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烽火戏诸侯天下不可无主,天下诸侯拥立周幽王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虽然太史公的话更偏向唯心主义,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田氏代齐的必然性。姜子牙雕像而田氏代齐中有一位常被忽视的人物,没有他的首肯,周天子也不敢承认,此人就是魏文侯,他是田氏能代齐成功最为关键的外部要素,正所谓:周天子的态度不重要,魏文侯的意见才关键。

文|飞鱼说史 盖孔子晚而喜易,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故周太史之卦田敬仲完,占至十世之后;及完奔齐,懿仲卜之亦云,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专齐国之政,非必事势之渐然也,盖若遵厌兆祥云。——《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上演了一幕烽火戏诸侯的好戏。 褒姒虽然笑了,但对西周来说却是致命的,因为没多久,犬戎进攻西周都城镐京,诸侯无人来救,致使镐京被攻破,周幽王身死,而褒姒亦被犬戎掳走,从此不知所踪,西周灭亡。 烽火戏诸侯 天下不可无主,天下诸侯拥立周幽王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继位之后把都城东迁至洛邑,自此进入了东周时代。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但严格意义上来讲东周却不是春秋和战国的和,因为东周被秦国灭亡之后,战国还持续了一段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华夏,战国时代才最终结束。 那么春秋和战国究竟怎么划分的呢,历来说法不一,但却有两个不得不说的大事件,一个是三家分晋,另一个是田氏代齐,刘向在《战国策·序》中所言: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 我们抛开三家分晋暂且不论,单说田氏代齐,正如开篇引言,意思是,田乞和田常接连 ... 害两位齐君,而独揽齐国政权,或许不是时局形式所逼,可能只是遵循占卜的预兆。 虽然太史公的话更偏向唯心主义,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田氏代齐的必然性。 姜子牙雕像 而田氏代齐中有一位常被忽视的人物,没有他的首肯,周天子也不敢承认,此人就是魏文侯,他是田氏能代齐成功最为关键的外部要素,正所谓:周天子的态度不重要,魏文侯的意见才关键。 不过说此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姜齐的没落和田齐的兴起。 姜齐的没落。 武王姬发灭了商朝之后,为了稳固统治,开始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正如《荀子·儒效篇》中记载,西周「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而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君主的后代,而其中又以同姓居多,所谓「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不过作为建立西周的首要功臣姜尚(后世更习惯称呼他为姜子牙),自然也被武王封为诸侯,史称「 ”姜齐”,其封地为营丘,后来改为临淄,一直到齐国灭亡,临淄都贵为国都,姜尚在齐地立国之后,靠着鱼盐之便,很快成为了一方强大的诸侯,被人称之为海王之国(《管子·海王》记载:海王之国,谨正盐策)。 「 ”齐”字的演变 姜齐的鼎盛时期,当属管仲辅佐下的齐桓公年代,通过管仲一系列的改革,姜齐打出「 ”尊王攘夷”的口号,成为春秋首霸,独霸中原,正如《论语·宪问》中记载:(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但是齐桓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继而齐国又发生了「 ”五公子争位”的内乱,齐国开始没落,到了后来又被晋国屡次打败,齐国失去霸主,从而逐步走向没落,而姜齐公室也产生了危机,这个危机正是在齐桓公时期流亡到齐国避难的田完。 田齐的兴起。 田氏在齐国的兴起,历经了几百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这得益于田氏在齐国的「 ”谋划”和一系列收买民心的活动,正如晏婴所说: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关于田氏收买人心的举措,有一则故事必须要说,那就是允许百姓「 ”大斗借粮,小斗还”,《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对于百姓而言,国君姓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得到实在的利益。 齐桓公与管仲 这项举措也说明了田氏在当时已经意识到了民心的重要性,正如《孟子·离娄上》记载: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也就是田氏遵循「 ”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治国思想。 此外,田氏代齐还离不开姜齐君主的昏庸无能,这才给了田氏机会,当看着田氏在齐国一步步做大,甚至大臣一而再再而三的警告,姜齐君主都无动于衷,最终只能沦为愧对先人的傀儡,当齐康公在孤岛上等死的时候,他会不会懊悔自己绝了姜太公的宗祀呢? 魏文侯在田氏代齐中的作用。 上面飞鱼分析的是田氏代齐能成功的内部因素,但处在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相互影响的,每每有大事发生,都不可忽略「 ”国际”的因素,而田氏代齐能成功的外部因素也是必不可少。 而这个外部因素,就是魏国的魏文侯,你可能要说了,魏文侯和田氏代齐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而且还密不可分,如果没有魏文侯的支持,田和(田齐太公)也无法如愿被列为诸侯。 魏文侯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田齐)太公与魏文侯会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 那么这就要说说魏文侯为何有那么大的能耐左右周天子了,这是因为此时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成为了战国实力最强的诸侯,称霸一时,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有实力就有话语权,魏国的称霸,也就代表了在天下大事的决策中,魏文侯说话的分量要远远高于周天子。 飞鱼说: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只不过是天下诸侯名义上的共主,自然已经没有决定国家大事的说话权,正如刘向在《战国策·序》中所言:国政异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魏文侯是田氏代齐中总被忽视的关键人物,没有他首肯,周天子也不敢承认田氏合法,你或许会说即使周天子不承认,田氏已经专了齐国的权,事实上已经是了,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周天子不承认,也就意味着不合法,这样稍微不慎就有被诸侯国群起攻之的危险。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 作为战国首霸的魏文侯,当他替田和说话,周天子自然不敢不答应,而魏文侯帮田和,其实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毕竟齐国是强国,有它当小弟,自己还是很长面子的。 此外,魏文侯会帮助田和,这也和魏文侯自身的「 ”情节”有关,毕竟他的魏国也是瓜分了晋国而来的,不算是「 ”名正言顺”,这样把同样处境的田和也扶立起来,对于稳固自己的位置,提高说话的分量还是很有帮助的。 就这样,田和抱到了魏文侯的「 ”大腿”,田氏才得以被周天子承认,从而名正言顺接管了姜齐的江山,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有些时候,寻找到了正确而有力的「 ”外援”,对自身实力的提高,也是有一定帮助的,至少田氏代齐是这样。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孟子》、《荀子》、《管子》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本文标签:田氏代齐魏文侯齐国周天子齐国君主春秋战国中国历史历史齐桓公史记战国时期军师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