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康熙 松花江石桃式砚 [专家点评]清康熙松花江石桃式砚清康熙松花江石桃式砚,清宫旧藏。砚松花江石制,桃式造型,石绿色,质细腻,丝丝纹理深浅相间。砚面圆形砚堂,雕小浅池。砚背浅刻“康熙年制”四字款。砚盒亦为石料雕成,盒面雕桃枝果实,石色紫、绿与赭石色相间。松花江石又称松花玉,因产自东北松花江流域而得名。清初康熙时开采松花江石制御用砚品。
[专家点评] 金 耀州窑青釉三足炉 [专家点评]金耀州窑青釉三足炉金耀州窑青釉三足炉(另面)金耀州窑青釉三足炉(另面)金耀州窑青釉三足炉(另面)金耀州窑青釉三足炉(口沿)金耀州窑青釉三足炉(底部)此件金代青釉三足炉,高6.5厘米,口径7.5厘米。小唇口、直颈、圆腹,下承三兽头足;通体外施青釉,内心半釉,仅足端露胎,胎呈浅灰色,胎釉接合处呈姜黄色;釉面闪黄、气泡浓密,聚沫攒珠,大小相套;小器大样,为典型北宋/金耀州窑器。
[专家点评] 清查士标 林亭山色图 [专家点评]清查士标林亭山色图此为清查士标的《林亭山色图》。《林亭山色图》是典型的学习元人的作品。查士标的山水以松秀生辣为自己的风格,是新安画派的大家。他的用笔吸取了倪云林和董其昌的风格,在生峭和如锥画沙中找到了一种平衡。这好像是新安画派画家的共同特点,而他的作品中间反映得更加充分些。查士标字二瞻,号梅壑散人,安徽休宁人,明诸生,明亡之后则弃举业专事书画。家中多藏鼎彝及宋元人的作品,精于鉴别。
[专家点评] 清郑燮 行书自书诗之一 [专家点评]清郑燮行书自书诗之一此为清郑燮的行书《自书诗》。《自书诗》茂密古彦,结实却不堵塞,活泼自由,灵巧有致,笔妙意新,令人叹绝。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官至山东潍县知县,为政清廉,体查民情。后辞官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善画竹,其书自称“六分半书”,笔致瘦硬,姿态纵生,形成是一种恣肆错落不失法度的新章法,世称“乱石铺街”。
[专家点评] 清中期 竹雕荸荠式小盒 [专家点评]清中期竹雕荸荠式小盒清中期竹雕荸荠式小盒,清宫旧藏,通高4.9厘米,口径最大3厘米。盒以竹根雕作荸荠球茎状,扁圆形,小口,边缘呈不规则状,有蒂式盖,与盒身子母口相合,盖上圆雕弯曲的顶芽,旁簇拥三个短喙状侧芽。盖、身扣紧后,浑然一体,全无痕迹。盒身光滑圆润,浮雕环节一周,底心凹入。此盒肖形生动,意匠高妙,细节处处饶富趣味,惹人怜爱。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紫檀雕竹节纹长条案 [专家点评]清乾隆紫檀雕竹节纹长条案清乾隆紫檀雕竹节纹长条案,高88厘米,长195厘米,宽44.5厘米。相距较长的两腿与牙头间使用夹头榫结构,直腿,直足。除案面与牙头外通体雕竹节纹。这种通体雕竹节纹的家具具有典型的清式家具风格,看上去仿佛是用竹子制造的,常见的有雕竹节纹扶手椅、雕竹节纹方桌等,有时成套整堂使用。竹节样式的家具给人以简洁明快之感,但...时比一般家具使用的木料更多。
[专家点评] 清中期 竹雕古佩纹臂搁 [专家点评]清中期竹雕古佩纹臂搁清中期竹雕古佩纹臂搁,清宫旧藏,长24厘米,宽6.7厘米。臂搁长形,覆瓦式。器表以留青及浅浮雕技法刻划纹饰。边缘及三个转角饰变体夔凤纹。中间分上、中、下布排3组仿古佩玉纹,每组佩玉或两件或三件,以绦带缠绕。其纹饰刻划通过青筠的全留、少留及不留分出位置与层次关系,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玉的质地与肌理。下部一组纹饰留青最薄,似隐若现,装饰效果突出,为刻划最出色者。
[专家点评] 近现代徐操 货郎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徐操货郎图此为近现代徐操的“货郎图”,纸本,立轴,纵105厘米,横50厘米。门前有太湖石一块,玲珑剔透,配以梧桐,青松,杂卉,庭院深深,茅屋数椽,一片市景气象,堪称佳作!徐操,字燕孙,号霜红龛主、中秋生。他自幼痴迷书画,初随民间画师学习。渐长,拜宫廷画家管念慈为师。后又追随俞明学画。
[专家点评] 清梁同书 行书董其昌语 [专家点评]清梁同书行书董其昌语此为梁同书的行书《董其昌语》。梁同书,钱塘人。字元颖,号山舟,晚号不翁,九十岁以后号新吾长翁,与安徽亳州(今徽县)梁、会稽梁同治并称“三梁”。大学士梁诗正之子。初学颜、柳、后学米芾法。与刘墉,王文治齐名。行书《董其昌语》系羊毫软笔书写,典雅洒脱,动人和谐,不激不励,颇具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