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这里说的「”盘”,不是盛放物品扁而浅的用具,而是用手不断摩挲器物的动作。比如盘石头、盘玉,或者青铜器、瓷器、木器、牙角等。为什么用「”盘”来指代这个不断摩挲器物的动作?「”盘”用在这个动作上,指为人与器物的不断交流,达到日日为新的状态。这个日日为新的状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器物经过盘玩,每天发生变化,日日为新;一是随着盘玩者对器物的了解逐渐深入,情感和心态日日为新。理

本文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里说的「 ”盘”,不是盛放物品扁而浅的用具,而是用手不断摩挲器物的动作。比如盘石头、盘玉,或者青铜器、瓷器、木器、牙角等。 为什么用「 ”盘”来指代这个不断摩挲器物的动作?「 ”盘”用在这个动作上,指为人与器物的不断交流,达到日日为新的状态。 这个日日为新的状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器物经过盘玩,每天发生变化,日日为新;一是随着盘玩者对器物的了解逐渐深入,情感和心态日日为新。 理论上说,人的双手在盘玩器物的过程中,起到了打磨作用,但不会对器物造成物理性的伤害。各种机器打磨、化学酸类等快速手段,都不如由盘玩对器物的改变来得生动、自然。 盘玩久了,器物表面逐渐会生成半透明质感的包浆,在不经意间重新塑造了器物的形象,使其更为合手合心,温润喜人。在盘玩之后留下的岁月痕迹——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时光感,新物件刺眼的贼光与之不可同日而语。 不只质地坚硬、有体量感的石器、瓷器、木器、铜器、牙角等,容易形成包浆,连书画碑拓这些薄如蝉翼的纸绢制品,在内行人眼里也统统都有包浆。几乎所有中国传统的收藏品都可以盘玩,然后形成带有特殊记忆的淡淡光泽。 对西方人来说,「 ”盘”是个令人费解的动词,具体含义难以理解。包浆无非是人手上的汗渍、油脂,以及微妙打磨与自然风化的混合物。但在中国人看来,这个难得的表面皮壳,非长年累月不能形成。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盘玩上也大相径庭。以石头为例证,中国的石头,无论玉石、翡翠、青田石、寿山石,还是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皆以盘玩后浓厚的包浆为上。 西方的钻石、红蓝宝石,或者祖母绿、蛋白石等,被人抚摸过后,原本耀眼的光芒退去,就需要重新清洗,以保证透明发亮的特性。这与中国器物盘玩后更加光彩夺目,完全相反。 中国人热衷盘玩的物件,统统都是自然材料。自然材料在自然中老去的过程,其实是非常优美的。 在盘玩的过程中,因为与器物近距离的反复接触,中国人用心发现了许多特别之美——比如瓷器的天青,是模仿雨后的一抹淡蓝;比如端砚里的天青,是黑夜晴空的清澈与深邃。这些不仅强调自然材料本身的美感,还对 ... 工艺的种种可能性提出挑战。 一件器物实际的完成,不是在工匠的手里,而是在以后更长时间里盘玩者的手上。而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薪火相传。 要提防某些奇技淫巧,将自然材料改造得琐碎凌乱乃至庸俗,不仅无法盘玩,运输、展示艰难,而且也与喜爱者的双手隔绝。大家隔着玻璃,除了赞叹工匠的「 ”鬼斧神工”,却无法体验器物拿在手中的温度与质感,那有意思的人物交集,岂不就生生砍掉了一半! 如果你喜欢文玩,那就请好好盘玩一辈子! 更多专业知识请回复99查询 各类文玩的知识和鉴别 ... (输入数字直接查询) 例如输入「 ”1”,查询「 ”天珠知识” 1,天珠 13,碧玺 2,蜜蜡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刚 16,砗磲 5,星月 17,水晶 6,凤眼 18,青金石 7,玛瑙 19,战国红 8,南红 20,金丝楠 9,绿松 21,小叶紫檀 10,沉香 22,木质手串 11,翡翠 23,绳结 12,和田玉 24,证书 欢迎大家联系我们小编微信号一起交流探讨,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欢迎给我们留言投稿,我们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讨中和大家一起进步! 平台合作请联系: 文章投稿转载请联系:
本文标签:文玩文化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