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明玉雕莲瓣纹执壶 [专家点评]明玉雕莲瓣纹执壶直颈,丰肩,硕腹,圈足。腹部有龙首张嘴含流,龙身弯曲成把手,首、身相应。腹部浮雕双重莲瓣纹,外层每片莲瓣内雕“寿”字及一束莲。带盖,盖面浅浮雕缠枝莲。...工整,造型庄重大方。
[专家点评] 清初双龙耳青白玉杯 [专家点评]清初双龙耳青白玉杯杯直口,弧腹,圈足,外饰对称半圆形双龙耳,下部有尾微上卷,上部与杯口相平,腹外刻山水、松树、柳树、小亭、人物划船等图,呈现出景界清旷、意境简远的自然情韵,该杯为饮具。
[专家点评] 元代龙泉窑双耳炉残器 [专家点评]元代龙泉窑双耳炉残器元龙泉窑双耳三足炉(底足)元龙泉窑双耳三足炉(胎)元龙泉窑双耳三足炉(内心)南宋官窑器的烧造地点究竟有几处,它们都在那里?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在田野考古的基础上结合文字考古,已查明南宋官窑总共有五处。其中除平江官窑目前仍未找到之外,其余4处官窑窑址均已大白于天下。过去不少人认为这类的器物应该是南宋官窑类。此器为杭州地区窑口烧制的。
[专家点评] 北宋安徽歙县竦口窑青釉双系窑变执壶 窑址位于安徽歙县桂林镇竦口村北,因京九铁路正好从窑址穿越而过故原址现已无存。五代、北宋时南方各地受浙江越窑影响,有许多地方性瓷窑亦纷纷烧制越窑类青瓷,竦口窑就是其中之一。该窑产品色调纯正,釉质细腻滋润,光洁度好,有细如牛毛般的小开片。火温高,胎釉烧结良好。一般器物均内外满釉仅圈足内无釉,通常以盘、碗、盏等生活用具为主要器皿。象本器如此完美无缺且还带有蓝色窑变之立件现在恐怕是万分难觅了。
[专家点评] 清 黄任古繇砚 [专家点评]清黄任古繇砚清端石黄任古繇砚(底图)清端石黄任古繇砚(拓片)清端石黄任古繇砚(拓片)此砚为旧端溪天然石材琢制,色红紫而温润,有火捺、胭脂晕、鱼脑冻、冰纹,刻方井壁池。古端州既今广东肇庆。端溪各坑口在肇庆城东南西江左岸,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斧柯山老坑大西洞、坑仔岩、麻子坑。此外宋坑、张坑、梅花坑、古塔岩亦很有名气。黄任福建永福人。字于辛,号辛田,康熙举人,官广东四会知县。
[专家点评] 明 太史砚 [专家点评]明太史砚明歙石太史砚(侧面)此砚采用出自今安徽黄山市东北罗纹山旧水舷坑歙石良材所为。石色青绿,细罗纹及青黑晶莹的角浪纹,质坚密莹润,有锋芒易下墨。一方砚石之好坏要看石质是否细腻以聚气,但太细腻则不易发墨。明人亦喜仿用宋代抄手砚形...砚,通常砚身较细长,足较高。
[专家点评] 唐菊花形金盏 [专家点评]唐菊花形金盏俯视全器以金制成。菊花瓣口,花瓣形腹,腹下敛,菊瓣形外撇足。盏心塑以菊花蕊装饰,该器物整体如盛开的菊花,...精湛,金碧辉煌的形体更显得秀丽高雅,应为唐代宫廷或上层人物使用的器物。
[专家点评] 清紫砂胎包锡嵌玉壶 [专家点评]清紫砂胎包锡嵌玉壶款识壶内为深褐色紫砂胎,外包锡皮。壶嘴嵌白玉四角形直流,锡制的方形盖上嵌方形白玉钮,环形把手亦为白玉。器身一侧画竹石纹,另一侧刻行书“竹翠当窗湿,茶香人座清。王洽。”紫砂胎底内钤“杨彭年制”阳文篆书款,印款上下角已损。该壶造型挺拔秀美,壶盖与器身衔接严密。紫砂胎色沉稳,壶外书画刻画刚劲有力,锡皮及白玉包浆完美,几种材质揉为一体,浑然天成。确是一件难得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