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政道是怎样成为科学大师的?

11月24日,恰逢美籍华裔国际着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90华诞。当前,创新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已成国家战略。为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我们总是企盼能有更多的科学大师涌现出来,也一直在寻找培养科学大师的途径和 ... 。怎样才能成长为科学大师?回顾李政道的科学大师之路,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某些有益的启发。 追随名师背后的坎坷求学路 >在大众媒体上,我们常能看到,某位功成名就的科学家谦逊地对记者说,自己的科学成就是一个偶然机会发现的,是自己的运气好而已。这很容易给人一种幻象,似乎科学研究只是靠碰运气,运气好就能一举成名。其实,这完全是假象。不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的。 >李政道的求学与成长经历比较特殊。李政道不仅没有接受过良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甚至小学、中学、大学都没有毕业过!也就是说,学生时代的李政道只获得过博士学位!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而事实就是如此。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李政道没有接受严格的科学训练。恰恰相反,李政道凭借顽强的毅力,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超越同龄人的付出和收获。 >1935-1937年,李政道在上海读小学,1937年11月12日,侵华日军占领上海,李政道被迫辍学。 >1938年-1941年,李政道读中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8日日军进占外国租界,上海完全沦陷,李政道再次辍学。因志在向学并难以忍受日军在上海的野蛮行径,李政道决心离开上海。 >1942年-1943年,经过长途跋涉,李政道到达江西,就读赣州联合中学。这一时期,李政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自学,既是学生,又当老师。中学未毕业即赴贵州参加高考,竟如愿考上浙江大学。赴贵阳途中受尽磨难。 >1943年-1944年,李政道就读浙江大学(贵州湄潭),幸得物理学家束星北指导,只在浙大读了一年,便转学西南联大。 >1945年-1946年春,李政道就读西南联合大学。在诸多物理学名师的指导下,李政道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很快,他的努力成为改变他人生命运的契机。 >当时,蒋介石 ... 欲派青年才俊赴美学习原 ... 技术,史称国民 ... 的原 ... “种子计划”。在吴大猷和叶企孙先生的推荐下,仅为西南联大物理系二年级学生的李政道获得赴美深造的机会。赴美后,中国科学家师生一行方才得知,原 ... 技术被美国视为绝密,美国人根本不让中国人接触此类技术。没办法,随行的青年学子只能申请到美国大学读研究生。李政道因没有大学毕业文凭,难以入美国大学研究生院,差一点打道回府。李政道是幸运的,在他全靠自己的努力下,最后竟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破例录取;更为幸运的是,他还成为物理学大师费米的研究生。费米被誉为“是最后一位既做理论,又做实验,而且在两个方面都有一流贡献的大物理学家”。 >让我们看看费米是怎样培养李政道的。下面这两段话都是李政道的回忆: >他经常让我就某一个课题考虑一下,并查阅一下有关文献,过一个星期给他一个“演讲”。他很客气地说,这样,他也可以了解这些课题。当然这对我是一个鼓励,通常完成任务后感觉很兴奋。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这是指导学生独立工作的绝妙 ... 。 >费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力更生精神,对问题要有独到的见解。他的学生必须能够证明或推导所用的一切公式!记得有一次我和他讨论太阳的内部结构……这并不是我的研究课题,不想花太多时间去做繁复的验证,于是引用有名的文献上的结果。而费米却认为一个人绝对不能接受自己没有独立验证过的别人的计算结果……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他帮我做了一个大计算尺……这次独一无二的经验使我终身难忘。直到现在,有时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还会想:在类似的情况下,费米会怎样做? >在“民科”泛滥、“速成”流行的当下,李政道的大师之路无疑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接受严格的科学训练,是从事艰深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只有接受严格的科学训练,日后才能厚积薄发。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可即便是天才,也是在接受了严格科学训练之后,而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 >荣获诺奖只是他的部分成就 >要成为科学大师,仅仅接受系统而严格的科学训练显然是不够的。能称得上科学大师的科学家,首先是要贡献突出,同时还要有开拓精神,能开风气之先,在诸多领域都有引领时代的重大贡献,李政道就是如此。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物理学大师。对于他的研究领域之广、开拓精神之强,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先生曾有过非常精道的评价: >在所有的理论物理学家中,一般一生学术上能在一二个领域做出有分量的工作就很了不起。很少有理论物理学家的研究领域有像政道先生那样几乎涉及全部理论物理领域。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只是他成就的一部分。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量子力学、量子场论、核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直到最近的暗物质、暗能量等等。不同时期理论物理最前沿的领域,都能看到他的重要影响和很多能够写入教科书的工作。 >李政道宽广而精深的科学研究志趣与贡献,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做科学研究一定要大气,永远不要有满足或是沾沾自喜的时候。要有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眼光,善于把握科学发展的走向,适时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 >“物理是我的生活方式” >即便是最谦虚的科学家,也会强调勤奋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如果说19世纪以前的科学发展与进步更多地是源于天才对大自然的“惊异”,那么20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更多地源于科学家基于勤奋基础上的激烈竞争与团队合作。在科学技术深度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当今时代,勤奋与献身精神是走向科学大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李政道的成功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 >李政道是一个极为勤奋的人。他曾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有这么一段描述,也可视为李政道的人生写照: >我一生从事物理研究,我生命的活力,就是来自“物理的挑战”。物理是我的生活方式。每天三、四点钟起床工作,这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已经变成下意识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不以为奇,更不以为苦。 >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有一幅《李政道发表论文年谱》柱状图,直观地描述了1949—2011年李政道的论文发表情况,令人非常感慨。从《李政道发表论文年谱》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80高龄以后(李政道生于1926年11月),李政道每年都还有不菲的论文发表量! >季承先生曾长期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工作,与李政道有过长期的工作关系,他在书中道出了李政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论文发表量的秘密: >由于李政道负担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很多,他的研究只好挪在晚间进行,说准确一点,在深夜进行。通常他晚饭过后,稍事休息就开始他的计算工作,几个小时过后疲倦了,便睡一会儿,一般也就是一两个小时,醒后便又开始计算,天亮前再睡一两个小时便要去办公室。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在出差当中,他也是坚持不懈。所以,平时你只见李政道忙于各种活动,并无做论文的时间,可是他的论文却一篇又一篇地发表。……要说秘诀,那就是抓紧人生的分分秒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勤奋刻苦,永不停止。 >他经常说,一个人一生做事,要忠于自己的事业,要做加法,不能做减法。不能只是空说,空喊又空又大的口号。要把从事的事业,看成自己的生命,看成像吃饭穿衣一样的必须。要有持久性,要持之以恒,要有奉献精神。最重要是要工作,不能停顿……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论文能一篇又一篇不断发表的原因。 >李政道的科学大师之路向我们表明,要想在科学上有所成就,必须异常地勤奋,重要科学成就都是用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必须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纯粹的快乐学习、快乐科研从来都是一种传说,过程一定是艰苦的、痛并快乐的。 (文/黄庆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政道是怎样成为科学大师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逆袭成省份,还捡了全中国最大一个漏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是哪一座,你可能会想到由小村庄崛起的石家庄,或者沉寂两千年,又重新崛起的郑州。因为合肥不仅仅从一干强有力的城市中突围,后来居上成为了省份,还捡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一个漏。直到太平天国之时,安庆成为交战的中心,省府被迫迁往了合肥。因为日军的侵略,芜湖、蚌埠这两座原本最有希望取代安庆的城市遭到破坏,反而合肥因为不打眼,反而破坏最少。

  2. 横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天才化学家晚年又为何沦为被嘲弄的科学家

    20世纪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世纪之初的量子论、相对论、波粒二象性等物理学革命成果促使化学面貌焕然一新,鲍林这样一位天才化学家生逢其时,研究兴趣横跨化学、生物化学、医学并且成果丰硕,此外他还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积极推动反核事业,赢得「”和平老人”美誉,他的一生精彩无限,值此鲍林逝世25周年之际,谨以本文缅怀一代化学大师。一、人物生平1901年2月18日,鲍林出生于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他

  3. 胡克:牛顿剽窃他的研究成果,死不承认,在他死后烧毁他的实验室

    如果说17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是谁?那当然是牛顿莫属。

  4. 王大珩:863计划有多逆天?苏联军界:这个计划可抵十个集团军

    1950年,钱三强写信给老同学,当时在大连大学工学院教书的王大珩,请他到北京来一趟,说有要事相商。王大珩知道钱三强很忙,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是不会找他的。因此他读完信,就风尘仆仆赶到了北京。

  5.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怎么计算得出的?又是谁算出来的呢?

    答:其实,出处不详,很有可能是古希腊人。

  6. 观天象,是迷信还是科学?请看史书记载事例

    观天象,诸葛亮归天。

  7. 怎么用科学的 ... 来证明人的灵魂是不存在的?

    托梦、濒死体验、灵魂出窍、轮回转世、前世记忆……历史上确实有很多人想证明灵魂是否存在,不过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灵魂是存在的。科学研究讲的是实验和证据。灵魂这种东西我们既无法感知,又无法通过其他办法间接证明其存在。

  8. 当今时代的历史困境:世界大同中的民族主义和科学的潘多拉魔盒

    几内亚前总统塞古尔·杜尔曾宣称「”「”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民族主义这一当今时代的矛盾和问题,在一个日益统一的世界里,正在迅速发展。这一问题也可以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民族主义起源于欧洲,随着欧洲的扩张而在全世界蔓延。事实上,民族团结和好战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欧洲人成功地确立了他们的全球统治地位。征服者的群体性的冷酷无情使他们很容易在美洲大陆

  9. 牛顿犯了一个错误,制造出了大型天文望远镜,我们现在还在用

    牛顿可以说一个天才型的科学家,他的很多研究成果,30岁之前就已经全部奠定了,尤其是在23岁左右他就发现了光学的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是如此的惊人以至于牛顿自己都不敢相信,而且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然而又是因为这个错误,让它造出了大型天文望远镜。

  10. 为何玛雅人的历法如此准确?地球历基本和现代相同,还有外星历法

    玛雅文明自从被发现以来,就和「”神秘”这个词联系到了一起。它带来的很多谜团是现在科学都解释不了的。比如为何它处于新石器时代,但是却在天文、数学、艺术、农业和文字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成就;还有它建造的金字塔以及它们壁画上的奇怪图案;它们的出现和消失也好似非常突然,所以很多人猜测它们可能是外星文明到地球上暂时落脚,或者得曾经和外星文明有过接触。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令科学家费解的谜团,它们的历法也同样让科学

随机推荐

  1. 梦见仙人掌扎腿

    周公解梦梦见仙人掌扎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仙人掌扎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10种食物可防动脉硬化

    山楂:山楂具有调节心肌,增强心脏收缩功能及冠脉血流量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 如果小行星撞到其他地方,恐龙可能在小行星上幸存下来

    如果消灭恐龙的太空岩石撞到地球上的另一个地方呢?先前的研究表明,奇克苏鲁布撞击会将大量的灰烬、煤烟和灰尘排放到大气中,将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扼...高达80%。岩石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因位置不同而变化很大。在这项新的研究中,日本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地球上小行星撞击可能导致奇克苏鲁布事件造成的破坏程度。科学家运行计算机模型,模拟小行星撞击产生的烟尘量取决于地面碳氢化合物的数量。

  4. 看看巅峰时期蜀汉的实力,才知道刘备想恢复汉室,简直是做梦!

    刘备的蜀汉只能是最后一名,蜀汉王朝疆域略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蜀汉的巅峰时期,大约出现在公元219年,蜀汉诸事顺利,黄忠定军山阵斩夏侯渊,一举夺取汉中。关羽从荆州北伐,乘风破浪夺取襄阳,围困曹仁于樊城之。

  5. 惙怛伤悴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uòdáshāngcuì【解释】惙怛:忧伤的样子;伤悴:悲愁。形容非常忧伤、悲愁。【出处】《后汉书·梁鸿传》:“心惙怛兮伤悴,志菲菲兮升降。”【例子】【相关】百度“惙怛伤悴”

  6. 梦见要高考了

    周公解梦梦见要高考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要高考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南亭法师:小儿惊风暴亡,菩萨垂救回生

    小儿惊风暴亡,菩萨垂救回生一个阴沉沉的上午,微风习习,鸦雀无声,这种天色,偶然遇著人间的惨事,使人有倍觉凄惨的感觉。花了几小时的时间,才拜到三里以外的观音庙,他的额头已经皮破血流了。到了观音庙,点烛焚香,又是伏地大哭。她是浙江人,她的三叔祖包延辉,在二十一岁才娶杭州戴文节公之孙女戴蕴芳小姐为室,二十二岁包延辉不幸夭亡,留有遗腹子,阅八月而得一男,三岁未满,患急惊风暴亡,因而有此一故事。

  8. 吴王僚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诸樊之子公子光不服,准备弑君夺位。公元前515年,楚国大丧,吴王僚派公子庆忌率军去围攻楚国。他们设宴,将吴王僚请到公子光的府邸,然后将传世奇剑“鱼肠剑”藏于烤鱼中。两旁的侍从大惊,纷纷上前阻拦,可为时已晚,毫无防备的吴王僚已经倒在血泊之中不省人事了。门外冲进的侍卫将专诸乱刀砍到,顽强的专诸一直支撑着不闭眼,直到看见吴王僚完全咽气,他才闭目死去。吴王阖闾的儿子便是吴王夫差。

  9. 女儿的心声

    由于全志年龄已经三十九岁,家中只有老娘和他娘儿俩,符合收养条件。全志把二百块钱交给拾荒老人,算是对他这么多年照顾女孩的一点心意。从那以后,全志娘儿俩的家中又添了一个女孩的笑声。父女俩的生活只能靠天玉骑着三轮车拉着全志去街上拉二胡维持生计。第二年,天玉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全志也跟着女儿来到县城。如今,天玉早已工作,父女俩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

  10. 【铃杵】的意思是什么?【铃杵】是什么意思?

    2.现在他以呈现三印完成所托:一个是长方形的,而另外两个则是一对铃杵之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