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明 铁梨螭纹翘头案 [专家点评]明铁梨螭纹翘头案明铁梨螭纹翘头案,高90厘米,长363厘米,宽68厘米。案面两端翘头,面下直牙条,腿、牙头、案面间用夹头榫结合。牙条两端雕相对的回纹,牙头作卷云形。直腿外撇,两侧腿间安插挡板,透雕螭纹。大型翘头案一般摆设在正厅正中或宫殿内两侧山墙下,为陈放大型陈设品而用,与平头案相比更具装饰性。此案造型古朴,纹饰流畅,端庄稳重。
[专家点评] 清雍正 雍正款松花江石砚 [专家点评]清雍正雍正款松花江石砚雍正款松花江石砚,清宫旧藏长11.9厘米,宽8.2厘米,厚1.3厘米。砚松花江石制,砚体长方形,绿色石肌纹理浓淡相间,清晰雅致。砚背面有雍正帝御题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下署篆书“雍正年制”印款。此为清代雍正皇帝的御用砚。砚配黑漆描金盒,盒盖面饰描金山水亭榭图景,幽雅怡人,漆盒内点缀黑漆描金折枝花朵,为清雍正朝漆盒装饰风格。
[专家点评] 清康熙 景德镇窑五彩团凤纹罐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团凤纹罐这件康熙五彩团凤纹罐,高17.5厘米。直口,短颈,丰肩以下渐收。外壁以五彩为饰,腹部绘有团凤纹并以朵云间隔,施彩浓艳,突出红绿二色,构图疏朗,古朴典雅,此罐的用色及画法是清早期五彩的标准风格。
[专家点评] 明沈周 茅亭观瀑图 [专家点评]明沈周茅亭观瀑图此为明沈周的“茅亭观瀑图”。构图以“之”字型为轴线,自上而下,由近及远。下端作山根坡脚,两棵乌柏配以杂树,溪涧茆亭内一隐土观瀑。山与山动静互应,静动相宜,足见绘者匠心。图画近中远景相连相应,—气呵成。勾皴以淡墨干笔,披麻山石,笔墨松秀浑穆,堪为沈周上乘之作。沈周明代杰出画家。常草草点缀,即得意趣。是明中叶画坛上的大艺术家。
[专家点评] 唐颜真卿 祭侄文稿卷 [专家点评]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卷祭姪文稿卷(细部)祭姪文稿卷(细部)此为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卷》。麻纸本,纵28.2厘米横75.5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祭侄稿》作为一篇祭文,作者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整幅卷面并不清爽,干净,笔迹急促,匆忙,涂抹,删补时时可见。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自然流露。
[专家点评] 商晚期 蝉纹鼎 [专家点评]商晚期蝉纹鼎此器为商代晚期蝉纹鼎。通高23.5厘米,口径17.5厘米。1982年河南安阳孝民屯南875号墓出土。此器侈口、束颈、鼓腹、圜底,柱形足。颈饰兽面纹,云雷纹地,腹饰三角蝉纹,足饰勾连雷纹,三角火纹。现藏于...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专家点评] 商 蝉纹柄形玉器 [专家点评]商蝉纹柄形玉器透闪石质,灰白色,有少许乳状黄斑,抛光面上蜡状光泽,部分显现油脂光泽,半透明。长条扁方体,四角圆润,琢制精细。柄部素面无纹,器身由阴刻浅弦纹分成3节,第一和第二节之间刻阴弦纹6周,第二和第三节之间刻阴弦纹5周。每节上部的右侧以转角处为中轴线饰简体蝉纹,左侧也以转角处为中轴线饰简体蝉纹,蝉首朝上,唯第三节勖蝉首向下。一穿孔上下相通。
[专家点评] 清 文竹嵌螺钿方胜式盒 [专家点评]清文竹嵌螺钿方胜式盒清文竹嵌螺钿方胜式盒,高6.5厘米,口最宽24厘米。盒作方胜形,盖、身为天覆地式,平底。每个顶角均出半圆弧形,贯通至底,成圆柱状,增添了器形的变化。盖、身立墙则各有一条装饰带,以阴刻为之,区别于盖面阳文。此外,盒盖底边未镶贴竹簧,恰巧形成一剖面,制胎、嵌贴、拼接等工艺痕迹都清晰可见,是值得留意的局部。
[专家点评] 清康熙 填漆戗金花卉纹炕案 [专家点评]清康熙填漆戗金花卉纹炕案清康熙填漆戗金花卉纹炕案,高39厘米,长160厘米,宽30厘米。案面两端鳅背圆翘头,壸门式板腿。案板边沿和腿部均戗金双勾红线,填彩暗八仙纹、戗金流云,散布折枝花卉纹。左右板腿里外均以彩漆雕填缠枝勾莲纹。红色漆里,刻“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此案原贴有“寿康宫在帐”字条,说明此物曾陈设于寿康宫。寿康宫为皇太后、太妃的居所。此物为康熙时宫廷制品。
[专家点评] 清初 竹根雕三羊镇纸 [专家点评]清初竹根雕三羊镇纸清初竹根雕三羊镇纸,通高7厘米,大羊高4.7厘米,长6厘米,宽3.8厘米。此竹根雕镇纸以一大二小三只山羊组合而成,寓意“三阳开泰”。此件作品雕刻技巧细腻精湛,母羊的双眼用犀角点嵌,将其垂视爱子的款款深情表现得惟妙惟肖,小羊玩耍的姿态颇具动感。雕刻手法写实,山羊带横纹的两角、挺直后竖的双耳、成绺的胡须以及劲健的四蹄均极为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