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想着削弱郑庄公,居然因为郑庄公上朝,一下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更令人惊讶的是周平王提出这一方案后朝臣非但没有一个阻止的,反而都全力促成此事。

显然周平王和群臣们早已达成了一致,周郑交质是之前就安排好了的。

郑庄公上朝前后并没有其他可以影响周平王决定的事情发生,那么对于周平王对郑国前后大相径庭的态度,我们可以做出的假设只能是周平王在赌郑庄公会不会来朝对质。

不过周平王是一个很成熟的政治家,为何会对这样影响王室前途的重大决定采取这样轻率的态度呢?

周郑交质,这个暧昧的行为其实是周平王对现实的妥协,前后的判若两人反映了他内心的权衡和挣扎。依靠诸侯势力上台称王的周平王对自己和诸侯力量对比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他明白自己虽然名义上仍是天子,但现在朝廷的地位和封国其实没有两样。

老奸巨猾的周平王自己还能够驾驭这种局面,压住诸侯。但是现在他已经年过六旬了,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后代考虑前途。

周王室是靠着郑国在洛邑经营的,郑国当然还是要继续依靠下去的。但是为了防止郑国恃宠而骄,就必须要对它既拉拢又打压。周平王先是计划拉拢虢国来抗衡郑国,但是随着郑国来朝,这一计划也就破产了。

虽然郑庄公是一代枭雄,但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周平王怎么又会输给这个后生臣子呢?将太子姬狐送往郑国做人质,对郑国来说,天子已经对自己做到家了。

周平王和郑庄公,二人有着共同的曾祖父和外祖父,又是共同在洛邑搭档经营的君臣。天子现在已经做出了近乎底线的选择,郑庄公对王室的态度只能有所收敛了,并且妥善照顾姬狐这位未来天子。

有太子在郑国监视,周平王也不怕郑国会闹出什么事来。

但是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靠良心牵制他人永远是天真的想法,更不要说是对于铁石心肠的政治家了。等到太子姬狐回国继位了,郑国还会乖乖听话么?

周平王的交换质子行动向郑国表达了拉拢之意,却是向天下发出了压制郑国的请求。周平王和郑庄公交换质子,无异于对天下诸侯宣告郑庄公目无君上,嚣张不可一世,都爬到天子头上来了。说不定就有忠于王室的诸侯对郑国发起挑战,匡扶王室。

难道不是么?郑庄公百般推脱周平王交换质子的提议就说明了一切。而且事实上,确实有人这么做了。

公元前720年,在位51年的周平王驾崩了,太子狐回国吊祭父王后居然一命呜呼了。太子狐的儿子林继位,史称周桓王。

桓王怀疑父亲的死多少与郑国对父亲的待遇有关。其实,平王在位五十一年,此时太子狐肯定也有一把年纪了,而且奔丧途中的舟车劳顿加之回到久别的宫中看到父王的遗体,难免悲伤哀痛,这么一折腾,很难说郑庄公对他的死有什么责任。

但是周桓王本就对久专朝政的郑庄公心怀疑惧,而且自己的父亲曾经还是他的人质,想必自己必然被这位臣子轻视。说白了,自己是在他的阴影和控制之下的。

对父亲身死的疑虑,对郑庄公的忌惮以及对自身尊严地位的不自信,使周桓王不听太宰周公黑肩的劝告,做出了一个草率的决定:开除郑伯的中央委员身份,劝回封地。

这一决定,彻底破坏了周平王拉拢并且控制郑国的计划。年轻气盛的周桓王认不清现实的形势,为了尊严和意气,和自己的祖父背道而驰,疏离了郑伯,又失去了对他的控制,殊不知这一行动将会进一步恶化周室的处境。

郑庄公对此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大将高渠弥扬言要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天子一点颜色看看。而大夫颍考叔则劝说郑庄公不要采取过激行动,忍耐一段时间,兴许周桓王会回心转意,毕竟周王室和郑国在政治上一直都是相互依存的,翻脸对抗只能是两败俱伤。

朝上众臣议论纷纷,郑庄公最后采取了头号谋臣祭足的折中方案:兵临周室疆界,借口荒年粮食不足,割取周王的麦子。

一向善于忍耐的郑庄公,这次面对他最该忍耐的对象时,却采取了主动的挑衅行动,其中未免有些文章在里头。

周郑交质让郑庄公彻底看透了朝廷的底气,他知道这个朝廷已经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了,反而是朝廷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现在既然周王先提出分手,那自己翻脸单干也未尝不可。

即使到时候周桓王后悔跟自己和解了,也不过是回到原来的依附状态。但是如果去闹他天子一闹,这样还能够在天下诸侯面前再长一次脸。你们不敢干的事情我敢干,只要不是闹得太凶太过而引起诸侯公愤就可以了。所以说,这一做法在性质和程度上都正好符合了郑庄公的需要。

自此郑国和周室彻底决裂。一个老板被前任保镖抢了午饭,会有力量和胆量去教训他么?周桓王只能含恨忍受。

好在这个时候终于有诸侯帮助周天子出头了!是谁呢?卫国州吁。此时的州吁刚刚抢班夺位成功,为了巩固自己的君位,发动了五国大军前来伐郑。

政治家做事一般都考虑能够一箭双雕,将回报最大化。除了转移矛盾,树立威望外,州吁此举明显是在讨好周桓王,希望以此获得周天子对自己这位篡逆者的册封。

何以见得呢?看看州吁拉上了哪几个国家一起打过来的。陈国和蔡国,虽然是两个实力比较弱的国家,但是却相对终于周王室。鲁国这个东方最显贵的诸侯,这次是州吁花重金将它请来的,虽然它到了郑国后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宋国是周朝仅有的三个公爵国家,又是一个大国,非常撑得起市面。当然它本身攻打郑国的动机。

这五个国家,从最南的蔡国到最北的卫国,正好对郑国形成了一个弧形的包围链,和洛邑遥相呼应。州吁这次行动就是想向周桓王显示自己的能耐,组织起一个阵容上能给周天子添彩,实力上能让他放心的反郑联盟。

卫国作为当年和郑国共同在洛邑扶立周平王的功臣,却没有获得郑国所有的政治利益。从卫武公的孙子卫桓公时起,便对骄横跋扈的郑国心怀不满。不仅收留了在郑国造反的太叔段的儿子公子滑,还险些以公子滑为借口而攻打郑国。

可以说卫国为了向王室争宠,和郑国的梁子已经结下了。到了州吁篡逆后,郑国和周王室的彻底破裂以及州吁为巩固自身地位的需要,这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周平王当初押宝于郑庄公是否来朝的那两个决定,从现在看来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只不过一种更为缓和,一种相对激烈,其实质都是靠其他诸侯来压制郑国。缓和有缓和的好处,代价相对比较小,激烈业有激烈的优点,效果更明显。

但是周平王的苦心还是因为周桓王的不识大体而白费了。但是现在既然平静已经被打破了,更大的风波必将接踵而至。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呢?

周桓王为什么要打郑国 二. 郑国和周王室的关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

    引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热情接待了他。

  2. 东周地位有多低?周天子率军攻打郑庄公,却被一箭射碎尊严

    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周桓王自然非常生气,认为自己作为周天子的尊严受到了冒犯,于是亲自率领卫国、蔡国、陈国等诸侯国的联军征讨郑庄公。很快,周天子的诸侯联军一败涂地,郑国的大将祝聃一箭射过去,命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可以说,这一箭彻底粉碎了周桓王击败郑国的梦想,让周天子的尊严一败涂地,从此各国诸侯更加骄横,根本不听周天子的调度,可见东周时期周天子的地位有多低。

  3. 一个母亲的偏心程度——支持小儿子夺大儿子的职位、甚至性命

    郑国国君郑庄公和颍谷封人颍考叔吃了顿饭,颍考叔特意把肉食留下没吃。

  4. 知耻而后勇的秦国三帅,最终如何一雪「 ”崤之战”的前耻

    所谓大国邦交,从来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5. 周天子被这个诸侯暴打,失去了最后的威信,成为名义上的象征

    郑庄公跟周桓王的第一场交锋,发生在公元前717年。其实在这之前,郑庄公就跟周王室打过交道,平王还在世的时候,对庄公采取了一种半是打压,半是笼络的态度。既不愿意让郑国过于强大,如武公时代的威胁,又不愿意让对周王室有过恩德的郑国衰落,因此失去一个同姓的助力,就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周郑交质事件便出现了。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当人质,而庄公的长子忽,也就是后来的郑昭公去了天子那里,两者间暂时维持了表面的和平。

  6. 周桓王: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

    引言康熙皇帝继位之后,雷厉风行的做了擒鳌拜、平三藩等三件事,由此成为千古一帝,名垂千古。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初期,东周第二位天子继位之后,也做了三件事。不同于康熙,这位天子做了这三件事之后不但没有名垂千古,反倒是身败名裂,同时也致使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位有心无力的天子便是周桓王。

  7. 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说春秋第一名将建立的丰功伟业,全被子孙毁了

    春秋时代,赵盾称得上是晋国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父亲就是晋文公称霸时期非常倚重的名臣赵衰,甚至可以说,赵盾是他那个时代,极具铁腕手段的一个人,当时有人将他跟父亲赵衰作比较,说他们父子都像是太阳,但是,父亲是冬天里的太阳,能给人以温暖;但儿子则是夏天的太阳,这就没法让人亲近了,炎炎夏日,烈日骄阳,足以证明赵盾的「”毒”,在晋文公死后,强势的赵盾掌握大权,说一不二的风格,得罪了当时很多贵族,毕竟他们的父

  8. 春秋最惨的国家,郑国夹在晋楚两国之间,受尽了屈辱毫无办法

    因为春秋时期风光的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都是默默无闻,甚至过的苟延残喘。就算你登上了执政者的舞台,如果处在一个弱国,那更是悲惨万分。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郑国那些国君的遭遇,出自《史记郑世家》。郑国是一个中等国家,处在晋、楚两大强国之间,本来跟他们也是相安无事,可自从晋文公当上霸主以后,楚国要跟晋国争夺霸主地位,郑国的处境就变了。

  9. 一国君忍了十年,弟弟造反后,他说:动手吧,立即成千古明君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的这一年,周王室势力衰弱,大权旁落,春秋时期开始了,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身死后,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攻城掠地,战争频发,曾经强盛的周王朝只剩下了一小块地盘。而后发展起来的春秋五霸名留史册,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却很少有人记得第一个强势起来称霸诸侯的人,使得"天下诸侯,莫非郑党",此人就是郑庄公。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位国君,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10. 悲剧英雄vs奸佞小人,郑庄公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郑庄公是春秋初期最有影响力的国君,也是《左传》刻画的第一个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政治家。

随机推荐

  1. 抑扬顿挫的意思

    抑扬顿挫的意思抑扬顿挫抑:降低;挫: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曹植)诗;委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挫;不能读作“zuò”。轻重缓急平铺直叙含褒义。多用来形容说话的声音;有时也形容乐声。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他的慷慨陈词;抑扬顿挫;得到了与会群众的赞赏。

  2. 梦见给予

    周公解梦梦见给予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予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隋炀帝为何拼到亡国也要攻打高句丽?杨广:今日不取,必为子孙患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当年隋炀帝不是拼了命三征高句丽,隋朝的统治不可能二世而亡。隋文帝预感到高句丽是个威胁,于次年派出30万大军,但爆发瘟疫,加上海上大军又遭遇风暴。尽管双方没有交战,可隋朝气势让高句丽大骇,后者请求罢兵。隋炀帝指挥失当,高句丽学会了扬长避短,他们善于守城。而隋炀帝拼到亡国,也要攻打高句丽,深究原因可能只有一个,“今日不取,后世必为子孙患。”

  4. 梦见有人向自己求婚

    周公解梦梦见有人向自己求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有人向自己求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风激电骇是什么意思?

    【拼音】fēngjīdiànhài【解释】形容势猛。同“风激电飞”。【出处】《南史·梁纪上·武帝》:“凭险作守,兵食兼资,风激电骇,莫不震叠。”【例子】无【相关】百度“风激电骇”

  6. 不读书的宰相是什么下场?谋反不成大呼后悔

    正所谓不读书无以广才,不读史无以明智,这位皇族宰相,已是位极人臣,却正是因为不好学习最后吃了大亏。哥哥宋文帝即位后,又被授予骠骑将军、散骑常侍,后又改任荆州刺史,17岁就执掌一方。>但是自古有不读书的皇帝,但是不读书的宰相确实少之又少。多病的文帝其实早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最牵挂的事便是太子顺利即位,而刘湛等人的行为已经触及了文帝的底线。

  7. 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布伦海姆战役——之一个丘吉尔的光荣胜利

    编者按:他们已经在工作了几个月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又卷土重来,发表了12篇文章。我们每周五出版。有很多令人兴奋的事情要发生!”在十八世纪之交,欧洲的权力在刀锋上得到了平衡。法国和西班牙波旁王朝威胁要统治欧洲大陆。一个大联盟成立了,反对法国军队的力量。马尔伯勒公爵率领英国及盟军在布伦海姆战役中取得胜利,为英国逐渐在欧洲及其他地区建立影响力铺平了道路。布伦海姆战役的关键事实关键

  8. 梦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教你如何轻松摆脱噩梦

    梦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梦魇没有人愿意在熟睡时被弄醒,尤其是被一个攻击者、床上的蛇,或被火海吞噬而吓醒。根据国际睡梦研究协会的一项研究,称:重大手术或疾病、痛失爱人的悲伤、遭遇或者目击到袭击、事故…梦魇和噩梦通常被认为是对日常经历的一种正常反映,但“国际睡梦研究协会”仍然建议:如果它们不断加剧,并逐渐恶化,那你还是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9. 格陵兰的夏季融化很早就开始了,今年情况很糟

    ]Mottram及其同事发现,仅在6月17日,格陵兰岛就损失了41亿吨的冰,自本月初以来,岛上已经融化了410亿吨的冰。格陵兰岛每年都会经历一次冰层融化和生长周期;但在2019年,冰层融化季节从5月初开始。自1972年以来,格陵兰岛为海平面上升贡献了大约半英寸。

  10. 梦见死狗 梦见死狗什么意思

    梦见狗死了,意味着忠实的好朋友或助手要离开人世。梦见死狗,意味着自己可能去做一些违反道德的事情。商人梦见死狗,预示著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梦见狗死了,意味自己将会躲过一劫。梦见鸟蛋梦见鸟蛋什么意思已婚者梦见自己家狗要死了,预示出远门,不好,最好敢消。孕妇梦见死狗,是不吉之兆,说明孕妇多要注意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