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近现代石鲁 华岳雄秀

[专家点评]近现代石鲁华岳雄秀前不久在杭州西湖美术馆看了石鲁的一个画展,其中不少作品是未完成稿和小稿,因这些稿子带有探索的意味,有的还不十分成熟,但有的却十分精彩。有些画家在石鲁作品的某些方面学习、发展,也成了名家。由此我们更可知石鲁的绘画是一座丰富宝藏,可供有心人挖掘、利用。石鲁的画也有两极,其精品极精,而随意应付之作似太随意。“华岳雄秀”是件精品,无论是从笔墨及构图、气势上讲都是如此。

[专家点评] 西周佚名 墙盘器铭(一)

[专家点评]西周佚名墙盘器铭(一)西周佚名墙盘器铭(二)墙盘又称史墙盘,西周恭王金文。1976年底陕西扶风县庄白一号青铜器窑藏出土。此盘圆腹,附耳,方唇,圈足,腹饰鸟纹,圈足饰上下卷曲云纹。通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深8.6厘米。盘内底铭文18行284字,为西周中期金文字数多者。铭文拓本清晰,保存优良。字之大小统一,整齐。纵疏横密,书法圆润优美,笔锋藏头护尾,含蓄内敛,是恭王时代之杰作。

[专家点评] 唐 越窑褐彩云纹镂花五足炉

[专家点评]唐越窑褐彩云纹镂花五足炉这件唐代越窑褐彩云纹镂花五足炉,高66厘米,口径36.5厘米,底径41厘米。盖形似头盔,顶作含苞待放的荷花钮,顶端中央有一圆孔,与器内相通。钮缘有镂花八组,钮座作竹节颈托盘。盖缘镂刻交叉云纹四组。腰部周缘镂雕八个壶门。从盖钮到台座,均用褐彩绘有如意、云气等八组图案,每组纹饰都以双弧纹相间。造型、彩绘与镂雕融为一体,有虚有实,疏密有致,给人以庄重大方,清新舒畅之感。

[专家点评] 西汉 滇国鎏金铜扣饰

[专家点评]西汉滇国鎏金铜扣饰群猴镏金铜扣饰直径为13.5厘米,该扣饰中间呈一圆盘状,盘正面微微凹下,中间镶嵌红色玛瑙珠一粒,其余镶嵌绿松石。在该器物的边沿,十只猴首尾相连,各伸出右前肢挽住千米那的同伴,组成一个动静结合的环形图案。猴的面部表情显得轻松而愉悦,似乎正在举办一个欢乐的聚会。由于十只猴子出色的演出,使得器物的动感和美感陡增。

[专家点评] 陈半丁菊花墨盒

[专家点评]陈半丁菊花墨盒陈半丁“菊花”墨盒长9.4厘米、宽6.3厘米、厚2.8厘米。画面一枝菊,行书“南山自古留佳句,一别陶家直到今。半丁”。半丁当指陈半丁,现代著名画家。此墨盒并非是陈半丁...,而是他设计的图案。古人为了出门写字方便,省却临时磨墨这道工序,发明了墨盒,据说约始于嘉道之际,京师厂肆专业墨盒者,推万礼斋为最先,刻字则始于陈寅生秀才。近代著名画家姚茫父便是刻制铜墨盒的高手。

[专家点评] 明末清初 黄花梨橱柜

[专家点评]明末清初黄花梨橱柜明末清初黄花梨橱柜,柜长87.3厘米、宽52厘米、高86.6厘米。带侧脚的柜足以榫卯接入柜顶边框,吊头下的掛牙锼出曲线并沿边起阳线,雕有卷草纹。柜门亦为标准格角榫攒边打槽平镶独板面心,背面装二根穿带出梢装入门框。门下壶门式轮廓牙子沿边起阳线带有卷草纹雕饰,二端打槽嵌入柜脚,上以齐头碰底枨。此件橱柜保留典型的曲线掛牙,以橱门代替中央的抽屉设计。

[专家点评] 近现代陆俨少 云山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陆俨少云山图曾有人评论陆俨少是当代最后一个文人画家,这主要基于陆俨少传统功力的深厚而发的。陆俨少不仅传统扎实,他还创造了“勾云”、“留白”、“黑块”法,这就成了在传统基础上有发展的画家,试问古今画家能有几人?而陆俨少的题跋文字、书法双美,题在画上,形成一个整体,可谓完璧。

[专家点评] 西周佚名 大克鼎(一)

[专家点评]西周佚名大克鼎(一)西周佚名大克鼎(二)“大克鼎”为西周孝王铭文。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家村出土,曾归潘祖荫收藏。1951年潘氏后人将“大克鼎”和盂鼎捐献给...,今藏上海博物馆。铭文前段14行有阳线格栏,后段格栏制范时除去。铭文用笔厚重质朴,笔势遒劲雄伟,形体舒展、挺拔,虽用圆笔,也有其伟岸与雍容之态度。“大克鼎”出土于清末金石学和金石书法鼎盛时代,故其铭文书法在当时倍受推崇。

[专家点评] 唐 金梳背

[专家点评]唐金梳背这只金梳背高1.5厘米,长7.9厘米,重3.2克。器身中空,呈月牙状,先用两层金片剪裁成型,然后将金丝掐制成的卷草、梅花焊接在梳背的两面,花草外围还有用金珠焊接出的周边,纹饰及其细密。唐代妇女喜欢在发髻正中处或周围插上若干个小梳子作装饰。形象地描绘出妇女发髻优美的造型和复杂的装饰。

[专家点评] 元代 景德镇窑釉里赭花鸟纹荷叶式盖罐

[专家点评]元代景德镇窑釉里赭花鸟纹荷叶式盖罐此件元代釉里赭花鸟纹荷叶式盖罐,高31.2厘米,口径9.6厘米,底径13.7厘米。胎灰而坚,丰肩圆腹,下斜收,至底处稍外撇,平底无釉,荷叶形盖。双凤四喜鹊纹饰较为少见,是当时匠师的创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