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内社设立长执,是于1873年4月6日为始。我觉得从会员中该选出3名来当职的时期了。1879年移籍大社,1888年1月17日在乌牛栏去世。妻潘猫烈阿玛辖与夫同日受洗,1879年移籍大社,1888年2月返归内社。长老潘文良,于1874年遇「出草」被...,详见《教会史话》237。执事潘加苞打杯,于1872年3月24日由李庥牧师领洗,时44岁。他在内社教会担任执事共有10年以上。

内社设立长执,是于 1873 年 4 月 6 日为始。主礼者是甘为霖牧师,他的报告见于「台湾省布教之成功」 (Missionary Success, Vol.1, p.299-300( 及「使信月刊」 (The Messenger, August 1873, p.217) 。略云: 内社教会一直成长。信徒们自发地建立一房屋,以便来访的宣教师使用,有 3 房间,位于由村门入来之处。本地传道人非常勤勉, 12 岁或 12 岁以上的儿童,差不多部会唸也会写。有 16 人申请受洗,「问道理」之后接纳了 6 名。我 ( 指甘为霖 ) 觉得从会员中该选出 3 名来当职的时期了。当然地,我允分说明了此步骤之重要性。他们所作的选择,我十分同意,而大家高兴,就设立了 A-ta-oai( 阿踏歪阿马凑 ) 及 Bun-liong( 文良 ) 为长老,而 ka-pau( 加苞打歪 ) 为执事。 长老潘阿踏杯阿马达,于 1872 年 3 月 24 日由李庥牧师领洗的,领洗时 39 岁。 1879 年移籍大社, 1888 年 1 月 17 日在乌牛栏去世。妻潘猫烈阿玛辖与夫同日受洗 ( 领洗时 37 岁 ) , 1879 年移籍大社, 1888 年 2 月返归内社。子潘文明,任传道师。 ( 参见「大社堂会进教者姓名册」第 44 , 64 号 ) 。 长老潘文良,于 1874 年遇「出草」被 ... ,详见《教会史话》 237 。 执事潘加苞打杯,于 1872 年 3 月 24 日由李庥牧师领洗,时 44 岁。妻潘伊氏阿海、子潘踏筱里加苞、媳潘猫蜡干孝里希亦同日受洗。全家于 1879 年移籍大社。加苞死于 1887 年 7 月 11 日 ( 这是旧历,改新历就是 8 月 19 日 ) ,妾伊氏死于 1905 年 7 月 7 日,子踏彼里死于 1887 年 4 月 26 日。媳猫蜡干,夫死后再嫁潘欧那望仔,移住乌牛栏社。 ( 以上据「大社堂会进教者姓名册」第 56 、 65 、 54 、 66 号 ) 。潘踏彼里加苞有子智仔踏彼里。 甘为霖牧师,在「台湾省素描」里,有一章「故人回忆」;提到 10 人,其中之一就是潘加苞打歪 (Mr. Ka-pau in "Sketches from Formosa" 1915 p.372-373) 。甘牧师说:在台湾省还没有邮便制度时,加苞多年为教士会携带信件、书籍或金项跑走台湾省的田野之闲,如果您读保罗书信就可领悟到此种事奉的重要性。当过信差 (Messenger) 不只他一个人,但他从来未有差错 ( 送错、遗失等 ) 过。台南至内社一次需要走 6 天,他总会准时送到,而时常富有幽然感。 他可称为传道团的信曹兄弟 !("Quartus, a brother" of our Mission) 。他在内社教会担任执事共有 10 年以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无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