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威廉·华兹华斯是谁?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生平简介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后到欧洲旅行,在法国亲身领略了大革命的风暴。1783年其父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萝西(Dorothy)则由外祖父母抚养。多萝西与他最为亲近。>>1787年他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去法国,住在布卢瓦。他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将拯救帝制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布卢瓦他结识了许多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1792年华兹华斯回到伦敦,仍对革命充满热情。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政治活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正在走投无路时,一位一直同情并钦佩他的老同学去世,留给他900英镑。于是在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起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宿愿。多萝西聪慧体贴,给他创造了创作的条件。后来她也成为了诗人。一直与他作伴,终身未嫁。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威廉·华兹华斯是谁?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生平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霍去病究竟有多厉害?匈奴一首诗歌道出悲凉

    可以说刘彻想要...匈奴,那霍去病就是他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伤效果也是让所有人都瞪目结舌。那么他到底有多厉害呢?其实看看当时匈奴人留下的一首诗歌里,包含着怎样的血和泪,就明白了。然而这时候的霍去病,却撂下一句硬气的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2.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3. 想爱而不能爱,林徽因病中写下这首凄美情词,如一曲清泉流过心间

    对于林徽因来说,写诗完全是出于兴趣,而那个让她爱上诗的男人是徐志摩。林徽因和徐志摩相识时才16岁,对方的一首首情诗将她带入了一个个美妙的诗境中。虽然两人的爱情以失败告终,但林徽因余生都没有放下过诗歌。让我们来品一品:作为一首现代诗,林徽因这首诗的工整度是相当高的,充满了古诗的韵味。关门的波斯菊花海诗中描写的是一种想爱而不能的情绪,有人觉得林徽因写的就是她和徐志摩的爱情,但作者从来没有这样表示过。

  4. 高风亮节——文人与竹的互相成就

    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榜上有名,可见竹子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竹子笔直挺拔,婆娑有致,青翠不惊寒,自有一种虚怀若谷之气,象征着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等品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竹的喜爱,是中国古代文人群体的共性之一。千百年来,在无数文人墨客的推崇下,竹子由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变成

  5. 说韩愈不配当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怕是没读过他19岁的这16字神作

    对于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位置,不少人是不解的,毕竟排在其后的还有王安石、欧阳修和苏轼。

  6. 唐朝诗人众多,为什么只有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真能预言未来么

    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无数伟大诗人,如屈原、杜甫、苏轼,能吟诗作赋的亦不在少数,但被奉为「”诗仙”的唯有李白一人。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凭的不只是他留传于世的诗词佳作,还有他那扑朔迷离的身世和颇具传奇的人生经历。他的诗词优美自然,诗句如行云流水,清新俊雅,且大气磅礴。「”李白斗酒诗百篇”。但李白在朝为官并非靠的金榜题名,只因识得番邦文字被贺知章推荐给了唐玄宗,玄宗赐其进士及第并做了翰林学士,虽无

  7.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欧阳修与北宋诗文改革1(备考10月自考)

    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又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他对梅尧臣与苏舜钦的推崇、对王安石、曾巩和「”三苏”的褒扬提携,有力地推动了北宋文学的发展,使宋文、宋诗能够自具面目而独

  8. 中国文学史上的八大才子,最后一个你认识吗?

    苏轼被后人称为「”诗神”、「”词圣”,诗、书、画、散文等均有很高成就,其中,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书法上为「”宋四家”之一,可见,苏轼是百年难遇的全才。李煜被文学家称作「”千古词帝”,史学家称其为「”南唐后主”,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

  9. 中国古代十大诗人,您读过他们的诗吗?

    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1953年赫尔辛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被后世誉为中华诗祖。

  10. 「 ”大炮开兮轰他娘”,读民国军阀张宗昌的诗,我笑不出来

    张宗昌觉得自己既然身为孔圣人的父母官,不带点斯文,枉来山东一趟。一番苦练之后,那张宗昌功力大进,不久便出版一本诗集,分送诸友同好。百年中国,诗人成群,但像张宗昌这样仍有诗句流传、仍被人惦记的诗人寥寥无几。

随机推荐

  1. 以蠡测海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ǐlǐcèhǎi【解释】蠡:贝壳做的瓢。用贝壳来量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例子】【近义词】坐井观天,以管窥天,管窥蠡测【反义词】兼收并畜,博大精深【相关】百度“以蠡测海”

  2. 梦见挖红薯 刨红薯

    周公解梦梦见挖红薯 刨红薯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挖红薯 刨红薯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妻子唱歌

    一次阿凡提的妻子问阿凡提:“我每次唱歌的时候,你为什么老跑掉?你不喜欢听我唱歌吗?”

  4. 褚民谊汉奸里的学霸,他临死前的要求是什么?

    褚民谊曾经担任过秘书长,换句话说就是汪精卫的总管家,一心一意为汪精卫服务。>>其实褚民谊学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学,他学的是组织学。但人家褚民谊却通过一篇论文而得到了医学博士学位,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而且褚民谊还娶了陈璧君认上的妹妹,由此和汪精卫的关系更近了一步。虽然褚民谊在医学方面能力很强,但是论起工作来,他就差远了。>褚民谊这么有才的一个人,要不是当初和汪精卫狼狈为奸,可能他的前途会更好吧。

  5. 诸恶莫作

    唐元和十五年,大文豪白居易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道:“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白居易听后连连点头称是。白居易不满意他这个回答,接着说道:“三岁小孩都知道这么说。”禅思禅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说的是:作恶犯戒,而且有善不行也犯戒。如果说“诸恶莫作”断了离佛日远这条路的话,那么“众善奉行”正好让人走上了离佛日近的这条路。

  6. 玉液金浆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ùyèjīnjiāng【解释】比喻美酒。【出处】《汉武故事》:“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例子】此乃玉液金浆,你可将去,同玉妃到坟前沃彼原身,即得炼形度地,尸解上升了。清·洪昇《长生殿·尸解》【相关】百度“玉液金浆”

  7. 平性食物有哪些呢?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食物,属寒凉性;能减轻和消除寒证的食物属温热性。一般认为,寒凉性食物大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常用于热性病证。温热性食物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于寒性病证。平性食物则有健脾、开胃、补益身体的作用。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平性的食物。

  8.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简介

    出生:1847年3月3日出生地:苏格兰爱丁堡星号:双鱼座死亡:8月2日,1922年(75岁)死因:糖尿病并发症文章和照片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申请...专利托马斯·爱迪生申请...专利的原图1876年3月7日沃森先生来了,我要你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在1876年的这一天只和他的助手打了一个简短的...,但事实证明这是电信史上的一个开创性时刻。

  9. 选字结尾的成语

    选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 选 ”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 选 ”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青钱万选——比喻文章出众。  雀屏中选——雀屏:画有孔雀的门屏。指得选为女婿。  东床之选——指佳婿的人选。  金屋之选——指被贵人选为妻室。  一时之选——指某一时期的优秀人...

  10. 真实的纣王如史书上那么昏庸无道吗?毛主席为何会为他鸣不平?

    首先纣王的称号是周人以及后人对帝辛的蔑称,实际上他本名受德,帝号辛王。在传统的认知中纣王的罪过大体有以下几点:其一贪恋女色,宠信妲己;其二滥用酷刑,残害忠良;其三压迫百姓,横征暴敛。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分析纣王的罪名是否经得起推敲。那么比干何许人也?祭祀其三,何谓横征暴敛呢,当时的商朝在纣王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纣王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