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赫斯战后生活是什么样的 赫斯最后是怎么死的

监狱生涯>1945年10月8日,赫斯与其他战犯一起被五花大绑,押到纽伦堡进行审判。1946年10月1日,赫斯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1947年7月,赫斯被转移到西柏林的施潘道盟国军事监狱,编为第7号囚犯。随着1966年10月施佩尔等人的释放,作为施潘道监狱仅存囚犯的赫斯成为"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施潘道监狱由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各指派1名监狱长共同管理,各组织30名卫兵轮流看守。有关的经费全部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 承担。>>从1960年10月到1984年,纳税人为此共付出2650余万德国马克。赫斯的监狱生活是有规律的:早晨7点醒来,起床,洗漱,早餐,阅读;散步,晚餐;大约在晚上22点,眼镜被摘掉,同时熄灯。根据通信与探视条例,赫斯获准阅读指定的3份德文报纸,每月可由家人提供4本书籍作为读物,1978年起室内备有1台电视机。不过,赫斯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仍然是有限的。因为赫斯不得收听新闻广播或收看有关当代历史的节目,有关第三帝国、纽伦堡和施潘道的报刊与文章事先被删剪。赫斯获准每个星期与家人来往信件各一。篇幅均不得超过1300字,且来往信件均需经过监狱长检查;每个月接受家人1名探视一次(12月份有两次),时间不得超过1个小时,且每次探视必须提前2个星期向狱方提出申请,由监狱长审核批准或予以拒绝。沃尔夫·赫斯一家长期为争取释放赫斯而努力,赫斯则声称自己不会请求宽恕,因为“对我来说我的名誉比自由更为重要”。>>遇害身亡>为了让赫斯能够在狱中“安享晚年”,各国 ... 还特别为他在施潘道军事监狱的花园里盖了一间小的避暑别墅。屋子里的陈设很简单:几把椅子,一张桌子,一张用来睡觉的木质长凳还有一盏可供赫斯读报纸的油灯。>每天都有专门的医生和护士来给他做身体检查。由于那时的赫斯已经是高龄了,医生们还为他制定了一个代码为“自相矛盾”的应急方案。也就是在赫斯病危或遇到不测之时,就会启动这套方案,对他进行特别护理。>赫斯所在的施潘道监狱由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美、苏、英、法四国士兵轮流看守。1987年8月是美国士兵的执勤月,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平静如往昔。8月17日这一天,赫斯吃饭午饭之后,要求看守他的狱卒让他到别墅外面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但没过一会儿便独自进了他的小屋。然而大概在下午3点的时候,监狱警报突然拉响,“自相矛盾”应急方案也真的派上了用场。>>在1997年底之时,施潘道监狱的前狱长尤金·伯德同俄罗斯新闻报记者和当年执行“自相矛盾”应急方案主要的护士阿卜杜拉赫进行了一次会面。>阿卜杜拉赫回忆说:“那天,我接到了提前安置好的应急 ...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赫斯出事了。然后,我急忙奔向了施潘道监狱,那时的施潘道监狱门口已乱作一团。开始的时候,尽管看守的士兵都认识我,也知道我是经过授权可以自由进入那里,但他们却不让我进去。经过一番争执,他们终于把我放进去了,那时的我已经来不及同他们生气,飞一般的向赫斯的别墅跑去。当我推开门时,发现看守赫斯的士兵约旦在赫斯身上按来按去,动作非常的奇怪,明显那不是在为赫斯做心脏 ... 。于是,我急忙把约旦推开,但那时的赫斯已经停止了呼吸,只见一根绳子像一条蛇一样紧紧地缠绕在他的脖子上面。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只要病人有一线生机,我都不会放弃。所以,我把绳子从赫斯脖子上解开之后,一边按照‘自相矛盾’应急方案对他进行抢救,一边喊身旁的约旦来帮我。但是他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只是向我喊道:‘没有用了,这个老鬼已经完了’。结果,‘自相矛盾’应急方案以失败而告终。没过一会儿,赫斯的尸体便被人抬到了英国军事医院。”>1987年8月17日晚间,一份官方声明震惊了整个世界: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用一根电缆线在狱中自缢身死,终年93岁。 消息传出之后,赫斯的儿子立即打来 ... 询问内情。施潘道监狱的前狱长尤金-伯德便把他请到了施潘道监狱的办公室,告诉他到底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调查人员称,当赫斯散完步之后,便独自进了他的小别墅。进屋之前,他告诉士兵约旦不要跟着进来,他要小睡一会儿。守卫他的约旦在外面呆了大概有半个小时,突然觉得事情不妙,于是急忙推开房门。没想到映入他眼帘的竟然是这番景象:只见一根电缆绳挂在一个窗子上,赫斯把头伸到里面上吊 ... 了。>死亡真相>官方宣称:1987年8月17日,赫斯在于柏林施潘道军事监狱内的小别墅上吊 ... 身亡,享年93岁。不过当时赫斯的脖子上有绳索多次缠绕过的迹象,勒痕呈平行状,因此有不少人认为赫斯的死并不单纯。>赫斯死后,他的家人便要求律师让施潘道监狱将所有赫斯的私人物品交出来,其中包括赫斯的笔记本。然而,施潘道监狱和赫斯呆过的小别墅早已被夷为平地,赫斯所有的私人物品也跟着消失的无影无踪。据当时掌权的部门称,他们是为了防止纳粹势力余孽借机兴风作浪才把它们拆除的,赫斯的家人可以带走赫斯的尸体。>在对赫斯进行公开验尸时,英国法医詹姆士·卡梅隆证实了赫斯用电缆上吊 ... 的说法。阿卜杜拉赫说:“这是绝对是一个谎言,因为我看见电缆绳当时仍然连在插座上面,赫斯脖子上的那根绳子绝对是别人从外面带来的。”而赫斯的家人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当赫斯的儿子强烈要求要对赫斯进行第二次验尸的时候,于是赫斯的尸体被运到了慕尼黑。慕尼黑法医学院在1987年8月21日对赫斯进行了第二次验尸。专家发现:死者脖子上有绳索多次缠绕过的迹象,勒痕呈平行状,没有任何 ... 痕迹,实属谋 ... 。而赫斯的儿子沃尔夫-赫斯也说:“我对第二次的验尸结果深信不疑。因为这年,父亲可能被特赦出狱。在1987年春天的时候,父亲曾告诉我:“苏联人准备放我出去,但英国人却准备 ... 死我。”的确,多年来,国际社会一直呼吁四国 ... 以人道主义精神将赫斯释放,但都遭到了苏联的反对。但是,1985年苏联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莫斯科放出消息称他们可能会将赫斯释放。接着在1987年4月,德国的各大报纸纷纷报道称,戈尔巴乔夫已经正式承认,赫斯即将迎来自由的人生。>>在赫斯死亡之谜的调查上绝对有很多的顾忌。赫斯,作为一个纳粹的创始人,在德国右翼分子当中的影响力非比寻常。1946年9月下旬,法庭继续对赫斯进行审讯。当赫斯否认自己有罪时,一位美国律师站起来,展示了一张纳粹组织的系统表,这张表表明:希特勒的指定接班人首先是赫斯,然后才是戈林。>报道称,即使赫斯当时真的万念俱灰,根本不可能将自己吊死。因为当时的他已患有软骨病,根本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甚至连扣衣扣、系鞋带都要别人帮忙。所以,这样的人怎样怎么可能拉断一根粗长的电缆,再把它打结,把它套到自己的脖子里去呢?慕尼黑法医学院的病理学教授沃尔夫冈·史潘曾说:“如果死者是上吊死亡的,那么绳子在拉紧之后,脖子上的勒痕的方向一定是朝上的,但我们发现死者脖子上的勒痕却呈平行状。我敢打赌,死者决不是因 ... 而死亡。”>赫斯被关押了长达42年之久(1945年5月—1987年8月17日),他是关押时间最长,也是级别最高的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战犯。>飞英之谜>赫斯单独驾机飞英之谜的真相究竟如何,人们很可能要到英国档案公布于世之后才能知晓。然而,英国封存的审讯赫斯的有关档案,至今未对外开放。>相关书籍>有关赫斯的主要英文出版物有:里斯编《鲁道夫·赫斯事件》,詹姆斯·利瑟著《鲁道夫·赫斯:未被邀请的使者》,约瑟夫·赫顿著《赫斯其人及其使命》,道格拉斯·汉密尔顿著《使命的动机:赫斯飞英的内幕故事》,尤金·伯德著《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和沃尔夫·赫斯著《我的父亲鲁道夫·赫斯》等。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赫斯战后生活是什么样的 赫斯最后是怎么死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哈萨克斯坦为什么要迁都? | 地球知识局

    南部历史名城阿拉木图至今仍是该国,乃至整个中亚最繁华富庶的城市,不仅是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中心,还承担着中亚金融中心的重任。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当时地广人稀,少量的游牧民基本无法阻挡如日中天的俄国人,很快被纳入了沙俄广袤的领土中。

  2. 柏林墙的倒塌既是冷战的客观结果,也是明确反应了人心所向

    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全世界的媒体几乎都对此隆重报道。柏林墙的建造,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产物。冷战导致了世界的分裂,也导致欧洲的分裂,尤其是德国的分裂。二战之中,德国战败。对德占领前,这些分歧未能解决。有鉴于此,美国人决定停止从占领区起运一切物资赔偿。英美利用空投向西柏林250万居民供应生活物资,苏占区反而受害更大。

  3. 在现代,两个国家可以合并成一个国家吗?这国就是合并出来的

    在现代,两个国家通过和平的方式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国家也是有的,比如坦桑尼亚,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两国自愿合并成一国,这样的操作往往会使得两个国家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带来凭借一个国家所不能够得到的收益,可以说,两个国家合并为一个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益的。

  4. 卡累利阿与芬兰、俄罗斯之间的恩怨情仇

    就是这个卡累利阿却一直是芬兰与俄罗斯争夺的焦点,承载着芬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始终是两个国家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芬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恩怨情仇,可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而且苏联表示愿意给三倍于卡累利阿地峡的领土作为芬兰的补偿。这个承载着芬兰与俄罗斯之间恩怨情仇的卡累利,或许永远留在了俄罗斯体内。

  5. 这才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一直互怼的原因

    而俄罗斯属于斯拉夫人。但东斯拉夫不仅仅是俄罗斯,还包括了乌克兰人跟白俄罗斯人。基辅现在是乌克兰首都,所以东斯拉夫人的根其实是在乌克兰。俄罗斯这个词可以说是从基辅罗斯发展而来的,所以占据基辅的乌克兰虽然被称为小俄罗斯,但他们不想做小了,他们认为自己占有基辅,就更有资格继承这个词。这跟中国的中原人宣称他们才是正宗是一样一样的。

  6. 关于世纪灾难「 ”切尔诺贝利”,这20个事实你却未必知道

    为了掩盖事故,苏联将此地变成了保护区。

  7. 同属斯拉夫人,波兰与俄罗斯为什么却成了世仇?

    波兰和俄罗斯作者:晚曙编辑:Thomas当说起波兰的历史,一个不得不提的国家就是他的邻居—俄罗斯。本同属斯拉夫人种的两国,在今日却成了著名的一对世仇。自2010年开始,先后有波兰总统专机在卡廷森林坠毁;后有波兰高调宣布北约军队进驻波兰,并在波兰部署针对俄国的反导系统;又有波兰...拆除境内的苏联时期的纪念碑,和今年拒绝俄罗斯参与二战胜利纪念日的活动,两国间的关系又降到了冰点。

  8. 史上最惨烈核灾难:9万人受辐射死亡,为何离最近的3人反而幸免?

    据统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20年来,陆续有9万人受辐射死亡,数十万人患癌,大多数辐射致死者都来自普里皮亚季和清理废墟人员。图:切尔诺贝利三勇士那些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很远的人,很多都受到辐射死亡,最早一批靠近辐射中心的消防员,也大都牺牲,为何离最近的巴拉诺夫3人,反而幸存下来了呢?

  9. 苏联为什么会塌台?超级大国甚至无法制造耐穿的鞋子

    在两上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冲突中,核战争似乎迫在眉睫。198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宣布苏联是一个邪恶的帝国。但是在1985年,苏联选择戈尔巴乔夫作为他们的新领导人。他愿意批评苏联的经济,并充分意识到它的缺陷。改革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是苏联经济转型所必需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经济政策为他赢得了西方的信任。

  10. 一无是处还是功勋卓著?叶利钦到底有着怎样的功过是非?

    但执政10年之后,叶利钦却深受俄罗斯民众痛恨,而且和戈尔巴乔夫一道,成为俄罗斯民众心目中最无能的领导者。叶利钦的成功,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不过令人尴尬的是,叶利钦的年龄和智商完全不成正比。这种天真的想法,让叶利钦一度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仅仅用了一个任期5年时间,叶利钦的支持率便跌到了11%的历史最低水平。讽刺的是,叶利钦这一走投无路之下的决策,反而成为其执政生涯的最大亮点。

随机推荐

  1. 咸丰跟恭亲王奕䜣关系怎么样?咸丰生前重用他为何死时却不任命他做顾命大臣?

    咸丰生前重用他为何死时却不任命他做顾命大臣?在咸丰皇帝去世后,奕联合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以肃顺、载垣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被全部拿下。奕上书请求咸丰将静贵妃晋封为皇太后。如今咸丰贵为皇帝,而抚养他长大的母亲又病重,静贵妃理所应当得到晋封。咸丰对此事大为光火,他以“葬礼多有疏漏”为理由,干脆地撤销了奕军机大臣等职务。而奕则被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外。

  2. 图为:古埃及发现的皇室女子墓

    王室女性在埃及吉萨高原的一个墓地中发现了一座距今4300多年的坟墓,里面有一位名叫赫特佩特的女性。[了解更多有关古埃及发现的信息]墓画墓中保存完好的壁画,包括这张展示鱼和其他物品的图片,赫特佩特坐在最左边。屠宰了一头牛在这幅来自赫特佩特墓的绘画中,三名男子似乎正在屠宰一头牛。这座古墓是由埃及最高文物...会秘书长莫斯塔法·瓦齐里领导的一个考古小组最近发现的

  3. 贪声逐色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ānshēngzhúsè【解释】贪爱歌舞,追求女色。形容生活放荡。【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贪声逐色”

  4. 李字开头的诗句

    年十五为李锜妾。22、李下不得整冠,瓜田岂可纳履。

  5. 因缘果报不是巧合

    如果仔细思惟,你就会发现,因缘果报无处不在。还记得小时候我喜欢打火把“黄鳝”。就是制一个弹簧竹夹,在初夏的夜晚,黄鳝出来歇凉时,就打着火把去夹。我们举起火把,看到黄鳝在水田里一动不动,就用夹子夹它的颈部,让它失去反抗力。后来父亲见我读书不努力,就反对我津津乐道的打火把“黄鳝”。我成年了,自己不小心患感冒,但自己不好好医治,反而成天喝酒烫火锅。

  6. 史话0 87 美国归正教会

    教会名称,有很长时间用「北美洲荷兰新教归正教会」,于1819年改用「美国荷阑归正教会」,而于1867年改为「美国归正教会」。在此顺便想提...北美洲的台湾省基督徒与荷裔为主的美国归正教会的一段机缘。后来参加美国归正教会的,有新城、纽约台湾省基督教会、芝城台湾省社区教会、长岛及波士顿台湾省基督教会等。

  7.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留小胡子?

      说起日本人,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我保证,你第一印象肯定是那撇标志性的方块胡,正如周星驰的经典台词说的,「你是那样拉风的男人,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茬子,都深深迷住了我……」  在现实中,抗日时期的日本人确实喜欢留小方块胡,这个并不假。...

  8. 腾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腾”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腾”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民怨沸腾——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热血沸腾——比喻 *** 高涨。 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9. 会唱歌的金香木花——孟加拉传说

    可怜的苏拉达天真地相信了她,而且,完全依靠着她。六位皇后非常妒嫉苏拉达。她告诉国王,苏拉达生了一篮子老鼠、小猫和小狗。可怜的苏拉达无比吃惊,以至于昏了过去。最年长的皇后普里姆拉达获悉国王这一命令时,欣喜若狂,她急忙把这个决定向分娩后身体还很虚弱的苏拉达宣布了,苏拉达悲伤至极。一到长着金香木的后花园,看到树上八朵可爱的花,国王非常高兴。由于被领到国王的面前,苏拉达吓得直发抖。

  10. 秦始皇一生在追求长生不老药,若他真的得到了,会发生什么呢?

    这样的事,想想都让人觉得非常的激动,但可惜的是这一切并不会成为真实的现实,秦始皇得到了长生不老药,不仅不会统一天下,还有可能会磨灭我们现在的文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