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网上展馆]彩笔华滋意态新------张大壮近现代张大壮花卉近现代张大壮对虾近现代张大壮山水册页(之二)近现代张大壮山水册页(之一)近现代张大壮端午近现代张大壮桂鱼近现代张大壮河塘近现代张大壮荷花近现代张大壮荷花小鱼近现代张大壮荷花鸭子近现代张大壮牡丹近现代张大壮山水近现代张大壮松鼠图近现代张大壮岁寒三友近现代张大壮对虾中国花鸟画的没骨画法自清初恽南田创始以来,师从这一画派的代不乏人,致有“常州派”之称。
[网上展馆] 彩笔华滋意态新------张大壮
近现代张大壮 花卉
近现代张大壮 对虾
近现代张大壮 山水册页(之二)
近现代张大壮 山水册页(之一)
近现代张大壮 端午
近现代张大壮 桂鱼
近现代张大壮 河塘
近现代张大壮 荷花
近现代张大壮 荷花小鱼
近现代张大壮 荷花鸭子
近现代张大壮 牡丹
近现代张大壮 山水
近现代张大壮 松鼠图
近现代张大壮 岁寒三友
近现代张大壮 对虾
中国花鸟画的没骨画法自清初恽南田创始以来,师从这一画派的代不乏人,致有“常州派”之称。但其传承者多是亦步亦趋,少有出蓝之作,至清末民初更是日趋柔靡,无复南田清逸之气了。直至现代海上画家张大壮先生,才使得这一画派呈现中兴气象。
张大壮,字养初,号养庐,别署富春山人,1903年生于杭州的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受其父张砚荪及三舅父章太炎影响,喜爱书画。1917年,张大壮随父到上海定居,先后从李汉卿、汪洛年学画恽派花卉及山水,并跟随老9币帮助犹太富商哈同管理古代书画文物。19岁时来到著名收藏家庞莱臣府中担任虚斋书画藏品管理工作,前后长达近10年之久。在虚斋的经历,对张大壮日后的绘画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在虚斋所见名迹不下千余件,对此心印极深。庞氏对其十分器重,耳提面命之余让他逐件临摹所收名画,使张大壮的绘画及鉴赏水平大为长进。尤其是对各家的笔墨技法的掌握上,更是如同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各派画风靡不精解,从而指挥如意。其时,张大壮喜临恽南田的花卉和四王的山水,尤其是仿南田画风足可乱真,当时由他补画的一开仿恽南田的樱桃册页竟无人识破,甚至还骗过了吴湖帆,被其当作真迹收入。
28岁时,张大壮因健康原因离开了虚斋。从此他凭借从虚斋习得的一手硬功夫,卖画以济衣食,走上了专业画家道路,并曾执教于中华文艺书画学院、行余书画社。到40年代中期,张大壮的花卉画已有一定名声,与唐云、陆抑非、江寒汀并称为“海上花鸟画四大名旦”。
张大壮真正形成艺术风格是在解放以后。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张大壮被聘为画院的首批画师,每月有80元的车马费,这使他结束了清苦的卖画生涯,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和良好的创作环境。当时,官方强调绘画要表现生活,于是中国画家们走出了书斋画室,深入生活进行写生创作,从而涌现了一批新中国画,出现了以江苏画家傅、钱、宋、亚为代表的新山水画派,以海上花鸟四名旦为代表的新花鸟画,以浙江方增先等为代表的浙派新人物画。这些画作以传统的笔墨结合写生来表现新的生活内容。张大壮作为新花鸟画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作品艺术性和现实感的结合上做得相当成功。尽管由于体弱多病,他无法像其他同行一样去行万里路,但却也有几次去郊县乡间写生的经历,这种目的性极强的写生活动使画家对传统意义上的“师造化”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张大壮结合自身画风特点,选择了为人所常见但不常入画的蔬果鳞介作为其创新变法的主要题材。这些东西形体不大,结构也不太复杂,适合简笔写意,既有一定的传统渊源,又具现代生活气息,正是适合张大壮自身条件的好画材。于是晚年的张大壮在南田没骨法的基础上,化工为写,使他笔下的鳞介、蔬果、花卉等跃然纸上,无不给人以崭新鲜明的印象,被喻为“当代都市田园画家”。1974年,他的三幅蔬果花卉画印上挂历,赢得一片赞誉,遂有“现代恽南田”之称。
张大壮一生画学大略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为学习阶段,这时期的作品存世很少,现在已很难见到。中期为仿作阶段,这个阶段他还是以临摹、背拟为主,尚未形成个人面目。在这个时期,张大壮以卖画为主要谋生手段,有一定数量作品存世。后期为变法出新阶段,从50年代开始直至1980年其去世为止。这一阶段是其成熟期,作品既多且美,目前市面上的仿作也多以此时期风格为主。
张大壮的绘画主要分花鸟、山水两类题材,但其主要成就体现在花鸟画上。其花鸟画主要宗法恽寿平、华喦,并上溯黄筌、徐熙,妍丽清润,骨秀神清。他的花卉常见的有牡丹、芍药、荷花、菊花、紫藤等,尤以牡丹最具特色。张大壮的花卉脱胎于恽南田的没骨法,但用笔比南田泼辣多变,用色也更为鲜艳浓丽,把恽氏的“没骨渲染”演变为“没骨点染”,比恽氏更多一些世俗气息,整体气氛要比恽氏热一些。如以他最为拿手的牡丹而论,他在细心观察写生的基础上根据花卉的结构大胆落笔,以没骨写意法用中锋挥洒出花形,再辅之以点染皴擦,融山水画法于花鸟画之中。设色则更具匠心,敢用艳丽的洋红、粉紫、橙黄等色来表现色彩斑斓的五彩牡丹。他的牡丹活色生香,秀美娇嫩,含烟弄雨,在甜俗的海派画风中成为一枝艳而不俗、清奇淡雅的奇葩,为他赢得了“张牡丹”的雅誉。对此,张氏曾不无自负地宣称:“我这颜色没有别人能调得出来!”而他笔下的芍药则清丽幽雅,如昆山之玉,莹洁秀美。至于写荷,红荷浓酣静艳,白荷粉润莹碧,含露欲滴,常配以游鱼、荇藻之属,更见生机。画菊则老笔纷披,水墨清华。他变恽南田的工笔渲染为写意,更注重笔墨本身的审美情趣。除取法南田以外,张大壮另有一路取法八大、青藤、白阳等人的水墨花卉,野逸清放,别具一格。这类画多以荷花为主,用笔放逸,一改南田没骨花卉精雕细刻之习,纯以信笔为之,随心所欲,少有羁绊,笔墨十分简洁,往往寥寥数笔以草书笔意勾取花形,枝干用笔更显绵里裹铁、柔中见刚之感,荷叶则用破袈裟法大笔侧锋抹出,水墨淋漓,一片天机。比之设色没骨花卉,更显素淡雅洁。张大壮的翎毛以画眉、黄莺、鹌鹑最为典型,取法于新罗山人的干笔皴擦技法,皴后再以淡彩渲染,使鸟羽有一种沙溜溜的韵味,给人以鲜润温和之感。
花鸟以外,蔬果是张大壮绘画创作的另一个类型的艺术形象。张氏的蔬果近法陆廉夫,远学恽南田,更多的则是参酌写生,以自己的理解来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他善画西瓜、水蜜桃、西红柿、卷心菜、蚕豆等市面上常见的蔬果品类,在用笔、用水、用色上则独具匠心。在画色彩较单调的蔬果时,他往往追求用笔用色上的变化。一支柔毫,勾点结合,毫锋时正时偏,积色破色互用,一笔之中能蕴涵几种颜色,使原本色彩平淡的对象能在平实中见变化。而画色彩丰富的种类时,则在层层敷染中注意互不相犯,色墨无碍,使之有清新润泽、活色生香之感。这些蔬果在张大壮笔下不仅形色俱佳,更能使人如闻其香,见之垂涎。据说当年颜樑等西画家见到张大壮的蔬果图,无不为之拍案叫绝。因为张的蔬果画造型准确,色彩生动,与西画水彩静物写生有一定相通之处。但张大壮淋漓多变的笔墨,使他的蔬果生机盎然,比之水彩写生更胜一筹。张大壮选择蔬果为主要题材,有着他自己的考虑:首先是时代的变化、社会环境的转变,使他不必再拘于古人陈法,而试图创新;其次是他常年病弱,体力不胜,适合作轻快简洁的小品之类;其三是因为晚年应酬增多,时间较紧,必须出手快捷,以膺所求,而蔬果恰能使他明快轻灵的长处得以发挥。
至于鳞介则是张大壮得以名声大震的重要绘画题材,大写意的明虾、带鱼、黄鱼等面目独特,尤以明虾最为著名,堪称“海上一绝”。据说张大壮选择明虾为主攻题材,是为了和北方齐白石的水墨河虾一争高下。他的明虾以没骨法写之,用笔变化极为丰富,勾写点染相结合,以汁绿点染虾身,成功地表现出透明润泽的质感,虾脑以朱标点破汁绿,再加一笔浓墨虾枪,更见提神醒目,虾体的鲜嫩肥硕跃然纸上。张大壮画明虾用色彩造型,有着很高的技巧,就画技而论,要难于白石之虾。张氏明虾的用色、用水十分微妙,后学者难以望其项背。曾见效颦之作多件,用色非脏即腻且形态僵死,与张氏真迹相较,不啻天壤。张大壮的明虾堪称前无古人,与齐白石的水墨河虾可谓艺苑双美,体现了张大壮生前强调的“手头上不能让人”的绘画原则。
带鱼是张大壮鳞介作品中的又一创作之品。他曾别出心裁地用真带鱼的鱼鳞作颜料来画带鱼丰收的景象,这种举动在以因循旧法为尚的中国画家中是极为难得的。他还曾把戏笔所写的一个草书“之”字顺势画成一条东海带鱼,可见其对于这种题材的熟稔已到了心手两忘的境界。带鱼这一原本并不甚入画的海产在张大壮笔下竟能化腐朽为神奇,饶有趣味,足见他创新能力之强。他甚至还曾把大饼、油条等日常食品入画,以娴熟多变的笔墨技巧把这些东西刻画得韵味十足,引人喜爱。
张大壮存世作品除花鸟画以外,还有一部分山水画。他的山水早年主要宗法四王,并上溯董其昌及宋元。他对四王一路的功力型正规画心印尤深,尤以仿王时敏最为擅长。晚年的山水直接取法于董其昌,并兼法倪云林和八大,逸笔草草,多以墨笔小品为主,意境萧散,平淡天真,一如他淡泊无求的内心,深得陆俨少先生赞赏。
张大壮的绘画大致分两种面貌:在60年代前以传统风格为主,花卉学南田,山水法四王,翎毛多取法于新罗山人;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自立面目,跳出了南田的窠臼,以写生为主,兼取青藤、白阳、八大笔意,老辣放逸。张大壮的用笔于轻软中含有一种糯性的骨力,使他的画能做到无骨而立。更令人称绝的是他的用色,设色鲜活润泽,淡雅、浓酣各得其妙,有一种水汪汪的晶莹之感。笔迹轻松透气,含蓄自然,为一般画人所难以企及。陆俨少、陆抑非曾评价张大壮是当今画家中唯一有仙气之人,这种仙气反映在他的画上便是一种清雅淡泊的意境。张大壮的花鸟画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海上花鸟四名旦的其他三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与唐云相比,虽缺乏劲健的骨力和旺盛的气势,但自然含蓄过之,不像唐画时有刻露之弊。比之江寒汀,则在格调上要高出一筹,用笔也要一得多,松得多,不似江画一味偏甜,气局略小。较之陆抑非,虽缺乏一种朴茂的生命张力,但灵动清新的韵味却为陆所不及。就艺术风格而论,张大壮是四家中最具创新能力的一家,他的蔬果、鳞介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体现出一种城市平民化的现代感,在艺术和生活两者的结合上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就画技而言,张大壮是四家中最擅用色的一位,深处如泼,浅处若无,虚实变化,水灵润泽,可谓南田以后第一人。张大壮先生根据时代特征,巧妙地将恽南田的“没骨渲染”发展成为“没骨点染”,最后发展为“没骨写意”,这是他的变法成功之处,是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和贡献。他的绘画为中国画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给后人以启迪,这也是张大壮绘画的真正价值和历史意义所在。
张大壮除绘画以外,对于书法篆刻也颇有造诣。他的书法取法孙过庭,用笔腾挪顿挫,柔中带刚,同时也善篆隶。篆刻初学浙派,后又参以明清诸家,于苍劲中含秀丽。早年虚斋所用收藏印章多出其手。晚年画作用印多为自刻,鲜用他人所治。
在艺术品市场上,张大壮的作品很早就已流通。民国时期他就以卖画为生,由于他的作品雅俗共赏,故销路不错。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市场兴起以来,张大壮的绘画更是收藏者所搜求的对象。1993年,张大壮的《玉树文禽》轴以25652元在朵云轩首场书画拍卖会上成交。近几年,张大壮的作品住市场卜升值较快,从20世纪90年代的一平尺数千元升到现在的2.5万元左右。尤其是他的设色花卉、明虾、蔬果等典型题材更是抢手。2005年,张大壮的一套书画集锦册页在上海上美秋拍上拍得55万元,刨下张氏作品的最高价纪录;《莲塘清趣》轴在西冷秋拍上以22.31万元成交;《牡丹富贵》轴以13.3万元在朵云轩秋拍拍出。目前张大壮的画价已由原来的第三板块跃居第—二板块,其大幅精品一般能拍到20万元以上,一般作品在数万元。随着对海派绘画研究的深入,海上花鸟四名旦的作品正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青睐,近两年来升值幅度很大,尤其在上海和浙江的艺术品市场上更为抢手。可以预计,张大壮作为四家中极具功力和个性的一位名日_,其作品身价正在稳步上升之中,尚有相当的后市升值空间,值得藏家关注。
——谢靖宇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