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海涛法师《佛陀的格言》

一1.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2.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3.只有当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时,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实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确时,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体力行。4.愿所有的众生幸福安宁,内心满足!5.让我们心中无限的爱,遍布整个世界——无论是宇宙的那一个角落——都没有丝毫的障碍、怨恨和故意。6.愿所有的众生,内心快乐。不论我们看不看得见他(它)们,不论他(它)们在远处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7.只要是醒着,无论行、住、坐、卧,一个人就应该保持着这种慈悲的胸怀。8.乔达摩(释迦牟尼的姓)的弟子们:你们要好好觉醒,不论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圣者——佛陀。9.人生难免一死,应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善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10.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幸福。11.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12.宇宙间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圣者不但解释生成原因,而且也说明每一件事物的消灭的情形。13.永远不可欺骗别人,不可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们,使他们不受丝毫的损伤。14.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15.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于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不会被风所动摇。二1.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而不论其贫富或贵贱。2.透过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禅定,以及观察体验真理,了解和实行同时并进,常做正确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烦恼。3.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4.任何事物,有生必有灭。5.无常就是一种(很微细的)苦。6.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7.「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当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这真理时,他便开始厌离种种的苦恼,这是达到清净的道路。8.能真正洞悉苦恼的真相,也就能够知道苦恼的来源,没有苦恼的境界和消灭苦恼的途径。9.待人热诚、举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满着喜悦,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10.探视病人应使患者充满希望和快乐。11.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12.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充满慈爱,而且具有服务的热诚。13.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14.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15.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16.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17.防止心意的愤怒,调御心猿意马,舍弃邪恶的念头,诚心履行正道。18.教导别人应先以身作则。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约束别人。约束自己实在难呀。三1.莫轻视小善,以为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2.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3.读诵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挂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4.不知道苦恼的真相、苦恼的原因、除去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 ... ——就叫做「无知」。5.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6.色彩鲜艳美丽而没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给佩戴的人带来多大的快乐;听到嘉言而不去身体力行,也是没有多大益处。7.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8.智者每天检讨他自己的言行。9.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10.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散布别人的过失如同丢弃稻谷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地狡猾。11.认识你自己的弱点,而且力求改进。12.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13.你们应勇于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14.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15.忏悔包括改过!16.一个人应使用恳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话语。四1.行为使众生产生低贱和高尚的差别。译注:这里所谓的「行为」,包括了思想、言语、和身体的动作三种。2.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3.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见识,依照完美圣者所启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认真负责的人,永远受大家的爱戴。4.一个人言谈时,应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话去批评别人。5.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6.不要在别人背后说他们的坏话。7.要常亲近贤明的人、智者、博学的人、忠诚热心的人、尽责的人、圣者——常跟这些智德兼备的人往来。8.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情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这些都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因素。9.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有什么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10.教师在讲解以前,应该先研究学生心理倾向。11.教育应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适当的时机!12.孝敬父母、爱护妻子、职业安定,是大幸福。13.不沉缅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14.在充满愤恨的人群中不怀丝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够快乐。15.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快乐。16.幸福在于愿望的实现,而且在于只存着高尚的愿望。17.信赖你自己,除了自己以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18.愚笨无知的人毫无忌惮地恣情放逸;但聪明的人却保持努力不懈,视勤奋为无上珍宝。19.没有一切贪执和挂碍,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宛如光音天的神仙以喜悦为食。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海涛法师《佛陀的格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2.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3. 全国唯一不供佛祖的佛寺,被帝王尊崇上千年,门票0元少有人知

    佛教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佛教对我国中原王朝影响意义深远,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比如说人们熟悉的梁武帝,只不过他最终的结局不好,王朝也没有成功统一。缙云寺建立之后,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封赐。因此在隋朝时期,缙云寺没有受到皇帝的尊崇。

  4. 为什么古人常说「 ”五十亲三人,如玩火自焚”到底是哪三种人呢?

    但是不可否认他能给你带来帮助,不过尽管这样,还是需要有自己的底线,有些人就算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也不要去交往。特别是在年龄大之后,就要更加注重自己交友的质量,古人就说过:五十亲三人,如玩火自焚。第1种就是有势利眼的人。虽然有一句老话说得好,那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2种人就是薄情的人。第3种人是贪钱的人。

  5. 佛陀之死,学佛是理性的思辨,不是迷信的狂欢

    佛陀认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关键要探讨求源!佛陀的一生就是辩论的一生,辩倒了无数婆罗门,逼着对方不得不改革自己的宗教。佛陀很伟大,但是也是人,生老病死一样不能少。82岁的佛陀,耗尽了最后的力量。他用一生告诉世人,不要偏执,不要迷信。夜,一颗罗沙树下,佛陀进入了弥留之际,阿难哭了。佛陀所有秘密之言,唯有阿难能知。佛陀的一生,从无神迹,他开创了一个独特的,帮助世人理解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体系。

  6. 值得慢慢品味的六篇文章

    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7. 离开了位置你是谁?

    屈原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人唯有正确认识自己,才会懂得自己有何不足,从而改过,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站的更高,走的更远。认清自己,明白所处位置,才会真正懂得:世间变幻莫测,唯有人品可立一生。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

  8.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正是每一个岔路口的不同选择。

    刘艾参加大学同学聚会,因为多年未见,一见面,就发现大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刘艾呢,毕业之后一直努力工作,是个职业女强人,为了事业,一直不愿意要孩子,做了公司的金牌销售,但这次聚会上最引人眼球的,却不是她们俩,而是曾经一个毫不起眼的女同学,经过整容,她完成了从丑小鸭到变白天鹅的蜕变,嫁了一个富商,过起了游手好闲的富太太生活。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正是每一个岔路口的不同选择。

  9. 金蝉子为啥被贬下界?你看他以前在灵山干了啥

    虽然说唐僧转世之前的金蝉子确实是风光,身为佛祖的二弟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来巴结,但是不巧,金蝉子因为犯了一个错就被佛祖贬下来了,那么金蝉子为啥就被如来佛祖贬入下界了呢?金蝉子在灵山干了什么呢?

  10. 照片中:火化的佛像和佛像

    精神发现这尊菩萨雕像是260多尊雕像中的一个,被发现埋在火化后的遗骸附近,铭文上写着高达摩佛或者仅仅是佛陀)。火化的遗体火化的人类遗体被发现在这个陶瓷盒子里。偷偷偷看一张陶瓷盒的x光照片显示的是罐子和后来被火化的人类遗骸。一个国王这尊雕像展示了一个被称为“天王”的神。这尊菩萨像高34厘米,一位探索者这尊菩萨像被发现时头部和身体分开,必须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中国文物》杂志上。

随机推荐

  1. 关于苏莱曼一世的战役_苏莱曼一世的妻子_苏莱曼一世和嘉靖

    苏莱曼一世是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一位杰出君主。苏莱曼一世在位期间,奥斯曼帝国的舰队称霸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苏莱曼一世在奥斯曼帝国国内和东方则被誉为卡努尼(立法者)。苏莱曼一世的父亲塞利姆一世归真后,苏莱曼返回帝都伊斯坦布尔继位,成为奥斯曼帝国第10任苏丹。贝尔格莱德战役后,匈牙利王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恶化,而苏莱曼解除罗得岛这一后顾之忧后在东欧重启战端。

  2. 古代春宫图大全,古代日本/印度/韩国春宫图册欣赏(组图)

    春宫图并不是中国所独有,在古代世界上其实还有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习俗”,比如日本、印度春宫图、...春宫图、韩国春宫图等国家都有,那么今天度哥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世界各国的春宫图。

  3. 俄罗斯历史地图_俄国的发展历程

    俄国的发展历程15世纪末,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帝国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领土不断扩张。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现代一般认为俄罗斯的历史应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为始。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俄罗斯联邦国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

  4. 礼貌待人的谚语或格言

    礼貌待人的谚语或格言1、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2、礼貌是一种语言。——德国24、礼貌经常能够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当然,这是一种人们普遍赞同和明白的状况。——拉丁美洲61、礼貌是人生习惯的第一件大事。——培根68、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5. 梦见箱子 梦见买箱子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解析有关梦见箱子的梦境代表什么寓意吧。梦见自己去买新箱子,预示可能要出远门。男人梦见铁箱子,有可能会遇到危险,近期要格外注意安全。梦身居书箱内,必其名达上闻,将有贵爵在目前。《梦林玄解》见铁箱者,皆主凶。《周公解梦》梦板箱、竹箱、匾箱、圆箱、箧箱、橱箱、笼箱。《梦林玄解》梦皮箱挎箱,大吉。梦鼠咬伤损,主道路有灾。梦见吃馒头梦见馒头代表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6. 句句入心的心情句子说说-感人的情话

    于时间中淡忘了痛苦,露出了笑容,把一些伤痛慢慢变成疤痕,恢复了信心。

  7. 【两楹】的意思是什么?【两楹】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两楹liǎngyíng1.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

  8. 夏天吃西瓜,药物不用抓!消暑解渴,治病美容!这样吃功效多多

    一问到夏天适合吃什么水果,又大又红的西瓜是很多人的首选。西瓜不但可以消暑解渴,还有治病美容等多种功效。

  9. 雍正王朝最厉害的人物,用三个计策帮雍正继位,还用一计成功保命

    每一个帝王在夺取政权的背后必然少不了一个羽扇纶巾,气度不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军师,军师的谋略实质上也决定了整体历史的走向,如三国诸葛亮,春秋范蠡,汉代张良,明朝刘伯温,此皆为一等一的贤才,足智多谋,能分析利弊,帮助自己的君主做出正确的决策。

  10. 诵《地蔵菩萨本愿经》有感2

    诵《地蔵菩萨本愿经》有感2----本站网友原创昨天弟子写下了关于诵《地蔵菩萨本愿经》后家里老人的变化。机缘来临,我请回了《地蔵菩萨本愿经》。在值班师父的帮助下本是让我在另一堂室诵经的,但我要求在地蔵殿外为母亲跪诵了一遍《地蔵菩萨本愿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