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天姿迥异 高秀圆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

“天姿迥异 高秀圆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

  董其昌(1555-1637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其书风影响了明末清初近两个世纪的主流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邢侗有“南邢北董”之称,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合称“晚明四大家”,一生中创作的书画作品不可胜数,但不免有赝品或代笔之作流传于世,“鱼目混珠”的现象大量存在,然而也不乏有精品之作。

  这里所介绍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是其行草书的精品代表作之一。此卷纸本、行书,纵27.2、横1070.5厘米,208行,字体大小均一,诗文每行多以六七字书之,全篇自始至终一气呵成。柳公权书法真迹传世已绝无仅有,今无从得见,所谓柳公权书《兰亭诗》,实际上是唐抄古本,非柳书真迹,之所以定名为唐柳公权书,仅凭借原卷后宋代黄伯思(伪)题跋“此卷唐谏议大夫柳公权书,故自不凡,当为希世珍藏也……”传为柳书。乾隆年间它与历代书法家摹写的王羲之《兰亭序》等七种本子(一:唐虞世南临《兰亭序帖》,二:唐褚遂良摹《兰亭序帖》,三:唐冯承素摹《兰亭序帖》,五:清内府钩填《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六:清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阙笔,七: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八:清乾隆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一并刻入“兰亭八柱”之中,原石至今保存在北京中山公园内。乾隆皇帝亲自题签“兰亭八柱第四”。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为“兰亭八柱第七”,书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时年六十四岁。

  卷前乾隆皇帝分别在三十五年及四十三年题记两则,卷后董其昌自识两则,其一则云:“右柳公权书兰亭诗,书法与右军契帖绝异,自开户牖,不倚他人庑下作重台,此所谓善学柳惠者也。或曰陶榖书,恐榖未能特创乃尔,且君谟、长睿已审定矣。”又有明鸥天老渔,清高土奇、陈元龙、张照及乾隆皇帝题跋6则。钤印80余方。曾经清高士奇、张照、乾隆内府等收藏。

  著录于清高土奇《江村书画目》、张照《天瓶斋书画题跋》、《石渠宝笈续编》等书。

  据卷前引首及前隔水上乾隆皇帝题跋可知,此卷在入乾隆内府之前曾被分割成两卷,其一卷:从“王献之四言诗并序,到孙兴公(孙绰)五言诗序(后附有高土奇、陈元龙、张照三跋)”;另一卷:从王羲之书“仰眺望天际,到董其昌自跋”,实际上是四言诗和五言诗之间断开了,断开之处似乎也合情合理,究竟为何原因,大概不外乎几种可能,其一:战乱失散,其二:财产分割,最有可能的是其三:作伪者为了提高其价值,蒙骗一些不知内情之人,把本来是完整的一件书法作品分割为二,利用前半段或后半段的董其昌的真迹,配上仿董字的另一段并添上假款,以冒充其董其昌一完整的手卷。幸运的是这两卷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先后回到清内府,装裱成此卷,得以破镜重圆,使之恢复旧观,再现原貌。

  柳公权书《兰亭诗》原为三十七首,此卷书为三十四首,缺少郗曇、虞悦、孙嗣五言诗各一首,及王微之五言诗“先师有冥藏,安用羁世罗,未若保冲真,齐契箕山河”后两句、桓伟五言诗“主人虽无怀,应物寄有尚。宣尼遨沂津,惕然神心王。数子各言志,曾生发奇唱。今我欢斯避,愠情亦踅畅。”首句、王涣之五言诗“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读往,玄契齐古今。”末句及曹茂之诗之标名,个别处还有缺、漏字。乾隆皇帝在卷后题跋中指出了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的缺字、缺句处,他曾以明代冯惟讷(1512-1572年,字汝言,号少洲,山东临朐人。嘉靖年间进土,官至江西左布政使,以光禄卿的身份离职。擅长诗文,曾纂集书籍多种,著有《冯光禄集》)所编《诗纪》校之。《诗纪》共156卷,前集10卷,录先秦古逸诗;正集130卷,录汉至隋代诗歌,外集4卷,录古小说、笔记中所传仙鬼之诗;别集12卷,选录前人对古诗的评论。它收罗宏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搜辑古诗的总集。但不知为什么乾隆皇帝没有校出(提到)此本所缺少的三首诗(郗曇、虞悦、孙嗣)。阙句、漏字的地方都一校对出来,而整首的诗篇遗漏却竟无察觉,真是不得其解。笔者查阅冯惟讷《诗纪》的多种版本,每种版本里的三十七首《兰亭诗》,都是完整无缺的。这也许是皇帝日理万机,为大清国操劳过渡,一时疏忽而已罢了。此卷在书写诗文上尽管董其昌有些缺遗,但是就其书法艺术水平并不逊色。

  董其昌的书法,广泛继承,博采众长,自谓其对古人书法名迹“无不临仿”,存世墨迹之多,为明代书家之首,在历代书家中似乎没有几个人能与之相比的。观其一生书作,临写作品占有很大比重,尤以临怀素《自叙帖》居多,据记载他在万历初年曾被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请去教其幼子,得以尽睹项氏家藏真迹,并对怀素《自叙帖》极感兴趣,曾多次借临,到晚年还深爱此帖,所以传世的临写《自叙帖》不下十几本,其次是宋四家(苏、黄、米、蔡)及颜真卿、褚遂良、二王帖。而临写本的 ... 大多用对临、背临或仅以古帖之文而全用己法书之的所谓意临。此卷虽名为临柳公权书,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董其昌并没有完全按照临写的常规,字数、行数等统一格式,这也许是导致缺字、漏句的,原因所在吧,要是真正地依样对临,一对一,以上情况自然就能避免。而实际上他确实是以己意运笔挥洒,笔划转折灵变、活泼,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表现出了映带关系和顾盼姿态。自首迄末,无一懈笔,精神完足,勃勃如生。在点画的肥瘦、牵丝的联系上,都能使观赏者产生振奋之感。此卷虽长,但看不出有哪些用笔、墨法、结体等方面的失误。董其昌认为学书必须临古,所谓“学书不从古人,必坠恶道”,同时也提出了“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主张,要掌握古代书法家的技能,临仿是唯一的途径。因之此卷正是以萧散疏淡、古雅秀润的艺术效果体现了董氏在书法创作中,对古代名家传统书法的继承与借鉴上已达到了一种自然纯熟的境地,做到了形神毕肖。董氏的书法一贯注重师法古人,讲究摹古,但不为陈法所拘,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既有颜真卿的遒劲,又兼二王的秀丽、苏米的粗犷和自己的风格。在兼法各家的基础上,他以简洁淡雅的运笔、精巧秀丽的结构驰名四方,享誉晚明书坛。到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及张照、刘墉、王文治等,尤为欣赏董其昌的书法,均以“董书”在为楷模,风流遐迩,绵延不绝。康熙皇帝曾称其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於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於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复绝。”

  编辑:之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天姿迥异 高秀圆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历史上的纪昀与和珅,不是敌对关系,辟谣

    近年来,由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导致纪晓岚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便私以为纪晓岚是个为官清廉的大臣,而和珅是个贪赃枉法的贪官,二人一生都是死对头,纪晓岚还每次都能制住和珅,以灵巧计谋每每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而和珅却总是吃瘪。但其实,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民间传说《纪晓岚智斗和珅》来编排的,就连野史都算不上。

  2. 故宫半解: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

    箭亭是清朝皇帝带领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将武备馆开设在箭亭真是非常恰当。武备馆中最主要的展品就是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清朝是马背王朝,不算开国皇帝,就是康熙和乾隆也是骑射功夫娴熟。

  3. 乾隆皇帝龙颜大怒,对 ... 案处决的官员,一直 ...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于是,乾隆皇帝龙颜大怒,下令严查。对于甘肃...案的官员们,一直...到了第二年春天。当年,面对甘肃上下官员联手冒赈...,乾隆震怒。可真到了要...他们的时候,乾隆皇帝却犯了难。可是,经过一番调查,甘肃全省知府以上官员,竟然没有一个人低于这个...的数字。而这也就是乾隆为难的原因。乾隆算来算去,最终传谕阿桂,...两万两以上的处决。

  4.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5.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6. 王羲之家族真的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世家吗

    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7. 她是乾隆最心爱的女儿,养在皇宫61年,皇帝特赐5240个护身符

    而在这么多公主中,唯有一位称得上是皇帝最心爱的女儿,皇帝不仅将她养在皇宫61年,还在她生辰之日亲赐5249件护身符。当乾隆继位后,就将富察氏立为了皇后。乾隆对妻子充满了遗憾和不舍,所以只好将自己全部的愧疚和思念转移到两人唯一的女儿身上。

  8. 为什么乾隆皇帝刚一继位,就收拾他爹雍正给他留下的老臣?

    读者的喜欢,是小编一直前进的动力。乾隆收拾老臣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继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之际。

  9. 乾隆为什么能继承皇位?除了自身能力之外还与他的母亲有关

    在这4个皇子中,雍正皇帝最终选择了四子弘历为继承人,也就是未来的乾隆皇帝,那么,乾隆为什么能在这几个继承人当中脱颖而出呢?当然,康熙与乾隆中间隔着雍正,所以纵然是康熙喜爱弘历(乾隆),这与弘历能继承皇位也没有必然的关系。答案是肯定的,除了自身能力之外,弘历能继承皇位还与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为什么这么说呢?

  10. 两位康熙皇贵妃的晋封之路:不靠养子靠养孙也照样能「 ”逆天改命”

    清朝的时候,在厘定后宫妃子的级别与地位时,除了要考虑其家族背景以及受皇帝宠爱的程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便是「”母以子贵”。这个「”母以子贵”,可以是「”母以亲子贵”,怡亲王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章佳氏入宫后一直都只是庶妃,没有受到册封,也没有名号,直至其去世后才被康熙皇帝追封为敏妃。然而在康熙去世,雍正皇帝登基后,她的儿子十三阿哥胤祥被直接封为了和硕怡亲王,

随机推荐

  1. 陆逊智退刘备

    孙权手下的宜都太守陆逊是个年轻人,就驻扎在彝陵,那是长江的西陵峡口,是刘备进军的必经之地;孙权任命他为大都督。>>陆逊知道,单凭硬打硬守,吴军肯定要吃亏,因为不论从地形、实力、士气上看,刘备都占着优势,得想办法,决不可轻举妄动。面对刘备的进攻,陆逊一直往后退,竟让蜀军长驱直入,一下子进入吴国境内五百多里。

  2. 孕妇梦见切西瓜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切西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切西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很悲伤的话

    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它说它很想念你,原来,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4. ... 战争的发生,是不是林则徐的过错?看完这些才明白

    很多人都认为,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其实不然,...战争实际上是英国有预谋的。别看这个小小的举动,是有很大的含义的,各个商人直接交给林则徐,这个表示中国人没收的是英国商人的东西。但是通过通商大使缴纳...,收缴的则是大英帝国的东西,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义律利用了这一点,挑起了中英之间的战争。而聪明的林则徐,忽略了这些。

  5. 梦到读报纸,梦见读报纸,读报纸相关的周公解梦

    梦到读报纸,梦见读报纸,读报纸相关的周公解梦如果读的是报纸,报是一种传播非常广的媒体,代表了名声。女人梦见读报,会为丈夫赢得面子。商人梦见读报,生意上会得到长期稳定的客户。

  6. 古代那些隐士隐居后都是靠什么过日子的

    导语:说起隐士,第一个进入到脑海中的画面就是在山水之间有一仙风道骨的男子,这位男子每日里饮酒作乐,兴致高昂之时就赋诗一首留下千古绝句,纵情山水好不快活。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确实是有这么一些隐士高人存在,他们不需要为了生活去打工赚钱,也不去朝堂之上耍心眼,每天不需要担心吃喝只需要玩乐,那么这些看起来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隐士们是怎么生活下去的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稍稍讲一下。靠着名声过日子在我国古代,隐士

  7. 梦见管道

    周公解梦梦见管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管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停尸房 梦见停尸房什么意思

    梦见停尸房是什么意思?梦见停尸房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停尸房的详细解说吧。梦中出现的停尸房通常表示梦者对死亡的恐惧。梦见婚房梦见婚房什么意思梦见自己成了一具尸体,预示你的懒惰使你无法正常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梦见在停尸房里看到很多尸体,预示在你毫不知觉的情况下,很多悲伤和烦恼将悄悄来临。

  9. 历史上的今天:2月19日

    历史上今天的:1934年2月19日,将成为好莱坞最持久的结合之一,鲍勃霍普和多洛雷斯在1934年的这一天结婚,就在霍普和他的第一任妻子格雷斯特罗塞尔离婚一年后。霍普和雷德的婚姻持续了将近70年,直到2003年霍普100岁时去世。多洛丽丝于2011年去世,当时她102岁。根据这对夫妇的说法,他们在一起的70年始于一见钟情。1933年,当他们在多洛雷斯表演的曼哈顿时尚俱乐部相遇时,鲍勃回忆说,当他听到

  10. 在大明朝,一个省有多少公职人员,你绝对想不到

      朱元璋夺取天下后,刚开始的几年一直沿袭着元朝的行省制,但是后来觉得不便于管理,于是在洪武九年改元朝的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省直管的州,府以下设县和州(相当于县级市),有的州以下又设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