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一生读过的大量文史典籍中,《南史·韦睿传》是他批注最多的一篇历史人物传记。韦睿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名将,他足智多谋,深受梁武帝器重,是梁武帝征讨四方、平定天下的得力助手。韦睿打仗,能攻善守,胆识过人,人称「”韦虎”。...读《韦睿传》,在该传的天头上画了四个圈,特意标写了「”梁将韦睿传”五个大字。在正文中,...除用铅笔圈画外,仅文字批注就多达24处,处处透露出对韦睿其人的赞赏之意。在...
在 ... 一生读过的大量文史典籍中,《南史·韦睿传》是他批注最多的一篇历史人物传记。韦睿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名将,他足智多谋,深受梁武帝器重,是梁武帝征讨四方、平定天下的得力助手。韦睿打仗,能攻善守,胆识过人,人称「 ”韦虎”。... 读《韦睿传》,在该传的天头上画了四个圈,特意标写了「 ”梁将韦睿传”五个大字。
在正文中, ... 除用铅笔圈画外,仅文字批注就多达24处,处处透露出对韦睿其人的赞赏之意。在 ... 圈画批注的引导下,仔细阅读唐代史学家李延寿的《韦睿传》原文,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韦睿:他骁勇善战,在夺取合肥、救援钟离(今安徽凤阳)等战斗中,大败北魏军队,表现出杰出的 ... 才能和英勇果敢的大无畏精神;他善于「 ”躬自”调查研究,豁达大度,团结将领,谦虚谨慎,作风朴素,廉洁克己,「 ”劳谦君子”,展现了良好的品格和道德风范。李延寿对韦睿有一段总的评价,说他胸怀宽大,待人慈爱仁惠,居官多有政绩。在军中体恤士兵,临阵指挥镇定自若,进退有度,「 ”与裴邃同为梁世名将,其他人没有比得上的”。
在这段评价文字旁, ... 写下了「 ”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的批语。应该学习韦睿什么样的作风呢?从 ... 的批注和圈画来看,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学习韦睿「 ”躬自调查研究”的求真务实之风 所谓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善于调查研究,是 ... 最为关注的一个作风,无疑也是他称颂为「 ”韦睿作风”的一个重要内容。
公元505年,韦睿领兵攻打北魏时,亲自环绕围栅查看敌情。... 在「 ”睿巡行围栅”处加了旁圈,并批道「 ”躬自调查研究”。似犹嫌不足,又在「 ”躬自”两字旁加了圈,以加重亲自作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之前,韦睿先委派右军司马胡景略进攻北魏占领的合肥,但久攻不下。
韦睿到后,即亲自查看地势。在「 ”睿案行山川”处, ... 再次批道「 ”躬自调查研究”。韦睿能够每战必胜,与他在战前总是亲自调查敌情和查看地形密切相关。由此联想到 ... 的调查研究实践活动。
从1925年到1934年,他多次深入到农村调查研究,先后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寻乌、兴国、长冈、才溪乡等十几个调查报告。192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30年5月,他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的文章,提出「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名言。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倡导和组织调查研究,特别是在1961年,他要求全党把这一年当作「 ”调查研究年”。
在这里, ... 两次对韦睿的调查研究活动给予特殊重视,与他的这一思想密切相关。二是学习韦睿「 ”有前无却”的勇往直前之风 公元506年,韦睿受命率部解钟离之围,昼夜兼程赶赴前线。部下劝他缓行,韦睿认为情况危急,怎能放慢行军速度呢?对韦睿的临危不惧,敢于以寡敌众的气概, ... 甚为赞赏,将他与刘秀、周瑜相提并论,批道「 ”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有一次,韦睿派人驻守淝水,魏军击破城池,逼近韦睿驻地。
诸将劝他退避,他说「 ”将军死馁,有前无却”,命令取出伞扇旌旗竖在堤下,表示毫不动摇的意志。... 对此十分欣赏地批注「 ”以少击众”,还特意对这四字加了旁圈。三是学习韦睿「 ”机不可失”的果断决策之风 读到传记中叙述韦睿准备攻击从魏城跑出来的数百人时, ... 写下了「 ”以众击少”的批语。韦睿的部下曾以没有准备而劝阻,但韦睿认为这些人是守城的骁勇之辈,如能击败,其城自克。
... 在这里划了三个圈,批道「 ”机不可失”。众将依然犹豫,韦睿持节施令, ... 逐字旁圈,批曰:「 ”决心”。攻城的胜利结果说明,韦睿的分析和决断是正确的。公元508年,韦睿统领各军支援安陆(今湖北安陆县),以防魏军南袭。
他下令加高城墙,扩展护城河,建筑高楼。众人认为是示弱,韦睿解释说:「 ”不是这样,作为将领应当有胆小的时候。” ... 对他的做法表示肯定,并援引历史战例加以称赞:「 ”此曹操语。夏侯渊不听曹公此语,故致军败身歼。
”魏军听说韦睿筑城以待,立即退兵,韦睿不战而胜。四是学习韦睿「 ”劳谦君子”的勤勉率下之风 韦睿是一个很敬业的将领。他善于治军,常常白天接待宾客,夜晚通宵达旦研读军书;他安抚部下,常恐不及,所以投奔应募之士争先归附。在这一段, ... 逐字旁圈,并作了「 ”劳谦君子”的四字批语。
韦睿身体羸弱,作战不能骑马,却仍坚持乘坐板舆,亲临阵前激励士兵。「 ”魏军凿堤,睿亲与争”。... 在此处又逐字旁圈,两次写下「 ”将在前线”的批语,表示对他身先士卒的领兵作风的称赏。五是学习韦睿「 ”不要私斗”的讲求团结之风 韦睿十分注重部将的团结合作。
他担心前线将帅(胡景略与赵祖悦)不和,难免招致祸端,便亲自劝说胡景略,晓以利害,希望他与赵祖悦之间「 ”两虎不要再私斗”。... 在此处批注「 ”干部需和”,赞扬了韦睿善于团结部下的作风。在共同击退魏军的邵阳之战后,曹景宗与韦睿玩掷骰子游戏,韦睿赢了,却故意让给曹景宗。... 为此批道「 ”使曹景宗胜”。
曹景宗好计较个人功劳,韦睿却总是躲在后面, ... 有感于韦睿的肚量和胸怀,认为「 ”曹景宗不如韦睿远矣”! 六是学习韦睿「 ”不贪财”的廉洁仁厚之风 《韦睿传》中说到,一次魏军城破,俘虏万余,并缴获不少 ... 物资。但对缴获的物资,韦睿自己丝毫不取。... 对此批道「 ”不贪财”。韦睿后来辞官回家,把历年所得俸禄,均分送给亲朋故友,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
... 称赞他廉洁仁厚,加批「 ”仁者必有勇”。(作者分别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人事局局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 原标题为《「 ”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孙东升 王香平 监制:李庆英 编辑:袁昕 流程编辑:丁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