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22年12月01日退位皇帝溥仪举行结婚大礼在93年前的今天,1922年12月1日,退位皇帝溥仪举行结婚大礼。1922年12月1日凌晨,居住在紫禁城中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举行结婚大典。1日零时,溥仪穿着袍褂来到乾清宫,派载振,昭煦为正、副使,并派御前侍卫衡永等8人随行。3日上午,举行“受贺札”。上午10时,大批驻华使节来到东暖阁,向穿龙袍褂、戴珠冠的溥仪和穿旗袍、梳两把头的婉容行鞠躬礼,溥仪夫妇只是微微点头,表示答礼。
1922年12月01日 退位皇帝溥仪举行结婚大礼 在93年前的今天,1922年12月1日 (农历十月十三),退位皇帝溥仪举行结婚大礼。 1922年12月1日(距今已93多年)凌晨,居住在紫禁城中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举行结婚大典。30日夜间,满蒙王公和遗老旧臣们就已齐集在宫内等候典礼。1日零时,溥仪穿着袍褂来到乾清宫,派载振,昭煦为正、副使,并派御前侍卫衡永等8人随行。同时命蒙古亲王那彦图、蒙古郡王贡桑诺尔布、载泽和溥信四个御前大臣,在乾清宫照料一切。 1时,溥仪派人把一柄如意放到凤舆里边,然后由载振押着出发。这顶凤舆比普通轿子大得多,需16个人抬;轿顶涂金,正中有一只很大的金凤凰,凤背上有一个小金顶;周围有9只小金鸾,嘴里都衔着长长的黄丝穗子。轿围是鹅黄色缎子底,上边绣着蓝色凤凰,抱着红色双喜字,绣工极为精细。 迎娶仪仗队出神武门,以大鼓100对及牛角号齐鸣。军警宪机关派来骑、步兵2000多人壮威保护。迎亲街道实行 ... ,马路两边人山人海。北洋 ... 及外籍人员来参观者,每人发一铜质徽章才可通行。3时左右,皇后婉容登舆,由8名御前侍卫执藏香在前引导,原班仪仗队护送,经东华门,把皇后迎入乾清宫。婉容皇后下舆,溥仪揭下她的盖头,一同走上喜床,吃“子孙饽饽”,窗外有一个官员用满语高声念诵祝词。宫内另摆下“合卺宴”,有猪羊叉、金银酒、金银膳等。溥仪夫妇只坐一坐就离开了。随后新后又要向东南方坐帐,与溥仪一同吃“长寿面”。婚礼第一天的仪礼结束。 3日上午,举行“受贺札”。由于各国驻京使节通过北洋 ... 的外交部,再三请求要到宫中向溥仪祝贺,遂成立招待处,由庄士敦、梁敦彦任总招待。在景运门外临时搭起了两座大席棚,由北京饭店定购了丰盛的冷食、糕点和法国香槟酒,另外,还准备了100余台二人肩舆,供他们来往乘坐。乾清宫外、仍照元旦那样,陈列着静鞭和各种乐器,搭一个大牌坊,上面挂着各色彩绸。上午10时,大批驻华使节来到东暖阁,向穿龙袍褂、戴珠冠的溥仪和穿旗袍、梳两把头的婉容行鞠躬礼,溥仪夫妇只是微微点头,表示答礼。 接见了外国使节,溥仪又坐上宝座,接见黎元洪大总统的致贺专使黄开文。黄开文迟出,又接见北洋 ... 文武大员和各省军阀的代表40多人。另外,还有张作霖的代表张景惠以及曹锟、吴佩孚等人的代表。礼毕,并请他们吃饭、看戏。接着又鸣鞭、奏乐,满蒙王公、旧臣遗老向溥仪行三跪九叩礼。人数众多,不少是特地从各省赶来的。典礼结束,所有的驻华使节、王公旧臣和遗老遗少等等,一齐来到景运门外那两座大席棚内,大吃大嚼起来,100多张大圆桌全被挤满,嘈杂喧笑,一片吃声。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