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齐王刘襄智用兵

当他得知诸吕变乱之谋的消息后,立即秘密派人飞驰齐国,向他的长兄齐王刘襄通报,劝其调兵西进,杀掉诸吕而自立;自己则发动大臣在长安作内应。>>高后八年,八月,齐王刘襄接报后,便与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紧急密商,部署发兵事宜,但遭到齐相召平的坚决反对。齐王刘襄消除了障碍,任命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将国内的所有军队调集,整装待发。>>得知齐王刘襄用兵,吕产等人急得团团转。

第九节 太尉周勃安天下

陈平和周勃针对吕禄和吕产,采取了分而制之的行动方针。他的儿子郦寄与吕禄关系很密切,于是周勃让郦寄前往吕禄处骗出兵权。丞相陈平接到曹窑密报,急召朱虚侯刘章协助太尉。周勃命令刘章监守军门。到北军与太尉周勃会师,周勃兴奋地对他说:“我们所患的就是吕产,今已被杀,可安定天下了。”周勃又派人将吕氏男女全部逮捕并斩杀。>>诛灭诸吕,太尉周勃等人便派遣朱虚侯刘章通告齐王刘襄等人。

第七节 诸刘联合反吕氏

吕后的一手扶植,成就了庞大的吕氏家族。她死后,势单力薄的吕族肯定会受刘氏子弟与朝臣的联合攻击。朱虚侯刘章年方二十,身强力壮,血气方刚,对刘氏宗室不能执掌政权心怀不满。从此以后,诸吕都很惧怕朱虚侯刘章,朝廷大臣也都要倚重他,因此刘氏宗室的力量增强了。恰在此时陆贾来访,未经通报直入室中坐下。陈平与周勃互相结好,吕氏图谋篡国的意图大为受挫。

第五节 大封朝臣杀皇子

俗语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吕雉不仅临朝称制,还大二力扶植势力。这条大道通向吕氏政权,先封开国功臣和刘氏子弟以平息众怒,最后封吕氏诸子弟。吕雉听到这句话后,担心刘恭将来作乱,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于是将这个小皇帝幽禁在永巷。吕雉不只爱权力,也爱杀人,尤其爱杀刘邦和其他姬妾生的儿子。>>大方的吕雉不只册封刘氏子弟为王,还送他们每人一位女人。卢绾造反后,刘邦便封刘建为燕王,此举就是封同姓王的最佳表现。

第四节 吕后称制报恩仇

刘盈是无辜的,张皇后更无辜。为了以防万一,吕雉将那孩子的母亲给杀了。这位小皇帝年弱无能,所以吕雉便临朝称制,意思就是说她行使实际权力。吕雉临朝称制,诸吕被封王,完全合法。吕雉手掌大权,诸吕稳握兵权,长安是吕氏家族说了算。吕雉赶走了王陵后,随便找个借口就将赵尧扔进一大牢。吕雉除了提拔宠臣审食其外,还提拔恩人任敖接替赵尧。两人都是吕雉在狱中认识的朋友。

第三节 政治之下的悲哀

吕雉是皇太后,为了权利的延续,皇后宝座不能落入他人之手。面对这一对狼,刘盈只能是沉默的羔羊。据说,刘盈死前发生了两次日食,一次是日全食。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可谓宽仁之主。刘盈悲哀的生命就这样悲哀地结束了,刘盈死后,就没人为吕雉承担她所犯罪行的痛苦。犯罪而不痛苦,犯罪就会持续,直到罪犯死亡。吕雉鬼哭狼嚎,没哭出伤心之意,却将内心的恐怖和担忧一齐哭出。

第一节 大权旁落于吕氏

刘邦逝世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生性儒弱,大权实际上掌握在了其母吕后的手中。刘氏子弟以及朝中大臣对吕氏的统治早已不满,于是一场血腥的宫廷战争上演了。刘邦还是一介平民时,其行为常被人看不起,吕后父吕公看中了他,将女儿许配给他。吕后被立为皇后以后,刘邦对她依然是尊而不亲。御史大夫周昌反应最为强烈,重立太子之事就被暂时搁置了。

第二节 冒顿千里求吕雉

然而,匈奴在冒顿的铁骑驰骋和强弓硬弩之下,却一日比一日强盛。>>这一次,冒顿不接受和亲,反而送来一封信,信是给吕雉的:>>我虽是一方霸主,但孤独无依,整日寂寞难耐。由此看来,冒顿不是不接受和亲,而是想娶吕雉。冒顿杀了他父亲后,就娶了他的后妈们。冒顿见刘邦死了,就想娶吕雉,他全按匈奴人的思维逻辑行事。刘邦灭项羽后,季布担心被诛,藏身朱家为奴,后经举荐,入朝为官。大汉不能满足单于的要求,伏乞单于见谅。

《德泽天下:说说文景之治那些事儿》序言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中国西汉时期,在文帝、景帝统治下出现了社会安定、百姓富裕的“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代王刘恒被迎入长安为帝,是为文帝。刘恒内受强臣环视,外迫诸侯王压力,刘恒用极高明的政治手腕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强化了皇权。景帝即位,政策因循未改,又内诛权臣,外侵诸侯,引发七国之乱。由于汉朝富强,叛乱迅速平定。文景两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文献记载的盛世。

叔孙通改朝换代始终走红

>>叔孙通是西汉开国初期一位引人注目的角色。>>刘邦这个人不喜欢读书人,叔孙通为了迎合刘邦,脱掉了自己儒生的服装,特意换上一身刘邦故乡通行的短衣短衫,果然赢得了刘邦的好感。叔孙通制定的新的礼仪是:在天没亮之前,朝拜的人施礼,被人引导依次进入殿门。>>于是叔孙通加官晋级,一次便得到五百金的赐赏,成为朝廷近臣,叔孙通又将五百斤金分赐诸生。高帝九年,汉高祖封叔孙通为太子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