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十八世纪 白玉福寿万代洗

[专家点评]清十八世纪白玉福寿万代洗清十八世纪白玉福寿万代洗(另面)这件清代福寿万代洗,长20.3厘米,玉料白色,呈扁束腰葫芦形。器底琢万年青和灵芝,正面腰中饰寿纹,绶带穿过寿纹束腰将葫芦和器底之万年青、灵芝捆于一体,并将洗分为两池。此洗琢碾细致,玉质莹润,古朴雅致,寓“福寿万代”之意。这件玉洗可用来盛水,也可用作陈设欣赏,是清代玉洗中较精致的一件。

[专家点评]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碗

[专家点评]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碗这件北宋刻花牡丹纹碗,高7.5厘米,口径23.3厘米,底径6厘米。碗内刻花,一周弦纹下刻缠枝牡丹花叶纹,一花盛开,二蕾含苞待放,花叶上均划出叶脉。通体施以青釉,釉色青中闪黄,花纹清晰,浓淡相间,纹样微凸,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牡丹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富贵,器物上饰缠枝牡丹是耀州窑北宋中期最为盛行的题材,该碗当为耀州窑鼎盛时期之作,代表了耀州窑刻花青瓷烧造的最高水平。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木错银百宝嵌琼林独宴图文具盒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木错银百宝嵌琼林独宴图文具盒这件文具盒长13.8厘米,宽10.5厘米,高6.8厘米。盒取黄花梨木精料...。长方式,盖、盒之口缘缀饰错银丝回纹一周。左侧错银丝“琼林独宴”篆书四字为题。构图以宋代花鸟写生小品画为立意,生动传神、气韵清逸,百宝嵌色泽净素高雅,与黄花梨恬穆的质感和谐统一;意匠经营,堪称绝技。

[专家点评] 清 红木架几写字台

[专家点评]清红木架几写字台这件字台,通体光素,台面为一板独做,用料宽厚。左右架几上各有两屉。抽屉上带“U”字形铜拉手,原配锁,做工精细。抽屉口起一周灯草线,简洁明快,放置于书房之中,更显静雅,是读书人家中必备上品。

[专家点评] 春秋 象纹铙

[专家点评]春秋象纹铙春秋象纹铙,1959年湖南宁乡老粮仓出土,甬精壮,中间与钲腔相通,旋宽厚,鼓饰兽面纹,两侧置倒立的龙纹,左右各有一卷鼻象纹,钲部粗线条加刻云雷纹,两铣及腹沿饰浮雕的虎纹、鱼纹,间饰火纹,甬饰雷纹,有两火纹有如兽目,旋上有起翘的耳形纹饰。

[专家点评] 清 白玉羊钮“两河使者”印

[专家点评]清白玉羊钮“两河使者”印这件清代白玉羊钮“两河使者”印,边长为2.4厘米,高2.4厘米。该器物以优质和田白玉...,玉质洁白温润,似油似脂,可谓羊脂白玉。该印印台上圆雕一跪卧羊,头微抬,双眼前望,羊角向后下弯;羊前蹄弯跪,羊尾往上弯。以砣压法碾起脊线。印面为双螭龙纹作装饰,中间单行白文“两河使者”。印文仿汉印风格,工整优雅,疑为书画用印。

[专家点评] 金代 耀州窑青釉狮形灯盏

[专家点评]金代耀州窑青釉狮形灯盏这件金代青釉狮形灯盏高9.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7.5厘米。灯座为卧狮状,狮子张嘴露齿,回首左视,耳、鼻、须、眼等刻印清晰;狮四肢前屈,尾上翘,卧在长方形底座上,形象颇为生动。狮背上置一圆形盏,盏为菊瓣形口,有30余瓣,盏内印花,盏心为折枝牡丹纹,盏壁模印莲瓣纹。灯盏通体施青釉,釉色姜黄,有开片,釉薄处显胎筋,胎色灰白。底足无釉,有一孔。此盏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西周早期 燕侯盂

[专家点评]西周早期燕侯盂西周初期燕侯盂口径34厘米,高24厘米。器物内壁有五字铭文——“匽侯乍饭盂”。整体器物庄重华丽,显示了燕侯器在此窖藏铜器群中的尊贵地位。燕侯盂的发现证实了辽西地区在西周初属于燕国封地。该器物出土于辽宁朝阳喀左县马厂沟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专家点评] 明 猿戏古松图竹洗

[专家点评]明猿戏古松图竹洗洗,又名洗子、笔洗,即蓄水洗笔的文具,器型以阔口浅腹为主,亦有相类杯形者。据上述可知明人曾误将洗子当杯子。此竹洗宽13.5厘米,择取缜密的竹根横截雕制,卷口古松干为身,内壁磨砻素净,令置水容量增多,以尽器用之功。松针逆风张扬,层叠栉比。间有松穴,坳突诡谲,卧藏灵猿攫孥嬉戏。意匠镌镂已臻佳妙,传世藏用珍护,莹泽无瑕,堪称明代竹刻艺术的经典作品。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板足条几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板足条几这件明代的黄花梨板足条几,高43.3厘米,宽96.7厘米,深32.5厘米。板足和面板用闷榫结合,两板足透雕灵芝纹,足底书卷用另木拼结作成半椭圆状。板足与面板结合部有灵芝形牙子支撑。整个条几外形优美,比例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