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骆秉章(1793-1867),广东花县人,原名俊,以字行,号儒斋。

道光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后历任侍讲学士、御史、湖北按察使等职。1850年由贵州布政使升湖南巡抚。1852年固守长沙,太平军围攻八十余日不能克,深得清 *** 信任。1853年大力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和编练湘军,继又支持曾国藩、胡林翼与太平军争夺湖北、江西,镇压湘南的天地会起义,使湖南成为湘军的兵源和粮饷的供给地及镇压太平军的后方基地。同时接纳左宗棠等人入幕僚。协助清兵镇压贵州苗民的号军起义。1860年入四川,督办军务,效忠朝廷不遗余力,屡获嘉奖,得“赏头品顶戴”、“晋加太子太保衔”、“赏戴双眼花翎”、“晋加一等轻车都尉世职”。次年升四川总督,率湘军入川镇压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军。1863年在大渡河围剿石达开部太平军,并诱杀石达开。后被清朝 *** 加太子太保衔。1865年派兵镇压太平军余部梁成富于甘肃阶州(今武都)。1867年病死于四川总督任上。赠太子太傅,谥文忠。著有《骆文忠公奏稿》。

作为晚清朝廷重要大员,广州花都人骆秉章官至一品,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并称“晚清八大名臣”。他大器晚成,为官清正廉明,心怀大爱、大义,举贤荐才,爱民如子。他生逢乱世,一生的荣辱升降,都与镇压太平军的成败息息相关。他去世后,野哭巷祭,民间自发罢市缟素,功德深入民心,堪比诸葛亮和韦皋。

在我国近代史上,谈及晚清名臣,知道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的人甚多。而另一重要名臣骆秉章却几乎一直被有意或无意地尘封和忽视,知道骆秉章为广东人的更是寥寥无几。

骆秉章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1793年生于广东花县华岭村(现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40岁中进士,大器晚成,先后任翰林院编修迁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翰林院侍讲学士等职。

在京15年间,骆秉章为官正直廉明,不愿与贪官污吏为伍,数起数落。在祸福得失、宦海浮沉之间,骆秉章参透了一些人生哲理,为人处事更练达谨慎,曾作联“歌器一满即倾常虑亏从盈处伏,谦卦六爻皆吉须知益自损中来”自勉。

谈骆秉章,绕不过太平天国,绕不过洪秀全和石达开。骆秉章所处的时代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太平天国波澜席卷神州大地。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他纵横驰骋,效忠于朝廷,临危受命,在与太平军对垒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也使之成为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骆秉章56岁放外官,先后任湖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和云南布政使,后还任湖南巡抚,并在1860年升调四川总督。其间,他协调和支持曾国藩组建湘军,成为湘军的幕后统帅,并举湖南一省之财力、物力、人力,尽可能地支持曾国藩出省作战,在长江流域诸省多次打败太平军。

主政湖南、四川期间,骆秉章通过核减漕粮、稳定金融、减轻赋税、鼓励自由贸易等方式积极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生状况。他轻徭薄赋,善待子民,重用人才,兴业除弊,内修政务,外御强敌,指挥若定,力挽狂澜,成为湘军和清廷的中流砥柱。那时候,民有所养,军有所需,官有所长,民间传说“若要川民乐,除非马生角”(“马生角”就是骆字,指骆秉章),同治皇帝评价他“老成硕望、调度有方”。

骆秉章慧眼识人,不拘一格起用人才,先后举荐了左宗棠、王鑫、胡林翼、刘蓉、蒋益遭、江忠源、萧启江、刘长佑等一大批精英人才,使之各尽所能、各尽所长。对清廉能干的官员,他大力保举其担任重要职位,大胆任用;而对昏庸贪劣之辈,则严惩不贷,弹劾贪官污吏无数,以霹雳手段整顿吏治,使湖南、四川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1867年,骆秉章病逝于任上,民间“如丧考妣,野哭巷祭”,“罢市缟素,丧车所过,哀音相随”。因悼念场面盛大,官府怕生出事端,因此加以限制,结果惹怒了百姓,差点闹出一场风波。当时有评价称“川民感其削平寇乱,出于水火,乃其殁,巷苦罢市,遗爱之深,世与汉诸葛亮,唐韦皋并称”。四川百姓把骆秉章比作诸葛亮和韦皋,足见其功德深入人心。

○溯源

骆姓起源有11种说法

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32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分布颇广,今北京,天津武清,河北辛集,山西太原,山东平邑,江西崇仁,江西九江,广东新会,广西田林,云南陇川,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白族、水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有此姓。

骆氏有不少名人,包括汉代的骆俊,陈留相;唐代的骆宾王,诗人;明代的骆文盛;清代的骆秉章,四川总督等。

骆氏族谱

骆秉章

(1793-1867)

原籍广东花都,在祖父一辈迁来佛山,家住禅城东华里,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是晚清一代名臣。他因办事清正,不徇私情,得到道光皇帝信任。56岁放外官任湖北、云南藩司,后任湖南巡抚,入湘十载,位居封疆,治军平乱,功绩卓著。咸丰十年(1860年)升调四川总督,效忠朝廷不遗余力,屡获得“赏头品顶戴”、“晋加太子太保衔等嘉奖”。

骆天保

御赐郎中

骆天怡

御赐举人

骆鼎

第六代子孙

骆筠郿

第五代玄孙

■为了纪念骆秉章,花都在马鞍山公园的清风径雕刻骆秉章雕像,虚位以待的椅子象征骆秉章举贤荐才的品德。

骆秉章 政坛巨擘心怀大义

骆秉章,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封疆大吏,骆秉章无论是抚湘十载,还是督川七年,都尽忠职守、勤政爱民、清正廉洁,改革吏治、整治经济,在湖南和四川两地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少年勤学大器晚成

为官清正终得重用

骆秉章,原名俊,37岁时改名秉章。他出生于广东省花县华岭村(现花都区华岭村),后举家迁往佛山。在佛山,骆秉章之父骆珝元以经营手工扎作和代写挥春维生,日子过得并不富裕。秉章弟兄三人,他排行老三,天资聪明。由于家境清贫,骆氏两个儿子辍学助父营生,他们把希望寄托在骆秉章的身上。社会底层的出身和早年清贫的生活,使其从小就为了求取功名而发奋读书。然而,骆秉章的求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嘉庆十七年(1812年),骆秉章19岁,他以第三名考中秀才。21岁至26岁期间,他在广州与佛山两地来回求学。27岁应乡试,骆秉章中己卯科第五十八名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骆秉章第一次赴京会试,此次会试骆秉章虽无功而返,可京师繁华的景象使他眼界大开。道光九年(1829年),骆秉章再次赴京会试,可惜依然名落孙山。这回,骆秉章有点迷信宿命了,于是他到礼部呈请改名,改名为骆秉章,字籲门。道光十一年(1831年),他第三次上京会试,功夫不负有心人,读了三十多年书的骆秉章考中壬辰科第六十名进士,殿试二甲第二十七名,朝考入选,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此时,他已年届不惑,可谓大器晚成。

骆秉章在京师做了16年朝官,最显赫、最荣耀的职位就是做过道光皇帝的侍讲学士,在朝野有帝师之尊,从而蜚声士林,享有极高的人望,因此咸丰皇帝和后来的同治皇帝对这位先帝之师也尊敬有加。在京期间,骆秉章不仅以学识见长,更以清廉著称。也因为清正廉明,他得罪了不少贪官污吏,数起数落。

作御史时,骆秉章就凭借稽查户部银库案的清正廉洁名噪一时。那是道光二十年,骆秉章奉旨稽查户部银库,库官告诉他,按照例规他们在收取各捐项时每一百两加收四两,作为酬劳,“你在此当一年的查库御史,大约有二万金的额外收入。”谁知道骆秉章说:“我已受朝廷俸禄,这些额外之财,我分厘不敢接受,我也不想受人挟制,你们干这种勾当,即使不碍公事,也应酌量。”同时他吩咐随从,在库内办事不准取索分文。得知此事,道光皇帝召见时对他说:“汝是年查库办得好,不独我知,人人皆知……今有此案汝之名更显,若无此案,我亦不知汝……汝好好读书,好好做官,将来为国家办事。”自此道光信任有加,骆秉章先后出任湖北按察使、贵州和云南布政使。

胸怀大义为官有道

轻徭薄赋兴业除弊

1850年,年近六十的骆秉章被咸丰皇帝外放湖南,位居湖南巡抚,在太平军起事之秋,他轻徭薄赋,善待子民,重用人才,兴业除弊,内修政务,外御强敌,指挥若定,力挽狂澜,成为湘军和清廷的中流砥柱。无论是担任湖南巡抚还是四川总督,骆秉章都大力整顿吏治。担任湖南巡抚初始,他就弹劾行事鲁莽的茶陵知州李光第、行为不检的湖南拣发知州长惠等人,湖南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在四川期间,骆秉章对不守军纪、贪生怕死的将领给予严厉处罚,如参将尹士超不遵守命令,擅自行动,遭到处分;四川布政使祥奎收受贿赂,被骆秉章弹劾,革职查办。骆秉章不但对辖区内的不良官吏严加治理、惩处,对其他省的问题官员同样不留情面。甘肃提督陶茂林所辖部队因军饷遭到拖欠而哗变,南下四川扰乱正常社会秩序。骆秉章十分气愤,上书朝廷弹劾陶茂林。

整顿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他任职的湖南、四川两地吏治清明,贪腐并非完全没有,但较之其他地区大有改善。他不拘一格任用贤能,经他的举荐,一批有才能、有抱负的官员得以快速升迁,如左宗棠、王鑫、胡林翼、刘蓉、蒋益澧、江忠源、萧启江、刘长佑等一大批精英人才,他们日后大多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满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骆秉章还十分重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骆秉章担任湖南和四川地方大员时期,正是太平天国与清 *** 混战期间。当时湖南水灾频发,造成粮食减产。为了充实 *** 的财政收入,不少地方 *** 要求农民缴纳银两来代替粮食实物,这让农民更加苦不堪言,只能拖欠粮食缴纳,甚至引发暴动。

为了解决这一重要的民生问题,骆秉章核减钱漕,禁止贪官污吏和不法奸商从中牟利,设立专门稽查机构,选派廉洁士绅负责监督收缴漕粮,减轻地方 *** 和农民的压力。那时,骆秉章还解决了湖南食盐短缺难题。当时湖南70%的州县都食用淮盐,由于战争的破坏,官府又垄断食盐贸易,导致盐十分贵。为了解民困,骆秉章在湖南增设盐茶局,对民间盐和茶叶的买卖加以管理,由官府疏通销路,推动民间盐茶贸易的发展。这不仅调动了民间自由贸易的积极性,解决了食盐短缺、茶叶销路不畅的问题,又通过征收盐税和茶税,增加了 *** 收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四川,骆秉章发现税目繁多、税费过重,于是命人详细考察各地的税收,防止贪官污吏私自增设税种盘剥百姓。看到民众因为连年遭遇战乱和起义暴动而十分清贫,压力巨大,骆秉章便奏请朝廷减轻四川赋税。他对贫穷落后的城口、松潘、理番等23个州县免于捐输,而对田产丰厚的地主富农,则要求其多捐银并给以封赏。

1853年,清 *** 为了解决财政紧张问题,大量印刷大数额纸币,导致通货膨胀,金融混乱。面对失控的局势,骆秉章当机立断,果断终止执行朝廷错误的政策,坚决停止铸造发行大钱,以八成制钱收缴大钱一千的比例回收已经发行的大钱,以此稳定了湖南的金融形势。面对朝廷的错误能够坚决 *** ,这彰显了骆秉章作为一代名臣“不唯上,只唯实”、坚持原则、爱民如子的可贵品质。

入主湖南时间最长的封疆大吏

骆秉章是近代以来外省籍人主政湖南时间最长的一位封疆大吏,骆秉章积十年之功经营湖南,力撑曾国藩组建“湘军”,促使湖南的政治地位和士人名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政局相对稳定、百姓相对安宁。当时湖南政界就有时评:“骆公治吾湘十年,而吏民安堵,群寇远遁,此湘楚福星也。”

虽然骆秉章远离京师,但朝廷有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都要问计于他。与此同时,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省的重要人事任命和政务安排,均会事先征求骆秉章的看法,当时政界有评:“二公东西相望,天下倚之为重”,其政治地位同曾国藩旗鼓相当,可见两位政坛巨擘对当时的大清王朝是何等的重要。

被川民比作诸葛亮

多年辛劳征战使骆秉章眼疾加剧,骆秉章多次请辞回家,皇帝却以骆秉章“老成硕望、调度有方”为由不予获准,仍让他“力疾视事”,仅赏以短假调理要求其继续任职。同治六年(1867年)十一月骆秉章病逝于任上,终年74岁。骆秉章逝世消息一传到民间,民众自发罢市缟素,丧车所过,哀音相随,连绵不断。因悼念场面太过盛大,官府怕生出事端,因此加以限制,结果惹怒了百姓,差点闹出一场风波,因此《清史稿》也评价说:“川民感其削平寇乱,出于水火,乃其殁,巷苦罢市,遗爱之深,世与汉诸葛亮,唐韦皋并称”。诸葛亮作为三国时的蜀国丞相妇孺皆知,韦皋则是唐代名将,长期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治蜀长达二十余年。孔明与韦皋是四川民间口碑极佳的古代名臣,百姓把骆秉章比作诸葛亮和韦皋,足见骆秉章治川功德深入人心。骆秉章逝世后,湖南和四川民间均自发建起宗祠,供世人瞻仰和纪念。

身后只余白银八百两

骆秉章身为封疆大吏、湘军统帅,为官领军数十年,虽然军功卓越,地位崇高,权倾一时,却是一名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官员,加上他平日慷慨大方,乐善好施,经常接济同僚和穷人,其清贫令人难以置信。在他死后,成都将军崇实问骆之侄治丧情形。其侄拿出骆秉章所有的家当,仅箱笥五六具。里面除官服外,其余衣服全是旧衣,其中还有粗布缝制的。余有银子八百两,每封都有藩司印花,证明全是官俸银。崇实大为感动,最后奉旨赏银五千两治丧,其侄方才有能力扶柩回乡。这在晚清政坛极为罕见,左宗棠也被称为清官,还留下了二万五千两存款,李鸿章的遗产更达到了四千万两白银的天文数字,而骆秉章只有八百两。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骆秉章研究会副会长李远。

■佛山民间学者张杰奎。

■网络作家、骆秉章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浪。

骆秉章研究会专家:谈洪秀全屏蔽骆秉章,不符合历史事

19世纪中叶,来自广东花县的洪秀全、冯云山,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大革命,并将烈火烧向大江南北。在这场大革命中,历任湖南巡抚、四川总督的骆秉章,积极支持曾国藩组建湘军,出省对抗洪秀全的太平军;又在大渡河边弹压了石达开的太平军,最后石达开死在骆秉章的刀下。

洪秀全、骆秉章两人的籍贯都在广东花县(今为广州市花都区),洪是新华镇官禄布村人,骆为炭步镇骆村人,两地相距不过二三十里。然而这一对老乡,一个是立志推翻清王朝的太平天国领袖;另一个则为捍卫清王朝的“中兴名臣”。为了各自的利益,两人在政治舞台上互相厮杀争斗了十多年。而由于镇压太平军不遗余力,骆秉章也颇受争议。

处死投诚石达开及其亲信,遭后人诟病

“历史上肯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意义,作为对立方的骆秉章,肯定就得到一些负面的评价。如今,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一历史人物,将其放在当时历史环境中去考察,骆秉章就是一个有大义、有大爱、有大局意识的名臣。”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骆秉章研究会副会长李远表示,因为政见不同,骆秉章与洪秀全的对阵也是一种传奇,历史应该公正客观评价。

骆秉章出任湖南巡抚那一年,正好碰上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揭竿而起,面对太平军来势汹汹的大举北伐,湖南首当其冲,于是两位同乡之间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生死较量。网络作家、骆秉章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浪研究发现,1852年秋,洪秀全率领太平军由广西挺进湖南,一路直取省城长沙。当时身为湖南巡抚的骆秉章,因被小人进谗,而被朝廷免去了巡抚职务,但新任巡抚张亮基未到位,大敌当前,骆秉章只好顾全大局,担当起留守之重责。在与太平军的激烈战斗中,骆秉章炮毙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此一役,使太平军无法在湖南立足,也使骆秉章威名大震,重新被清朝起用,复任湖南巡抚,“可以说这一战役使太平军受到重大挫败”。

1860年,骆秉章打着“治蜀平乱”的旗号,带着著名的古文学家刘蓉和一支不足万人的湘军入川,接任四川总督。他到四川后与太平军最为强悍的对手——翼王石达开部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决战。1863年春,石达开主力在与湘军激战时被曾与之结盟的彝族土司出卖,遭受重创,在大渡河南岸被困了40多天,仍无法突围,面临英雄末路的绝境,迫不得已致函回应骆秉章的招降政策,坦陈“愿一人而自刎,全三军以投安”,希望“宥我将士,请免诛戮”。骆秉章接受石达开的请求,同意“投诚免死”。于是,石达开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湘军营帐,但是当6000余名太平军将士集体放下武器后,骆秉章却变卦了,他下令将200多名太平军将领和2000余名石达开的亲信士卒全部处死,其余4000多人尽数遣散。

“应正视历史,公平评价骆公”

“制造这一悲剧一直是骆秉章遭遇后人诟病和批判的地方。”刘浪认为,即使如此,这也不能成为论证骆秉章是“千古罪人”的证据。首先,沙场征战,两军对弈,各为其主,自古少不了杀戳。“退一步,假如说骆秉章滥杀,为什么他只杀将领和广西籍老兵,而遣散余者4000多人?骆秉章很明白,石达开投降是被逼无奈的一时权宜之计,那些亲信将领和广西子弟兵,一旦退回家乡,很可能成为星星之火,完全可以卷土重来,骆秉章知道放虎归山的危险。”其次,作为清朝的一名“正部级”高官,守土和维稳本是其分内之事。在其位,谋其政,尽其力,效其忠,这是骆秉章的不二选择。

对此,研究骆秉章多年的佛山民间学者张杰奎也认为,骆秉章不得不杀石达开,“一是清 *** 一定要杀石达开,骆秉章不可能放了他,而且骆秉章认为由于农民运动风起云涌,边陲各地已经开始藐视大清权威,有些人也蠢蠢欲动闹分裂,洋人也想着法子瓜分大清,为了国家大局的安宁,杀鸡儆猴,石达开不得不杀。”

至此,太平天国起事六王,除天王洪秀全服毒自尽(一说是病死),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死于天京内乱外,其余三王: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和翼王石达开可以说皆死于洪秀全的同乡骆秉章之手。“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这也一直是让后人感喟的地方。以前因为种种原因,骆秉章被忽视被遗忘甚至被不公评价,如今应该正视历史,公平评价骆公。”李远说。

“研究洪秀全绝对离不开湘军,而湘军必然绕不过骆秉章,将骆秉章从洪秀全的人生中屏蔽,既不符合历史事实,又有违科学发展观。”刘浪认为,中国最大农民运动的领袖和其对手虽同生花都一隅,有着老乡的缘分,但却信念不同,沙场血拼,你死我活,书写着中国历史的传奇,决定着中国命运的走向,这也足以让人唏嘘和感慨。

○骆秉章之人

两救曾国藩

曾国藩与骆秉章同为进士出身,但曾国藩后中进士、年龄又小骆秉章18岁,曾国藩常称骆为“吁翁老前辈大人阁下”。骆秉章对曾国藩的支持可以说是成就曾国藩的一大助力。曾国藩曾以在野的吏部侍郎身份,在籍守母丧,并奉命在湖南办团练。骆秉章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但在筹建团练时引起绿营兵变,骆秉章得知后,站出来制止了事件的继续发生,才保住了曾国藩的性命,成为曾的救命恩人。

后来曾国藩想创建湘军水师,得到的支持不多,具有鲜明洋务意识的骆秉章多次奏请咸丰皇帝,让广东督抚叶铭琛到香港协助购买“兵船火炮”,以装备湘军,为曾国藩成功创建近代化的湘军水师提供了保障。1854年初,石达开率太平军在湖北大败清军,再破武汉,随后直逼湖南省城,在靖港全歼刚刚建立不久的湘军水师。战争失败,曾国藩投水自杀未遂,当时湖南省城绅士震怒了,原本对曾国藩一肚子气的湖南布政使徐有壬、按察使陶恩培要求上奏弹劾。骆秉章再次出来劝告:“曾公谋国之忠,不可以一时胜败论也。”

1857年,咸丰皇帝让骆秉章全面筹划进攻太平军,此时,骆秉章向朝廷请求起用回籍奔丧、不欲复问世事的曾国藩。“若是没有骆秉章向清廷请求起用,曾国藩再也不可能出来带兵了,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湘军这支地方武装的真正统帅——骆秉章,逐步把湘军的权柄交给了曾国藩、刘长佑等人。”李远认为,曾国藩在骆秉章的多次提携、扶持下,才最终走上历史舞台,当了两江总督,成为朝廷的重臣。

成就左宗棠

骆秉章与左宗棠的故事更是一段佳话,被人戏称为低调的“省委书记”与跋扈的“高级打工仔”。左宗棠号称湖南第一才子,其脾气与才气成正比,连曾国藩都被他骂得灰头土脸。对于这样一个怪才,骆秉章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心胸气度和容人雅量。他三度拜访隐居老家的左宗棠,用诚意打动左宗棠,两人合作竟持续了整整六年,成就了晚清时代一段罕见的政坛佳话。

骆秉章虽比左宗棠年长19岁,但对“左师爷”非常尊重,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巡抚衙门内的大小事务都由左宗棠一手办理,骆秉章很少过问。有传闻,有些时候即使骆秉章已经入睡,左宗棠还是会在半夜敲门,骆秉章被吵醒也不会生气,反而和左宗棠一边探讨问题一边饮酒。太平军冲击湖南时,骆秉章大胆放权,左宗棠尽心筹划,湖南的军事形势很快转危为安,连咸丰皇帝也知道“中国无一日不可无湖南,湖南无一日不可无左宗棠”。也因为骆秉章的大胆放权,当时湖南官场就有人戏称左宗棠是“左都御史”,指他的行政地位在骆秉章之上。对此,骆秉章完全不介意。刘浪认为,如果没有骆秉章这位贵人提供的广阔空间和宽松氛围,一个连清 *** 公务员正式编制都没有,最多算一个高级雇员的左宗棠,即便有通天才华,也不可能在政治上脱颖而出。骆秉章去世后,左宗棠曾写挽联来表达对骆秉章的感激:“公为诸葛一流,尽瘁鞠躬,死而后己;我侍文忠数载,感恩知己,生不能亡。”

提拔胡林翼

担任湖南巡抚的骆秉章看中了胡林翼的才华,向朝廷请求这位贵州黎平知府参与两湖的战事,前去援助武汉。就这样,胡率领六百多“黔勇”急匆匆从贵州赶到了湖南。当这支部队走到湖北和湖南交界的地方时,武昌城已经陷落了,前进失去了目标,后退又没有盘缠,徘徊在湘鄂之间的时候,骆秉章请求朝廷把胡林翼的这支部队留在湖南。“如果没有骆秉章提供的这样一个机会,胡林翼恐怕不会有后来那么大的功绩。后因胡之军功,骆秉章又向朝廷请功,胡升任湖北布政使。”1855年,太平军再次攻克武昌,署湖北巡抚胡林翼向骆秉章告急,请求支援。骆秉章及时派遣鲍超、彭玉麟率湘军奔赴湖北解围,从太平军手中夺回武汉三镇。湘军由此大举走出湖南,转战湖北、安徽、江西等省,形成了湘军主宰全国战场的战略格局,胡林翼因此再次获得提拔。

鼎力荐刘蓉

“桐城派”余脉古文大家刘蓉曾是曾国藩幕僚,听闻刘蓉“人本抗直,遇事敢为,措施不避嫌怨,僚属每怀严惮”,骆秉章便排除门第之间,保举他当了四川藩司。对于刘蓉,骆秉章如同信任左宗棠一样,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刘蓉办事勤力,成效显著,不久骆秉章又保荐他担任了四川布政使,名正言顺地主持总督府的大小政事,剿灭石达开部后,骆秉章又力荐刘蓉担任陕西巡抚,连曾国藩也感叹刘蓉“一飞冲天,较李(鸿章)、彭(玉麟)诸公尤为破格”。

史料记载,曾国藩以侍郎衔在家乡招募湘勇之时,常常看不起当时地方上的八旗兵,而此时湖南巡抚是骆秉章;换句话说,曾国藩看不起地方正规军,就是看不起骆秉章。这是由打狗看主人的宗法制封建官场性质决定的。曾国藩与骆秉章的矛盾,史料可以洞见。

在清末官僚政治塑造的曾国藩光泽中,骆秉章只成了背影之中的人物。其实,湘勇能成气候而成为湘军,没有湘抚骆秉章的大度和谦让,是难于设想的。后人注意到两个史实:一,人才左宗棠成名得益于骆秉章,有关他知人善任的事例史有记载;二,在曾国藩湘军成名之时,骆秉章离开了湖南,入督四川去镇压石达开部队。

据姚永朴《旧闻随笔》说:左宗棠平定新疆以后,问其僚属:你看我比骆文忠如何?僚属回答:不如吧。左问:为什么?答:骆文忠幕府有人才左公,左公幕府没有人才如左公。左宗棠大笑说:诚如子言,诚如子言!

《骆秉章自订年谱》讲述了咸丰三年(1853年)识用湘军将领王鑫的一件事。

王鑫是早期的湘中骁将(后战死),曾率勇一营与太平军战,败归,对正在以侍郎衔招募团练的曾国藩说:我如能招兵三千,便可以扫尽太平军。曾国藩写信把他推让给了湖南巡抚骆秉章。

骆秉章派遣吴坤修随王鑫回乡招勇。几天后,吴坤修回见骆秉章,说:“王朴山(即王鑫)回乡招勇,出入鸣锣摆执事,乡人为侧目。其人如此,实不可用。”骆秉章说:“伊得保举同知,初回家乡,不过荣耀之意,我粤新科举人回乡,亦是如此,似不足怪。”第二天,吴坤修又说:王鑫招兵尽是土匪,骚扰百姓。骆秉章问:你和他有交情,为何不劝他?吴坤修说:他凡事不听我。骆说:因此你背后说他?吴坤修被骆秉章呛了这么一句,便去衡州告诉曾国藩。两个星期后,湖广总督吴文熔写信骆秉章:王鑫军靠不住,不必去省城。不久后,吴文熔在太平军的进攻中,战死于堵城(有说黄州)。骆秉章叹息说:假如王鑫率勇去了省城,吴文熔便可以不死,“利口覆邦家”。他很有点指责曾国藩听信吴坤修的意思。

在听说骆秉章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入督四川消息后,左宗棠在一封致朋友的信中说:“龠门(即骆秉章)先生之抚吾湘,前后十载,德政既不胜书,武节亦非其短。……其靖未形之乱,不动声色而措湖湘如磐石之安,可谓明治体而识政要,非近世才臣所能及也。……宗棠以桑梓故勉佐帷筹,形影相共,唯我知公,亦唯公知我。”大有为骆秉章离开湖南鸣不平的意思。

骆秉章在同治六年(1867年)老殁于四川总督任上。死前他自写挽联:“十载忝清班,由翰詹科道而转京卿,奉使遍齐州汴州吴州,回首宦途如梦幻;廿年膺外任,历鄂黔滇湘以莅巴蜀,督师平李逆石逆蔡逆,殚心戎务识时艰。”

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对骆秉章评价不高。他借用丁宝桢的话笑其挽联“此履历也!”其实,换个角度看问题,这种履历式的挽联,恰恰是作者看淡世态利禄的表现,与“如梦幻”语境相合,也是作者生前不追求功名的缩写。看问题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据说骆秉章在四川死时,仅遗“布帐一,银百两,破笥二而已。家无田屋处子孙。”有人说他一生无所建树,有人却说他为官清廉。世人的嘴巴,真是百味杂生。姚永朴说:“公薨于蜀,民罢市缟素,丧车所过,哀音相属,至有以‘如丧考妣’四字榜于门者。”不知何为真何为假?

是什么把一个人真实的一生稀释成若是若非的梦幻?在封建官僚政治的史笔中,任何官员的清廉、功绩,尤其是民政,都成了朦胧山村中一道虚渺的炊烟。皇朝政权,只要能在动荡中得以获取,其他真的可以不屑一顾?

骆秉章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吝法者的果报(图文)

    >吝法者的果报在南印度地方,有位迦毗摩罗尊者。当初这位尊者为皈依佛陀前,是一位外道论师。有一次,这位尊者,听到西竺十二祖马鸣菩萨说法后,他感到佛法的伟大,随后皈依了佛教,拜马鸣菩萨为师。有一天,迦毗摩罗尊者要到远方去作度化的因缘,所以出发向西山走去。可是这条蟒蛇却缠绕了他的身体。尊者听后,非常感慨。知法而不弘法的比丘,就有这么不幸的后果!

  2. 梦见领钱梦到领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领钱好不好

    做梦梦见领钱好不好?梦见领钱代表了会找到另一半,很快就会结婚。女人梦见领钱,意味着生活中将有事情发生,会用很多的钱。男人梦见领钱,预示著近期财运很好,会有大笔的钱财收入。商人梦见领钱,暗示生意将陷入滑坡,钱财方面会有损失。梦见足球比赛梦到足球比赛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足球比赛好不好梦见自己拿到工资,说明你在现实生活中工作非常出色。

  3. 嫪毐到底有什么能力 为何能让赵姬对他如此宠信呢

    吕不韦为了保全自己,特地的找来一个青年男孩,并且取名嫪毐,然后就送给了赵姬使唤,这样吕不韦就脱身了。>>在嫪毐蛊惑之下,赵姬对于嫪毐的爱超过自己的儿子,所以情愿牺牲掉自己的儿子。>嫪毐在肆无忌惮的发展下势力不容小觑,已经能和吕不韦抗衡了。

  4. 梦见有房屋或其他建筑着火

    周公解梦梦见有房屋或其他建筑着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有房屋或其他建筑着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元始天尊的师傅谁?元始天尊师傅的来历

    元始天尊的师傅,大家可能比较少听。元始天尊,作为道教中重要的神,经常受到大家的敬仰和供奉。其实,关于元始天尊的师傅,里面有许多故事和史实可以讲。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元始天尊的师傅到底是何等的高人。  元始天尊(盘古大神),全称“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

  6. 梦见母亲给自己钱

    周公解梦梦见母亲给自己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母亲给自己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驼背的寓意是什么? – 周公解梦

    梦见驼背,表明家庭方面有所变动,可能一年之内房屋会改建。周公解梦梦见发烧–周公解梦

  8. 自私的王后

    而在这个国家里,仅有三棵樱桃树,都在王后的花园中。但是王后的樱桃树很少有人见过,因为王后的花园都被很高的围墙围住。园丁考虑了一天又一天,于是给王后写了一封信,乞求她送给他一些樱桃树的种子。>>>>园丁给王后写了最后一封信,他没有在要樱桃树的种子了,他告诉王后:“也许你收到我的信时,我已经在天堂了。我也不需要樱桃树的种子了。”

  9. 孕妇梦见没捉到蛇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没捉到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没捉到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湖泊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湖岸上碧草青青、绿树浓阴、碧波荡漾,意味着要有好事发生。梦见湖水被污染了,意味着梦者受到了不良信息和理念的干扰。梦见湖水干涸,意味着会有不好的事降临。男人梦见有很多水的湖泊,预示人丁兴旺,事业顺利。女人梦见水多的湖泊,预示生活幸福。女人梦见在湖里洗澡,预示会遇到真正疼爱自己的如意郎君。梦见天上掉钱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