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普达王佛陀时代有一位普达王,每逢六斋日便奉持八关斋戒,并至高台遥向佛陀所在的方向顶礼。众人虽然议论纷纷,却无人敢当面向普达王提起。这位比丘是一位大阿罗汉,观察国王宿世的因缘后,便提到先王旁执幡盖的侍童,正是现在的普达王!因为生前奉行正法、清净守意不犯诸恶,以持受八关斋戒的功德福报,投生为一国的国王。
普达王佛陀时代有一位普达王,每逢六斋日便奉持八关斋戒,并至高台遥向佛陀所在的方向顶礼。但他的臣子们从未听过八关斋戒,更不知有圣者佛陀的存在,对于国王这样的举动,感到非常怪异,私底下议论纷纷。众人虽然议论纷纷,却无人敢当面向普达王提起。一日国王到城中巡视,见到远处一位比丘,便向他顶礼供养。这位比丘是一位大阿罗汉,观察国王宿世的因缘后,便提到先王旁执幡盖的侍童,正是现在的普达王!因为生前奉行正法、清净守意不犯诸恶,以持受八关斋戒的功德福报,投生为一国的国王。众人听闻比丘的开示,对佛法升起了信心,希望比丘能为他们受八关斋戒。比丘回答:「我的师父是三界至尊的佛陀,有大威德,你们应该依止他才对!」就在此时,佛陀以神足力现在众人面前。大众见到佛陀的相好威仪,欢喜摄受,皆五体投地至诚顶礼,求受八关斋戒。佛陀慈悲为大众授戒后,并宣说佛法,自此全国百姓皆信受佛法,受持斋戒及五戒十善,过着清净安乐的生活。省思 《优婆塞戒经》云:「若有人以四大宝藏满中七宝持布施,人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除五逆罪,余一切罪皆悉消灭,是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乐。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今日五浊世时一日一夜。」修行要在因中努力,持戒便是清净的因地,舍离五欲垢染,最后因缘成熟必能菩提花开,明心见性。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