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 竹雕寿星摆件 [专家点评]清竹雕寿星摆件清代竹雕丰富多彩,文玩、摆件十分流行。这只摆件高32厘米,雕一寿星端坐于假山石上,左手握住一小童子,右手捧一蟠桃,面目慈祥和蔼;假山石上有童子6人,玩耍嬉戏,形象传神,组成一幅寓意“多子多寿”的生动场景。其雕刻刀法以圆雕、高浮雕为主,刀工谙熟,技法精湛,可以说是晚清的竹雕佳作之一。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专家点评] 隋 苏慈墓志(之一) 志高、宽83.2厘米,楷书37行,行37字,清光绪十四年在陕西蒲城县出土。此专书法结字谨严,用笔劲利,神采飞动,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此志出土后,即由知县张荣升在第二十一行“文曰”的“曰”字之下加刻跋文二行;此后跋文又被人凿去,在整纸拓本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凿痕。
[专家点评] 唐孙位 高逸图(1) [专家点评]唐孙位高逸图(1)高逸图高逸图(细部)高逸图(细部)高逸图(细部)高逸图(细部)孙位,一名遇,浙江会稽人,自号会稽山人。孙位善于画人物,是唐末重要画家。他的卷轴画留传下来的只有这一件《高逸图》。《高逸图》绢地着色。“孙位高逸图”五字是赵佶题的。有人认为它的内容是表现唐末五代动乱时期的“文人隐士生活”,有人认为它是取材于晋代的《竹林七贤图》。
[专家点评] 12世纪 高丽青瓷透雕花球形香熏 [专家点评]12世纪高丽青瓷透雕花球形香熏十二世纪高丽青瓷香熏高15.3厘米,底径11.2厘米。镂空圆球其实是盖钮,正好扣在花叶中。中层花叶拥簇,球形体又似乎是花苞。下层花形底盘由三个小兔作支撑,小兔的眼睛用褐彩点缀,两耳竖起,两后腿坐姿,两前腿极其卖力的支撑着上面的重量。小兔造型是这件香熏的点睛之作,精彩到位。香熏集中体现着时代审美情趣,故各具风格各显风采。
[专家点评] 清 青玉圭璧 [专家点评]清青玉圭璧清青玉圭璧长15.3厘米,宽9.3厘米,厚1厘米。此玉圭璧连体器经火烧仿古处理,玉质洁晶体较粗,器表面凹凸不平。该器以圭、璧重叠连体,璧饰以粗砣碾成的云纹。圭一面上部碾星辰纹,下部碾海水纹,均以细线阴刻线碾成,圭的另一面由上而下依次碾出日月星辰山海等纹饰。日、月、星辰、山、海水为十二章纹饰的部分,十二章纹饰主要用于祭祀。该连体器看上去十分粗旧,拟仿古祭祀之用器。
[专家点评] 唐 金银平脱宝相花铜镜 [专家点评]唐金银平脱宝相花铜镜唐金银平脱宝相花铜镜直径19厘米,重1035克,六出葵花形,圆钮,钮周围饰金片六出重瓣形,每瓣为三重,其外为六个银片心状纹中套金片宝相花纹。心状纹间缀金片瓣纹。
[专家点评] 清 柞木无束腰罗锅枨加矮二人凳 [专家点评]清柞木无束腰罗锅枨加矮二人凳清柞木无束腰罗锅枨加矮二人凳,凳面83×31厘米、高39厘米。此凳采用罗锅枨加矮老基本形式,屉面铺竹片代替藤编,是南方民间简易的做法。类此长凳,南方常见,不论大小,一律称为“春凳”。北方则称之为二人凳,只有尺寸较大,接近小榻的才叫春凳。柞木属槲树类,虽非硬木而颇坚韧,在黄褐色质地中,有深色数厘米长、两端有尖的条纹,不难辨认。柞木人凳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 螭纹砚形黄玉镇纸 [专家点评]清螭纹砚形黄玉镇纸清螭纹砚形黄玉镇纸,长11厘米、宽6.9厘米。黄玉,呈熟黄色,细润莹泽。风字砚形,上高浮雕螭纹。螭爬伏回首,圆眼猫耳,口微启,长角至肩部,腿部丰满,身形矫健,以短直的阴刻线表示毛发,尾分叉。以砚形作为镇纸,想象十分奇特。黄玉质,更是绝佳的玉料。该器物现藏北京市文物公司。
[专家点评] 辽 鎏金银覆面 [专家点评]辽鎏金银覆面这件覆面长21.5厘米,宽15.厘米,出土于辽宁朝阳凌源小喇嘛沟1号辽墓。契丹贵族死后埋葬时面部常覆罩有金属制成的面具,有金、银、铜和鎏金银、铜五种。此覆面为鎏金银质,应是御赐仪物之一。以银片锤...人面形,长圆脸,浓眉细目,眼角上挑,直鼻,高颧骨面颊丰满,双唇抿合,唇上无须,为女性使用。粗犷的面型显露着北方草原民族的风貌。此覆面现藏于辽宁朝阳凌源市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王素 《仕女书法合册》昆仑奴图 [专家点评]清王素《仕女书法合册》昆仑奴图此册为清王素的《仕女书法合册》“昆仑奴图”,纸本设色,纵28.5厘米,横24厘米。唐代大历年间,崔生受命探望一位官员的病情。崔生在家奴昆仑磨勒的帮助下带出红衣女,回到了家。图中一女子坐于案前,一手似支颐,有所期待。而昆仑奴腾云驾雾而至,表现出其身手不凡。王素幼师鲍荠田,后来私淑华嵒,精于人物,尤擅仕女,兼擅花鸟走兽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