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曾经在上海开发中国第一批廉租房 廉租房中国第一家西式医院、第一所新型大学都是传教士办的,近代第一个留学生是传教士带出国门的,第一部英汉对照辞典是传教士编写的,第一个现代印刷机构是传教士引进的,就连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廉租房,都是在基督教青年会努力下开发完成的。1922年,基督教中华全国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提出了中国劳工改善居住生活的计划。
... 中的英国传教士:萧克曾专门为其做菜 鲁道夫勃沙特,中文名为薄复礼,1897年生于瑞士,后随父母移居英国。在他10岁那年,一位英国传教士从中国返回曼彻斯特,介绍了中国的基本情况。1922年,受教会派遣,勃沙特前往中国,在贵州境内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其中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萧克军团长。萧克将军还专门为勃沙特做了一道拿手菜——粉蒸肉。勃沙特除了在当地传教,还为当地民众看病和办学。此事一经披露,寻找勃沙特的工作就成了各界注意的焦点。
实践理想:远涉重洋到东亚的天主教传教士 某个阶段内天主教传教士只能依托十字军的征程商人在此时就凸显了重要作用。这些经验中的大部分来自商人,少部分源自此前去东方公干的天主教会成员。鄂多立克也不是首位抵达那里的天主教徒。鄂多立克也因此成为了唯一在中世纪留下远东记忆的天主教传教士。
沈家本与法国传教士有着怎样的恩怨?又该如何评价沈家本? 任职期间,沈家本处理了很多疑难案件。次年甘军调防途中烧毁了一处法国教堂,法国传教士借机提出无理要求,沈家本利用自己的律法知识据理力争,有效地保障了国家权益。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一直怀恨在心的法国传教士诬陷沈家本串通义和团,沈家本被捕入狱,险些丧命。新法遭到了张之洞在内的许多大臣的反对,迫于压力,沈家本只能辞去了修订法律大臣的职务。1913年,沈家本逝世。
南京教案是何事件?为何说其是西洋传教士在华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南京教案发生在明神宗万历年间,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以来发生的第一次教案,这次大事件的挑起者是当时的礼部侍郎署南京礼部尚书沈榷。教案发生以后对于天主教传教造成了一定打击。但是后来自利玛窦死后掌管事物的龙华民放弃了利玛窦的策略,大肆宣传神学,贬低中华儒学,佛教理念,肆意扩大传教范围,从而招致了社会反感。天主教士和佛教徒互相指责对方教义双方矛盾不断加剧。
红军 ... 的行列中为何会带上一名外国传教士? 正如萧克在《神灵之手》的第一版中文印本《一个外国传教士眼中的...》序中所写:“他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的一个侧面。”索尔兹伯里极其崇敬埃德加·斯诺,并深受其感染和影响,写出一部反映中国红军...的著作,是他的多年夙愿。在采访原红六军团军团长、时任人民...科学院院长萧克将军时,索尔兹伯里听到了一个参与了...的外国人的名字——薄复礼。
18世纪中法文化交流:盛世之间的对视(图) 主办者用150件展品来展示18世纪中法交流的历史,证明“中国和法国从路易十四时期起就已经有了非常重要的外交关系”。当时的中国,正值开始于17世纪80年代终止于18世纪90年代的康乾盛世,西方传统学界称之为“HighQing”时代,是清朝历史发展的高峰。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中法两国开始了文化交往和盛世之间的对视。他们中很多人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作出卓越贡献。18世纪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一次难得的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机遇。