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

从古到今,从未老去的「 ”武财神”关羽形象

走到宾馆或者饭店的结账吧台亦或是香港电影里古惑仔拜祭的神像,会不会被拿着青龙偃月刀的关二爷所吸引,一身正气凌然的形象,案台上还有几炷香被点燃。关圣帝君关羽,很多商家都会供奉他,作为一种对于关羽武财神的信仰,使其香火仍然鼎盛。

世人都误会刘备了,刘备比诸葛亮厉害得多,诸葛亮被野史夸大了

这里,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到底有多能「”跑”!创业伊始,东奔西跑——此时的跑,更像是江湖中创业伊始的小青年,寻买家、找工作、抱大腿,临危不乱、智勇双全,跑出了一个「”勇”字。扩张时期,颠簸不止——此时渐有军功名气和争战经历的刘备,已经开始成为各方或拉拢、或排挤的对象。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作为势单力薄的一支武装力量,刘备只能因时制宜、随计应变、见机行事,东奔西跑中更多的跑出了一个「”频”

丢失荆州的锅,到底该谁背?关羽,刘备还是诸葛亮?

文|小刀近些年网络上很流行一个词叫「”背锅”,指的是「”代别人受过”,本篇文章就借用这一流行词,来深度分析一下刘备集团丢失荆州的「”锅”到底该由谁来背。关羽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当然要弄明白,荆州是如何一步一步丢失的?赤壁之战后,曹军元气大伤,曹操不得不退回北方再寻南征良机,孙刘两家都心知肚明必须要趁此机会抢夺荆州。交代一下,历史上东汉时期荆州原下辖七郡,分别是南阳郡(含宛城、新野等地)、南

成色不足的「 ”忠烈”,「 ”二元君主观”视角下的庞德评价

在《三国志》中,庞德以「”忠烈”的形象出现。在他的本传中,毫不夸张地说,有三分之二的内容都和他的「”忠烈”有关,如果单从比例上来说,甚至超过另外一位以「”忠”闻名的人物关羽。在提到他的儿子庞会时,也被称为「”忠壮勇烈”「”有父风”。然而我们稍作留意,就不难发现这其中叙事的逻辑问题。首先庞会被称为「”忠壮勇烈”,援引的事迹却是他不支持诸葛诞,众所周知诸葛诞淮南起兵反对的是篡夺曹魏的司马氏。由此观之,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臧洪篇(上)

汉末群雄系列之臧洪(上)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汉末三国时期之所以成为后人最热衷谈论的历史时期,《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历史小说起到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臧洪重大事件之一——名将之后,出仕顺遂臧洪(?在扬州期间与会稽许昭叛军作战,历经三年平定,斩首数千级。因为臧旻的善战,朝廷任命他为匈奴中郎将守卫边疆,期间多次击退羌、胡的侵袭。

导致关羽兵败荆州的真正原因找到了,并非大意所致,而是有人密谋

很多朋友很疑惑,关羽兵败后为什么不回益州,蜀汉自己的根据地?从而最终被东吴吕蒙擒获,死于孙仲谋之手。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情同手足,而关羽为了让自己的大哥刘备早日能光复汉室,一统天下。每次交战都是亲自出马,不曾有半点怠慢和疏忽。所以在三国时期的声望很高的。

袁术为什么敢率先称帝?看完他的实力后,说不定你也会这么做

只不过长期以来,袁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事情是他当年曾率先登基称帝却迅速败亡,这一事件使得袁术留下了昏庸愚蠢的历史形象。实际上,袁术当初选择率先称帝也不完全是头脑发热,他当时确实有一些称帝的资本和实力!袁术在东汉末年率先自立称帝!

夏侯惇拔矢啖睛,关羽刮骨疗毒,都比不上此人对自己之狠毒

三国时期是一个大战乱,也是大动荡的时期,军阀混战,各方角逐,骨肉相食,狠就成了生存下来的基本法则之一,狠不仅仅是对别人,其实也包括对自己,其中最著名莫过于夏侯惇在新野之战中拔矢啖睛,关羽刮骨疗毒以及曹操曹阿瞒的割须逃命等,那么这三个人里面谁是对自己最狠的呢?

「 ”金陵王气”,是孙权在开创定都南京先例时,唯一考虑的吗?

金陵为南京古称,自战国以来就相传此地有王气,从「”楚威王埋金”,到「”秦始皇断王气”等大量传说不一而足。然而这些总归野史传说,少有实据。直到东汉建安十六年,孙权将治所从镇江迁至秣陵。次年修筑石头城,将秣陵改名「”建业”。寓意:在这里开启帝王之业”。后来还在建业定都,彻底将「”金陵王气”之说坐实。而后面的东晋、宋齐梁陈也代代因循在此定都。这让「”金陵王气”之说,多了许多凭据。然而这些政权的短命,又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