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只知敬奉鬼神,不知世上还有佛法僧三宝。佛陀除了为她们开示...生的罪过以及护生的福报外,也解释无常的道理,即使恩爱非常,也难免有别离之时。於是,慈悲的佛陀又为男子们再说一次不...得福、...生有罪的道理。佛陀并且请罗阅只国的瓶沙王,赐给他们田地与粮食。从此以後,整个罗阅只国和国家边境外的人民,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从不耕种的生活。他们只知敬奉鬼神,不知世上还有佛法僧三宝。一天,佛陀以圣智观察,知道他们得度的因缘成熟,於是来到这户人家附近,并於树下打坐。当时,这家男子都去打猎了,只剩妇女在家。她们看到树下坐着一个人,身上散发出的光芒照耀着天地,连树林、石头都变成金黄色。一家大小非常惊喜,认为此人必是神人,於是赶紧前往礼拜供养。佛陀除了为她们开示 ... 生的罪过以及护生的福报外,也解释无常的道理,即使恩爱非常,也难免有别离之时。妇女们听了都觉得深得法益,十分欢喜。 妇人们对佛陀说:「我们虽然贪心 ... 生,以肉为食,但还是希望您能接受我们微薄的供养。」佛陀回答:「诸佛慈悲,不以肉为食,而我也是饱食才来,你们就不必为我准备了!」又说:「人生在世,可以赖以维生的东西非常多,你们为何不选择一些有益的食物呢?如此残害众生以养活自己,死後会堕入恶道,对自己只有损害没有帮助。人们应当食用五谷杂粮,并且悲悯众生皆有贪生怕死之性,屠 ... 牠们来养活自己的罪业是无法消灭的,唯有心怀慈悲不 ... 生,才能世世吉祥无患。」於是佛陀说了一首偈语: 「为仁不 ... ,常能摄身;是处不死,所适无患。 不 ... 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适无患。 垂拱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娆恼,是应梵天。 常以慈哀,净如佛教;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此时,外出打猎的男子正好回家,却发现妇女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迎接,心想:「平常回家,妻子都会出来迎接,怎麽今天连一个人影也没看到,不知是否发生了什麽变故?」情急之下,将猎物丢下,四处寻找。没想到,自己的妻子坐在树下,合掌聆听佛陀的开示。男子们非常生气,冲动地想要殴打佛陀,妇女们赶紧劝道:「这位可是大神,千万不可以对他乱来。」男子们一听,赶紧向佛礼拜忏悔。於是,慈悲的佛陀又为男子们再说一次不 ... 得福、 ... 生有罪的道理。男子们听了非常惭愧,长跪向佛说道:「我们自幼生长於深山,以 ... 猎为生,罪过如山,有什麽办法才能免除我们的恶业?」於是佛陀又说了一首偈子: 「履仁行慈,博爱济众;有十一誉:福常随身, 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仁爱,不毒不兵, 水火不丧,所在得利,死昇梵天,是为十一。」 说完之後,在场的一百二十二个人都欢喜信受,受持五戒。佛陀并且请罗阅只国的瓶沙王,赐给他们田地与粮食。从此以後,整个罗阅只国和国家边境外的人民,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释迦牟尼文化鸡汤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