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墨汁和墨锭,都是供写毛笔字用。但后者需要磨,还得准备水和砚台,很不方便。然而两者的身价却大不相同。你听过有人在收藏墨汁吗?听过墨汁在古董拍卖会上飙出天价吗?

  墨就有!海峡两岸的故宫博物院都藏墨超过万锭,而2007年在大陆某个拍卖会上,有锭直径才8.8公分的清朝乾隆「御制咏墨诗」圆墨,成交价高达人民币128.8万元(约合新台币640万元),吓死人!

  墨怎么会那么高贵值钱?记得学生时代用的墨,黑黑的不起眼,还带点怪味。除了上书法课不得已,没有人要接近它。只在要捉弄女生,或想报复喜欢修理人的老师时,才想到墨的好处,而偷偷甩些墨汁到他们身上。

  对墨的刻板印象,其实来自当时所接触到的,都是廉价的学生墨。墨肆(即制墨的作坊)很早就有市场区隔的概念,知道学生买不起好墨,练书法也不需要好墨,当然品质差些又带怪味。不过好歹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也算知识分子,墨上面还有些励志的词,如「胸有成竹」、「龙门」、「金不换」等,聊供起码装饰。

  至于卖给商家记帐用的墨,品质往往更差。它做成圆棒形状,上面什么装饰都没有。顶多在一端打个洞,好穿条细绳子从梁上悬挂垂着。这样要磨墨时拉下来,不用时挂上去,不占桌面不用收拾,还真方便。

  现在古董市场里快速升温的,当然不是这两类墨。在超过三千年的用墨历史里(甲骨文的出土文物上,就已有用墨写的字),墨的品质和型态不断演进,和用墨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切,墨上的文字和雕饰也日益精美。而墨的用途,也随着这些变化,更多采多姿,增添了墨的收藏价值。只是这一切,往往在墨的层层漆黑面纱下,被人漠视忽略!

  虽然如今几乎没有人用墨了,但在钢笔、原子笔及打字机、电脑普及前,墨在中国文人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供书法绘画,也被拿来欣赏把玩,同时兼具送礼、教化的功用,甚至有人在墨上记录自己的事迹或游记,使得墨可用来记事与纪念。在媒体还不发达的民国初年,纪念墨还被当成一种小众宣传工具,难以想像吧!最令人惊叹的是,墨竟然被做成药,具有疗效,如果是你,敢吃吗?

  一、赏玩

  就像现代人流行带些公仔、吊饰一样,古代人也喜欢弄些玉珮、牙雕之类的随时把玩。墨,因为它与文人固有的亲密关系,以及在制造过程中的可塑性,也被精心制成文玩,广受欢迎。

  看看这锭砚台造型的墨,约三分之二张名片大,正面上方雕饰莲叶竹叶,背面雕绘出部分重叠的两张荷叶,枝叶纹理分明;小巧玲珑十分讨喜。加上墨身涂漆光滑乌溜,把玩搓磨手也不脏,无怪乎康熙年间徽州制墨家汪次侯有自信的命名它为「儒林共赏」,相信文人都会喜爱赏玩。

  汪次侯制儒林共赏荷叶形砚墨。两侧边框分写「儒林共赏」、「汪次侯仿古」,长宽厚7.6x4x0.8公分,重28公克。(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出版提供)

  喜欢的东西一上手,往往就停不下来,类似的会一直想拥有。这种心理,古今中外都一样,因此汪次侯的「儒林共赏」墨,还有九锭集成一套(就像现代人玩的公仔也往往成套),猜测每锭所仿的器物都不一样。这样的套墨称为「集锦墨」,明朝嘉靖年间从安徽省徽州的制墨(称为徽墨)所兴起,并在清朝大行其道。

  有套集锦墨极负盛名,是清嘉庆年间由徽州胡开文制作的御园图(又叫铭园图)墨,共六十四锭。每锭雕绘上北京故宫、北海、 *** 、圆明园等处皇家宫室、园林中的建筑。由于造型各自不同,有像古琴、钟鼎、铜镜等的,图样清晰、雕刻精巧、用料讲究,给人美好的感受。

  二、教化

  集锦墨里并不是每锭的造型都要不同。像另一位徽州制墨家汪近圣在乾隆年制的「御制耕织图诗墨」,除了第一锭外,其他46锭大小相同。它是以康熙吟咏耕种和纺织过程的诗为主题,各有23锭,配以相对应的图绘所制。像是耕种主题的「耕、插秧、二耘、收割、登场」;以及纺织主题的「蚕蛾、采桑、择茧、络丝、织」等,充分表露康熙殷切希望男耕女织务本的心态,也让墨升华成为教化工具,有意思吧!

  汪近圣制御制耕织图诗墨。(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出版提供)

  既然墨可以做成任何形状,上面的雕绘可以多采多姿,于是有心人想到,何不从送礼的角度思考,扩大墨的应用市场?

  三、送礼

  这一招非常成功!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礼节,而最好的表达方式,显然是送上一份礼物。若能把墨做成切合时机的礼品,既不俗气,又能摆放长久,只要价格合理,绝对有市场。

  于是各式各样礼品墨纷纷出现。其中广受市场欢迎的,是祝贺生日快乐的「祝寿墨」。墨上题材有寿桃、南极仙翁、福禄寿喜等。变化之多,不输现代生日蛋糕上的巧思奇想。另如送人婚礼的「百子」、「凤九雏」墨,以及祝贺学子在科举路上顺利的手卷墨、应试墨等,都很畅销。祝寿和婚礼墨上往往涂金敷彩、光鲜亮丽,人物图绘文词,也都拙朴可爱且寓意吉祥。然而因不是拿来书写,所用的原料会差些。

  汪节庵制福禄寿喜墨。长宽厚23×4.7×4.5公分,重804公克。(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出版提供)

  不只是老百姓,官员也喜欢用墨来送礼,尤其是在徽州当官的。一方面因制墨的归他管辖,用成本价就能拿到好墨;另方面可凸显他的风雅清高。再来,可顺便推销当地土产,何乐而不为?送礼的对象,自然以官僚集团的成员为主,甚至像总督巡抚级的高官,还送墨给皇上(称为贡墨),其用意就不言而喻了。皇帝也有大内制的御墨,供自用或赏赐臣下用。送给上级长官的墨有个特征:墨面有对方的官衔。如「憩棠方伯研赏」墨,呈覆瓦型,是送给道光年间担任安徽布政使(俗称方伯,等同副省长)的程楙采(憩棠)的墨。

  憩棠方伯研赏墨。覆瓦形,正面墨名,背面底饰祥云及五蝠,上写「贡烟」,下印「十万杵」,侧写「徽州胡开文制」。长宽厚13.7×4.2×1.3公分,重90公克。(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出版提供)

  上级长官要巴结,同年级的也不能怠慢。尤其在路经他们地盘,得去礼貌拜会时,伴手礼绝对少不了!对于一些清廉自守的官员而言,重礼送不起,这份伴手礼往往是自己的诗文,再搭配自己订制的墨。以文会友,笔墨结缘,惠而不费。这类墨不会有受礼者的名称,而是写上「某某赠」。同治年间苏州出的状元洪钧(原籍徽州),就订制有这样的墨。

  洪钧墨。覆瓦形,洒金,上方圆圈内红字「黄山」,下蓝字写「烧松烟摹汉瓦价无价洪钧赠」,背面行草写「同治六年之冬徽州胡开文正记仿方于鲁无胶超等松烟加十万杵」。长宽厚8.5×2.6×0.8公分,重28公克。(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出版提供)

  说到状元爷洪钧,即使对他不熟,也该听说过他的妾。因为这位小老婆比他名气更大,乃是在他死后进入特种行业的名妓赛金花。据说在八国联军因义和团之乱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西逃,城内无主。多亏赛金花因曾随洪钧出使德国,与八国联军统帅的德国将军瓦德西是旧识,有点交情,从而发挥一些影响力,减少联军的暴行。

  四、记事、纪念

  当然,对别人好时也不能亏待自己。有些人好读书写字,他们订制来自用和欣赏的墨,品质上好,上面的字大都是自己的书法,常常也顺便简述胸怀。这些墨即使没有华丽装饰,但却流露出谦冲有礼、雍容大度的气息。如乾隆朝的刘墉(罗锅)、道光朝的陶澍、以及力战太平天国的湘军儒将彭玉麟(字雪琴)自制的墨,都是如此。而端详彭玉麟的墨,是不是能感受到它所流露出的孤芳自赏?

  彭玉麟墨。正面「吟香外史雪琴家藏」,背面绘梅花并题字「一生知己是梅花」。长宽厚16.2×3.7×1.5公分,重122公克。(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出版提供)

  有的人还进一步引申,把自己的事迹,与朋友的应酬、出游等,刻写在墨上。让墨变成有记事、甚至纪念的功能。在世界画坛上与毕卡索齐名的国画家张大千,就有一锭「云海归来」墨,记录他在民国20年秋天与兄长及弟子到黄山游览写生的事。

  张大千墨。正面写「云海归来大千居士题」,背面写「蜀人张善孖与弟大千姪旭明吴生子京慕生泉淙同游黄山时辛未秋九月也」。长宽厚9.7×2.4×0.85公分,重30公克。(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出版提供)

  清朝末年,随着文人订制墨的风潮,墨肆也敞开心胸,开始与知名的书画家合作,以他们的创作为墨上面的主题。其实这是回归传统,因为在明朝晚年,徽州制墨宗师程君房和方于鲁,就已与画家合作,绘制出许多精彩的墨样图。但进入清朝后,可能因文字狱的影响,墨肆趋向保守,所制墨的题材大多局限在园林风景,古事古物与民俗吉祥等,与现实脱节。

  直到晚清太平天国之乱后,有些墨肆到上海建立据点,在繁华的工商环境影响下,思想趋向开放;再加上 *** 督抚势力大增,墨肆的顾忌变小,才纷纷与上海的书画家如吴昌硕、任伯年、钱慧安等合作,制出许多题材新颖的墨,称为「海派徽墨」。看看这锭在光绪4年(1878年),由清朝最有名的曹素功墨肆制作,采用任伯年所画的螺丝精为主题的墨,在大螺丝里有位美女,伸只手捧颗大明珠,背面附上首奇幻的诗,有趣又颠覆传统。

  任伯年绘螺丝精墨。正面绘螺丝精图,背面赋诗「子满又生珠依然桃花面变化神如龙全身不令见曹素功尧千氏选烟」。长宽厚10×2.4×1公分,重38公克。(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出版提供)

  五、治病

  墨还有个出乎一般人想像的功能,那就是治病。古人想到墨是居家生活和出门在外赶考、访友、游山玩水时的必备品,而生活中又免不了风霜雨露、疾病伤痛,于是他们鼓励制墨业摸索赋予墨另一项功能,就是当药来使用,竟然美梦成真。

  清末民初,市面上有不少号称可以治疗无名肿毒、鼻出血、肠胃溃疡、小儿惊风、神智昏沉等不同药效的药墨。除了北京同仁堂有产制外,咸丰九年在苏州的曹素功墨肆分支有款「八宝龙香剂」,光绪年间北京的京都育宁堂也有款「八宝五胆药墨」。八宝中配有牛黄、沉香、犀角、麝香、琥珀、珍珠、冰片、金箔等成分;五胆则是用猪胆、熊胆、蛇胆、鱼胆及虎胆。使用时先磨墨成汁,再涂墨汁到外伤上,或和温水喝下。

  八宝龙香剂、八宝五胆药墨。左墨长宽厚8.4x2x0.85,重52 公克;右墨长宽厚8.1x2x0.9公分,重54公克。(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出版提供)

  以现代眼光来看,其中一些原料匪夷所思,然而这些药墨在当年还真拥有不少市场!只是药墨的主原料,该是燃烧松树干后所得的烟粉(称为松烟)才行。上图里右锭以朱砂为主原料的八宝五胆药墨,应是后人用原来的墨模,便宜行事所制,里面不晓得是不是真有八宝和五胆。

  墨的漆黑面纱,一层层被揭开。次第浮现出:墨模雕刻工艺、书法彩绘、人文寄情、名人轶事、奇幻创意、实用变化等。尤其是从许多文人自制墨上面,还可追溯出当时的际遇和他们的心境,可供赞赏、惋惜、联想,甚至启发。墨默无言,却无碍展现它的深蕴内涵。

  要知道,古时候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压力,绝不比现代人低。试想现代知识分子从政,做不好大不了被解职,连退休金都不一定会损失;但看看林则徐,鸦片战争他在广东没输给英军,却被流放到新疆,谁比较惨?所以那时候的墨,做为文人随身必备品,自然成为发抒情感的对象之一,也因此造就不少墨的传奇。

  透过墨的故事,我们可以一窥前人的文雅与风流;了解他们的理想和抱负;看见他们的得意与失落,与他们千年同一叹。若想亲睹古法制墨,新北市三重有一位台湾仅存的制墨艺师陈嘉德,仍以数十年至上百年的老墨模做出一锭锭手工墨,他的墨值得肯定、鼓励与珍惜。

  ──节录自《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墨的故事:揭开墨的漆黑面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2.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5.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6.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7.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8.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9. 忘了入仕初衷 索额图如此从能臣---功臣---权臣蜕变为罪臣

    除了这四人,其他十几位,都在康熙年间极有作为,以治国安邦、收复失地、造福朝野留名史册。通过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传播,人们更多知道了康熙朝重臣索额图的大名和他的故事。

  10. 舅舅求康熙 ... 自己的儿子,康熙不忍心 ... ,雍正却不客气

    佟国维姐姐是康熙的亲生母亲,佟国维的女儿,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康熙班师回朝后,为佟国纲举行国葬。佟国纲作为康熙的舅舅,鄂伦岱是康熙的表弟,舅舅竟然求康熙...掉自己的亲生儿子,让康熙十分为难。康熙念及佟氏一族是自己的母族,不忍心下此...手,因此将鄂伦岱囚禁一段时间后,又放了出来。康熙虽然没...鄂伦岱,但在雍正登基后,鄂伦岱很快被...,原因是鄂伦岱是八阿哥胤禩的党羽。

随机推荐

  1. 它正把他们赶出他们的脑海:古罗马第一次大中毒

    古罗马有很多...可以用来对付罪犯,但到了帝国早期,毒药就成了一种流行的....也许第一个在罗马造成大规模破坏的戒指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更确切地说,是在公元前331年,当时一群高级男子死于疾病……或者,正如利维在罗马历史上所揭示的那样,死于毒药!

  2. 美国不投原 ... 苏联按兵不动,为何美国一投苏联立刻大军压境

    还有,为什么美国一投放原...,苏联立刻就出兵呢?这两场战役下来,美军共有近5万人伤亡。对于美国来说,苏联始终是一个潜在的敌人。因此在德国投降之后,美国便开始督促苏联迅速向日本出兵。而苏联则以自身是攻打柏林的主力为由,答应美国将在三个月之内向日本宣战。由于苏联迟迟不动兵,美军登陆日本的作战计划便一再被搁浅。在美军投放原...后,苏联马上就向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发起了进攻。

  3. “高级假日”420起源不明

    4月20日,也就是4月20日,可能是...烟民的非正式节日,但它的起源却特别模糊。但420和...之间的联系究竟是如何开始的呢?在全国无数的沙发上讲的故事是“420”是警方逮捕...的密码。这张传单讲述了一个现在很有名的虚构故事,420是正在进行中的一次...逮捕的警察代码。“传单的...者认为在4月20日把它转过来吸烟是个好主意,”布鲁姆告诉《生活科学》。

  4. 梦见推门_周公解梦梦到推门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推门好不好

    做梦梦见推门好不好?梦见推门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推门的详细解说吧。女人梦见推门,暗示着你最近的运势不错,事事顺利,家庭会很和睦。恋爱中的人梦见推门,提醒你要注意不要花心,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梦见门关不上,则家庭会不和谐,会出现一些矛盾。女性梦见门关不上,预示着要出远门。

  5. 王铎是什么人?明末清初王铎生平简介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王铎诞生于河南孟津邑双槐里。与孟津东20里花园村马氏之女结婚。妻马氏长王铎二岁。>明万历四十年八月,王铎以禀膳生员赴乡试不中。是春,王铎返里。>明思宗崇祯元年初春,王铎在京城,充“皇陵陪祀”职。初冬,王铎方返孟津。>明崇祯五年年初,王铎在北京。二月初一日,王铎题孙谋书《华严经》。二月十六日,王铎携家人北渡长江,返京任少詹事职。同月,预择王铎为东阁侍班。

  6. 梦见穿朋友衣服

    周公解梦梦见穿朋友衣服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穿朋友衣服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司马错何许人 司马错最后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夏阳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可谓是三朝元老。关于司马错是怎么死的,史料无确切记载。这么一个战功显赫的干将,在有生之年并没经历”政变“,所以司马错正常死亡的几率颇高。司马错爱国家胜过自己,他梦里都是秦国。论爱国,不输屈原。

  8. 梦见钻地道

    周公解梦梦见钻地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钻地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明末才女叶小鸾简介 叶小鸾如何死的?

      明末才女叶小鸾简介 叶小鸾如何死的?  中国古代才女不少,本文为大家讲述的是明末才女叶小鸾。  不同于李清照这种诗词流传千古的才女,叶小鸾的才女之名局限于时代。恐怕对于这个名字,读者听过的没有几个。  叶小鸾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叶绍袁和沈宜修的女儿,生于公元1616年,...

  10. 牛奶含钙量并非越高越好

    牛奶是补钙的最好食品,但牛奶含钙量也不是越高越好。牛奶本身的含钙量差别并不大,但是有些生产经营企业为了寻找卖点,在天然牛奶中继续强化钙营养,人为提高牛奶产品的含钙量。营养专家说,往牛奶中添加钙有可能是“画蛇添足”的行为,盲目添加钙的含量不仅降低吸收率,久而久之在人体内沉淀下来甚至会造成结石。营养专家认为,又香又浓的奶并不一定是好奶。长期饮用大量添加香精的牛奶对人体是无益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