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莫高窟藏經洞的絕世文物被一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道士王圓籙以「 ”換零花錢”的形式,低價賣給了國外探險家們。文采犀利飛揚,句句有血淚,字字見赤誠。這是文人余秋雨大師在《文化苦旅》一書中講述的情節。讓人看後憤慨萬分,恨不得穿越時空,保衛國家文化寶藏,生啖王道士,方能解了心頭之恨。


然而,余大師把敦煌莫高窟文物的破壞盡數推給王道士,而把當時的時局狀況,以及後來的各種戰亂和運動對文物的損壞巧妙的避開,這顯然有失公允。

那么一個世紀之前莫高窟的藏經洞的故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們有必要講述一下道士王圓籙將文物賣給斯坦因時所處的境況和社會因素。

王圓籙第一次走進莫高窟的時間大約在1892年。不惑之年的他看到神聖寶窟無人管護,一片殘破,受到嚴重的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使他自覺自願擔當起了守護的重任。他四處奔波,苦口勸募,省吃儉用,集攢錢財,用於清理洞窟中的積沙,僅第16窟淤沙的清理就花費了近2年的時間。

在藏經洞發現之後,王道士盡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應該做的和能做的一切。

最初,他徒步行走50余里,趕往縣城去找敦煌縣令嚴澤,並奉送了取自於藏經洞的兩卷經文。王道士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引起這位官老爺的重視。可惜的是這位姓嚴的知縣不學無術,只不過把這兩卷經文視作兩張發黃的廢紙而已。


1902年,敦煌又來了一位新知縣汪宗翰。汪知縣是位進士,對金石學也很有研究。王道士向汪知縣報告了藏經洞的情況。汪知縣當即帶了一批人馬,親去莫高窟察看,並順手揀得幾卷經文帶走。留下一句話,讓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經洞。隨後,汪宗翰將所帶經文上呈給了時任甘肅學政大員的葉熾昌,葉熾昌是個金石大家,看到文獻以後頗為震驚隨即委托汪宗翰好生保護,然後向甘肅藩台建議將所有這些古代文獻和文物運到省城蘭州保存。

然而,敦煌離蘭州路途遙遠,光運費就要五、六千兩銀子,此時甘肅剛剛平息拳亂,軍費尚且沒有着落,況且這些在洞里藏着的「 ”破卷古籍”呢,藩台衙門的回復異常簡潔明了:「 ”沒有經費”。其後科舉考試制度被廢除,主管科考的葉熾昌被調任他處,就更沒有人來關心這批絕世瑰寶的處境了。


兩次找知縣沒有結果,王圓籙仍不甘心。於是,他又從藏經洞中挑揀了兩箱經卷,趕着毛驢奔赴今酒泉。一路上風餐露宿,單槍匹馬,冒着狼吃匪搶的危險,行程800多里,才到達目的地,找到了時任安肅道台的廷棟。這位廷棟大人瀏覽了一番,最後得出結論:經卷上的字不如他的書法好,就此了事。


此間,王圓籙甚至還冒死給老佛爺慈禧寫了一封信信:「 ”吾同工人用鋤挖之,欣然閃出佛洞壹所,內藏古經萬卷。”然而剛剛經歷了庚子之亂的京城一片雞飛狗跳,哪里還有時間理會這么個小人物,乃至於王道士這種私自寫信犯上殺頭的事情都懶得追究了。


就這樣,7年的時間,王圓籙對於這批國之絕世瑰寶保護的大聲疾呼猶如石沉大海,渺無音信,而王圓籙自己還有一堆頭疼的事情沒法解決呢。首先就是作為一寺廟住持有責任養活一寺僧眾,有義務修繕殿堂,佛像,而且他也是這么做的,他有遠大的理想,他要修三重樓,要重建大殿,並且一干就是30年,直到終老。他把文物賣給斯坦因等人,所得錢財也盡是用於保護莫高洞窟。


斯坦因在《西域考古圖記》中說:「 ”他(王圓籙)將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這個已經傾頹的廟宇的修復工程中,力圖使它恢復他心目中這個大殿的輝煌……他將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繕廟宇之上,個人從未花費過這里面的一分一銀。”

各級官府對王圓籙的一片熱忱表現出根深蒂固的冷漠,對他發現的寶藏根本不當回事,着實讓王道士心灰意冷並誤導了這位文盲道士。最終王圓籙敗在了「 ”奸詐無比”的斯坦因腳下。


當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公之於世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世界范圍內的轟動。清王朝的命官們這才懂得了其重要價值,但他們不是考慮如何地保護它,而是千萬百計竊為己有。因此,一時間竊取成風,敦煌文物此時的流失最為嚴重,這是敦煌文物自發現以後最大的劫難。


1910年大廈將傾的清 ... 作出決定,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運往北京保存。在運送的路途中,幾乎每到一處都莫名的遺失一部分。

當時各個外國考古隊運走的敦煌文物,經過千山萬水遠赴重洋卻一件不缺,並且最終還做了很好的保護與研究,這耳光打的是一個響亮。


難怪陳寅恪先生要在莫高窟前的一座石碑上奮筆疾書「 ”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地也”了。斯坦因的《西域考古圖記》亦有記載,當時西方人大規模在中國帶走文物的時候,是持有當地官方開據的許可證,並且一路受到了官兵的保護,守護者王圓籙本身並沒有能力拒絕他們。


這個文盲道士,懷着最本真的信仰與追求,40年如一日遠離貪腐,辛勞為公,一貫始終。至死,身後寥無積蓄。是誰出賣了老祖宗的絕世遺產而換來佞錢?功過是非,他的「 ”罪人”身份的悲劇值得我們回味與反思。

喜歡就點個關注吧!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他守護國家寶藏幾十年,最後卻成了千古罪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古代历史上熟知的十大民族英雄大盘点

    导读:01.之一位碧血丹心——文天祥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1256年,20岁的文天由理宗皇帝亲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入仕后因奏迕宦官董宋臣、权相贾似道,被罢官。1275年,元军攻破长江天錾,文天祥散尽家私,组织义军赴临安勤王。次年,元军兵陈临安,当朝派文天祥出城讲和,被扣留,在押解北方的途中脱逃。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陆续

  2. 倒戈将军孟达的人生悲剧:数易其主最终身死

    “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的这句诗,算是对乱世最真实的写照了。乱世之中,政权频繁更迭,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多也没什么节操了,倒戈、投降是司空见惯的。但频繁倒戈的人,即使在乱世,也只是别人的棋子,结局大多凄凉。三国时期的马腾如此、吕布如此,孟达也同样如此。三国时期有两个孟达,一个是魏国的安定太守孟达,为人忠贞,还多次为国家推荐贤才。而我们要说的是换了三个主子的孟达,也算是”三姓家奴“了。孟达本来字叫子

  3. 壮族的传统节日:壮族有哪些传统又特别的节日

    三月三三月三是广西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最隆重的节日,2014年确定为广西传统习惯节日并放假两天。其中“三月三”歌圩普遍流行于壮族地区,其中尤以红水河、左右江流域最为常见。每场歌圩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甚至数万人。在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一些汉族地区,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五色糯饭,染彩色蛋,...鸡宰鸭,喝酒庆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这个节日,有些地方比过春

  4. 曾国荃为什么落个贪官的 ... 名?曾国荃是贪官吗

    曾国荃(1824—1890)是曾国藩的胞弟,字沅甫。因在族中排行第九,故湘军中人呼“九帅”。曾国荃五岁即入其父所执教之私塾,十七岁进京在曾国藩身边学习,从小颇受乃兄之影响,《清史稿》称其“少负奇气”。后又师从湘军统帅、大儒罗泽南。湖湘文化独特的理学传统和经世风气,以及曾国藩的言传身教,都对曾国荃政治理念的形成起到了极大作用。曾国荃“自谓是笃实一路人”,把治国经邦作为人生追求。但是他的科举之路却很不

  5. 芈月原型是谁? 芈月原型秦始皇高祖母宣太后简介

    芈月原型是谁芈月原型秦宣太后资料:《芈月传》是郑晓龙的又一力作,那芈月原型是谁呢?芈月原型秦宣太后资料有哪些?据史料记载,太后的称谓,就始于秦宣太后。芈月是楚王的女儿,本是楚王最宠爱的小公主,但因为楚王死后生活就开始颠沛流离。芈月原型是谁?芈八子是楚王的女儿,为楚王的妾所生。芈八子也称宣太后,相传芈八子城府极深,雄才大略,在秦国把持朝政、呼风唤雨近40年。中国历史上,太后这个称谓始见于她,太后专权

  6. 赵氏孤儿案屠岸贾的儿子屠岸无姜的结局如何?

    电视剧《赵氏孤儿案》根据经典历史传奇故事改编,但它跟戏剧以及电影《赵氏孤儿》不同的是,在本剧中塑造了大恶人屠岸贾的妻子和儿子。而在《赵氏孤儿》中,屠岸贾摔死了程婴的儿子,而放过了赵氏孤儿赵武,但在赵氏孤儿案中,则出现了和赵武一起长大的屠岸贾的儿子,那么他的儿子究竟是谁呢?据了解,剧版《赵氏孤儿》中,除了观众熟悉的程婴、屠岸贾等角色之外,为了使人物关系更为复杂丰满、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充实,还增添了很多

  7. 大唐魏王李泰简介及怎么死的 李泰与李承乾李治

    魏王李泰是怎么死的?李泰,是唐太宗...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李泰非常受唐太宗...的喜爱,且李泰有当上皇帝的心思。于是,李泰就暗地给哥哥太子李承乾使绊子,结果李承乾被逼急谋反导致流放黔州,而李泰也被唐太宗所隔离。李泰简介:唐太宗四子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出生于620年,死于652年,享年32岁。李泰妻子:阎婉。李泰儿子:李欣、李徽。刘泰,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

  8. 雨伞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雨伞到底是谁发明的?

    雨伞的起源与发展:是谁发明了雨伞?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埃及人最早使用雨伞,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的贵族们外出旅游时常常要奴隶为他们撑太阳伞。其实,中国才是伞的故乡,早在4000年前伞就出现了。据《史记》载,最早的伞叫“盖”,如“五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这里的盖就是伞,是避暑用的。又如:“孔子将行,雨而无盖。”这里说的盖就是雨伞了。《伞物记源》载,古时的伞初多为丝帛...,纸发明

  9. “馒头”的来历 竟然这么传奇

    相传在三国时期,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于是诸葛亮便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那时,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特别重而且那里的泸水还有毒。诸葛亮的手下便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按照当地人的做法,就是要...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然后用他们的头去祭祀泸水的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南蛮”俘虏了,可是他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他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用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代替

  10. 中国历史上谥号“文正”的大臣有哪些?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宋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的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从谥法上来说,“文”这个字并没有固定的配合字,像张昭、司马昭、宇文泰等人,都单谥一个“文”字。东晋的王导,谥号是文献。整个东晋,只有他一个人谥文献。到了唐朝的时候,魏征、陆象先、宋璟等人得到了文贞

随机推荐

  1. 2015年三八妇女节送给女朋友的调侃短信

    祝看短信的美丽女人,妇女节快乐!祝天下第一美女三八节快乐!哈哈,三八节快乐!

  2. 鹅行鸭步是什么意思?

    【拼音】éxíngyābù【解释】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出处】【例子】你两个闲常在镇里抬轿时,只是鹅行鸭步,如今却怎地这等走得快?(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近义词】蜗行牛步【相关】百度“鹅行鸭步”

  3. 迟疑未决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íyíwèijué【解释】形容拿不定主意。【出处】《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例子】无【相关】百度“迟疑未决”

  4. 异曲同工造句

    异曲同工造句一:这两栋建筑的外观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

  5. 英语货币用户指南-前十进制和后十进制

    现在的英国货币有不同的面值纸币和硬币平克弗洛伊德曾经说过钱是一种气体,披头士乐队说它买不到爱,还有人说是它让世界运转起来。英国货币小数前的数字有点混乱,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硬币代表零头和更大的货币。英国货币的官方名称是英镑,通常简称为英镑。虽然这些年来纸币往往相当简单,组成一英镑十进制前的硬币可能会变得相当复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971年前后英国货币的历史和分类。在罗马人之后,盎格鲁撒克逊国王奥法在7

  6. 梦见有人跳楼 ... 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有人跳楼...是什么意思,梦见有人跳楼...会有哪些寓意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准备考试的人梦见有人跳楼...,意味着理科成绩差,未能录取。梦见有人跳楼...是什么意思(摄图网)谈婚论嫁的人梦见有人跳楼...,说明互相了解,即可成婚。创业的人梦见有人跳楼...,代表有波折有阻碍,内部重新整顿再开业。怀有身孕的人梦见有人跳楼...,预示生女,忌动土动胎气而流产。

  7. 历史上的战争:烽烟再起,昭宣时期,汉帝国与匈奴的西域争斗

    公元前90年,李广利领军出击西域,攻匈奴,军陷西域,全军覆没,汉家儿郎数万人魂落异国。这是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的最后一场战争,以汉朝失败而告终。

  8. 后赵

    为别于先建国的前赵,故史称“后赵”,又以其王室姓石,又称“石赵”。后赵盛时疆域有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石勒病死后,334年其养子石虎篡权称王。以后,石虎迁都于邺,337年改称大赵天王。gt;gt;gt;中国历史纪年表后赵世系石勒高祖明皇帝,在位15年。起兵后投奔前赵,为刘渊大将,319年自称大单王,定都襄国,330年改称大赵天王,同年改称皇帝。

  9. 不上树

    有一次香严智闲禅师在法堂上,开示众僧道:“有人想要彻悟自己的本来面目,便口衔树枝,脚下踏空,手不攀枝。”这时,忽然听到树下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果不回答他,就违反了出家人慈悲开示的本分;如果回答他,一开口使会从树上坠下而失去生命!这时该怎么做才对呢?”当时在座的大众,都不知如何回答。突然,叫...招的上庄站起来说道:“树上即不问,未上树时请禅师说说看!”智闲禅师听了,哈哈大笑,连连点头。

  10. 历史上的大梁是哪个朝代?琅琊榜中的大梁就是南北朝时的南梁

    大梁又称萧梁、南梁,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皇室姓萧。大梁就是南北朝的南梁在《琅琊榜》中,大梁是一个雄踞长江两岸大一统的国家,这个国家皇室姓萧,国号梁,所以大梁也被称为萧梁。南梁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萧衍取代齐朝称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