺少个性、创造性,但这幅《柳下眠琴图》却是能融合宋元画法而又能自出新意的作品,此图山石源出李唐、马远,但笔法灵动松秀,人物衣纹清利明快,勾勒有力,而人物脸部描绘柔和,人物与自然环境处理的十分妥贴。清龚贤说:“此老(仇英)原有两种笔墨,带写者其变也,变者尤为罕觏”,正是指此种风格绘画。

  仇英另一幅表现人物的《春夜宴桃李园图》也是精心之作,这一画题历代不乏描绘者。仇英以他高超的技巧表现了各种人物的身份和神态,画法清丽,境界契合原文的描写。其它人物画作品尚有《右军书扇图》、《秋原猎骑图》等。

  《剑阁图》是一件山水画杰作,藏上海博物馆。它描绘了雪景场面,图中山势险峻,道路崎岖难行,一群人从山上小心缓行而下,很好地表现了“蜀道难”的情景。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桃源仙境图》是青绿山水的代表作,三位白衣高士坐于山洞,一人操琴,二人聆听,图中白云浮动、小溪潺潺流过,飞鸟映衬,使人们能闻听琴声、鸟声、山水声、风声。与之风格相近的还有《玉洞仙源图》和《桃溪草堂图》等。

  此文的开头曾说“五百名贤祠”内没有仇英的画像,这表现了一些人对仇英的鄙视。但是《吴中乡贤遗像》中却收有仇英的画像,这充分地表明一个在艺术上有造诣的艺术家是不会永远销声匿迹的,仇英名列“明四家”便是最好的说明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仇英的生平与绘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2. 宋画遗珍!游丝描笔法和精微墨法,再现了 唐玄宗 的宫廷游乐场面

    《明皇击球图卷》纸本水墨32.1cmx523.2cm辽宁博物馆藏,描绘唐玄宗打马球的场景。位于画面正中的这个人就是李隆基,骑一骏马,神情专注。围在他身边的这些人有的头戴官帽,有的头上插着簪花,手持球杆,和皇帝争抢着地上的小球。画上无作者款印,后有明傅著、吴干、董其昌、年羹尧的题跋。流传中一直被目为李公麟所作,从画风被判断应是南宋人所画。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画中人物姿态各异,静中有动,富于变化。

  3. 清代宫廷画家陈枚创作的绢本设色画 清代月曼清游图册

    此画册落款"臣陈枚恭画",钤"臣枚"印1方。每开均配有清代梁诗正的行草体墨题,款"乾隆岁在戊午秋九月朔臣梁诗正敬题",戊午为乾隆三年。钤清高宗弘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乐善堂图书记"等印共60方。

  4. 南宋画僧法常的作品意境深远,深受日本尊崇,宋元时期却饱受诟病

    中国绘画史上的画家里,法常是对日本画坛影响最大、最受日本喜爱与尊崇的一位画家。网络图片南宋的画家里,梁楷和法常都不自觉地受到宋代文人画热潮及一些非文人出身画家的影响。与寺庙的和尚们往来频繁,法常看到梁楷的绘画后,潜移默化受到很大的影响。圆寂后的法常,元代一些鉴赏家对他的绘画颇有微词。

  5. 中国印章文化有上千年历史,印章起源于何时?

    目前还没有定论,专家认为大致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创作和使用已经相当成熟。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饕餮纹铜玺,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中最为古老的印章,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代以前。印章的起源与印章自身的发展相比,印章和绘画的结合相对较晚。战国直至汉魏时期使用封泥,封泥主要是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印章的使用,也逐渐由蘸朱红印泥钤于纸上。

  6. 中国美协的第一任女掌门,风华绝代的双清楼主

    美术史上,成就突出的女性画家寥若晨星,即便如此,仍有耀眼的流星不断地滑过男性为主体的艺术天空。她们的多思和善感似乎本于天性,女画家的笔也更重描画女人心底里的那一片梦幻的天空。今天要讲的是一位不寻常的女性画家、革命家何香凝。她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画坛杰出的美术家。1911年毕业于女子美术大学。

  7. 从青楼走出的画魂潘玉良:暮年思乡的她放弃回国,背后原因辛酸

    玉良本家姓陈,嫁与潘赞化后便冠以夫姓,叫了潘玉良。后潘玉良留学归来,收到各类大学艺术系的聘书,登上了大学讲堂。潘赞化大夫人也借此机会对玉良大肆攻击,她无法忍受这种侮辱压力,扭头又去了法国。玉良在巴黎一呆就是几十年,她也不是没有想过回国,只是她的自尊让她更想等一份丈夫的请求。可惜,潘赞化的消息几十年都没有传来,直到他去世两年后玉良才得知其逝世消息。

  8. 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沈周《写生册》

    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作为明四家之一,沈周在丹青史上地位不凡。他的写意画风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他的《写生册》可见一斑。

  9. 海上画坛大佬——郑午昌,能融诗、书、画于一炉,堪称中国画三绝

    郑午昌,名昶,民国时期一位才气横溢、叱诧风云的书画艺术家、社团活动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书画鉴藏家、诗人。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树、白菜。亦善诗词、书法。

  10. 西方艺术史:19世纪东欧诸国美术-波兰历史画家 扬·马特义科「84」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19世纪东欧诸国美术从地理观念上讲,东欧仅指苏联的欧洲部分,可是通常我们把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以及阿尔巴尼亚统称为东欧国家。当然,东欧诸国之间在艺术上也有区别,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色。他的历史画借古喻今,通过波兰历史上的屈辱、苦难来警醒世人,从而激励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随机推荐

  1. 马云的经典名言

    7、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也是你最大的财富,就是你的诚信。

  2. 阿含经故事选汾二篇 法 25.人心不足

    尊者阿难在一次的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满足的,也很少有人带着对欲望厌患之心而去世。傍晚,尊者阿难结束禅修后,就去礼见佛陀,将他在禅思中的体悟,向佛陀报告。正如俗话所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3. 在医院干宣传有多难?看了就知道了

    累心!

  4. 蔬菜的10个错误吃法

    因为,胡萝卜中含有能够破坏维生素C的酵素,会把萝卜中的维生素C完全破坏掉。因此,在吃之前应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去除草酸,需要补充大量钙的宝宝不能吃太多的苦瓜。如果存放过久,其中大量的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引起毒性反应。9.把绿叶蔬菜长时间地焖煮著吃绿叶蔬菜在烹调时不宜长时间地焖煮。不然,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将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容易使宝宝食物中毒。

  5. 受尽折磨终得大自在

    于是化现一个美貌的比丘尼,穿上艳丽的衣服,满带珍宝的饰品,扭身弄姿走到修道者的面前来。修道者一看很不以为然,正颜厉色的责问道:“你是个比丘尼,一个出家学道的人,怎可以穿用俗人的衣饰呢?怎可以这般打扮来炫耀人的眼目呢?”

  6. 抚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抚”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抚掌大笑——抚:拍。抚心自问——摸著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抚景伤情——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抚今追昔——抚:拍,摸,引伸为注意,注视;追:回想;昔:过去。抚躬自问——反过来问一问自己。抚掌击节——抚掌:拍手。抚世酬物——指治政理事,待人接物。抚时感事——指感念时事,伤怀往事。抚今痛昔——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同“抚今悼昔”。

  7. 诛心之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ūxīnzhīlùn【解释】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出处】《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例子】你那里晓得,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相关】百度“诛心之论”

  8. 主考官顺手顺了一份卷子塞到靴子,没想到把他顺出来了状元

    肃顺自然是主考官,而钟骏声则是那个走了大运的状元。所以肃顺突然下令:下午四点交卷,否则一律作废。肃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煞是难看,随手就把这份卷子塞到靴子里了。等到脱鞋的时候才发现靴子里还塞着一份试卷,肃顺吓了一跳。其他阅卷大臣一看这份卷子是肃顺派人送来的,以为是肃顺的关系户,于是就把这份卷子定为一甲第一名上奏给咸丰。

  9. 梦见手碰到屎

    周公解梦梦见手碰到屎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手碰到屎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带有哺的成语

    包含有“哺”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吐哺握发——哺:口吕咀嚼著的食物。周公吐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一饭三吐哺——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握发吐哺——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鼓腹含哺——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哺:口中所含的食物。反哺之私——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亦作“哺糟啜醨”。同“哺糟歠醨”。啜食吐哺——辍:中止,停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