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作者:Snakefilm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拍摄时间是1985年11月17日,当时前苏联海军的核动力巡洋舰"伏龙芝号"正会同现代级驱逐舰"慎密号"从波罗的海调往太平洋舰队途中,在经过东海时被...海军的旅大级驱逐舰"重庆号"进行监视、拍照与取证。这张照片的主角无疑是...海军,舷号为133的051D型驱逐舰"重庆号",该舰于1978年5月23日在上海中华造船厂开工,1980年10月31日下水,1983年12月30日服役于东海舰队。2014年9月26日在东海舰队退役。

作者:Snakefilm 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拍摄时间是1985年11月17日,当时前苏联海军的核动力巡洋舰"伏龙芝号"正会同现代级驱逐舰"慎密号"从波罗的海调往太平洋舰队途中,在经过东海时被 ... 海军的旅大级驱逐舰"重庆号(舷号133)"进行监视、拍照与取证。 这张照片由日本著名摄影师柴田三雄所拍摄,当时现场另一张照片则作为《飘流前线―The silent war (カッパ・ビジュアル)》一书的封面。已故的著名海军史作家章骞先生曾在《日本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海军勇姿》(发表在《现代舰船》杂志2011年12期上)感叹道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无法用言辞表达的震撼,成为不灭的佳话。 这张照片的主角无疑是 ... 海军,舷号为133的051D(D代表定型)型驱逐舰"重庆号",该舰于1978年5月23日在上海中华造船厂开工,1980年10月31日下水,1983年12月30日服役于东海舰队。2014年9月26日在东海舰队退役。在他当年挑战伏龙芝号这样的红色海洋巨兽时,还是一条新舰。客观的来说,051型驱逐舰不说与基诺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这样的庞然大物相比,即使与伴航的现代级驱逐舰"慎密号"相比,不论是船体设计,还是动力、武备、电子系统等诸多方面均显得落后太多。基本上,051型只是1950年代苏联驱逐舰的水平,再加上1960年代初期服役的第一代反舰导弹;如扣掉反舰导弹,051型只能算是二次大战时代的延伸。同时,051型也继承了苏联舰艇不重视舰上官兵居住舒适性的特点,舰内空间狭小,人员起居环境甚差,相关设施装备简陋,淡水柜空间不足,甚至没有舰内餐厅,乘员必须在甲板上用餐。这种以落后装备挑战先进装备的大无畏精神,也只有人民海军才具备。 生存性方面,据美国1989年的船舰杂志称,051型的水密隔舱划分不合理,且设计上没有注意隔舱管道和缆线孔的处理,基本上就是简单地将隔舱壁打洞,让管路与缆线通过 ,单单一舱的进水就很容易透过管线孔洞蔓延,中弹的爆震应力可能导致水密隔舱这些部位破裂,火灾则会使缆线孔变形扩大;机舱内许多空间与通道极其拥挤狭小,不仅平日操作维护、整修作业十分艰辛,面临进水或灾情时也难以控制损坏或及时疏散人员;此外,舰上的消防设施也十分简陋贫乏,整体抗损、防火与抗沈能力甚差,一旦出事则难以控制灾情,无论是损管或疏散撤退作业都难以有效进行,后果不堪设想。 051型(旅大级)驱逐舰的母型──苏联在二次大战时期设计的科特林级(Kotlin class)驱逐舰 停泊于武汉长江边的051型106西安舰, 摄影:Snakefilm 动力方面,当时中国的蒸汽涡轮技术并不发达,051型所用的KBT-76锅炉又有过热蒸汽温度低、锅炉效率低,导致整体耗油率增加的问题;为了增加功率以达到预定的航速,051型只好加大锅炉与涡轮的体积,导致动力舱间占据舰体中段大部分空间,影响其余的空间配置与人员适居性。 蒸汽涡轮推进系统热机慢、整备时间长,熄火的冷炉往往需要24小时的加热与准备才能出海。为了追求38节的最大航速,051型采用细长的舰体,长宽比高达10.3:1,过于狭长的舰体导致稳定性甚差,在恶劣海象中摇晃剧烈,严重限制其远洋作战能力,甚至据说舰体在高速航行时容易产生左倾。 西安舰炮塔内部战位,摄影:Snakefilm 作战方面,051型的各个电子装备与射控装备分散在不同舱室中,没有形成指挥作战中心的型态 ;虽然中国海军在研制051型的时候就启动配套研制自动化的673-1型作战系统,但由于早期中国计算器等技术能力有限而无法完成研制并装舰,导致051型 到1980年代前期依然没有装设作战系统。同时051型仅能以密集的人力操作小口径火炮来抵御空中攻击,已经完全无法应付喷气时代与导弹时代的空中威胁;从反舰能力上看,051型的海鹰反舰导弹相当于1960年代初的苏联水平,采用抛物线弹道飞行,易被敌方发现,而且电子技术原始而简陋,极容易遭到电子反制。反潜也是我国海军长久以来的软肋,直到1980年代后期仍以无导引的反潜火箭发射器和深水炸弹作为武器,而且声纳技术也落后西方一大截,并且欠缺具备长程监听能力的拖曳声纳。051型的反潜能力大致维持在二战水平,无导引且有效距离短的反潜火箭与深水炸弹只能威胁近海浅水区的地方潜舰,在大洋反潜或面对高机动潜艇时可说形同虚设。配装的76式双130舰炮是发展于苏联的CM2-1型舰炮,甚至有传闻其血统可上溯至二战时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配装的双联100mm高炮。 西安舰尾主炮,摄影:Snakefilm 电子设备方面,515型雷达虽然使用距离较远,但分辨率差,技术落后,天线基座毫无稳定装置,只要舰体晃动,雷达就会出现上千公尺的侦测误差 ;而负责近距离低空侦测的354雷达也不先进,包括低空过滤杂波或目标动态指示等能力都不良,低空探测与追踪性能远低于需求,中国海军在1980年代认为354型雷达不进行大规模改良就根本无法对抗低空来袭的小型目标。 进入反舰导弹时代之后,电子作战能力成为攸关舰艇生存的第一要务,这包括截收敌方射控雷达锁定信号的电子支持装置、干扰敌方信号的电子反制装置以及投掷金属干扰丝/热焰弹来制造假信号,051型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西安舰航海舰桥内部,摄影:Snakefilm 西安舰的厨房、蒸饭箱、厕所,摄影:Snakefilm 虽然051型问世之际便已经落后当代国际水平一截,但毕竟是中国从一无所有到学会建造一艘大型远洋军舰的重要基石,历年来在技术匮乏、底子不足的恶劣环境中奋力摸索前进,终于为中国的造舰产业累积了相当的成果。随着1990年代第二代驱逐舰旅沪级以及紧接着的第三代驱逐舰旅海级的陆续现身,以及进入新世纪后的造舰 ... ,我国海军建军研发成就越来越让人刮目相看,对照往昔一切从简的051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本文作者的恶趣味 至于本文的主角,133舰艇退役后,停泊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安静的度过自己的晚年,并无声的向游客们诉说自己当年的壮举与辉煌。 注:本文有关旅大级内部设施配图均为文章作者摄影,转载需保留作者署名,感谢。
本文标签:海军日本驱逐舰武器051c型驱逐舰中国军情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