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增进剿匪军效能”,创办庐山军官训练团1933年春,国民...军队第四次「”围剿”江西苏区的战争再度宣告失败,中央军陈诚...集团损失尤其惨重。总结经验教训,陈诚认为关键在于军队素质「”良莠不齐”,「”剿共干部,以视往日黄埔军校之牺牲奋斗精神,尤有逊色”。有鉴于此,蒋介石为了「”增进剿匪军效能”,决定创办「”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军官训练团”,「”就北路军所属各部队,轮流抽调中下级干部入团训练”。

「 ”增进剿匪军效能”,创办庐山军官训练团 1933年春,国民 ... 军队第四次「 ”围剿”江西苏区的战争再度宣告失败,中央军陈诚 ... 集团损失尤其惨重。总结经验教训,陈诚认为关键在于军队素质「 ”良莠不齐”,「 ”剿共干部,以视往日黄埔军校之牺牲奋斗精神,尤有逊色”。有鉴于此,蒋介石为了「 ”增进剿匪军效能”,决定创办「 ”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军官训练团”,「 ”就北路军所属各部队,轮流抽调中下级干部入团训练”。训练团选址庐山,所以通常简称「 ”庐山军官训练团”。 庐山军官训练团「 ”军人魂”大门 是年6月下旬,南昌行营第三厅厅长刘兴和第5军军长刘绍先接到新的任务,担任正副筹备主任,负责筹划庐山军官训练团两项主要事务:调集军官训练团所需各种物资;修建军官训练团营地。蒋介石指示刘兴:「 ”军训团及演习部队之驻扎地点,应在庐山海会寺、白鹿洞、栖贤寺、秀峰寺、万杉寺、归宗寺等处,分别选定之。” 庐山耸立在长江南岸,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每年七、八月份炎夏季节,南京热得像一座火炉,军政要员们总要上庐山办公,庐山因此素有国民 ... 「 ”夏都”之称。 令筹备组倍感压力的是,蒋介石规定的筹备时间只有短短十几天,这对于完成二、三千人规模的军训团前期工作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于是,筹备机构的几个小组开足马力,分头负责购置、运输、交通、建筑、设计、文书等具体事务,但筹备工作还是未能赶在规定的7月12日之前收摊,幸好有些现成的寺庙可供应用。 今日庐山风光 据参加过第一期训练的第14师第81团营长方耀回忆,「 ”海会寺有老庙房,够供团部办事人员之用,离牯岭较远,距星子较近,交通方便,而且海会寺附近山坡倾斜不大,适合设立军训团训练基地”。 至于谁来担任军训团团长,蒋介石心中早有人选。7月3日,陈诚在临川「 ”剿共”前线接获委任,即日赶赴庐山开展工作。11日,庐山牯岭饭店冠盖云集,训练总监朱培德主持召开军训团教官和顾问会议,蒋介石讲《军团训练团训练的要旨和训练的 ... 》,要求参加训练的各级官长「 ”深明此义,克苦耐劳,冒暑犯难,专心一致,期收训练之全效,以为扫赤安内之张本,建立我军人御侮攘外之基业”。 陈诚 庐山军训团第一期学员合计1840人,职务分布有团长、团附、营长、营附、连长、排长等,原本计划15日开学,「 ”嗣因各部队学员未能如期到齐,军训团之官兵夫未组织完成”,向后延迟三天。18日,蒋介石出席开学典礼并作《庐山训练之意义与革命前途》训词,陈诚接着讲《庐山军官训练团开办的意义》。 也许山上气候宜人,蒋介石在此期间精力充沛,以7月23日日记为例,「 ”四时半起床, ... 后朝餐;五时半由观音桥出发,经白鹿洞至海会,训练军官团约一小时半,不觉其疲劳,体力渐强,戴季陶以余过劳与舌齿音混为虑。十一时对教官官长训话约半小时,胡宗南来见,下午再到海会点名。” 蒋介石、陈诚在庐山军官训练团 抵御外侮,「 ”中国一定有 ... ” 1933年的庐山军官训练团前后办了三期,从7月18日至9月18日,总共有7500多名中下级军官接受训练。回顾前几次「 ”围剿”,陈诚坦言国民 ... 军「 ”这几年确实无训练的机会”,编制不健全,导致「 ”运用不便”,「 ”精神上亦不能不受影响”。 反省「 ”剿共” ... ,蒋介石认定最适用的「 ”是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初期拿破仑战争时代所用的战术。就中国而言,就是咸同时代湘军淮军打长毛剿捻匪所用的战术”。为了学员容易掌握,蒋介石、陈诚别具用心地将训练内容概括为六项原则:搜索、联络、侦探、警戒、掩护、观测;四大要素:确实、迅速、静肃、秘密;三个口号:受伤不退、被俘不屈、临难不苟;两项要旨:战术上的分散于 ... ;一个要诀:服从命令。 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 杨伯涛时任陈诚嫡系部队连长,据他回忆,「 ”每期学员训满结业时,蒋介石都要亲手授予每个学员短剑一柄,剑上刻有‘不成功,便成仁’警句,让随身佩带以表决心”。作为一名下级军官,杨伯涛切身体会,「 ”庐山军官训练团连续办了多期,特别对进剿部队灌输了新的作战方略,同时进行各种改革,树立了较新的作风,相应地挽回颓丧不堪的士气”,确实提高了国民 ... 军的整体战斗力和战斗精神。 开学典礼 1934年盛夏,庐山军官训练团继续开办,蒋介石自兼团长,陈诚任副团长兼教育长,参加训练的军官扩大范围,既有中央军将领,又有地方部队校级以上官佐。7月13日,蒋介石演讲《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首先分析日本在 ... 上的战力及其对外侵略的思想,反观中国则完全没有抵抗的条件,只是这并非简单的中日问题,而是太平洋的问题,是日本要同世界作战的问题。所以中国一定有办法、有力量可以抵抗日本,复兴民族,一般军官也要有充分的自信。 17日,蒋介石续讲《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 ”其中抗日的 ... ,除了锻炼身体,还要刻苦工作,不断研究发明;以确实、迅速、静肃、秘密之要旨,训练军队”。由此可见,随着国内「 ”剿共”形势发生变化,日本侵华甚嚣尘上,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宗旨也渐渐转向「 ”攘外”。 晨曦中的庐山 1935年5月,蒋介石计划继续举办暑期训练团,打算从中央党部、训练总监部、军政部、内政部、教育部等各下属单位抽调7400余名学员,后因四川「 ”剿共”战事胶着,另改峨眉山举办。翌年盛夏,蒋介石按照1935年的计划在庐山举办训练团,也称「 ”第一届庐山暑期训练团”。 1937年7月,「 ”第二届庐山暑期训练团”如期开班。7月8日,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 ... 旗帜鲜明,中央 ... 会通电疾呼:「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与此相反,国民 ... 高层和战态度不一。徐永昌认为抗战准备至少尚需六个月,「 ”对日如能容忍,总以努力容忍为是。盖大战一开,无论有无第三国加入,最好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但其后日本系工业国,容易恢复;我则反是,实有分崩不可收拾之危险”。外交部也多次与日本驻华使节接触,希望事件得到根本有效控制。英国大使许阁森应邀出面调停,日本以蒋介石调派中央军进入河北,违反「 ”何梅协定”为由,蛮横要求「 ”中国停止挑战之言动;不妨碍日方与冀察地方当局商定解决办法之实行”。 蒋介石走向抗战 鉴于国内外形势严峻,为团结抗日, ... 中央 ... 张闻天、 ... 中央 ... ... 会书记 ... 先后致电上海、太原、西安等地党的负责人,指示他们迅速组成统一对外之阵容。7月15日, ... 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光明磊落地郑重宣称: 「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 ... 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 ... ,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 ... ... ... 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战线之职责。” 庐山抗战纪念馆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肯定蒋介石庐山谈话,「 ”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 ... 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因此,受到了我们和全国同胞的欢迎”。可以这样说,庐山见证了中华民族走向全面抗战。 参考文献 1、《陈诚回忆录:六十自述》,台北「 ”国史馆”2012年版。 2、《蒋中正先生年谱长编》,台北「 ”国史馆”2015年版。 3、陈荣华著:《庐山军官训练团》,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杨伯涛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版。
本文标签:庐山陈诚蒋介石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中国军情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