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繁体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使用的标准中文字体,在20世纪之前一直是全球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书写标准。汉字简化后,传统中文中已有简化字代替的汉字被称作繁体字,而未经简化并在简体中文中沿用下来的汉字则被称作传承字。目前,繁体中文主要在台湾省、香港与澳门地区,外国华人区、日本等中文圈(汉语圈)国家或地区使用。简繁转换简繁转换可以认为是从简体中文向繁体中文的转换,又称为简繁体转换、简繁翻译等。
简体中文 目前,简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中使用。过去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并存于联合国各式文件中,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1年取代台湾省当局重返联合国后,简体中文成为联合国六种法定文字之一。简化字在中国大陆,仍有一些汉字并未被简化而继续沿用,这些与繁体中文共通的汉字被称为传承字。而且,在同样使用简体中文的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存在一些用词习惯的不同。
简化字 但因为有争议,第二年2月,《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第一次由...正式公布并成功得到贯彻实施的简体字方案和字表,是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并最终制定出了一个《简化字总表》。现在通用的是1986年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今天的《总表》总共收录了2235个简化字。
汉字 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数量众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汉字。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这种神圣地位,是她得以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汉字构形的这种文化考古功能,更加深了汉字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密切程度。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0多个民族或者直接借用汉字记录自己的语言,或者仿照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汉字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汉语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超过13亿。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省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之一,亦为当今世界上作为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在台湾省,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新加坡,汉语被定为官方语言,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非法定的行政用语。白话文运动之后所推动的书面汉语通常被称为“白话”,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的现代书面语。
中国上古神话 中国上古神话,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狭义的上古神话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再如《庄子》一书中也有许多上古神内容的演变,像鲲鹏之变、黄帝遗玄珠等都是在上古神话的基础上的变形。而保留在中国华夏民族古代文献中的洪水神话,则主要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所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
中国远古文化 中国远古文化,按照历史年代,包括了史前文化时期、夏、商、西周的大部分时期人类的社会生活。史前文化是指没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文化。中国史前文化按照考古年代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中国远古文化的内容:1.最早的发明,包括石器、石球、镖枪、取火和弓箭的发明。
长江文化 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0%,长江文化是涵盖这一广大地区的各地域文化的总和。距今5,000~7,000年前,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上游出现大溪文化。近代以来,处于长江之尾的上海迅速崛起,形成融会中西的海派文化。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渐,近现代的长江文化更为多样化。
黄河文化 从上古至今,中华文化和文明以黄河流域为其表演与演进的空间舞台之一,黄河文化因此成为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主体之一。目录概述黄河文化是中国最悠久的文化之一。至距今4,000余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黄河流域进入了城市文明形成阶段。另一方面,黄河文化还不断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化与文明进行交流与融合。黄河文化在“有容乃大”中不断获得活力和壮大。地位和作用在古代,黄河文化孕育形成的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
古代“宰相”和“内阁大学士”有何区别? 宰相跟内阁大学士,这是中国历史上很有意思的一对关系。在整个中国历史,只有辽代真正用过宰相这一称呼。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并废除了丞相制度,独揽大权。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再设立内阁大学士,充当顾问,担任秘书工作。虽然朱元璋不愿意给予大学士太高的地位。但是,随着后来明朝皇帝不再像朱元璋这么勤政,开始把大事托付给内阁大学士。即便清朝设立军机处后,军机大臣分走了内阁大学士的实权,但它依然地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