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至美宋瓷小传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至美宋瓷小传关于宋瓷的文章很多,这是其中一篇,写得很诚恳,像是用心地给每件瓷器写一小传。南宋官窑洗大都会博物馆所藏宋代陶瓷器藏品中,官窑器以定窑瓷为多,其中更以白定玉壶春瓶最为精美。这件官窑笔洗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通过弗雷彻艺术基金于1924年所购得。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历代青瓷,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是比较可观的。

东方陶瓷协会主席Barlow收藏的宋代瓷器珍品

东方陶瓷协会主席Barlow收藏的宋代瓷器珍品“巴罗收藏”覆盖了中国陶瓷、中国青铜和中国古代玉器,范围极广,但都与中国文化有关。此收藏的创建者名叫艾伦·巴罗,生于1881年,1968年辞世。1943年至1961年这18年期间,他还是“东方陶瓷协会”的主席。艾伦·巴罗与其夫人费尽千辛万苦,收藏了很多中国的古玩古董。由于担心死后这些中国古董流散各处,甚至流落国外,他们决定把这批收藏捐赠给一家机构,只用于展示和科研。

遗失的国宝—瑞典藏中国瓷器

遗失的国宝—瑞典藏中国瓷器胭脂紫地划花茶壶清乾隆口径6.9cm,足径7cm,通高11.8cm故宫博物院藏壶通体施胭脂紫彩,并在肩、腹、盖处以刻花方式饰以变形蕉叶纹和花瓣纹。当时在中国定制的瓷器便有类似的设计。瑞典收藏的中国瓷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便捷了瓷器的运输,也加快了中国瓷器销往欧洲的步伐。

日本茶碗历经的第一期:唐物天目

日本茶碗历经的第一期:唐物天目在往期探讨建盏和天目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或明或暗地提到,日本茶碗历经三个时期:唐物茶碗、高丽茶碗、和物茶碗。德川幕府成立以后,日本茶道发生了重大转型,这个时候,高丽茶碗替代了唐物茶碗的地位,直到今天,唐物茶碗的观赏和艺术价值都超过了使用价值,但是日本茶道讲究的主要是使用价值。但是黄天目在日本茶道的转型期被重视,其普通的外观,受到日本茶人的一致好评。

世界各大博物馆所藏中国唐代绞胎瓷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所藏中国唐代绞胎瓷器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明斯顿博物馆绞胎杯明斯顿博物馆绞胎三足炉佛利尔博物馆瑞士博物馆绞胎釉填彩“杜家花”枕,晚唐。波士顿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唐代公元714年前后,巩县窑除烧造白瓷外,还烧三彩和绞胎。剑桥大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博物馆陕西、河南两省的唐墓都出土过这类器物,有杯、盌、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等。这种绞胎似是模仿漆器的犀毗工艺。

古朴奔放—中国北方剔花瓷器

古朴奔放—中国北方剔花瓷器剔花是我国古陶瓷装饰中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剔花瓷器,图案气象浑穆,线条遒劲有力,给人以古朴奔放之美感。北宋以前,漆器生产集中在北方,故陶瓷剔花工艺是由北方诸窑受雕漆剔红、剔彩工艺的影响而发明的,品种有白釉剔花、黑釉剔花、酱釉剔花等。至今,我国许多地方瓷窑仍在生产剔花产品。剔花瓷器以其纯朴的艺术风格,浓厚的乡土气息,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喜爱,成为我国陶瓷文化中一支奇葩。

乐山西坝古窑初探·绪论

乐山西坝古窑初探·绪论一、西坝古窑发现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修筑乡村公路时,在庙沱村一带挖出了一批黑釉瓷和窑变黑釉古瓷,并伴出有残片和窑具。还是1月间,乐山市收藏家协会宣告成立,协会成立之初确定的《乐山西坝古窑初探》课题,就是对过去乐山民间探索成果的一次承前启后的小结。但是,西坝窑的始烧年代问题,又是《乐山西坝古窑初探》课题无法回避的的难题之一。

赝品也是有文化的:中国瓷器仿制历史

赝品也是有文化的:中国瓷器仿制历史“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明代景德镇瓷业无论官窑、民窑都极兴旺。当时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厂“,专烧供宫廷使用的瓷器。在生产御用瓷的过程中,造就了一批...仿古瓷的名家。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明嘉靖、隆庆间,以仿宣德、成化瓷器而成名的崔国懋,号称崔公窑,为当时民窑之冠。又有周丹泉“尤精仿古瓷,每一名品出,四方竞重购之“。万历时昊十九,仿制白釉脱胎瓷

China和Sino都表示中国,来历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关于英文China的来历,一直以来有N种说法。在英语中,把china中的字母c变成大写就是中国China,c字母小写就是瓷器china,因为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就是瓷器,瓷器就是中国,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凭此就说中国一词来源于瓷器,这种说法似乎牵强。而且商代以前,难道外国就没有对中国的称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