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

音乐与战争:《腓特烈大帝颂》背后的无厘头故事

音乐与战争:《腓特烈大帝颂》背后的无厘头故事《腓特烈大帝颂》是一首在18世纪被普鲁士军队传唱的歌曲。>腓特烈大帝,顶着闪烁的桂冠。>腓特烈大帝,吾皇,我的英雄!一名匈牙利贵族甚至趁腓特烈不备,率领五百剽骑兵夺取了普鲁士首都柏林,这让普军士气大受打击。他们甚至威胁坚持不和谈的腓特烈,要取消每年67万英镑的财政援助。这场战争没能让普鲁士人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只留下了这首无厘头的军歌!

悲壮场景: 中国劳工登船赴欧参加一战 2万人埋骨异域

中国虽然宣战,但并不直接派兵前往欧洲战场,而是“以工代兵,赴欧参战”。带领中国劳工出发的英法军官及维持秩序的中方人员。威海,中国劳工登船开赴欧洲。搭载中国劳工前往欧洲的轮船上,火炮用来防范德军的袭击。中国劳工在赴欧的轮船上列队。

牵制94%的日军:中国战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至关重要!

由于中国战场的存在,阻碍了日军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加强了欧洲战场,避免了两面作战。中国战场的作用,我认为主要是打击日军、牵制日军和控制日军。它使日本侵略者的脚陷在了中国的战场上,使它没有办法进攻苏联。但是我觉得,我们在总结抗日战争的经验,在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时候,一定要辩证地看待中国战场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时,必须看到两个同盟的作用。

25万男孩童子军参加一战,近半数阵亡是真实的吗?

但是据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英国竟然有二十多万不满18岁的小男孩组成的童子军,而且真的被送往欧洲战场,其中十几万阵亡在残酷的前线。那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曾经招募了25万多未成年的小孩组成童子军,送到绞肉机一般的战场,最后这些小孩,有接近一半都死在了残酷的战争当中。再加上负责募兵的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诞生了这25万童子军。

这个军事要塞六十三年前才回归 此前数次被外军易手

11月21日清晨,日军再次发动猛烈进攻,旅顺半岛20多个炮台,很快全部被日军占领,清军战死约2000余人,日军仅损失280多人。旅顺口战役持续了329天,俄军损失5万2千人,太平洋第一分舰队覆灭。日军以伤亡11万余人的惨重代价,取得了最后胜利。根据《雅尔塔协定》,被日军盘踞数十年的中国旅顺港由苏联军队占用。8月24日,苏联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的首批坦克部队抵达旅大地区。此后,旅顺、大连地区实际成为苏联的军事管制区。

常年丧权辱国的北洋 ... 为什么会参加世界大战?

段祺瑞一方积极和协约国联络,把参战视作壮大己方削弱政敌的契机。1917年,协约国和同盟国均曾对这位北洋...要人展开银弹攻势,结果协约国以1000万银元盖过了同盟国的760万银元。夺取德国在华的特殊利益,就是日本参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年8月14日,民国正式对德宣战。一战胜利阅兵中的北洋军代表团1918年11月11日,凡尔赛和会召开,中国也位列战胜国之列。

北洋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中国收回了多少权益

总统徐世昌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非常历史,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收回了多少权益1917年8月14日中国...宣布对德奥宣战,直接获取的利益自然是结束了跟德奥两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在1917年8月14日宣战当日,中国...即发表了邮件检查令,宣布“所有我国及各国往来邮件,均应分别一律检查,以昭慎重”。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实际的收回...行动在1917年3月14日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后即展开。

袁世凯并非昏庸之辈,为什么会做出犯众怒的蠢事?

>真实的袁世凯身材肥矮,传说中称其为蛤蟆精转世。>但是,一些细节却显示袁氏并非昏庸之辈。时任在朝通商大臣的袁世凯果断纵兵回击,粉碎政变,打垮在朝日军。袁世凯如此精明强干的一代枭雄,怎么会干出这等逆民心,犯众怒的蠢事呢?这一条约并非袁世凯为称帝而向日方提出。而日本在袁世凯称帝过程中,也的确态度暧昧,并非如一般传言般对其坚决支持。

铁钉、战马与王朝

在英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缺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损了一位骑兵;>损了一位骑兵,丢了一次战斗;>丢了一次战斗,输掉一场战役;>输掉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一位叫做杰克的毛头小伙子在这场战役中担任国王的御用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