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 文竹蕉叶饕餮纹瓶 [专家点评]清文竹蕉叶饕餮纹瓶清文竹蕉叶饕餮纹瓶,清宫旧藏,高29厘米,口径9.9厘米,足足径9.4厘米。从肩部裂隙及足底刀痕可看出瓶体木胎的...方式,竹簧片的拼接设计也较为清晰,如腹部是以六枚饕餮纹的鼻梁为界,分瓣粘贴,有利于图案造型的完整,颇见匠心。现存清中期宫廷文竹制品中,有许多借鉴了商周青铜彝器的造型与装饰纹样,这同当时的宫廷趣味、社会风气、学术文化思潮均有密切关系。
[专家点评] 清 黄花梨五屏风式凤纹镜台 [专家点评]清黄花梨五屏风式凤纹镜台清黄花梨五屏风式凤纹镜台,清宫旧藏,高77厘米,宽49.5厘米,纵35厘米。屏风、镜台两部分均为黄花梨木。台座以上为五屏风式,屏风脚穿过座面,植插稳固。中扇最高,向左右递减,并依次向前兜转。台座为柜式,两开门,内设抽屉三具。柱头与腿上端均雕一狮,与柱、腿为一木连作。
[专家点评] 清苏六朋 兰亭修禊图 [专家点评]清苏六朋兰亭修禊图此为王学浩的《兰亭修禊图》,扇面,广东省博物馆藏。此扇面描绘晋朝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溪上修禊、作诗、相会的故事。画面兼工带写,勾画出曲水弯弯,兰亭一角,树木丛生。人物画是苏六朋所擅长的题材之一,所以写绘之时颇为顺手,运笔流畅。此件作品与文徵明所作同题《兰亭修禊图》扇面在构图上呈左右对称,人物布局基本相同,笔者疑此件作品是苏在过目文徵明同题画之后所作。
[专家点评] 东晋王僧虔 太子舍人帖 [专家点评]东晋王僧虔太子舍人帖此为东晋王僧虔的《太子舍人帖》。辽宁省博物院藏,传为王僧虔书,唐摹本。体势方扁厚朴,用笔沉稳工致,韵意苍劲老到,恭谨而端丽。王僧虔琅琊临沂人。字简穆,王羲之四世族孙。曾祖王洽、祖王珣、父王昙首等均为书法家。书承祖法,丰厚淳朴而有骨力。窦臮《述书赋》称其书:“致丰富,得能失刚。鼓怒骏爽,阻负任强。然而神高气全,耿介锋芒。发卷伸纸,满目辉光。”
[专家点评] 明早期 龙泉窑青釉刻花弦纹敦式碗 [专家点评]明早期龙泉窑青釉刻花弦纹敦式碗明早期龙泉窑青釉刻花弦纹敦式碗(另面)明早期龙泉窑青釉刻花弦纹敦式碗(另面)明早期龙泉窑青釉刻花弦纹敦式碗(里内)明早期龙泉窑青釉刻花弦纹敦式碗(足)明早期龙泉窑青釉刻花弦纹敦式碗(细部)此碗高7厘米,口径11.6厘米,底径6厘米。通体施青釉,口外沿饰以弦纹,腹部下有变形仰莲纹。圈足内无釉,足端部分过釉,釉面有水沁蚀,为元末明初龙泉窑青釉器。
[专家点评] 西周 兽面纹甗 [专家点评]西周兽面纹甗此器为西周兽面纹甗,通高45厘米,口径27.5厘米。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高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渐高式。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御制白玉兽面活环盖甁 [专家点评]清乾隆御制白玉兽面活环盖甁此为清乾隆御制白玉兽面活环盖甁,高53.3厘米。玉料青白,器口呈椭圆形,有盖。盖面饰绶带云纹,顶镂雕四龙首,各衔一环。口微撇,颈略收,颈顶端及壶体下各琢糓纹和水波纹,两侧各雕一龙首衔活环。壶腹扁圆,体琢一周带,以绳纹为边,其上琢饕餮纹。椭圆形圈足,底心阴刻“乾隆仿古”楷书款。配同料莲瓣纹座。造型古朴典雅,具王者之风。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 [专家点评]清乾隆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此为清乾隆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高53厘米。盖沿饰回纹一周,盖面饰绶带云纹,顶镂雕四龙首,各衔一环。口微撇,边饰回纹,颈略收,两侧各雕一龙首衔活环。壶腹扁圆,体琢一周带,以涡纹为边,其上琢饕餮纹。椭圆形圈足,边饰回纹,底心阴刻“乾隆仿古”楷书款。配同料莲瓣纹座。造型古朴典雅,具王者之风。
[专家点评] 象牙雕《月曼清游》册 [专家点评]象牙雕《月曼清游》册象牙雕《月曼清游》册,每页长37.1厘米,宽32.9厘米。全套《月曼清游》共十二页,为对折式,一面为景,一面嵌螺钿诗文,签题《月曼清游》。此册原名《百美图》册,也曾提名为《上苑长春》册,后定名为《月曼清游》册。册页中的画面布局、人物活动等与陈枚的原画稿有很大出入。
[专家点评] 晋 青釉双系小罐 [专家点评]晋青釉双系小罐晋青釉双系小罐(另面)晋青釉双系小罐(另面)晋青釉双系小罐(另面)晋青釉双系小罐(口沿)晋青釉双系小罐(足)这对晋代小罐,一罐高8.4厘米、口径7.7厘米、底径7.1厘米,一罐高8.0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7.1厘米。直口,丰肩,斜削腹,平底,外部施青釉,釉层接近底部,足下无釉。釉层较稀薄,泛黄,有富集斑点。肩上饰双系,为晋代南方瓷窑产品,成对完整传世,较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