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咸丰皇帝继位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惩办穆彰阿与耆英两大罪臣?

我们知道,大清国咸丰皇帝作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九位皇帝,他像他老爸道光皇帝一样在执政上有些窝囊,他的窝囊在于第二次 ... 战争的爆发,他不知道如何应对,因而当敌人打到家门口的时候,他仓皇失措,选择了逃跑,因而也落了个「 ”逃跑皇帝”的恶名。虽然如此,咸丰皇帝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工作勤奋,很多事情都是亲历亲为,特别是他大力反腐,成功铲除把持朝纲的佞臣穆彰阿、耆英等人,这些都成为后世之君的榜样。 说到这里,有读者会问,尽然,咸丰皇帝窝囊,他为什么会大力反腐呢?为什么要铲除他老爸道光皇帝重用的宠臣穆彰阿、耆英等人呢,这是有多重原因的,一来咸丰帝希望通过积极努力,渴望有所作为,二来,他从父亲手里接过来的大清,严重的内忧外患,使他感到应该整治日渐颓靡的大清朝纲,认为这样大清也许会有起色。 本文根据《晚清外交七十年》改写 当然,咸丰皇帝新君即位,他知道不整治朝纲也是不行的。这里就说说咸丰帝继位以来日益严峻的朝政吧。咸丰帝接过来的是一个政治 ... 的朝政,像林则徐这样的忠贞之士大都被道光帝贬黜了,而耆英、穆彰阿这样的奸佞小人,却还在朝中作威作福,肆意横行。 咸丰帝即位后,他感到要改革弊政,就必须扫除朝中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贪官庸吏。他把目光瞄向穆彰阿、耆英这些人的时候,还有些犹豫。为什么会犹豫呢? 就说穆彰阿这个人吧,因为严格说起来,穆彰阿也曾经做过奕詝的老师。1836年,奕詝刚入学读书时,遵道光帝之命,穆彰阿成为上书房的老师,但是奕詝对他并不喜欢,于是道光帝又让杜受田为上书房的老师,可不知为何,道光帝临死前两个月,穆又复充上书房的总师傅。对于这位老师,奕詝很小就听说了很多传闻,说他如何的坏,奕詝早就想治他的罪。 第二次 ... 战争时的虎门炮台 咸丰帝登基后,并没有立即对穆彰阿下手。为什么呢?他也知道,新君继位,稳定朝纲才是根本。况且,自穆彰阿到了军机处之后,曾多次被道光帝任命为会试考官,这为他结党营私提供了便利,他为此常常拉拢那些年轻的官员,成为自己的朋党,时人谓之「 ”穆党”。咸丰帝要罢免穆彰阿,他下达的谕旨如果由内阁发出,而穆是内阁揆首,又是首席军机,因此不管怎么下手都要三思而后行。 吏治的 ... 这种内忧还不是最主要的。道光帝时代深为头疼的白莲教、天地会到了咸丰帝时代,叛乱活动更加猖獗。咸丰帝继位的第二年,成立了拜上帝会的洪秀全竟然也给皇帝对着干,洪秀全发起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所有这些不能不让咸丰帝如坐针毡。 严峻的内忧面前,道光帝时代的外患,并没有因为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就天下太平。相反的,咸丰帝继位后,外患的危机更加深重。咸丰帝继位的当年,不满足于第一次 ... 战争后所攫得的侵略权益,就蠢蠢欲动地想对中国发起新的武装进攻。1850 年 9 月 29 日,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曾经给英国女王的报告中这样写道:因为第一次 ... 战争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更多利益「 ”我们不得不进行另一次打击的时候正在迅速到来。”[1]第二年 10 月,巴麦尊又给在中国的文咸发出密信,询问何时向中国动手最为有利。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已成星火燎原之势,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认为这正是武装侵略中国的好时候,但是文咸接到信件认为,对华侵略的条件还不成熟。还不能贸然的对华发动战争。 英国驻华公使包令 外患方面,咸丰帝最为头痛的一样也是英夷在入城问题上喋喋不休。他继位才几个月就收到一个照会,我们知道,这个照会本来是给道光帝的。可是,道光帝没看到,却离开了人世。 咸丰帝是在1850年6月初收到陆建瀛的奏折和代为呈递的照会的。咸丰帝仍然采用他老爸道光帝的老办法,拒绝与英国人谈判。他给陆建瀛下了一个命令,要他劝说文咸南下,有什么事情与徐广缙交涉就可以了。 也许是第一次 ... 战争,大清国被动挨打,屈辱的签订条约的缘故。这使咸丰帝对夷人产生了一个坏印象。认为他们都是蛮横无理的人,作为一个注重礼仪的君子,怎么可以与他们交往呢?咸丰帝不愿与外国人交往,这些蛮夷却厚着脸皮非要同中国打交道。咸丰帝没办法,便把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让善于制「 ”夷”的徐广缙来办理。在给陆建瀛下达了命令之后,咸丰帝似乎还不放心,他又给徐广缙一道谕旨,要他坚持原则,「 ”折其虚,破其要挟。”[2] 巴麦尊给朝廷的照会中,对徐广缙大加指责,说了徐广缙很多的不是,要求英国公使直接进京谈判,「 ”商订其事”,实际上想要挟皇上,惩办徐广缙。咸丰帝刚刚当政,很希望振作,因而,把照会中所说的内容视为英方的「 ”反间计”,是在陷害忠良徐广缙。而巴麦尊的照会指名道姓的要发给穆彰阿、耆英。给二人的照会中对他们主持签订条约,大加称赞,说是维护中英关系的善举。这样的照会,真是犯了咸丰帝的大忌,本就想寻找机会,治他们的罪,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嘛,可是,咸丰帝仍然没有动手。 咸丰帝像 咸丰帝虽然当时还没有动手惩办穆彰阿、耆英等人,但他拒绝与英国人谈判,很让驻华公使文咸老大不高兴。文咸不甘心,他又派自己的翻译官麦华陀前往天津投递文书,希望咸丰帝改变态度。可是咸丰帝有指示,广州夷务,交由徐广缙来处理,直隶总督便不敢自专。这样,一无所获的文咸不得不于7月间返回了香港。 文咸得离开,咸丰帝认为这又是一次外交上的大胜利,他对臣下说,英国人也不过如此。但是,他又为英国人的占领土地,不能亲自赶走英夷而愤恨不已。 咸丰帝拒绝文咸后,京城里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名天主教徒在京城被负责北京治安的步军统领衙门抓获,这个天主教徒叫丁光明,他手里拿着禀帖到耆英家门前投递,禀帖说传教士罗类思希望来府上拜会。丁光明被抓获后,很快被移交到刑部,而负责刑部的正是咸丰帝的老师杜受田,他要求耆英对此事作出解释。《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后,道光帝多次颁布谕旨,外国传教士只能在上海、福州、广州、厦门、宁波传教,此番天主教堂却跑到了京城,声称要来府上拜会。这一下给耆英惹来了 ... 烦,很有里通外国的嫌疑。事后,尽然耆英为自己开脱,把自己洗了个干干净净,但咸丰帝对他已是更加厌恶。 1850年12月1日,咸丰帝终于对穆彰阿、耆英动手了。这天,他起得很早,他破例地未向自己的养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请安,而是早早地来到朝堂之上,他首先颁下一道朱谕《罪穆彰阿、耆英诏》。诏书中慷慨激昂地历数了穆彰阿、耆英的罪行。 诏书说,穆彰阿身为朝廷重臣,一品大学士,深受皇恩,「 ”不思其难其慎,同德同心,乃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小忠小信,阴柔以售其奸。伪学伪才,揣摩以逢主意。”咸丰帝还说他排除异己,实在可恨。痛 ... 之后,再说罪责,是「 ”伪言荧惑,使朕不知外事,其罪实在于此”。所谓的「 ”伪言”,就是道光帝晚年和咸丰帝即位后都想起用林则徐,而穆彰阿却屡屡进言说「 ”林则徐柔弱病躯,不堪录用”,「 ”其心阴险,实不可问”。[3]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的场面 那么耆英又是什么罪名呢?咸丰帝说他帮助穆彰阿助纣为虐,狼狈为奸。特别是耆英在广州时压制百姓,仰英人鼻息,罔顾国家利益,「 ”如进城之说,非明验乎?上乖天道,下逆人情,几至变生不测。赖我皇考炯悉其伪,速令来京,然不即予罢斥,亦必有待也。今年耆英于召对时,数言及英夷如何可畏,如何必应事周旋,欺朕不知其奸,欲常保禄位。是其丧尽天良,愈辩愈彰,直同狂吠,尤不足惜。”[4] 依据这些罪名,穆彰阿被革职,朝廷用不叙永。耆英则从一品大员降为五品顶戴以六部员外郎回家候补,也等于是一撸到底了。咸丰帝的谕旨下达后,京城内外,大小臣工,感到这是一种新气象的开端,认为这是皇上要振作的标志,无不齐声赞扬。似乎咸丰帝一扫天下晦气和阴霾,重振清王朝已是指日可待了。咸丰皇帝大力反腐,治理朝政亲历亲为,应该说他给后世之君树立了一个榜样。那么,咸丰帝渴望振作,是否真如朝臣们所期待的,通过他的努力将为大清开创一种新的气象呢?后来的历史证明,答案是否定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中国,内忧还不是最主要的,严重的外患,列强「 ”合以谋我”的局面,咸丰皇帝虽然看到了,但是他却没有应对西方近代化侵略的策略和手段,一味的想通过传统的思维去「 ”防御”西方,最终还是被西方冲破藩篱,随着第二次 ... 战争的爆发,逃往热河的这个「 ”逃跑皇帝”还是在无奈和忧愤中病逝了,留给大清的是更加的混乱和迷茫。 —————————————— 参考文献: [1]考斯丁:《大不列颠与中国,1833—1860年》,第150页。英国牛津1937年英文版。 [2]《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1册,第12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3]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第45页,生活·新知·读书·历史认知网书店2013年6月版。 [4]《清实录》第40册,第183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影印本。

咸丰皇帝继位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惩办穆彰阿与耆英两大罪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发给情人的暧昧短信

    发给情人的暧昧短信1、思念中我一千次一万次地问鸿雁问明月问春风,愿鸿雁将我的眷恋捎给你;愿明月将我的问候带给你;愿春风将我的关切送给你!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需要的是彼此包容理解与改变。俩人感情像鞋条,系的紧紧在一块…爱情应该是让人愉快的,想要好好爱,千万别想多。

  2. 寿元无量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òuyuánwúliàng【解释】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苍穹,祝吾生寿元无量。”【例子】【相关】百度“寿元无量”

  3. 不愤不启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ùfènbùqǐ【解释】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例子】【相关】百度“不愤不启”

  4. 丧事短信

    悲痛长号泪眼呼啸,让咱们祈祷,愿他走入天国的怀抱!

  5. 杨贵妃怎么死的?探秘杨贵妃死亡之谜

      杨贵妃怎么死的?探秘杨贵妃死亡之谜杨贵妃死亡之谜——杨贵妃怎么死的?杨贵妃死亡之谜——杨贵妃逃生之说并非无稽之谈  杨贵妃怎么死的?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兵变”,不论新旧《唐书》官方记载,还是民间笔记小说、文集,甚至唐宋后人诗咏词赋,均持此说。但民国以来,学术界对杨贵妃...

  6. 世界上63个国家名称的历史由来,你知道几个?

    日本公元7世纪以前,日本以大和朝廷代表国家,称大和国。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印度称为“印度斯”,后来,罗马沿袭了这个词。自元代以来才正式用蒙古之名。缅甸缅甸,中国古称掸国,唐时称骠国。1961年5月19日,科威特作为国名被确定下来。不丹不丹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龙之国”,而国民则为“龙人”。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统治巴勒斯坦,大部分犹太人被迫流浪世界各地。1897年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7. 梦见晒被子 梦见晒被子什么意思

    梦见晒被子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晒被子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晒被子,预示着生活会幸福,暗示爱情将会急速发展。生意人梦见晒被子,好梦,近期财运亨通。小孩儿梦见晒被子,先凶后吉。好运气比坏运气晚来一些。老人梦见晒被子主旅行,有困难,最好取消。

  8. 呢喃细语是什么意思?

    【拼音】nínánxìyǔ【解释】形容小声说话。【出处】《北史·隋·房陵王勇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例子】及至兴官醒时哭了,绍闻听南间尚呢喃细语,呼来时,堂楼门已开了。(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五回)【相关】百度“呢喃细语”

  9. 在那一刻,要狠狠的幸福

    我们只有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才会有着持久的热情,在那一刻,要狠狠的幸福,因为,某日将无迹可寻。

  10. 高炉冤魂

    ★高炉冤魂天津有一个飞地,在河北省境涉县境内,该片区域是个铁厂,但行政上归天津管辖.大概是解放后由天津援建,所以形成了这样一块区域.某次出差到该地,顺便拜访老同学,了解到这样一个怪事.一个德国进口的高炉,总是无缘故的掉闸,无法开机,耽误一天损失相当的大.厂家请来专家维修,最后还是没找到线路有任何的故障.这下可难为坏了厂家.我去瞧热闹,当然我不属于领域的,也就穿着警服在车间跟着同学随便溜达着看看,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