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近现代梁启超 行书 [专家点评]近现代梁启超行书此为近现代梁启超的“行书”册页,纸本,纵33厘米,横38厘米。这幅书法为梁启超49岁时的作品,可以看到欧阳询和北碑的影响,是一件碑帖完美融合的精品。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中国之新民,广东新会人,清光绪十五年举人。近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专家点评] 清曾国藩 七言联 [专家点评]清曾国藩七言联此为曾国藩的“七言联”。清丽洁净而富儒雅之气的行楷七言联为,曾国藩书作,曾国藩书法根基于欧阳询的楷书,这是当时,尤其是湖南已成为普遍风气。他的行楷书婉转流美,清丽洁净,颇富儒雅之气,是其学识和才情的一种体现。曾国藩,宇涤生,号伯涵,湖南湘乡人。曾国藩毕生深究理学,于古文、诗词也很有造诣,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他还善书法,字体亦遒劲俊逸,自成一家。
文祥和荣禄:满清最后的能臣和权臣 文|羽戈肃顺有一句名言,叫「”咱们旗人浑蛋多”,这在晚清,的确写实。不过八旗子弟并非遍地浑蛋,还是有些出类拔萃的人物。譬如敢于贬斥同胞的肃顺,肃顺的政敌文祥,文祥的搭档宝鋆,以及文祥所提携的荣禄等。倘论才具,给这些人排排坐,有人会说肃顺第一,我则以为文祥居首,相比而言,肃顺是权臣,文祥则是能臣,权臣志在权柄,能臣志在国民,终究是后者道高一丈。可惜,对今人而言,文祥的知名度,漫说相比肃顺,只怕还不如
读曾国藩:(7)获同进士的他,却感觉这是奇耻大辱,又是为何? 1838年,曾国藩中了进士,然而在殿试之后,曾国藩只获得「”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按照清朝的惯例,只有一甲和二甲才能进翰林院,而曾国藩是三甲,显然他是没有资格进翰林院的!假如运气好一点的话,他可以在中央各部任低级职务,但是如果运气差的话,他会被轰出中央到各地县城任县令。天资平平,斗志不凡曾国藩虽然天资平平,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肯勤奋努力,一路刻苦学习咬紧牙关走过来,屡次遭受失败都没有挫伤他的斗志,反而让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谁的官最大,位最高,权最重? 晚清虽然腐朽,但仍有几位能影响国运走向的能干权臣,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曾国藩、左宗棠以及李鸿章三人。那么,他们3个人,谁的官职最大,爵位最高,权力最重呢?一论官职1867年6月,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被朝廷补授为体仁阁大学士,一年后又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所以,虽然曾国藩公务繁忙,没有就职,但仍然算是拜相了。1874年8月,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补授为协办大学士,不久又补为东阁大学士。
清军能剿灭人数多的太平天国,为何反而打不赢人数少的列强 就算是八国联军打中国,军队总人数也就是5万人。而太平天国军队的人数,则达到了50万。清军打5万人打得那么狼狈,而打50万人,最终却打赢了。难道太平天国的战斗力,竟然有那么差吗?当然了太平天国在武器装备上,确实没有列强的精良。但是,太平天国战斗力还是比较强劲的。所以,综合考虑,太平天国的军队并不弱。清朝军队在和太平天国作战的时候,心里是充满自信的。
歪说正史1:建国的荣耀-我泱泱大国之建国史,值得每一代人收藏 我们都熟知建国的历史非常沉痛,可是……我泱泱大国大是如何建立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郊外柳条湖附近铁路,并栽赃给中国军队,炮轰中国军队驻地,公开发动了侵华战争。为了转移国际关注对侵占我国东北的关注,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1933年5月,《塘沽协定》签订,承认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年8月1日,...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镇南关大捷的背后,原来是一场宝岛争夺战 01大清晚年啊,尽受人欺负了。诸位,稍安勿躁。晚清时候,日本始终都觊觎着宝岛。不过在日本之前,最混骚不讲理的还是法国。一场是镇南关大捷,还有一场是马尾海战。一场发生在广西,一场发生在福建。两场仗的核心是宝岛。而镇南关大捷的日子是1884年年底。法国发动马尾海战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彻底控制住宝岛的进出水道,进而实现吞并整个宝岛的目的。对于法国的阴谋,大清朝都视而不见吗?大清朝还是有能人的。
袁世凯死后,各地军阀势力统治的地方是哪些 袁世凯死后,北洋...就跟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死后一样,一下子群龙无首,没有人能一统群雄,下面名地方势纷纷霸据一方,都想当老大,然后谁也不服谁,地盘你争我夺,国家长年陷入动荡不安之境。段祺瑞,段祺瑞在袁士凯死后,接手北洋政权,他本是皖系军阀首领,手中握有九个师,十四个混成旅,其势力遍及安徽,山东,浙江,上海,陕西等地。
当学霸纪录成为负担:说说清代状元萧锦忠 单说科考最高的荣耀——状元这一项记录,广西清代出了4个状元,湖南只有2名,一为嘉庆十年殿试一甲第一名的彭浚,衡山县人,一为茶陵州的萧锦忠,道光廿五年高中状元。状元当然是学霸中的学霸,无论今天的人说科考制度有多大的弊病,但通过县、府、院试,乡试,会试,再最后殿试中状元的人,一定是学问、才华出众的人,这一点应无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