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学生大多不爱上历史课 学生称天天照着背

  “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背诵、听写、默写、应试似乎就是历史课的全部。”……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昨天举行,会上不少专家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表示担忧,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让学生爱上历史成为专家们探讨的重点。

  令人沮丧的现状:中学生大多不喜欢上历史课

  很多中学历史老师都发现一个令人沮丧的现象:尽管学生喜欢看历史书,喜欢看历史剧,但是却不喜欢历史课!

  初中毕业生楚楚刚刚经历了中考复习和最后冲刺。“我最讨厌的科目就是历史,”楚楚说,“历史的条条框框让人感觉实在无聊!考试前学校发了提纲和好多专题,天天照着背,最后中考考得还不错,得了59分(满分60),但我还是不喜欢历史课。这样的历史学习,没什么意思。”

  “背诵、听写、默写、应试,这些就是中学历史课的全部。”宁海中学历史特级教师陈红昨天说,老师让学生背知识点应考的情况很普遍,而学生不喜欢这样的历史课,是因为单纯的时间、事件拼凑式的组合给不乐意死记硬背的学生带来很大挫败感。

  “我们做过调查,让学生列出自己最喜爱的科目,历史课总是排最后。”现场一位参加研讨会的老师说,中学生读历史课本,十有八九为应试。相反在课堂外,不少中学生对历史还是感兴趣的,比如喜爱看一些历史类书籍和历史剧。

  原因探析:教材缺乏故事性,教学过程变成了知识点背诵

  历史本来是一门挺有意思的学科,但当历史教育变异成应试教学,问题就来了。一位高中历史老师说,因为教学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的,大纲上对应的就是一个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会了,考试也就能应付了。“所以历史教学,变成了狭隘的背诵知识点。”

  教材编写缺乏故事性,也是引不起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历史教材更像是写给历史学家看的,而不是给学生看的,缺少互动,缺乏故事性。”南京师范大学(微博)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刘军说,“历史教材很薄,作为文科教材,故事实在太少。前副总理 *** 曾说‘历史应该是讲故事的学科’,而现在的历史教材还是一副老面貌,与‘讲故事’背道而驰。”

  专家们还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影响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虽然有应试的客观现实存在,但是一个好的老师依然可以把高考指挥棒和学生历史素养培养两者结合起来。”陈红说,“学生最不喜欢听老师照本宣科,历史课也一样,要想中学历史课不再‘枯燥’,老师的讲课能力要提高,要能讲得好听、耐听。”

  专家意见:不能仅让学生死记硬背,还需多一些探究和思考

  “历史素养是中学生人文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稚勇谈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时说,中学生学历史对于扩宽视野、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好处。“从最基本的历史年代来看,这里面包括了时间观和空间观,学生如能把年代理顺,看世界万物就很清楚了,思考分析问题也有了最基本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课堂是主阵地。“这些年,中考、高考的考试方式已经尝试改革,比如尽量减少单纯记忆的要求,增加主观题的分量。这些也逼着老师在教学上改革,让学生死记硬背之外,多一些探究和思考。”李稚勇说。

 

  当然,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课堂外学生接触“历史”的机会还有很多,比如书本、电视等,但李稚勇也指出,“现在尊重历史事实、又适合学生看的书籍、电视并不多,如何让史学大众化,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中学生大多不爱上历史课 学生称天天照着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位民国数学家,他身边人全是大师,杨振宁:当年读他文章受教了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如繁星,每一位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在皓月之光的照耀下,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教育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今天野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声传播不那么广泛,但是却一直未我国教育作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刘薰宇。杂志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的师生好评,除了刘薰宇等人外,还吸引不少各个领域的大咖来为《中学生》杂志撰稿。

  2. 一本清朝的小学语文课本,美得不得了

    「”在这过分追逐英语的年代,人们对汉语冷落了许多。如果你翻开100多年前的清朝小学语文课本,你一定会感到惊艳,并且会对现在一些教育...产生质疑:难怪现在学生的语文成绩那么差……”先说明下,这本是其中的第二册,因为是四年制,相当于现在的一年级下或二年级初。虽然这仅是其中一册,但当时的教育理念依然展露无遗。知识之外,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对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做人的引导,对成为有用之人的

  3. 李渊退位后也没闲着,生了一堆孩,最小那个让现在的中学生很头疼

    李渊退位后也没闲着,生了一堆孩,最小那个让现在的中学生很头疼李渊出身高贵,出生于北周的贵族家庭,7岁时世袭成为唐国公,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已经51岁的李渊老当益壮,凭借着自己多年积攒的财力和军力趁势而发,从太原起兵,一路过关斩将,攻克长安。李渊退居二线之后也没有闲着,开启了自己的娱乐生涯,李渊退位之后,虽然是已经是花甲之年,但是身体依旧健康,生了一堆孩子,其中最小的那个孩子让现在的小学生非常头疼。

  4. 她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入清华,如今在美国当上了科学家

    高考无疑是中国最大的一场考试,每年都有万千学子在这一关卡上如上战场。

  5. 考600分以上有多难?高考一共750分,班主任终于说出了实话

    高考是每一个高中生的一道「”坎”,众人都在过这个「”独木桥”,学生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高考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我们从小就被身边的人教育着高考有多么的重要,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就为了最后高考那两天,那么考600分以上有多难呢?高考一共750分,班主任终于说出了实话。每一个考生拼尽了全力就想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还记得小时候妈妈问我想考哪个学校的时候,我想都没有想就说

  6. 武亦姝:关于她的4个事实

    武亦姝:关于她的4个事实武亦姝走红以来,关于她的争议与讨论都一直存在。

  7. 「 ”高考钉子户”:考了23年,就想上重点

    6月22日晚10点,四川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各地考生通过各种方式查询自己的分数。

  8. 他是广西的高考状元,高考成绩打破省纪录,清华北大抢着要

    作为广西史上分数最高的理科状元,杨晨煜收到了很多高校的邀请,清华北大都争着抢他,这样的人才相信不管上哪个大学以后也会很有作为。

  9. 这40个历史典故,有机会讲给外国友人听听,才是中国通

    人民日报总结:孩子不可不知的40个历史典故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其次,范围变得更广,不再局限于课本对于名著的考核标准已经逐渐提高。总体来看的话,就是要大力提高孩子的阅读量,拓展知识面。这次教改是全国上下从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化进行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顶层设计的结果。

  10. 中考时,为何要在草稿纸上写名字?不写会怎么样?答案你想不到!

    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初三的同学们也要走上自己的战场了,虽然中考的关注度没有高考那么高,但同样也是很重要的,跨入了重点高中重点班,就相当于一只脚进入了大学校门,中考的时候有个规矩,就是要在草稿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

随机推荐

  1. 梦见土地庙

    周公解梦梦见土地庙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土地庙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哪些梦境隐藏爱情危机 -周公解梦

    下面解梦网就来看一下,哪些梦代表了情感的危机吧。这种梦通常预示著情侣或者夫妻间有着分崩离析的危机。因此这样的梦很容易表现出爱情中茫然的危机。相反,这恰恰代表了一种情感面临危机的问题。梦见理发有哪些寓意-周公解梦

  3. 尉迟迥为什么起义?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新知小编带来的尉迟迥事件是怎么回事,他为什么要怼杨坚,到底孰对孰错?那尉迟迥又是谁呢?>这尉迟迥是鲜卑族人,是北周的著名将领,也是北周文帝的外甥,当年也是跟着北周文帝打天下,建了不少的军功,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什么要攻击同时北周朝臣的杨坚呢?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尉迟迥已经是必败无疑了,至于他怎么败,是降还是战死。

  4. 赵匡胤亲征灭南唐竟被一书生吓得班师回朝?赵匡胤真正怕的是什么?

    赵匡胤真正怕的是什么?>为了证明自己地位的神圣不可侵犯,此时已是宋太祖的赵匡胤决定御驾亲征。然而,此时的赵匡胤却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他立即修正南征计划,目标直指南唐。赵匡胤的这句责问事出有因,原来李重进在起兵的时候曾派人到南唐寻求联盟,但南唐方面惧怕宋朝国力,没有答应李重进,这一点赵匡胤其实非常清楚,所以他这显然是故意找茬。几天后,赵匡胤下令全军班师回朝,此次军事行动正式宣告结束。

  5.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是什么意思?

    【拼音】qiánbùbācūn,hòubùzháodiàn【解释】巴:靠近。着:挨着。前面没有村子,后面没有旅店。形容走远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脚住宿的地方。【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三个商量道:‘没来由看使枪棒,恶了这厮!如今闪得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却是投那里去宿是好?’”【例子】无【相关】百度“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6. 冬温夏凊是什么意思?

    【拼音】dōngwēnxiàjìng【解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例子】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群山,人喜从天降。宫阙常年观白浪,冬温夏凊真佳况。(陈毅《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一)》词)【近义词】冬温夏清【相关】百度“冬温夏凊”

  7. 订婚宴祝酒词_求婚订婚

    有用目录订婚宴主持人祝酒词订婚宴新人父母祝酒词订婚宴新人祝酒词订婚宴新人朋友祝酒词目录订婚宴主持人祝酒词订婚宴新人父母祝酒词订婚宴新人祝酒词订婚宴新人朋友祝酒词

  8. 宋庆龄和孙中山偷偷相爱后,宋嘉树说了什么?

    让人意外的是,宋庆龄和孙中山暗生情愫,并悄悄结婚了,使得宋嘉树从孙中山的多年战友变成了岳丈。结婚时,宋庆龄22岁,孙中山49岁。经父亲宋嘉树和大姐宋霭龄的介绍,宋庆龄和孙中山相识了。于是宋庆龄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接替了大姐的工作。渐渐地,年轻的宋庆龄为孙中山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所吸引。所以,宋庆龄被宋家人“软禁”了。在仆人的帮助下,宋庆龄好不容易逃了出来,随后赶赴日本,与孙中山重逢。

  9. 梦见杀死别人

    周公解梦梦见杀死别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杀死别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赞美结婚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一般的好男人以为说情话是油嘴滑舌,轻浮肉麻的表现,所以不愿去做。搭配出近乎完美的色调,配合发型,鞋子而展现出来的视觉感,让我着迷。多唯美的一句慰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