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熊成基的故居在什么地方 烈士专祠坐落于什么位置

人物故居>熊成基的故居位于市区东关街附近韦家井6号,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入故居,首先看到的就是展览馆,在这个不大的展馆中,许多幅图文展牌悬挂在四周墙壁。这些展牌中,有革命会议会址照片,有熊成基投身革命时意气风发的照片,也有被捕后狱中的照片以及当年出卖熊成基的叛徒领取赏金的票据……熊成基生平所经历的革命事迹,几乎都能在这些展牌中找出。>>“这是他的未婚妻,为他终生未嫁。”在展馆南墙,记者看到一张老太的照片,现场解说人员告诉记者,照片中的老太叫舜仪钦。当年,熊成基的灵柩从徐凝门上岸,暂停于史公祠内,,程舜仪跪在熊成基的灵柩前,手捧熊成基烈士的灵牌,哭诉道:“舜仪自幼许配与你为妻,未结婚而你已英勇献身。舜仪钦佩你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不愿毁约,今日与你成亲,志愿守寡,与你灵牌相伴终生。”说完,手捧灵牌拜堂成亲。随后,程舜仪才脱掉嫁衣,换上孝服,为熊成基守灵。>记者在熊成基故居看到,最前面一进是“熊成基生平史料陈列馆”,布展面积约170平方米。所有展品中,熊成基在狱中的自书供词最为震撼与壮烈:“我今日早死一日,我们自由之树早得一日鲜血;早得血一日,则早茂盛一日,花方早放一日。”以及熊成基在临刑前的壮语:“今生已矣。我死,愿中国之富强日进一日,庶几瞑目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供词是从熊成基牺牲地吉林的省档案馆复制回来,这在全国其他地方并无二件。>此外,这里还有一把军刀,是安庆马炮营清军军官的原刀。这把军刀虽为复制品,但其外形跟当年熊成基佩刀一模一样,参观者可从中窥得熊成基军旅生活。>对着展厅入口,是一个长方形的玻璃橱窗,里面存放着熊成基青年时读过的书籍,这些书籍包括《扬州十日记》、《革命军》、《中国魂》、《猛回头》等,都是当时宣传革命的书籍,正是受到这些书籍的影响,熊成基才会不顾性命,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并为促进革命胜利献出自己的生命。>>展馆内除各种图文资料外,一尊半身塑像最引人注意。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尊塑像就摆放在展馆的最里面,是熊成基烈士的半身像。据了解,塑像是常在盛创作的,此前,他曾为烈士陵园塑过一尊,这是第二次雕刻。对比前一尊雕像,这尊雕像主要体现熊成基就义前大义凛然的形象。>熊成基牺牲的时候只有23岁,烈士陵园的那尊雕像,主要体现了熊成基的刚毅、坚定,以及对民族的真挚情感和一颗报国心。如今15年过去了,当年雕刻熊成基像的常再盛,从熊成基的身上学到了临危不惧的精神,并把这种东西赋予给新的雕塑。如今的这尊雕像,在熊成基的眼神中人们不仅看到是一种悲壮,更多的是一种憧憬。>>在熊成基故居最南面一进,是熊成基生平史料成列馆,在展馆中,记者看到,一块块记载着熊成基生平事迹的展板悬挂墙壁上,这些展板的下方是熊成基生前所用之物的展示橱窗,橱窗里成列着他当年在狱中的自书供词,以及投身革命期间所用的军刀。此外,展馆的尽头还设置了一间影像播放室,据悉,这间放映室主要用于播放跟熊成基相关的影音资料。>进入故居可见,展厅里挂着孙中山当年赠给熊成基的句子:悲英雄不在空在长啸大风歌。中间的一进建筑里悬挂着“三省堂”的红底黑字牌匾,下方是一幅山水字画,上面画着高山绿树、江河奔流,字画的两侧悬挂着一幅宋代诗人张栻写的《雨后同周允升登雪观》中的诗句:“山容净洗无穷碧江水新添自在流。”字画下面摆放着清代风格的坐椅桌子等。>烈士专祠>在安庆迎江寺西,坐落着一座纪念专祠。当地人都知道,这是为纪念领导安庆马炮营起义的烈士熊成基、范传甲而专设的祠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这也是目前国内惟一的辛亥革命纪念专祠。>>熊范二烈士专祠位于沿江东路150号。原建筑为4进3殿,今存3进3殿。专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单檐坡顶式建筑,面积约1945平方米。前殿1楼1底,辟有3门,正门镶嵌着汉白玉石门额,上刻七个遒劲有力的楷书“熊范二烈士专祠”,石额边缘浮雕云纹。左右两侧门额分别楷书“铭勋”、“建绩”。面阔20米,进深11米,殿后东西上下两侧筑长廊。经前殿穿过天井拾级而上,可至后殿广嗣殿。专祠前身系慈云阁,始建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建为英果敏公(英翰)祠。民国元年(1912),安徽省都督府将英翰祠改建为熊成基、范传甲二烈士专祠。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熊成基的故居在什么地方 烈士专祠坐落于什么位置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熊成基的故居在什么地方 烈士专祠坐落于什么位置

    人物故居>熊成基的故居位于市区东关街附近韦家井6号,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熊成基生平所经历的革命事迹,几乎都能在这些展牌中找出。对比前一尊雕像,这尊雕像主要体现熊成基就义前大义凛然的形象。>熊成基牺牲的时候只有23岁,烈士陵园的那尊雕像,主要体现了熊成基的刚毅、坚定,以及对民族的真挚情感和一颗报国心。民国元年,安徽省都督府将英翰祠改建为熊成基、范传甲二烈士专祠。

  2. 清末民主革命者熊成基简介 他是如何成为起义的棋手的

    熊成基,清末民主革命者。1905年底熊成基参加了光复会。熊成基在会上宣布了他早已拟好的作战密令13条,决定当晚起义。全省因这次起义被牵连受害的达300人之多。熊成基得悉和他同时起义的战友们大都牺牲了,炮营队伍也解散了,他怀着惋惜而又沉痛的心情离开了安庆,前往芜湖姑母家中。同盟会会员廖仲恺以及活动在东三省的其他同盟会会员如商震等人多方营救熊成基,均没有成功。

  3. 纸上山河:“太湖秋操纪念杯”里的新军马炮营队暴动

    袁世凯北洋新军参与了河间秋操和彰德秋操,太湖秋操的主要部队是张之洞的南洋新军。无独有偶,参加此次秋操的湖北第八镇,正是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部队。就在太湖秋操准备得妥当的时候,光绪与慈禧相继在11月14、15日去世。距离秋操地点太湖更近的安庆亦传来一个消息,11月19日晚安庆马炮营队官熊成基率兵起义。19日晚,熊成基带领炮营士兵攻取集贤门,但奈何六十二标二营营官薛哲临阵犹豫,延误战机。

随机推荐

  1. 晚上吃西瓜会胖吗?吃西瓜上火吗

    西瓜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实。普及晚上吃西瓜会胖吗?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大便滑泄者少食为宜,多食则会腹胀、腹泻、食欲下降,还会积寒助湿,导致疾病。一次食入西瓜过多,西瓜中的大量水分会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抵抗力下降。因此,吃西瓜应注意选择成熟的新鲜西瓜。短时间内大量吃西瓜,使体内水分增多,超过人体的生理容量。

  2. [网上展馆] 历代瓷酒杯

    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即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这期的网上展馆,我们展出了文心力先生精心收藏的部分明清青花瓷酒杯,让大家见“一斑而窥全豹”,借以领略中华民族博大深厚的酒文化以及酒杯形、纹的丰富多采。

  3. 韭菜的保建功效

    韭菜,又名草钟乳、起阳草或壮阳草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等入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现代研究证明,韭菜叶含硫化物、苷类和苦味质,有较多的胡萝卜素上族维生素、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食用或外用有广泛的保健功效。

  4. 郗愔书法 郗愔是个怎样的人

    郗愔字方回,生于山东省金乡县,是东晋时期的大臣,官至会稽内史、镇军将军等,封爵南昌县公。此外,郗愔在书法方面也颇有成就,王僧虔曾赞他的章草只比姐夫王羲之差一点而已!郗愔书法>郗愔善书法,擅长草隶体。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评:“郗愔书得意甚熟,而取妙特难,疏散风气,一无雅素。”>郗愔是个怎样的人>郗愔至孝,在为父母守丧时更悲伤得几乎自毁。>然而,郗愔为人敛聚钱财,于是有钱千万。

  5. 元宵祝福语_元宵节给员工的祝福短信_元宵祝福

    元宵节经典祝福语元宵节温馨祝福语元宵节个性祝福语元宵节搞笑祝福语元宵节幽默祝福语元宵节整人祝福语给老板给领导给客户给同事给上级给员工给下属给晚辈给老师给校长给教师给同学给老婆给老公给爱人给父母给哥哥给姐姐给弟弟给妹妹给男友给女友给闺蜜给朋友值此元宵佳节,小编整理提供了一些元宵节给员工的祝福短信,欢迎查看。祝您元宵节快乐!祝元宵节圆源缘愿!新年元宵祝健康,幸福美满好运长。

  6. 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喝菊花茶有什么好处(一)

    喝菊花茶有什么好处?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菊花茶的功效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同时,菊花茶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很多人喜欢喝,特别是常用电脑的上班族,菊花茶确实对保养眼睛有好处。此外平常还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7. 【林子】的意思是什么?【林子】是什么意思?

    《水浒传》第四二回:「宋江只得奔入村里来,寻路躲避。抹过一座林子,早看见一所古庙。」《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向箭过处,就有无数骑马的从林子里奔出来。」刘白羽《漂河口杂记》:「正是中秋节前一二日,林子里天黑得很早,眼看涌出一轮明月,照耀着窗外小小菜园。」林子的拼音línzi林子是什么意思林子línzi树林。

  8. 才华超众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9. 60岁之后,你若没有「 ”3久、2慢、1快”,那么或能长寿

    60岁之后,人的身体素质会变得越来越差,各大器官功能也下降很多,这个时候的人们如果不注意将息和调整,那么就很容易生病,幸福长寿,可能简单的自理能力都会逐渐消失。

  10. 秦襄公到秦始皇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

    秦朝作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开端,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秦始皇作为秦帝国的缔造者,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文明,因此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称号。为了探究秦始皇千秋功业背后的历史深层原因,我们不得不放大历史视野,追溯一下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