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教二十四禅图

二十四禅图 01、无生秘义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举着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婆罗门便将左手举着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吧!”婆罗门又将右手举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接着,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教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忍。 02、初示宗旨 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梁武帝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达摩祖师答道:“这些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说圣谛了。”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祖师知其不切法要,便摇头说:“不知道。” 03、断臂求法 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时常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达摩祖师问道:“你因何事,久立不去?” 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怎料,慧可竟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 慧可这些坚定求法的举动最终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并赐法名“慧可”。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法。临别时,达摩祖师说:“二百年后,此如来禅法将在中 ... 广泛传播,虽然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明道者多,行道者少,但自参自悟,潜行密证者仍然成千上万,不可胜数。” 04、法界眷属 有一位云水僧一路参访,一日来到由一位老妇人管理的庵堂前休息。他问老妇人:“师姑,这座庵堂里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老婆婆:“有。” 云水僧:“怎么没有看到呢?”老婆婆:“喏!山河大地,若草若木,都是我的眷属呀!”云水僧:“无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是甚么样子?”云水僧:“俗人。”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云水僧:“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老婆婆:“我并没有混淆佛法呀!” 云水僧:“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这样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么?”老婆婆:“法师!你不可那么说,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05、拜诣真身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禅师了吗?”光涌答:“见到了!”仰山再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光涌说:“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继续追问:“既不像佛,那么像什么?”光涌从容回答:“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 仰山大为惊叹,感慨地说:“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来,我以此试人,无一能解者。请你善加保任。”此后,仰山禅师一见到人就赞叹:“光涌,乃肉身佛也。” 06、古镜茶坊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情招呼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只见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店主,点了一下头。 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地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有道禅师:“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有道禅师很快答道:“黑如漆。”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为然,说道:“对不起!恕不供养。”说着转身就走开了。有道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数十年参禅,现在连这个卖茶人都不如,惭愧!”于是痛下决心,勤苦参学,闭门深修,终于开悟。 三年后,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这家茶坊的门口。店主仍亲切的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有道禅师顺口说道:“此去汉阳不远。”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有道禅师回答:“黄鹤楼前鹦鹉洲。”店主听后,诚恳地说:“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随即转身吆喝道:“伙计!泡茶,泡茶,泡好茶。 07、喝消轻重 翰林学士苏东坡,听说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于是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 刚一见面,东坡就说:“听说禅师禅悟功夫很高,请问,禅悟是什么?”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东坡答道:‘姓秤,称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08、生死思量 金山昙颖禅师,曾游京城,住在李端愿太尉的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究竟是有呢,还是没有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虽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是无中现有。人眼前见牢狱时,为何不心内见天堂?欣喜和恐怖都在于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造作皆能成境,太尉若能了知自心的作用,自然就不会有疑惑了。” 太尉:“心,如何了知?”昙颖:“善恶都莫思量。”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昙颖:“未知生,焉知死?”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正当太尉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喝道:“你在这里思量个什么?”太尉:“明白了,只知贪程,不觉蹉跎。”昙颖:“百年一梦。”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09、不可思议 有一次,一位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没有佛性?”“有。”惟宽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学僧又问:“禅师你有没有佛性?”禅师答道:“我没有。”学僧不解地问:“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你却没有呢?” 禅师说:“因为我不是一切众生。”“你既然不是众生,那一定是佛吧?”“也不是佛。”“那究竟是何物呢?”“也不是物。”学僧思考片刻后,问道:“可以看得见,想得到吗?”禅师笑着答道“不可思,不可议,所以说不可思议。” 10、孰见斩蛇 有一位讲经僧来参访智常禅师,禅师正在田间锄草。忽然草中窜出一条蛇来,禅师举起锄头便砍。讲经僧不以为然地说道:“久仰禅师道风,今天一见,原来是个粗行沙门。”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究竟是你粗,还是我粗?”讲经僧于是展开辩论,问道:“什么是粗?”禅师放下锄头。讲经僧又问:“什么是细?”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讲经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又问道:“你根据什么道理这样做呢?”禅师道:“凭什么,且不说。请问你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了?”讲经僧理直气壮地答道:“当下!”智常禅师以训诫的口气对这位讲经僧说:“你当下见不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讲经僧终于有省。 11、德山焚稿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著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告诉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龙潭禅师,非常了得。 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是什么地方?”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德山禅师逼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这是何故?”龙潭禅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德山禅师:“你辛苦了,你已到了龙潭!” 这天夜里,德山向龙潭禅师请益,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德山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再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僧初到,不知方向。”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又把蜡烛吹灭了。德山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 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怀疑了。”第二天,德山禅师将自己写的疏钞拿到堂前当众焚烧。当火焰燃起时,他吟唱道:“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12、附赠宝月 良宽禅师除了外出弘法,平时就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里,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棚,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禅师平和地对那个两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望着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地自语道:“可惜啊,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13、文喜嫌圣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一日傍晚,途中经金刚窟般若寺,遇见一位牵牛的老翁。文喜问:“请问长者,可否借宿一晚”老翁答道:“你有执着心,不能留你住。”文喜解释说:“我没有执着心。”老翁问:“你受戒了吗?”文喜答:“早都受过戒了。”老翁说:“既然没有执着心,还用得着受戒吗?” 文喜禅师无言以对,作礼告退。再回头时,老翁与寺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抬头却见文殊菩萨乘金毛狮子在五色云中款款飘游。后来,文喜前往洪州观音寺向仰山禅师参学,契悟心要,并担当寺里的煮饭工作。一日,厨房的蒸汽中忽然显现出文殊菩萨的形象,文喜举起勺子便打,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岂能乱我心。”文殊菩萨风趣地说:“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14、方便接引 赵州王前往拜访赵州从念禅师,从念禅师并未出迎,坐在禅床上会见他,并且先问:“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明白。”赵州王回答。禅师见赵州王未明其意,于是,转而解释说:“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请别见怪。” 赵州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从念禅师更加尊重,并于次日派一位将军前往赠送礼品。禅师听说后即下床相迎受礼。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从念禅师:“大王来时,你不下床,大王的部下来时,你却下床相迎,这是为什么?” 禅师对弟子们说:“你们有所不知,人分上中下三等,但并非以身份而论。上等人来时,禅床上应对;中等人来时,下禅床接待;末等人来时,要去山门外迎接。”弟子们言下有悟。 15、刻不容缓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有出家学道的决心。他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会想到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的父母都已去世,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会与父母分离?听说和尚知道这些道理,所以要跟和尚出家。”慈镇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到明日一早,就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了后,又欢喜又着急,催促道:“师父,可是我不能保证我的这个决心是否可以保持到明天。而且师父已经老了,谁能保证明早起床时还活着?”慈镇禅师觉得孩子的话完全合乎道理,十分肯定地说:“你说得对,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16、盐翁示道 有一僧去拜访覆船禅师,路上遇见一位卖盐老翁。僧问:“我要拜访覆船禅师,请问路怎么走?”老翁久久无语,于是僧再问:“请问去覆船的路怎么走?”不料老翁反问道:“你耳朵聋吗?” 僧不解地问:“你向我说什么了?”“向你说去覆船的路。”老翁说。“难道你老人家也会禅吗?”“别说会禅,连佛法也尽会。”于是僧说:“既然会禅,那请你说说看。”老翁指着篮中的盐问道:“你把这个叫作什么?”僧答道:“盐。”并反问道:“你叫作什么?”老翁答道:“不可向你说是盐!” 17、东坡坐空 一日,佛印禅师与几个弟子刚在室内坐定,他的老朋友东坡居士忽然到访。佛印禅师环顾室内已无空座,便顺口说道:“这里已无坐处,居士想要往哪里坐呢?”“那就以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坐。”喜欢禅辩的东坡居士半开玩笑地答道。 禅师说:“我有一问,你若答得上来,任凭随便坐。若答不上来,要输你腰上系的那副玉带。敢吗?”东坡欣然承诺。 禅师问道:“居士说要以我的四大之身为座,可是这四大之身本来是空,你往哪里坐呢?”东坡一时答不上来,便真将玉带解了下来,留在寺里作为纪念,至今仍保存在金山寺。 18、骷髅作钵 文道是个云水僧,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千里迢迢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礼拜道:“末学文道,素仰禅师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因时至傍晚,慧薰禅师说:“天色已晚,先住一宿再说吧!” 第二天早晨,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并煮好了粥。用餐时,因洞中并没有多余的碗,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骨,盛粥给文道。文道感到十分不安,不肯使用。于是慧薰禅师说:“你以净秽和爱憎的妄情处事接物,如何能够得道呢?” 19、弃绝名利 道楷禅师出家时,曾在父母面前发了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苟渝愿心,当弃身命。”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远近闻名。地方官吏奏知朝廷,皇上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以示表彰。禅师谢恩后,向来使说明原因,不肯接受赏赐。皇上再次降旨,禅师仍然坚辞不受,由此因抗旨获罪,并将发配淄州。官吏因敬佩禅师之德行和威望,示意禅师称病便可免刑。官吏问道:“你是否患病?”“没病。”禅师答。 “听说身上有疮疤。”“以前有,现在好了。”官吏让禅师再考虑考虑,禅师说道:“你的厚意我领了,但不可以妄语求安。”于是恬然前往淄州服刑,送行者多如潮涌。 20、自家珍宝 雪峰禅师随岩头禅师去澧州,途中遇雪,不能前进,滞留数日。雪峰禅师每天都是精进坐禅,毫不懈怠。而岩头禅师只是吃饭睡觉,显得十分悠闲。雪峰禅师抱怨道:“师兄,你总是睡觉,怎么不管我?”岩头禅师:“你一直坐着干什么?”雪峰禅师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心未安,怎敢自欺欺人?”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满怀慈悲地说:“果真如此的话,你把自己的见解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雪峰禅师就把自己所学的禅法心要讲述了一番。岩头禅师听了后,便高声说道:“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我以后该怎么办呢?”岩头禅师:“真正的契悟,在于直下承当。假如你宣扬大教的话,所讲言语,必须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雪峰禅师闻后大悟,连忙起身礼拜. 21、不言之教 五代时的后汉刘王礼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僧众到王宫内过夏。刘王及其眷属供养众僧,并向他们问法参禅,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唯有云门禅师一人默然端坐。 有一位值殿的官员,经常看到这种情形,于是向云门禅师请示法要,云门禅师总是一默,并不作答。这位官员有所契悟,便写了一首诗贴在殿前。诗中写道:“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怎如实,输却禅门总不言。” 22、三业归心 有一次,诗人白居易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修行?”惟宽禅师:“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各处异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皆不离于心也。云何于中,妄起分别?” 白居易:“既无分别,何以修心?”惟宽禅师:“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要知道,无论是垢是净,一切勿起念!”白居易:“不起垢念,当然是应该的,不起净念,怎么可以呢?” 惟宽禅师:“黄金虽好,但金屑进入眼睛是会致病的。乌云会遮蔽天空,白云同样也会遮蔽天空。”白居易:“无修无念,又何异于凡夫?” 惟宽禅师:“凡夫无明,二乘执着,离此无明和执着的二病,是名真修。真修者,不宜太勤,亦不得忘失。勤者近于执着,忘者即落于无明,此即是心要!”白居易有悟,后终于成为佛法的践行者。 23、和谐法侣 宋朝时,惟则禅师在浙江天台山修行。他自己搭建了草庵,以山中野果充饥,常年独居在山中。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惟则禅师,好奇地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惟则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夫又问:“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惟则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樵夫:“你没有朋友吗?”惟则禅师拍掌作声,只见好多虎豹鸟兽由庵后出来。樵夫大惊,惟则禅师又示意虎豹退回庵后,说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樵夫非常敬佩,自愿皈依作为弟子。 24、端拱无为 清朝顺治皇帝特诏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皇帝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求证心在何处。请问心在七处,还是不在七处?”玉琳国师答:“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玉琳国师:“如人从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玉琳国师:“端拱无为。”顺治皇帝:“如何是大?”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教二十四禅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5.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6.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7.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8.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9.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10.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机推荐

  1. 祝福语_腊八节问候祝福语短信2019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腊八节问候祝福语短信2019”,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腊八节问候祝福语短信20191.腊八送八宝:健康宝,身体好;快乐宝,心情妙;平安宝,平安罩;好运宝,吉星照;幸运宝,鼓钱包;顺利宝,步步高;甜蜜宝,情意牢;幸福宝,更美好!腊八祝福你万事如愿。腊八节问候祝福语短信20191.农历腊月初八,是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腊八节!祝你腊八节快乐!腊八节问候祝福语短信20191.支一口锅,为你熬一碗腊八粥。

  2. 暑假贺卡祝福语

    暑假贺卡祝福语1、放假了吧,开心了吧,想好去哪里玩了吧?暑假送你“暑”不尽的祝福:愿你幸福如意!祝你在暑假里爱吃蔬菜,长得壮壮的祝你开心、快乐每一天。

  3. 乐昌公主的生平怎么样?她都经历了什么?

    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乐昌公主的尴尬命运,她经历了什么?小编真真是羡慕乐昌公主,不仅有那么爱自己的一位男子,还可以收获满满的幸福,同时也为这二人的重情重义而感动。

  4. 【乐营】的意思是什么?【乐营】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乐营」在《汉语大词典》第6364页第4卷1296乐营lèyíng旧时官妓的坊署。

  5.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貂蝉的身份之谜

    王允为了铲除董卓,想用美人计来达到目的。于是他想到了,王允对貂蝉说明了其中情由及利害关系,并要求她助一臂之力。貂蝉按王允的要求,以自己的美色挑起了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矛盾,最后,利用吕布杀了董卓,为王允排除异己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后,貂蝉在花园里为王允祈祷拜月,正巧此时有一片彩云遮月。由此可知,貂蝉是与吕布情通的董卓婢女。因此,秦宜禄之妻也成了传说中的貂蝉。

  6. 真正的三国第一毒士是谁?都以为是贾诩和李儒,其实大家都错了

    三国时期,各方势力之所以能够割据一方,不仅在于自身的实力强大,更是靠身后的谋士相助。

  7. 哀感顽艳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

  8. 司马遇文君成语故事_成语“司马遇文君”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卓文君)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kūn),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 司马,指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 司马相如家境贫寒,读书勤奋,好击剑,善操琴,很有才学。...

  9. 梦见保持平衡好吗 梦见保持平衡的含义 – 周公解梦

    平衡是指谓保持平衡;同等。那么,梦见保持平衡的含义是什么?如果梦中涉及到维持梦者的平衡,或者在艰难的场合支撑自己的平衡,这就表明梦者正在寻求身体、精神和灵魂的平衡。平衡是人人追求的目标。从精神的角度看,梦中的平衡常常跟正义和合理有密切的关系。梦见被老公打或被男友打是不是不好–周公解梦

  10. 梦见绸缎是什么意思 梦见绸缎意味着什么 – 周公解梦

    绸缎有许多种,阔幅绸缎、丝光绸缎等等。丝绸不仅是高贵的衣料,而且是艺术品,大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影响是很深远的。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那么,梦见绸缎意味着什么?梦见绸缎,预示着生活水平很好。女人梦见绸缎,表明自己的老公很能干。裁缝师梦见绸缎,表示会结识名人或有钱人。梦见紧身衣是好预兆吗梦见紧身衣的含义–周公解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