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元 鋬耳金杯 [专家点评]元鋬耳金杯元鋬耳金杯,高3.4厘米,通耳宽11.2厘米,重130.5克。口沿外平錾缠枝卷草纹,并称以鱼子纹,图案有层次感。这件金杯应为皇亲国戚所拥有,或是“喝盏”时所使用的酒具。“喝盏”时元代的一种封赏制,马可波罗说,元皇帝每年要举行13次这种大宴,叫做“质孙宴”或“炸马宴”,一喝就是三天,喝盏的盏“形如金杯而有柄”,可能是指这类带柄的金杯。
[专家点评] 新石器 有领牙玉璧 [专家点评]新石器有领牙玉璧新石器时代有领玉璧出土于金沙遗址。直径16.9厘米,孔径6.2厘米,领高3.57厘米,厚0.35厘米。白玉质,器表呈现出深浅不等的褐色沁斑。该器...精工,平面为一规整圆形,中有圆孔,孔周缘高高凸起,璧内外级厚薄若一,璧面光洁,璧面上细腻均匀地刻划出7组同心圆圈状弦纹,每组线纹疏密相间,距离相等。表现出金沙时期已具有高超的制玉技术。
[专家点评] 新石器 有领玉璧 [专家点评]新石器有领玉璧新石器时代有领玉璧出土于金沙遗址。直径16.9厘米,孔径6.2厘米,领高3.57厘米,厚0。白玉质,器表呈现出深浅不等的褐色沁斑。该器...精工,平面为一规整圆形,中有圆孔,孔周缘高高凸起,璧内外级厚薄若一,璧面光洁,璧面上细腻均匀地刻划出7组同心圆圈状弦纹,每组线纹疏密相间,距离相等。表现出金沙时期已具有高超的制玉技术。
[专家点评] 五代董源 龙宿郊民图(轴) [专家点评]五代董源龙宿郊民图(轴)龙宿郊民图(细部)董源的“龙宿骄民图”,绢本设色,纵156厘米横160厘米,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后董其昌改为“龙宿郊民图”,以为内容“大都箪壶迎师之意”。画面崇山连绵,水面空阔,山头圆浑起伏,用长披麻皴,表现了江南山水的土质特征。董源绘画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宗”山水画鼻祖,但他早期的画虽在江南名声极大,而在北方则不被重视。——862)字叔达,江南钟陵人。
[专家点评] 明宋克 荔枝诗轴 [专家点评]明宋克荔枝诗轴明宋克草书荔枝诗轴是明代宋克的草书“荔枝诗轴”,纸本,纵100厘米,横23厘米,藏山西省博物馆。这件书韩偓“荔枝诗轴”以今草为之,款署“仲温”,钤“宋仲温”白文印。这件作品笔画劲健,气息流畅,一气呵成。明人草法多得笔法与气势,此幅亦不例外。宋克字仲温,号南宫生,苏州人。宋克是明初著名书法家,与宋璲、宋广并称“三宋”。宋克在书法上善楷书、章草、行书,尤以章草出色。
[专家点评] 明末清初 黄花梨脚踏 [专家点评]明末清初黄花梨脚踏明末清初黄花梨脚踏长77.2、宽38.5、高18.4公分,边框为格角攒边,中一直档做肩嵌入,将边框一分为二,各装五根横轴齐头碰入边框与直档。边抹冰盘沿上舒下敛,至底压窄平线。平直牙条以抱肩榫与腿足结合,腿足上出双榫纳入边框,下展为内翻蹄足。脚踏为家具形制之一,多伴随如椅、榻、罗汉床与架子床等有座面家具使用。传世品十分稀少。
[专家点评] 王琦 彩绘故事人物方笔筒 [专家点评]王琦彩绘故事人物方笔筒彩绘故事人物方笔筒传为王琦所绘。高20.7厘米,画面上印章“碧囗”,底款亦“碧囗”。王琦号碧珍,别号陶迷道人,斋名陶陶斋,江西新建县人。十七岁时来到景德镇,以捏面人为生,后学画瓷板像。1916年他在上海看到许多名家原作,又对黄慎人物画倾慕,开始改变画风在瓷器上专作意笔人物及草书长题,从此很少再画肖像画。1922年瓷业美术社成立,王琦与汪晓棠一道被推为副社长,为“珠山八友”之一。
[专家点评] 商晚期 子母象尊 [专家点评]商晚期子母象尊商代晚期子母象尊现藏于美国弗瑞尔美术馆。该尊由容器和盖两部分组成,容器为母象造型,肥硕丰满,长鼻高举,四足坚实,尾部有立体文饰,周身装饰花纹繁复优美。母象背部又有小象一只,立于盖上,造型与母象相同,只是体形略小。象尊是商代常见的酒器。酒可以从象尊背部的椭圆口倒入,从象鼻处流出,很是实用。学者徐中舒在《甲骨文字典》中认为:殷商时期中原一带的气候比较温暖,颇适合象群的生存。
[专家点评] 商晚期 兽面纹鼎 [专家点评]商晚期兽面纹鼎商晚期兽面纹鼎通高22.5厘米,口径19.5厘米。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五号墓葬。现在由...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该鼎为直耳,折沿方唇,圆腹圜底,圆柱形实心足,腹部无扉棱。腹装饰兽面纹三组,兽口朝下,耳两侧出身尾,短足外屈,尾下垂。足上端装饰一周云纹,下接三角纹三个。
[专家点评] 宋 象牙蹴鞠图笔筒 [专家点评]宋象牙蹴鞠图笔筒宋象牙“蹴鞠图”笔筒高16、直径10.9厘米,束腰。笔筒阴刻人物庭园,染以黑墨。蹴鞠是中国古代一种足球运动。《汉书·枚乘传》颜师古注:“蹴,足蹴之也,鞠,以革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可见汉代就已有了此项活动,而盛于唐宋。《宋史·太宗纪》:“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近臣蹴鞠大明殿。”《水浒传》中亦写有高俅善“蹴鞠”而得到皇帝的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