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代交通线:驿站制度和过所制度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在当时人看来,如此大的帝国治理难度一定很大,为了稳定帝国边界,秦始皇多在各地修路以确保秦军可以迅速抵达各地,及时控制帝国。 许多年后,唐王朝建立,唐王朝是一个版图远远大于秦汉的帝国,面对着边境问题以及地方治理问题,唐王朝必须整顿好相应的交通问题,因此就产生了驿站制度和过所制度。然而这两种制度基本上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效力,对于民生没有太大帮助。还因此产生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唐朝在极盛时候版图也是极大的 一、驿站制度 1、驿站数量 唐朝的驿站制度为每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如果遇到地形限制的话,那就不必遵守三十里一个驿站的规定,择优而选取位置。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驿站的数量已经达到: 「 ”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二百六十所水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陆驿,八十六所水路相兼。”(按照书中的记载应该是1743所驿站,疑总数有误) 2、驿站人员配置 另外,在每个驿站的人员设置上,主要是有驿长一人,选取富豪之家的人担任。为什么只选富豪人家担任呢?原因说出来颇为有趣,因为: 「 ”驿马、驴,一给以后死,则驿长陪填。” 就是说驿站里的驴马如果死了,是需要驿长去赔偿的,如果家产不够,就赔不起这些驴马。因此选取了相对较为富裕的人担任驿长。 另外就是在驿站中工作的驿夫了。驿夫的多少主要是根据驿站中的车马船只的多少来定的。在《唐六典》中规定: 「 ”凡马三,各给丁一人;船一,给丁三人。” 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在各个驿站中,很少出现克扣驿夫的事情。如都亭驿,有马匹75匹,驿夫25人,正好是3:1的比例;在水驿中,有船4只,配驿夫12人,也是1:3的比例。 驿夫都是由平民轮流担任,工资很少,工作很辛苦,生活十分困难。如当时有《水夫谣》一诗,就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生活在水边人民充当水驿驿夫的辛苦场景: 「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驿站图 3、驿站的资产 驿站的资产来源分为几部分,一部分是朝廷拨款,一部分是靠驿田,一部分是自身的马匹船只。 驿站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朝廷从户税中抽出一部分拨给,天宝年间,朝廷每年可以收到户税二百多万贯,其中一部分就被抽出来供驿站使用。 另外,驿站还有自己的驿田。驿田种的作物不是给人用的,而是用来喂养马匹的,驿田之中都种植苜蓿,供马匹作为饲料。当时规定: 「 ”皆随近给,每马一匹,给田四十亩,其传送马,每匹给田二十亩。” 在驿站之中,马匹也是重要的资产。陆上驿站按照马匹的数量分为七等,繁忙的驿站甚至马匹可以多达七十多匹,较闲的驿站也有八匹马。除了马之外,驴也是驿站中常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有人会说了,既然马匹如此之多,我趁着空闲的时候出去挣点外快总行吧。理论上说是可以的,但是实际中,会很惨。当时规定: 「 ”驿长私借人马、驴者,各减一等,罪至杖一百。” 在水上驿站中分为三等,繁忙的给船四艘,较闲的给船三艘,更闲的给船二艘。另外还有一些水陆都要兼顾的驿站,这种驿站马匹和船只都有配齐。 4、驿站的工作 驿站的工作似乎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基本上就是负责传递文书情报,供来往的官员居住停留,更换马匹等。确实,驿站的实际工作基本上就是这些。 驿站的工作开展需要通过一种人,即驿使。驿使代表着好几种人,有军务需要及时传递情报的叫做驿使,入朝或到某地上任的官员也称为驿使。 驿使的出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乘驿,一种是乘传。何为乘驿?乘驿就是光骑着马,往往是面临是传递公文、军情等大事的时候选择的;乘传就是乘坐马车,往往是官员上任带着大包小包和家属时所选择的。 我们常在电视剧中看到,有驿使到了驿站,驿长马上就出来说:「 ”已经准备好了上房和美食,请驿使稍作歇息。”这时候驿使往往会说:「 ”军情紧急,请大人给我一些干粮就好了。” 驿长说的话不是客套话,在驿站之中,对待驿使往往都是「 ”丰屋高食”。在一些比较大、比较繁忙的驿站之中,往往还有上厅、别厅、西厅、东厅等厅房,还有池沼、游艇、竹林、柳荫、酒库、茶库等。跟我们现在的度假村没有什么两样。毕竟当时往来的人员之中有很多都是官员,因此驿站往往待遇设置得比较高一些。 当然了,给官员驿马数量的时候也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反映了官员的身份、地位高低。当时规定: 「 ”给驿职事官三品以上若王,四匹;四品及国公以上,三匹;五品及爵三品以上,二匹;散官、前官各递减职事官一匹;余官、爵及无品人各一匹。” 驿站的速度怎样呢?就乘驿而言(即骑马),乘驿每天要求驰六驿,也就是一百八十公里;传递大敕令的,应该每天驰五百里以上。乘传(即乘车),每天要求走四驿即一百二十公里。驿使每到一站,为了保证速度以及爱惜马匹,必须换马再走,如果不换马,则杖八十。 就这样,唐王朝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驿站制度。 驿站快递,速度超快 二、过所制度 什么是过所呢? ... 称过所也叫传。按照郑玄的注是这样的: 「 ”传,如今移过所文书。” 另有刘熙《释名》解释: 「 ”过所,至关津以示之也。”「 ”传,转移所在,执以为信也。” 在《唐六典》中如此解释: 「 ”古书帛为繻,刻木为契,二物通谓之传。传如今过所。” 也就是说,过所是类似于通行证一类的东西,古代是不允许随意流动的,因此过关时都需要相应的凭证,这种凭证就是过所。大家还记得《三国演义》中关羽因为没有过关文凭以至于处处被拦,最终发生了「 ”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其中关羽所缺失的东西就是过所。 当时对于过所看守十分严格,如果把自己的过所借给他人或者是发生冒名顶替的事情,借出者和借入者都要受到严惩。如果没有过所而偷渡的话,受到的惩罚更重。《唐律疏议》中记载: 「 ”水陆等关,两处各有门禁,行人来往,皆有公文,谓驿使验符券,传送据递牒,军防丁夫有总历,自余各请过所而度。若无公文,私从关门过,合徒一年。越度者,谓关不由门,津不由济而度者,徒一年半。”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其实就是唐朝贞观年间的玄奘法师,他当时想去天竺取经,因为没有取得过关文凭,因此只得「 ”冒越 ... ,私往天竺”,也是属于「 ”偷渡客”的一种。 玄奘法师也是「 ”偷渡”过去 当时的过所都是在中央由尚书省发给,在地方由都督府或州发给。当时人们如果想申请过所,需要些两份文书,一份是正本,由官方加盖官印,发给想要过所的本人;一份是副本,形势和正本一模一样,也要经过签字确认,由刑部司门司或都督府州户曹保管,留作档案。根据《公式令》的记载: 「 ”右过所式,并令依式具录二通、申送所司。所司勘问,即依令署一通,留为案件,一通判给。” 另外,在申报过所时,必须由申请人按照规定写一封说明书,这份说明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事项:外出原因、人数、身份、年龄、奴婢来源、牲畜的毛色口齿,如要有买卖奴婢的话,还要出示有关证件。相对应的官员也要一一核实。 为什么要如此严厉呢?因为这是一种控制手段,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走私、逃避国内赋税、拐卖人口等情况。因此当时对于帝国边界的稳定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过所 三、总结 因此综上来看,驿站制度和过所制度在唐代对于国家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驿站制度,各地的情报信息可以迅速传递;通过过所制度,人口被相应地安置在了各个地区,避免频繁的人口流动。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制度似乎与我们现在的某些制度也有着相似,如驿站有些类似于一个个的情报传递点(不过现在社会都用无线通讯),或者说有一些类似于快递中转站的感觉。过所制度就有些像我们现在出国要用的护照签证一类的,用于证明身份、申报随身财产等。 但是驿站制度仅仅只是供官府使用,对于民生的发展作用不大,没有形成一整套便民的工程;而过所制度把人限制得过死,也相应地有所限制社会发展。(如玄奘法师取西经一事) 参考文献:《唐六典》,《唐通典》,《唐律疏议》,《全唐诗》,《新唐史》,《旧唐史》,《唐会要》,《公式令》,《释名》,《隋唐五代史》,《唐代驿站制度研究》等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唐代交通线:驿站制度和过所制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千古奸相李林甫为何能保国家繁荣,他究竟有何能耐?

    影视作品中的李林甫一提到唐朝丞相李林甫,大家或许就联想到「”坏人、奸诈、祸国”这些词。的确,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奸相,他贪恋权力,不择手段……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唐朝担任宰相18年又7个月,是唐朝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张九龄,姚崇等人都只是做了几年。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唐玄宗如此赏识呢?主持修订法律条文,领衔完成《唐六典》唐玄宗时期,国家发展遭遇了许多困难。正当唐玄宗苦思冥想国家前途的时

  2. 「 ”从前车马慢,没有车站,只有驿站”——细说古代驿站的千年风尘

    引言「”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知道木心的人不多,但知道这首《从前慢》的人却不少。是的,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车、马、邮件最快的地方大概就是驿站了。「”驿站”在很多古代背景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出现,「”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这些文字,穿越时空,唤起了今天的我们对「”驿站”这一古代基础设施的好奇和

  3. 唐代交通线:驿站制度和过所制度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在当时人看来,如此大的帝国治理难度一定很大,为了稳定帝国边界,秦始皇多在各地修路以确保秦军可以迅速抵达各地,及时控制帝国。许多年后,唐王朝建立,唐王朝是一个版图远远大于秦汉的帝国,面对着边境问题以及地方治理问题,唐王朝必须整顿好相应的交通问题,因此就产生了驿站制度和过所制度。然而这两种制度基本上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效力,对于民生没有太大帮助。

  4. 「 ”千牛卫”到底是多大官,为何李元芳常将它挂在嘴边?看完后懂了

    看过《神探狄仁杰》的人应该知道,狄仁杰的小弟李元芳在对人表明自己的身份时,总说自己的「”千牛卫”大将军,听上去感觉还挺高大上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千牛卫”到底是个多大官呢?为何李元芳要经常将它挂在嘴边呢?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唐朝的官制说起了!李元芳——剧照我们都知道,唐朝的宦官权势显赫,而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它们掌握了军权。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掌握禁军主力「”神策军”。其次便是飞龙使一职也有宦

  5. 清代的驿站有什么功能,从京师到各省都有哪些网络?

    在很多古装政治剧中,往往会有这样的场面:前方战事吃紧,皇帝和大臣们焦急地等待战报。

  6. 三伏天也要放假?闲说古代官员是如何休假的

    上朝古代京官上班从上朝开始在汉朝之前,放假制度还不太完善,实际上工作制度也不是那么完善,所以官员基本是有事可以告假,具体怎么操作就看情况了。直到汉朝,才把放假的规定整体落实,并写进了法律中。

  7. 镖局就是古代的快递?带你了解驿站和镖局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有了快递和物流,但是在古代,是没有东西的,只有驿站和镖局,收人钱财,凭借武功,专门为人保护财务或者保障人身安全的机构。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出门去赶考,此时你还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可以选择镖局护送你去京城,等这个人考上状元了,变成了处级干部,衣锦还乡的时候就可以用国家的驿站了。

  8. 古代「 ”八百里加急”为何连强盗都不敢去抢?强盗:简直是找死

    在唐朝,一尺等于0.303公尺,一里等于454.2公尺。唐朝的五百里大约就等于现代的227公里,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至于八百里加急,两天吧,估计就到了。在唐朝的时候,驿站大概有一千几百个,并且有差不多两万多人从事和驿站有关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就是来往的信件能够及时快速地传递官府文件。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强盗为何都不敢抢?强盗:我可不找死!

  9. 唐六典

    《唐六典》以唐代诸司及各级官佐为纲目,正文记叙中央、地方各级官府的组织规模、官员编制及其职权范围,所叙诸官司的职掌,多直接当时颁行的令、式,均属第一手资料。由于这些令式和典籍至今多有亡佚,所以《唐六典》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唐六典》最早的刻本是北宋元丰三年本,已佚。《唐六典》在国外流传甚早,约在9世纪末成书的《日本见在书目》,即著录有《唐六典》一书。

  10. 尘封往事: ... 古道有几条

    对此,唐朝极为震惊,于是派5万兵马与吐蕃对峙。唐蕃古道开辟后,汉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唐蕃道开通后,古代中印与中尼文化交流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如今这一被称为“甥舅盟碑”的会盟碑仍矗立在...大昭寺前。由于互市多集中在唐蕃交界的河西走廊一带,唐蕃古道自然是中原物资进入蕃地的主要通道。

随机推荐

  1. 哪些食品能去皱纹

    把吃剩的鸡骨头洗净,和鸡皮放在一起煲汤,不仅营养丰富,常喝还能消除皱纹,使肌肤细腻。

  2. 蒲生氏乡有哪些轶事典故?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信长见到鹤千代时说「蒲生之子(氏乡)目光奇特,想必异于寻常者,乃上优之若者也」。此时秀吉对氏乡之忠勇深感五内,便把与明智一党的国众的领地赏与氏乡。氏乡感激拜领,并终与利长攻破此城。左右马谒见氏乡后高谈阔论一番,连续十日夜夜长谈。但最后氏乡只遣金打法左右马离开。

  3. 汪精卫成功躲过戴笠的五次暗 ... ,令其折损四员大将,原因何在?

    加入我的圈子,看免费文章,还有机会赢取红包哦。

  4. 印加神话中的太阳神

    除此之外,风雨雷电被视为太阳的仆役而得到陪祭,月亮则被视为太阳的妻子和姐姐以及印加王的母亲得到敬重。印加人数百年历史就是这样在神话中度过,直至在神的诅咒和启示的阴影中灭亡。印加人的太阳神,支配天空中的星辰,其妻是月之女神。

  5. 司管战争的莫神

    莫神是埃及神话中出现较早的一批神明,最初他被做为底比斯主神出现于神话故事之中。后来渐渐发展为战争之神。与同为战神的赛特相比,莫神更多出现于正义之战或是为调整战争。莫神是当时底比斯城的代表性神明,随处可见他的神庙与雕像,人们每年向莫神祈祷保佑和平,为他献上他最喜爱的祭品——牛、葡萄与柳枝。通常莫神的形象被塑造成头顶翎羽的鹰头神形象,手持法杖为人们指导胜利的方向。

  6. 【辽碣】的意思是什么?【辽碣】是什么意思?

    ●《宋书索虏传》:「圣朝承王业之资,奋神武之略,远定三秦,西及葱岭,东平辽碣,海隅服从。」●唐太宗《辽城望月》诗:「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明陈子龙《吊卢司马》诗:「雄风振云沙,愤气视辽碣。」★「辽碣」在《汉语大词典》第15151页第10卷1184参见:辽碣辽碣是什么意思辽碣liáojié辽东和碣石都临近渤海,故并称。

  7. 梦见孩子发烧

    周公解梦梦见孩子发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孩子发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围巾周公解梦解析 – 周公解梦

    头一次梦见,求解释。病人梦见围巾,短时间内病情不会好转。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梦见饭店梦见餐厅好不好?

  9. 為什么古代人很重視嫡子?同一個爹,庶子差別就很大嗎?

    為什么古代人很重視嫡子?同一個爹,庶子差別就很大嗎?在我們這個國家,早已經實行了一夫一妻制度,而也會因為孩子的問題而產生一些財產糾紛,其實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畢竟,一個家庭中若是有眾多子女,日後也肯定會有些矛盾。相信大家在看電視的時候,都不難發現電視里的一些達官貴人,他們都會有一些三妻四妾,雖說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普遍有着男尊女卑的信念,但在每一個家庭中,他們總會偏向嫡子,而對庶子不是很重視,這不免讓

  10. 海涛法师说故事:贩卖贫穷

    >>尊者迦旃延说:「你如果要摆脱贫穷,必须先布施给我。」>>老妇人听了吓一大跳,回答:「我这么穷,哪有什么东西可以布施呢?」>>尊者迦旃延便拿一个钵给老妇人,说:「你拿这个钵去装一点干净的水来。」>>老妇人便照做取水,回来恭敬的把钵捧给尊者迦旃延。尊者迦旃延拿起钵,立刻为老妇人祝福,希望妇人以前的种种罪业全部消除,而她应有的福气能够增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