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为什么“祝融”是火的代名词?

  古时候有一个氏族首领的儿子,他的名字叫做黎,长得威武雄壮、看起来也很聪明伶俐的样子。黎很喜欢在火堆旁玩耍,自然而然跟火特别亲近。黎能把火很好的保存下来,还会用火烧煮食物,用火取暖并驱赶毒虫猛兽。

  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懂得钻木取火的技术,但人们还不太会利用火及保存火种,他们必须经常带着火种,每到一个地方用完火之后,又得把火种小心的保存起来,这对于迁徙不定的族人来说很不方便。

  由于在当时会用火是个大事,所以族人们都很敬重黎。有一次,黎的父亲带领族人长途迁徙,途中黎只把取火用的尖石头带在身边并没有带火种。等到大伙儿找到可以安居的地方后,黎就拿出尖石头坐在石山下面取火,但因为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所以钻了很长时间,也不见烟火出来的苗头,黎累得喘着气、有点懊恼有点生气。

  生气归生气,火还得继续的钻,钻着钻着……最后烟终于冒出来了。他更加努力的钻,希望快点起火,但经过一段时间却一直没有进展,此时的的黎情急之下竟把手中的尖石头丢了出去。不料,已经钻得很热的尖石头砸在石山上,喀擦一声溅出很多火星来。

  黎看到这幕景象,马上联想到一个取火的好方法。他采了一些干的芦花,把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用尖石头靠着芦花击石取火。一下子经过石头擦出来的火星溅到芦花上面,很快就冒烟了,然后他又轻轻的往烟头的地方用口一吹,一股浓烟便窜出了火苗。

  自从黎发现了用石头取火的方法后,人们就不须再花时间费工夫的去取火,也不用特别的保存火种了。黄帝知道这件事后,就召见他,还封他为“火正官”,并赐姓为“祝融”氏,希望黎能给人间带来光明的日子。

  从这以后,大家就管他叫祝融而不叫他黎了。而“祝融”一词,在现代更是完完全全成为火的代名词了。

为什么“祝融”是火的代名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黄帝撒下的弥天大谎,连写《史记》的司马迁都被骗了

    文丨柳汀雪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这就要从共工的神话说起。

  2. 祝融是谁?楚国人为何要祭祀祝融?真知堂:剥茧抽丝,看见真相

    曾侯乙墓漆器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祝融,在先秦上古史中可谓声名赫赫。他虽然不是三皇五帝,却比颛顼,帝喾更为有名,是民间供奉的火神。那么,祝融是谁呢?估计知道的朋友就不多了。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五方天帝的说法。帝王祭祀天地,以昊天上帝为尊,五帝配享。其中的南方天帝,就是我国上古时期的炎帝神农氏,他的辅佐,就是祝融。《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3. 谁挑起祝融共工之战?他们玉石俱焚,到最后却成全了一个人。

    而此时,祝融氏的气势汹汹,也是步步紧逼黄帝后裔的领导地位。在祝融氏和共工氏大战之后,共工氏损兵折将,基本已经无力再战,祝融氏代价惨重,幸也是载胜而归。为了体现领导者的尊严和仁慈,轩辕氏又将原祝融氏首领的弟弟封为祝融氏的首领,依然称为祝融氏,作为华夏族的一支予以流传。在这一次祝融和共工的水火之战中,轩辕氏成了最后的胜利者,继续一统华夏各族。

  4. 上古四大凶神,其一导致神兽消亡,另一个被女娲消灭!

    蚩尤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在中国神话中的他是兵主战神!蚩尤被黄帝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

  5. [专家点评] 芦花寒燕图

    [专家点评]芦花寒燕图细部题跋元代江南的嘉兴城里,有两位画家比门而居。这一位画家就是被后人誉为元四家之一的吴镇。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此《渔父图》,是一件淡逸悠远、清光宜人的江南风景画,图中山势平缓,水边蒲草萋萋,一叶扁舟出没于水波涟漪中,似可感受到水上的清风拂过。《渔父图》自题诗一则:“点点清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

  6. 百家姓古代图腾

    百家姓古代图腾马姓图腾,马姓是古代以养马牧马为职业的氏族的族称,所以以马为图腾。孔姓图腾,孔是玄鸟族裔的族称。康姓图腾,是天表重的简化。此说明胡姓是以白头翁为图腾的。吕姓图腾,是炎帝族支发明宫室型会堂的氏族的族称,吕由两个“口”组成,代表宫殿基址的平面图,上面的凤鸟代表炎帝氏大阳火鸟图腾。刘姓图腾,刘姓是燧人氏魁隗氏炎帝神农氏族的系的鸺鹠族的族称。林姓图腾,林姓是东夷一支称林方,南迁后称“郴”。

  7. 彭姓起源 彭姓的起源

    相传陆终为古祝融之后,生有六子,三曰彭祖帝尧封彭祖于彭,为大彭氏国。大彭氏国于商朝被灭后,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彭氏。彭祖原姓篯名铿。据说他年轻时做了一碗野鸡肉羹献给上帝,上帝吃得高兴,就赐他长寿。他经历夏商两代,活了八百多岁,所以人们称他彭祖。说完就长叹一声,飘然而去。傅姓迁徙_姓名测试祝融之后有八姓己、董、彭、秃、妘、斟、曹、芊。

  8. 罗姓起源 罗姓的起源_姓名测试

    罗(Luó)姓源出有四:1、据《说文通训定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女云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以国为氏。梁姓迁徙_姓名测试3、据《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自西周以后有罗国后人以国名为姓。公元前六九零年,罗国被楚国所灭,祝融子孙逐渐向南迁移,为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姓,尊颛顼为罗姓得姓始祖。

  9. 吴姓起源 吴姓的起源_姓名测试

    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陈明远《中国姓氏人全》说:吴权的后裔以吴为氏,成为吴姓的一支。吴氏族谱_姓名测试夏代少康时有个人叫吴贺,他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载有其事。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姓就是从玄嚣这一支传递下来的。

  10. 关于火神祝融的五个传说

    祝融,神话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神叫祝融,也有史书称其为祝赤,是祝融和赤帝的简称。其实祝融和赤帝是同一人,祝融本是火神,今天一旦发生火灾,人们仍然认为祝融君光临。重黎忠于职守,努力为帝喾和广大黎民服务,当火官有功,帝喾于是赐以“祝融”的封号。

随机推荐

  1. 吝法者的果报(图文)

    >吝法者的果报在南印度地方,有位迦毗摩罗尊者。当初这位尊者为皈依佛陀前,是一位外道论师。有一次,这位尊者,听到西竺十二祖马鸣菩萨说法后,他感到佛法的伟大,随后皈依了佛教,拜马鸣菩萨为师。有一天,迦毗摩罗尊者要到远方去作度化的因缘,所以出发向西山走去。可是这条蟒蛇却缠绕了他的身体。尊者听后,非常感慨。知法而不弘法的比丘,就有这么不幸的后果!

  2. 梦见领钱梦到领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领钱好不好

    做梦梦见领钱好不好?梦见领钱代表了会找到另一半,很快就会结婚。女人梦见领钱,意味着生活中将有事情发生,会用很多的钱。男人梦见领钱,预示著近期财运很好,会有大笔的钱财收入。商人梦见领钱,暗示生意将陷入滑坡,钱财方面会有损失。梦见足球比赛梦到足球比赛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足球比赛好不好梦见自己拿到工资,说明你在现实生活中工作非常出色。

  3. 嫪毐到底有什么能力 为何能让赵姬对他如此宠信呢

    吕不韦为了保全自己,特地的找来一个青年男孩,并且取名嫪毐,然后就送给了赵姬使唤,这样吕不韦就脱身了。>>在嫪毐蛊惑之下,赵姬对于嫪毐的爱超过自己的儿子,所以情愿牺牲掉自己的儿子。>嫪毐在肆无忌惮的发展下势力不容小觑,已经能和吕不韦抗衡了。

  4. 梦见有房屋或其他建筑着火

    周公解梦梦见有房屋或其他建筑着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有房屋或其他建筑着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元始天尊的师傅谁?元始天尊师傅的来历

    元始天尊的师傅,大家可能比较少听。元始天尊,作为道教中重要的神,经常受到大家的敬仰和供奉。其实,关于元始天尊的师傅,里面有许多故事和史实可以讲。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元始天尊的师傅到底是何等的高人。  元始天尊(盘古大神),全称“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

  6. 梦见母亲给自己钱

    周公解梦梦见母亲给自己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母亲给自己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驼背的寓意是什么? – 周公解梦

    梦见驼背,表明家庭方面有所变动,可能一年之内房屋会改建。周公解梦梦见发烧–周公解梦

  8. 自私的王后

    而在这个国家里,仅有三棵樱桃树,都在王后的花园中。但是王后的樱桃树很少有人见过,因为王后的花园都被很高的围墙围住。园丁考虑了一天又一天,于是给王后写了一封信,乞求她送给他一些樱桃树的种子。>>>>园丁给王后写了最后一封信,他没有在要樱桃树的种子了,他告诉王后:“也许你收到我的信时,我已经在天堂了。我也不需要樱桃树的种子了。”

  9. 孕妇梦见没捉到蛇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没捉到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没捉到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湖泊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湖岸上碧草青青、绿树浓阴、碧波荡漾,意味着要有好事发生。梦见湖水被污染了,意味着梦者受到了不良信息和理念的干扰。梦见湖水干涸,意味着会有不好的事降临。男人梦见有很多水的湖泊,预示人丁兴旺,事业顺利。女人梦见水多的湖泊,预示生活幸福。女人梦见在湖里洗澡,预示会遇到真正疼爱自己的如意郎君。梦见天上掉钱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