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前,支持慈禧开战的总督都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在战争爆发前,慈禧曾打算直接向列强宣战。当时清朝八大总督中,五大总督反对宣战,地方巡抚亦有不少响应。当然,慈禧敢于宣战,并非完全无人支持,至少没有公开反对。裕禄是满洲正白旗出身,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前两年,以礼部尚书身份接替荣禄,担任直隶总督。八国联军上岸后,向裕禄索要大沽炮台的控制权。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魏光焘选择率兵勤王。
曾国藩以「 ”诚”辨人才:得李鸿章,左宗棠等... 曾国藩是一位宣扬理学的卫道士,经常强调一个「”诚”字。常以「”忠”「”勤”「”不爱钱、不怕死、不恋官”等信条相标榜,死心塌地为清王朝卖命。他认为,真正的人才必须德才兼备,而才高德薄之人则绝对不可用。他又认为德的最高境界是「”忠”「”诚”,对于他的部下来说,具体标准就是对其忠贞不二。他对于因遭训斥而改换门庭的人恨之入骨,而对虽遭训斥仍忠心耿耿的人,往往会加倍重用。在曾国藩所信任、提拔的众多人才之中,
慈禧太后没说「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她的话更过分 晚清时期,流传着一句话:「”宁赠友邦,不予家奴。”许多人认为这句话是慈禧太后说的。这是真的吗?其实,这句话并非慈禧太后所说,而是另一名清朝大臣刚毅的名言。刚毅,字子良,满州镶蓝旗人,生于1837年。刚毅是笔帖式出身,升至刑部郎中。1877年,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发作。在该案中,浙江巡抚杨昌浚、浙江学政胡瑞澜,杭州知府陈鲁等100余名官员被革职、充军或查办,刚毅则因为...案件有功,得到了慈
重庆中山四路|一张长800米的胶卷记录着抗战年代的血与泪 中山四路,被评为重庆最美一条街。起于上清寺转盘,止于周恩来纪念铜像广场,全场约800米。走在这条路上,犹如走过重庆作为战时陪都的抗战史。在这里的中国军民以不屈不挠的姿态指挥全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这条短短800米的街却记录了泱泱大国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傲然挺立的姿态,把中华民族从风雨飘摇的困境中拯救出来。以它独一无二的城市地位代言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的历史。现在已经是重庆市委8号办公楼。
硝烟迷漫话晚清:多灾多难的咸丰皇帝是明君,还是无能的皇帝? 要评选清朝皇帝中最悲情奖项的获得者,有竞争力的有好几位。他就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清朝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而继位的皇帝。说起清朝咸丰皇帝,有人说,他昏庸无能,耽于享乐。而,咸丰来此,也是有"计划"的。
第二次 ... 战争结束后,咸丰帝为什么不愿意从承德避暑山庄回京? 第二次...战争虽然咸丰帝也在继位之初努力扭转道光帝留下的不利局面,他先是整顿吏治,上台仅八个月就把道光帝时期的奸臣穆彰阿罢免了,并且重用肃顺等改革派官员,但是依然无法挽救国家进一步衰败的命运。后来英法等列强趁着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发动了新一轮的侵略战争,即第二次...战争。很显然咸丰帝没有这样的气魄,就像他对待第二次...战争一样,是战是和都摇摆不定,这样怎么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现存《永乐大典》都不是原本?那么原本的《永乐大典》究竟在哪? 《永乐大典》的编修可谓是耗时耗力,是永乐时期众多文人匠人的心血之作。又是那些人为了保护《永乐大典》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可是这三家人的后人坚决否认,见过《永乐大典》。这一千多册《永乐大典》下落不明。不过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对《永乐大典》加强了管理,可是还是发生了一起盗书案。第二天一早,《永乐大典》的六册失而复得。一个翰林院的学士路润庠在废墟中整理出仅仅64册的《永乐大典》。
羸弱的北洋 ... 为什么敢派十万劳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的步步进逼? 本文刊载于《历史认知网生活周刊》2018年第43期,原文标题《通往参战之路:北洋...的危机与转机》,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1918年11月13日,在西什库天主堂出席终战庆典的「”安福国会”参议院议长梁士诒(中)。绰号「”梁财神27岁这一年,伍朝枢终于体会到了父亲伍廷芳在前清时代为李鸿章参谋外事谈判时的心理感受:沮丧,苦恼,但又不得不为之。更令他郁闷的是,抛出这道难题的,正是19年前令父亲名誉蒙羞
左宗棠活多少岁去世?为何说他死不瞑目? 左宗棠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家,为清朝立下许多功劳,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在为官期间曾兴办洋务,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曾先后带兵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特别是后来收复新疆更是流芳千古。左宗棠从年轻时参军开始,经历大大小数百场战役。在这些战役中,要说最让左宗棠难以释怀的一场战役,那便是他临终前最后一场战役——中法之战。第二次...战争期间,法国开始侵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