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福海(少年佛徒)

福海禅师,字普耀,俗姓杨,是元朝泰安(今山东济南市)灵岩寺的高僧。可是,福海禅师却从不把他自己居止栖息的净修之所称作灵岩寺,而称作叫日月庵。 福海禅师呱呱降生人世间的那一刹那,全家上下无不惊讶于他的神异:就在那一刻,伴随着他的啼叫声,分明有一股闪耀的金光遍照室宇,力透墙垣,奔射四方。而当他稍微大些,可以自己四处跑动的时候,他对浮图( 梵语译音,佛或佛塔)的特殊嗜好越发明显了。就在他家门口,有一座香云寺。福海禅师便习以为常地出入寺院,而且只要进到寺院之中,便经常就是整日不归。而他的父母兄长,如果一天都没见他的人影,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到香云寺里去寻找,肯定能把他找到。没准儿他正凝视着佛祖金像而忘身凡尘,浑然佛境了呢! 后来,时间长了,他的父母兄长见他对佛祖的热衷丝毫没有稍减,反而是越来越沉醉,越来越热切了,就干脆横下一条心来,把他舍入香云寺,以满足他的志愿。这时候,他刚刚五岁。 >福海来到香云寺,投身于成公住持座前。但是,小小年纪的他却并没有随即便被剃度,而只是作为一个小善童而存身寺中。但是,令寺中僧侣和住持大为惊叹的是:这个小小孩童却不仅能够流畅贯达地诵经念佛,而且,只要是他读过一次的经卷,不用再读第二遍,便毫无遗忘。 >等到他长大到十六岁正武剃度,受具足戒的时候,他已然熟读佛经、深通律论了。至于他的业师成公和尚的佛法道行,他更是无所不学,学无不通。 >此后福海禅师便辞别师傅,迤逦西去,来到安西(今陕西西安、咸阳、渭南一带),拜谒伯达禅师,向他学习禅行妙机。在这里,他又是穷究精义,从不懈怠。时间长了,伯达禅师不禁对他的广知博识和聪敏颖悟感到惊讶。因此,就当众赞赏他说:“日后禅宗的振兴,一定会依赖福海了!福海你要努为不懈,以弘扬祖道为己任!”福海听罢,不禁心潮汹涌,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禅师的厚望。 >这之后,伯达禅师又推荐福海禅师前往赵州(今河北赵县),向鼎鼎大名的柏树子禅师学习。柏树子禅师机锋劲捷,辞理明晰。福海禅师朝夕参叩,拜请迷津,修为又提高了一个境界。 >这时,他又听说宝应寺嵩岩法师器量沉雅,唱道声高。他便又闻名而往,入室拜谒。嵩岩法师对他也颇为赏识,指点因而也就更为勤谨。于是,福海禅师的法行不知不觉中又日见进益,步步登高。 >一天,在修禅习法之余,福海禅师不禁目有所及,心有所悟,就提笔写下了一首《重九》诗。其中,有这么两句: >赖有黄花封岩顶, >又添红叶壮嵩阳。 >嵩岩法师一见,不禁深加叹服,就对大众们说:“你们可别因为福海年纪尚轻,就轻觑了他。他的修为早已高出你们许多了!日后,这嵩山法王寺,当非他莫属。”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丙子(公元1276年),福海禅师听说与嵩岩法师声名相着的复庵禅师出任万寿寺住持,便又不远千里,北上京师,前去拜谒复庵禅师。复庵禅师不久便发现眼前这位前来求学的福海禅师尽管年纪轻轻,实际上却修为颇高,便尽传衣钵,以示青睐。等到后来,复庵禅师退居齐河(今山东齐河县),又特地修书一封,专召福海禅师,命他前往嵩山法王寺住持寺院。福海禅师借口自己年未及长,学名不着,尽力推辞。可复庵禅师却认定了他,决不允退。因此,福海禅师只好接受这一重任 —— 果然应验了嵩岩法师当年的预言! >元世祖至元庚辰(公元1280年)的春天,年29仅岁,而身为嵩山法王寺住持的福海禅师,为了使已然陷入颓弊之势的礼法纲维再次振兴,特地在山中大设法会,开坛演法,宣禅弘道,丛席规矩,井井有序,四方僧俗一时齐集,天下为之震动。而福海禅师见山中寺庙日久失修,现出破败,便决心四方化缘募捐,壮大声势,显扬庙宇。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心愿得成。在修整庙宇的基础上,又广砌基地,扩建堂奥,广纳天下云游僧侣,人们争相皈依,使之成为嵩山南面的一大胜景。 >元世祖至元丙戌(公元1286年),龙门(今陕西韩城)宝应寺和汝阳(今河南汝南)香山寺争相来请住持寺宇,福海禅师就选择了香山寺,登座说法,僧众称服。在香山寺,福海禅师除了弘法讲说之外,还勤勉有加,朝课夕读,颂念研习,从不懈怠。而偏偏寺庙建筑在山颠峰顶,用水吃喝十分难艰,依赖天降大雨。福海禅师到来之后,凭借着自己的恒心与毅力,坚持担水上山,从不中断。因此寺僧争相劳作,往返涧底山顶,挑水不止,使得寺中水源充足,贮存给用,从无艰涩。 >就这样,福海禅师在这高高山颠之上的香山寺,一呆就是十二年,直到元成宗大德丁酉(公元1297年)方始离开。 >第二年,(公元1298年),福海禅师来到泰安灵岩寺。刚到寺院,福海禅师不禁为眼前的雄伟景象所深深打动,脱口赞叹道:“危危乎悬崖高岩,名不虚传!”然后,他便遍召工匠,凿平路途,修整殿堂,粉刷佛像,使得破旧、衰败的庙宇转瞬之间,放射出金碧辉煌的光彩来,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为之一新。 >到了元成宗大德壬寅(公元1302年),福海禅师又南下南阳(今河南南阳),游历丹霞山。却发现山中古刹,几为灰烬;而郡府之北的一片宽广的荒山野岭,原本是寺中田产,现在却荒芜不堪,荆棘遍生。而那些失落无依的僧侣,竟然就风餐露宿,野外其中。福海禅师一见,不觉大发感叹,恻隐之心涌动,就倾尽私囊,准备重建寺院,以供那些野居穴处的佛门同道居栖。但是,他自己的积蓄毕竟十分有限,而事情又迫在眉睫,不是旷日持久的化缘所能解救燃眉,于是,他便率领众人,自己挖地整基,伐木搭庵,以至手足胼胝。最后终于搭成几间佛庵,供僧人们栖止。众僧亲眼目睹,无不感念非常,心不能已。 >就在这时,朝廷传下圣旨,钦召福海禅师入住万寿禅寺。福海禅师就只好告别诸位贫苦僧侣,北上大都(今北京)。 >成宗大德乙巳(公元1305年),皇恩浩荡,特别赏赐福海禅师金元宝一万五千缗;而其他仰慕已久的王公贵戚,也各有捐赠,又达二万缗之多。而福海禅师却并不为这些钱财所动,更不将它们私肥腰囊,而是将它们尽行散去,普济穷困之人。>元武宗至大己酉(公元1309 年)的正月,寿高六十八岁的一代大师福海禅师圆化西归。在他圆化之后,灵骨分别埋葬在飞灵岩寺、香山寺、法五寺和丹霞山寺。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福海(少年佛徒)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专家点评] 唐李邕 灵岩寺颂并序碑

    [专家点评]唐李邕灵岩寺颂并序碑此为唐李邕的“灵岩寺颂并序”碑。此碑在史书上多有著录,最早见于宋赵明诚《金石录》,该列有李邕书碑17通。碑文前半部分为序,以散文的形式记叙了灵岩寺自晋法定禅师建寺至唐开元年间立碑时的兴废。体现了李邕行书书法笔力遒劲舒展、险峭爽朗的特点。李邕字泰和,广陵江都人。因官至北海郡太守,故又被称为“李北海”。

  2. 灵岩寺的小木鱼

    灵岩寺的小木鱼在灵岩寺法物流通处我得到一个小木鱼,将它平放在我的手掌上也只有掌心那样大,托在掌心左右端详爱不释手。小山枣在县城王家山野生长着一种小山枣,落叶乔木,小枝成之字形弯曲。7月份王家山的枣树枝梗劲拔,翠叶垂荫,朱实累累。大河、小河在这个县城民间有种昵称把汉江叫大河,小河就是旬河。

  3.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听说红螺山资福寺是专修净土道场,大师便于26岁辞别师父,独自前往。这年10月入念佛堂念佛,沐浴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光明雨露,大师的净业大有长进。30岁,大师到北京龙泉寺为行堂。31岁,大师住于圆广寺。事情结束后,大师仍然南归,住于法雨寺藏经楼。民国11——15年间,不断增加扩大,又在中华书局印行,题名为《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4. 道鉴:若有若无

    释道鉴,姓冯氏,吴郡人。冯生问明,原来就是道鉴和尚,于是二人经常相互往来。不到一年,冯生奉命往东越任县尉,正在准备行装,道鉴前来向他告辞。“这寺里没有名叫道鉴的。”于是他独自游览寺庙,走到西庑下,忽然看见墙壁上画着一位和尚,与道鉴的面貌毫无二致。冯生稍定一定神,只见墙上道鉴画像旁题道:“冯氏之子,吴郡人。十岁时学佛法,以道行闻名天下,卒年七十八。”关于道鉴大师的来历还有一说。

  5. 福海(少年佛徒)

    福海禅师,字普耀,俗姓杨,是元朝泰安灵岩寺的高僧。福海听罢,不禁心潮汹涌,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禅师的厚望。复庵禅师不久便发现眼前这位前来求学的福海禅师尽管年纪轻轻,实际上却修为颇高,便尽传衣钵,以示青睐。福海禅师借口自己年未及长,学名不着,尽力推辞。>就这样,福海禅师在这高高山颠之上的香山寺,一呆就是十二年,直到元成宗大德丁酉方始离开。福海禅师就只好告别诸位贫苦僧侣,北上大都(今北京)。

  6. 道鉴(若有若无)

    释道鉴,姓冯氏,吴郡人。冯生问明,原来就是道鉴和尚,于是二人经常相互往来。不到一年,冯生奉命往东越任县尉,正在准备行装,道鉴前来向他告辞。>“这寺里没有名叫道鉴的。”于是他独自游览寺庙,走到西庑下,忽然看见墙壁上画着一位和尚,与道鉴的面貌毫无二致。>关于道鉴大师的来历还有一说。据说在苏州城西二十多里,有座灵岩山寺,寺中西北庑下画有一位梵僧图像,那就是道鉴大师。以菰蒋叶角包黍米,吴人称为茭粽。

随机推荐

  1. 真凭实据造句_真凭实据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真凭实据zhēnpíngshíjù真凭实据的意思和解释:确凿的凭据。真凭实据的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个安分良民,人家说我私贬...,都是仇扳,没有什么真凭实据。”真凭实据的例子处理任何案件,都必须有~。真凭实据造句没什么真凭实据;这都是道听途说而已。John’sgradewasmuchhigherthanusualandhemighthavecheated,buthisprofessorgavehimthebenefitofthedoubt.检验时“务要从实”,同时尚需了解被害人生前的

  2. 中国早期油画的流入及鉴藏与投资决窍(下)

    中国早期油画的流入及鉴藏与投资决窍(下)二、中国早期油画的投资诀窍中国早期油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美术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收藏和研究中国早期油画可以填补我国这一特殊时代的艺术断层与缺憾。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海内外艺术机构以及企业家、收藏家的一路追捧,中国早期油画的投资不断升温,屡创佳绩,越来越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同。

  3. 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在安史之乱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955年十一月初九,唐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安史之乱”就此拉开序幕。在叛乱爆发之初,安禄山取得了完全胜利,叛军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相继攻占了汴州(今开封)、洛阳,兵锋直逼京师长安的门户——潼关。然而就在安禄山以为自己所向无敌的时候,他的后方却遭到了组织松散但范围广泛的义军攻击。领导这些义军的是两个堂兄弟,哥哥为常山太守颜杲卿,弟弟为平原太守颜真卿。由于安禄山带着主力部队

  4. 刘备之死:刘备多少岁死的?

       刘备多少岁死的?  刘备(公元161年7月16日—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

  5. 梦见妈妈买饺子

    周公解梦梦见妈妈买饺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妈妈买饺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做什么梦预示著会倒霉 -风水

    不可否认,预示不好的梦还真不稀奇,陈鹏解梦这里要说的是经常做的梦境,如果在一个月能做两次以上的,就算是很多的了,那么,哪些梦境越做霉运越足,预示会越来越衰呢?做什么梦预示著会倒霉第一名:梦见自己七窍流血。这类梦境基本都是健康预警,梦里发生部位越接近心脏越危险。头部反而只会呈现出感冒发烧发晕等症状。这种梦预示得很明显,夫妻感情危机明显。陈鹏解梦以为,家庭和睦,才是天下和谐的基础。

  7. 且乐生前一杯酒下一句

    且乐生前一杯酒下一句且乐生前一杯酒下一句是:何须身后千载名原文:《行路难三首》作者:李白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

  8. 梦见情人结婚

    周公解梦梦见情人结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情人结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当众洗澡

    周公解梦梦见当众洗澡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当众洗澡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王语嫣离开段誉,金庸破心中执念

    在王语嫣身上,依靠了好多昔时金庸吃力恋夏梦的影子。段誉吃力追王语嫣,梦寐以求辗转反侧,有点像昔时的金庸。和王语嫣心有所属一般,夏梦已经娶亲,和老公的关系很好,金庸襄王有梦,夏梦神女无情,一年多后金庸怅然脱离。金庸和他的女神的告别,有点雷同张学良,只不外他的告别在书中,让王语嫣亲手推倒了石洞里的玉像,金庸破了心中执念,和本身的女神挥手道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